第二节 米夫操纵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六届四中全会前,米夫不仅起草了四中全会决议,而且拟定了以共产国际远东局、中共中央政治局名义提出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候选名单;拟定了参加会议的人员,规定扩大的四中全会除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及各地方、各部门的代表以外,还要让莫斯科回来的一些学生代表参加,并且规定参加会议的人都有表决权。王明通过各种办法,向小宗派的人布置发言的内容。当米夫、王明经过一番策划后,采取突然方式召开六届四中全会,会期限制一天,就是不让民主讨论,只让大家举手通过决议和选举王明等上台,并在实际上掌握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是在米夫直接干预和操纵下于1931年1月7日在上海秘密举行的。参加会议的中委、候补中委22人,列席代表15人。这次到会的37人中有王明等非中央委员15人,占出席会议的百分之40。这些人破例的不但有发言权、表决权,而且还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总书记向忠发主持会议。他说会议议程主要有:向忠发作中央政治局报告,会议讨论,国际代表作结论,改选政治局委员。
向忠发作报告,其基本精神正如共产国际1930年7月决议所指出的:“暂时我们还没有全中国的客观上的革命形势”,而有“至少也要包括到几个主要省份”的革命形势。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要运用“唯一正确的进攻路线”。而李立三却否认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发展不平衡,组织全国暴动,犯了冒险主义错误。他的错误实质是在“左”倾词句掩盖下的右倾机会主义,进而发展到“敌视共产国际”的程度。中共三中全会没有按着国际指示纠正“立三路线”,犯了“调和主义”错误,“并对立三路线加了一层保障”,随后的中央也没有在工作上“真正转变”过来。共产国际十月来信后,中央才“向着转到国际路线方向”走。向忠发报告后,大家对“报告”进行讨论,先后有30多人发了言。(www.xing528.com)
王明在会上作长篇发言,极力宣扬他会前写出的《两条路线》(后来更名为《为中共更加布尔塞维克化而斗争》)的观点,指责六届三中全会仍然继续“立三路线”,点名批判瞿秋白同志,宣称必须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彻底地改造党,强调全党尤其要加紧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王明发言照抄照搬共产国际的决议,在结束时还进一步强调:“国际路线是绝对正确的,”对它只是执行的问题,这就把国际的意见绝对化、神圣化了。在极不正常的气氛中,瞿秋白、周恩来事实上成为会议的主要批判对象,受到许多不公正的、不合理的、并带有宗派情绪的批评。但是,他们还是在发言中承担了三中全会批判李立三“左”倾错误不彻底的责任。
会议按照米夫以共产国际远东局名义和中央政治局事先议定的名单,增补王明、沈泽民、夏曦等9人为中央委员;瞿秋白、李立三、李维汉退出中央政治局,新选王明、任弼时、陈郁、刘少奇、王克全五人为政治局成员。
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政治局成员分工和中央常委人选等问题,决定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常委会主席仍由向忠发担任。会上,共产国际远东局提出王明为候补常委。周恩来提议:王明仍应做江南省委书记。不久,王明不兼江南省委书记,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为了贯彻共产国际的意图和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的决议,米夫在中国驻留半年左右的时间,一些大政方针主要是按王明的意见来决定。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的领导权实际上由米夫全力支持的王明所操纵,真正成了中共中央的“花中之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