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可而止,得理也要让三分
“得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这是普通人常犯的毛病。其实,世界上的理又怎能让某个人占尽?俗语说:“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做事还是说话,都应当“得饶人处且饶人”。
当对方无理或自知理亏时,你的“理”明显占过对方,不妨给对方留一点余地。得理也让人,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气量与水平,给对手或敌人一个台阶下,往往能赢得对手的真心尊重。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顾客高声喊,指着面前的杯子,气愤地说,“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真对不起!”服务小姐赔不是地笑道,“我立刻给您换一杯。”
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碟边跟前一杯一样,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小姐轻轻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我是不是能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走出去了。
有人笑问服务小姐:“明明是他土,你为什么不直说呢?他那么粗鲁地叫你,你为什么不还他一点颜色看呢?”
“正因为他粗鲁,所以我要用婉转的方式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小姐说,“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势来压人。理直的人,要用和气来交朋友!”
故事中的服务小姐,有理让三分,不仅赢得了顾客,更提升她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地位。
我们说“有理走遍天下”,意思并不是说有了理就不依不饶。在得势的情况下饶人,矛盾会立刻缓解。越是有理,越表现得谦下,往往越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www.xing528.com)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有一次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路上闲逛。这时,有一位女士骑着自行车从另一个方向急驶而来,由于她没有刹住车,最后竟与丘吉尔撞到了一起。
“你这个糟老头没长眼睛吗?你到底会不会骑车?”这位女士恶人先告状地破口大骂。丘吉尔对那位女士的恶言恶语并不介意,只是不断地向对方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还不太会骑车。看来你已经学会很久了,不是吗?”
这位女士的气立刻消了一半,再仔细一看,他竟然是国家原来的首相,她感到羞愧难当,喃喃地说道:“不……不……您知道吗,我是半分钟之前才学会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丘吉尔的胸怀和气度。在人际交往中,得理也要饶人,只有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
“有理让三分、得理也饶人”是避免斗争的极好方法,对个人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它具体表现在:
首先,得理不让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或许将会对你造成伤害。
其次,对方“无理”,自知理亏,你在“理”字已明之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会如此,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
再次,人海茫茫,却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让人,怎知他日你们不会狭路相逢?若届时他势旺你势弱,你就有可能吃亏!“得理让人”,这也是为自己以后做人留条后路。
大部分人一旦陷身于争斗的漩涡,便会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是为了面子,也要强词夺理,一争高下。一旦自己得了“理”,便决不饶人,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自认倒霉不可。然而,这次“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吹着胜利的号角,但也成了下次争斗的前奏。因为这对“战败”的对方也是一种面子和利益之争,他当然要伺机“讨”还。
将心比心,才能做到宽以待人,推己及人。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自己的行为举止能否为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还可以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一想对方会有什么反应、感觉,从而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懂得了这点,当别人理短时就会大度地宽容他人,他人才会在你理短时容让你,以此建立相互宽容的人脉关系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