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全城市设计:公共开放空间的理论与策略

安全城市设计:公共开放空间的理论与策略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代城市设计虽仍遵循“物质形态决定论”的原则,但其注重功能效率和技术美学,并逐步关注城市社会、经济问题。图0-4人车共存状态增强道路安全的措施美国也曾从城市设计层面对海啸灾害进行过相应研究。近年来,城市规划设计学界亦初步意识到城市设计对城市安全研究的缺失及城市设计对城市安全建设的作用。城市设计领域急需展开对于城市安全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安全城市设计:公共开放空间的理论与策略

1)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走向

时至今日,对于城市设计的概念界定,虽然不同学者立足于不同视角提出多种观点(表0-1),但就其本质仍可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即城市设计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及三维空间的组织,以满足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为基本目标。从历史发展看,1920年代以前的第一代城市设计追求视觉有序和艺术美学,将“物质形态决定论”贯彻于空间三维形体控制之中。第二代城市设计虽仍遵循“物质形态决定论”的原则,但其注重功能效率和技术美学,并逐步关注城市社会、经济问题。到1950年代末期,城市设计借助心理学行为科学、法学、系统论等旁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强调通过综合性的城市环境塑造来满足人的适居性要求。自1970年代以来,现代城市设计逐渐转向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学理念,力图在城市设计中结合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创造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筑环境[51]。近20年来,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将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纳入研究视野,在研究对象、理论目标、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拓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预示着城市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完善深化、基于全球环境变迁的绿色城市设计及生态城市设计研究、城镇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优化、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城市设计技术操作过程科学性的强化、基于新型人—环境—资源关系的“理想城市”模式的追求和探索等方面[52]。而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依据,针对城市社会生活环境及需求的变化,创造满足人的心理及行为要求的空间场所,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及城市特色的塑造也是未来城市设计的研究重点。

表0-1 城市设计概念的主要论点

续 表

2)现代城市设计对公共安全的相关研究

总体上,现代城市设计对城市安全的研究较少,国内外学者在城市设计的论著中虽多有提及安全问题,但均将其作为城市设计的具体目标。在此方面相对深入的研究当属对于机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的思考和实践。多年以来,在城市设计领域,以步行安全为前提的人车分离措施得到了广泛运用,比如将机动车阻隔于外围而在内部形成步行街区,以及通过人行天桥和过街地道等立体交通方式建立步行联系等。而对于人车共存状态的行人安全,许多学者也尝试通过对街道形态及环境的设计与控制来提高步行空间的安全性。在1970年代,荷兰首先提出贯彻人车共享原则的“居家庭院”(Woonerf)理念。在确保步行优先的前提下,对街道曲直宽窄等物质形态要素、树木花池等自然障碍物、路面铺装的色彩质感等重新设计,促使驾车人集中注意力,降低车速,避免交通事故发生。以“居家庭院”理念为基础,经过各国学者的不断推动,逐渐形成“交通稳静化”(Traffic Calming)设计思想和措施,并先后在德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实施,取得显著效果[53](图0-4)。(www.xing528.com)

图0-4 人车共存状态增强道路安全的措施

美国也曾从城市设计层面对海啸灾害进行过相应研究。比如,夏威夷的希罗(Hilo)市区在1974年及1985年的市区项目再开发规划中,针对海啸及可能引发的洪水灾害,除了在规划中根据历史上的受灾范围划定安全区之外,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层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策略。比如建筑及基础设施选址于海拔较高处,保证充分的建筑退让距离,以避开洪水区域;鼓励建筑底层架空;注重植栽、沟渠、斜坡、滨水台地的布局和形态设计,以减慢水流速度;尽可能扩大建筑间距,设置成角度的墙体,以影响和调整水流方向;利用墙体、加固的露台、滨水台地阻挡波浪,封堵水流的力量。此外,还在中心区建造停车楼,既提供停车场,又作为防止海浪进入内陆建成区的屏障[54](图0-5)。

图0-5 夏威夷希罗市区重建城市设计剖面

随着与城市生态建设相关的绿色城市设计及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将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生态环境演进过程、自然及生物气候条件、人工空间要素、物理环境、交通格局、能源利用等方面加以联系,探求相应的理论框架及设计对策[55]。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和机构从通过城市设计降低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改善城市自然生态及物理环境等方面,探讨对特定灾害形成过程的调控和缓解对策。申绍杰根据热岛现象的产生原因,提出缓解热岛效应的城市设计策略[56]澳大利亚提出的水敏性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理念结合城市水文管理措施的生态化途径,试图通过城市设计对城市水文循环及洪涝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干预[57]。除此之外,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公共安全的系统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对应公共安全的相关内容也仅限于被动遵守相关设计规范和防灾规划的具体要求。

近年来,城市规划设计学界亦初步意识到城市设计对城市安全研究的缺失及城市设计对城市安全建设的作用。在新西兰颁布的城市设计草案(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2005)和美国2006年颁布的城市规划及设计标准中,均明确表示应鼓励包括自然灾害减灾措施的创新性城市设计原则。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筑、环境与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战略》中《21世纪初中国建筑和城市设计发展战略研究》专题报告也将城市防灾减灾及安全规划设计列为未来建筑和城市设计学科的关键科学问题与重点建议研究方向[58]。城市设计领域急需展开对于城市安全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