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从谏如流、犯颜直谏——贞观君臣的鱼水关系
贞观年间最为后世所仰羡的便是那种臣敢谏、君从谏的政坛风气。贞观二年,太宗命太常少卿祖孝孙教习宫人音乐,结果没有达到要求。太宗非常生气,认为祖孝孙失职,打算对他施以惩罚。温彦博、王珪劝谏道:孝孙乃一介雅士,陛下却遣之教习宫人,现在又要谴问责怪他,臣以为不可。太宗龙颜大怒:我把你们当作腹心,你们应当竭尽忠直为我做事。现在却来偏袒臣下,为祖孝孙游说!温彦博见太宗怒火中烧,慌忙拜谢。王珪却仍然不依不饶,道:陛下让我们竭尽忠直侍奉您,现在我们所说难道是出于私心吗?这次是陛下负臣,非臣负陛下!
太宗听了王珪此番言论,那股无明火哪里还能烧得起来?于是“默然而罢”。直到第二天,太宗仍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对房玄龄等人说:自古帝王,纳谏诚难。我昨天责问温彦博、王珪,到现在仍有悔意。你们以后千万不要因为这件事而不敢进谏忠言。太宗盛怒之下,仍然能够以大局为重,采纳臣下的良言直谏,没有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气度是做不到的。
贞观四年,太宗发动卒夫,修建洛阳宫殿以备巡幸。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切谏:当初隋炀帝营造宫室,附近山上无大木,就到别的地方砍伐。两千人才能拖动一根柱子,劳民伤财。陛下您初平洛阳之时,下令毁掉隋氏那些宏伟奢侈的宫室,现在却反过头来大事营缮,为何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而且当今财力,不及隋世。陛下蹈袭亡隋之弊政,影响恐怕比隋炀帝还要恶劣!太宗说: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比桀、纣如何?张玄素依然不屈不卑道:如果不停止这次劳作,那也会和他们一样,同归于乱。太宗见张玄素考虑如此周全,便欣然下令停止修建洛阳宫殿,并对张玄素加以赏赐。这无疑是对臣下进谏莫大的鼓励。
贞观之时,君主能够从谏如流,群臣能够冒死进言,一段段君臣佳话流传至今。之所以能够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贞观君臣都深深地懂得君臣一体的道理。
贞观名臣魏徵在贞观十四年的一封奏疏中说:“君为元首,臣作股肱,齐契同心,合而成体,体或不备,未有成人。然则首虽尊高,必资手足以成体,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至治。”“委弃股肱,独任胸臆,具体成理,非所闻也。”意思就是说,君主好比是人的头脑,臣下好比是人的四肢,只有彼此同心,才能治理好国家。(www.xing528.com)
明白这个道理的不只魏徵一人,太宗作为一国之君,对此认识更加深刻。
贞观元年,太宗对臣下说:“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贞观三年,太宗教谕群臣道:“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太宗的意思更加明确:君臣犹如鱼水,彼此相依相靠,唯有君明臣直,齐心协力,才能带来国家的繁荣昌盛。君臣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理念在贞观君臣内心深深扎根,它让君主抹开面子、从容纳谏;让臣下安危俱忘、犯颜直谏。
贞观谏臣无数,最有名的要数魏徵。魏徵为报知遇之恩,太宗有失辄谏,从不畏惧。太宗也很敬重这位直臣。正是这种犹如鱼水的感情,成就了太宗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千古名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