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影响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影响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形成及发展(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同时各国对外贸易的模式与措施影响着国际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逐步在改善。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可以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如采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组织排他性的经济集团、断绝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等措施来限制和阻碍国际分工的发展。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影响

第一节 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的形成及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分工是指劳动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它是人们在进行生产、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劳动分工是各种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现象,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劳动分工发展的历史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其表现形式是各国货物、服务和要素的交换。国际分工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和格局决定了该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和贸易利益等。同时各国对外贸易的模式与措施影响着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和加深的结果,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加巨大,从而对世界经贸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物质生产领域,它们不断地改善工艺过程、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是促使国际分工发展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一国生产力水平越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就越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逐步在改善。第三,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深度、广度和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经济类型的国家都加入到国际分工行列,国际分工已把世界各国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世界性的分工。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形式从垂直型向水平型、混合型过渡,出现了多类型、多层次的分工形式。第四,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工业制成品、高精产品不断增多,中间产品、技术和服务贸易也发展迅猛。

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进行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矿产品只能在拥有大量矿藏的国家生产和出口,中东地区就是因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从而在国际分工中成为世界石油输出贸易的源头。自然条件也决定某些种类的作物只能在某些特定的地区种植,多数农作物,如咖啡茶叶橡胶等的耕作,需要特殊的气候。应该指出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替代品的出现,自然条件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已退居次要地位。

3.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会使贸易成为一种需要,人口稠密的国家如果缺乏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发展工业,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同其他地区的产品进行交换。劳动规模或生产规模,也制约和影响着国际分工,不论何种劳动,一旦它大规模地进行,就产生了分工的必要性,如果继续扩大下去,就具备了国际分工的可能性。国际分工的实现还要受制于国际商品市场的规模,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愈是稠密,每个人的支付能力愈高,市场就愈大,从而分工的实现程度就愈高。

4.资本国际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

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自19世纪末以来,资本输出就成为资本主义国家重要的经济现象。当时国际资本的流向主要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加深了传统的国际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迅速增加,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生产基地,以大规模的资源跨国流动取代了商品的跨国流动,推动面向国际市场组织生产经营的企业,转向海外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乃至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新型国际贸易模式,将国际分工从部门间、部门内部发展至公司内部,直接体现了国际分工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的20%,90年代这一比重升至40%,目前大约在50%左右。

5.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性质

国际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及它们在国际分配、国际交换和消费中的各种关系。社会生产关系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便发展成为国际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重要的国际生产关系,它决定着国际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在当代国际分工中既包括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总的说来,在当代国际分工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居主导地位,因而在国际分工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性和剥削性。

6.上层建筑可以促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

一方面,上层建筑可以促进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1)建立超国家的经济组织,相互调节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

(2)制定自由贸易政策、法令,推行自由贸易,加速国际分工的步伐。

(3)通过殖民统治,强迫殖民地建立符合国际分工的经济结构。

(4)发动商业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接受自由贸易政策。

(5)宣扬比较利益学说,抹杀国际分工的生产关系。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可以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国家可以通过制定保护性的对外贸易政策措施、组织贸易集团等方式阻碍国际分工的发展。如采取关税非关税壁垒、组织排他性的经济集团、断绝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等措施来限制和阻碍国际分工的发展。

(三)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产生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经济形态中,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差距不大,因此,只存在着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11世纪欧洲城市兴起,手工业农业逐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和随后的殖民地开拓,使市场大大地扩展了,并促进了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这种过渡也体现了社会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此,资本主义进入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一方面,加强了对本国人民的剥削;另一方面,用暴力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掠夺亚、非、拉美殖民地的人民。他们开发矿山,建立甘蔗烟草等农作物的种植园,为本国生产和提供本国不能生产的农作物原料,同时扩大本国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出现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

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

这个阶段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进入到发展与形成的新阶段。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接着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它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形成。这个时期国际分工有以下特点:

(1)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一,大机器生产使生产能力不断增强、规模迅速扩大,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大批商品使国内市场饱和,需寻求新的市场。同时,生产力革命带来的生产的急骤扩大,引起原料供应的紧张,要求开辟大量而稳定的原料来源。第二,大机器工业改革了运输方式,提供了电报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使国际分工成为可能,把原料生产国家和工业品生产国家联系在一起。第三,大机器工业成为开拓市场的“重炮”,它消灭了古老的民族手工业,打破了以往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市场,把各类型的国家卷入到世界市场上。

