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隋唐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国力最强盛、文化最发达的国家。
在西欧,5世纪晚期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崩溃和封建化的开始。日耳曼民族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一系列新兴的封建国家,处于封建割据和分裂的状态。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商业不发达,几乎没有城市。西欧这种落后的状况,随着封建化的不断深入和完成,一直到11世纪才开始有明显的转机。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以及埃及等地,幅员广大,经济发达。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扼黑海出海口, 是欧亚交通的枢纽,人口众多,商业繁荣,城市建筑壮丽辉煌。但到7世纪时,由于不断受到阿拉伯国家从东部的进攻侵扰,以及斯拉夫人从北方的进逼,拜占庭帝国也已经衰落下去。
绪言:中国历史发展序列中的隋唐帝国欧洲的东部和北部比西欧更为落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更低。
在西亚,7世纪之后,阿拉伯人建立了帝国,中国称之为大食。它横跨亚、非、欧三大洲,东起帕米尔高原及印度河,西迄西班牙,是当时西方势力最强大、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国家。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期是大食帝国最发达的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尤其是在阿拔斯王朝著名的哈里发哈伦·赖世德(786~809)统治时期,帝国实力达到鼎盛。9世纪中叶,大食帝国分裂成以中东的巴格达为中心和以西班牙的科尔多瓦为中心的两个国家。到10世纪时,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境内,出现了许多互相混战,互相兼并的小王朝,阿拉伯帝国实际已分崩离析了。
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4世纪时强大的笈多王朝,一度基本上统一了北印度,并把势力伸向南印度。但是,从5世纪后半期开始,由于游牧民族哒人的入侵,笈多王朝陷入分裂混战之中,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小国,有东、西、南、北、中五天竺,其中,最强大的是戒日王(606~647)时代的北天竺,都城为曲女城。玄奘取经至印度就在此时。戒日王逝世后不久,北印度陷入长期的分裂混乱之中。6至10世纪,印度的种姓制度进一步得到巩固、完善,原来蓬勃发展的佛教这时逐渐衰落,由佛教与婆罗门教相结合而成的印度教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当佛教在自己的故乡衰落时,传入中国的佛教却在隋唐时期达到了兴盛的高峰。中国代替印度成为佛教的中心。10世纪中叶以后,改宗伊斯兰教的突厥人不断侵入印度,建立了伊斯兰教的封建国家,使印度的历史发生了新的变化。(www.xing528.com)
中国东边的朝鲜,当时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并立的时代,其中,新罗社会经济发展很快,7世纪中叶,新罗完成统一任务,结束了分裂局面。9世纪时,由于新罗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不断,人民不断起义,半岛又重新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10世纪,高丽王朝统一三国,成为朝鲜半岛的主人。
东亚的日本原来处于氏族制,社会相当落后。7世纪初开始与中国交流。公元646年的大化革新,是日本社会迅速发展的标志。日本曾多次派出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到唐朝学习先进的文化,把唐朝的各种制度,甚至包括服饰、城市建筑规划移植到日本,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仿唐制设立了中央、地方机构和官职。正是在唐朝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影响下,日本开始步入文明国家的行列。
当时,只有中国是唯一保持长期统一的大国,中国几千年的古老经济文化在这一时期继续得到高度的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文化最先进的国家。
隋唐时期,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北非沿岸和伊比利亚半岛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经济、文化联系。唐代海路的对外交通也有很大的发展,通过海路与日本、朝鲜、南洋群岛、中南半岛以至非洲都建立了联系,形成了唐前期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并举的对外交通格局。中唐以后,由于吐蕃入据河西、陇右,中西陆上丝路受阻,而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由东南沿海通过海路与各国的交流则不断加强。沿海的明州、温州、福州、泉州、潮州、广州、交州成为新兴的外贸港口城市,特别是广州,各国商船云集,商品荟萃,定居的外国侨民众多,堪称当时国际贸易的第一大港。唐后期,海路对外交通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陆路。
在频繁的对外交流中,唐王朝推行兼收并蓄、广采博取的开明文化政策,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天文、历法、医学等领域,以及金银器制造、玻璃、制糖等手工业技术方面都广泛吸收了外国文化的有益影响,从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唐代文明。由于唐朝是当时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唐文化也给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以深刻的影响。隋唐五代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亚洲的中心,也是世界的中心之一,首都长安是名副其实的国际都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