(2)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由于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它的生产力和经济迅速发展,竞争力大大加强,在国际经济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英国的资产阶级放弃了长时期推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开始转向自由贸易政策。通过强大的经济力量和贸易实力,将亚、非、拉美国家的落后的农业经济逐步纳入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漩涡中。

(3)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些满足地主贵族阶级和商人阶级需要的奢侈品,已被国际贸易中的大宗商品所代替。这些商品有小麦棉花、羊毛、咖啡、铜、木材等。在19世纪中期以后,这些大宗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流转额迅速增长。

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个时期,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机械电气工业发展迅速,石油、汽车电力电器工业的建立,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特别是苏伊士运河(1869年)和巴拿马运河(1913年)的开凿,电报、海底电缆的出现,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新的国际分工体系的迅速发展。在这个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过去,亚、非、拉美国家只被卷入国际商品流通,而现在则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生产,从而使宗主国同殖民地、工业品生产国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形成了国际分工新体系。这个阶段,国际分工的特点主要有:

(1)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畸形的单一经济,其主要作物和出口货物只限于一两种或两三种产品。这些产品绝大部分对工业发达国家出口,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在经济上对发达国家和世界市场的高度依赖。

(2)国际分工的中心从英国一个国家变为一组国家,即日、美、欧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之间也形成了以经济部门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

(3)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各国加强了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

4.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殖民体系的瓦解,资本的国际化与生产的国际化,以及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分工向纵深和广阔方面发展,并表现出新的特点。

二、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电子、信息、服务、宇航、生物工程等新型产业,产业分工出现细化。第二,发达国家通过工厂外迁等方式,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使国际资本流动加速,跨国公司兴起,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流通体系。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殖民地体系瓦解,殖民地和落后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开始发展民族经济,需要国外的资本和技术。第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冷战结束,世界各国重视经济的发展和合作。第五,市场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体制的主流,为各国市场的相互融合和分工提供了基础。第六,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与加强。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使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加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促进了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一)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分工是以经济结构不同、技术水平不同的工业国与农业国间的分工为主导地位,其次才是经济结构相似、技术水平接近的工业国间的分工。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进步和发展,改变了战前的国际分工的格局,国际分工在工业国家之间得到迅速发展。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化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形成了以工业国之间分工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分工。

(二)产业内部分工逐步增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工业国之间的分工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各国之间不同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例如,在钢铁、冶金化学机械制造、汽车、造船、造纸、纺织等工业部门间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原来的生产部门逐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在越来越多的生产领域中,以国内市场为界限的生产已经不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因此,在一国国内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向部门内部分工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地跨越国界,形成为国际间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这种部门内部的分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不同型号、规格产品的专业化分工

一般说来,同样产品往往具有不同的型号和规格,不同国家对同一类产品按不同型号或规格进行分工,从事专业化生产,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例如,在拖拉机的生产方面,大体上美国着重发展大功率的轮式和履带式拖拉机;英国发展中型轮式拖拉机;德国生产小功率的轮式拖拉机。

2.零、配件和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

由于各国科技和工艺水平的差异,一国对某一种零、配件或部件的生产具有优势,别国对另一种零、配件或部件的生产具有优势,因此就产生了零、配件或部件的专业化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形式的专业化生产,在许多产品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例如,在喷气式飞机、原子能发电站设备、电子计算机、汽车、拖拉机、收音机电视机等大批量生产时所需的各种零、配件或部件往往在不同国家中进行专业化生产。(www.xing528.com)

3.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

这种分工是指不同国家对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例如,在化学工业方面,某国一些工厂专门生产半成品,然后出口这些半成品供给设在其他国家的化工厂去生产各种化学制成品。举世闻名的德国“拜耳”公司以它所生产的中间产品提供给世界各地上万家的化工厂,制造各种化学成品,就属于工艺过程的专业化。

(三)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形式发生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殖民主义宗主国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而殖民地、附属国和落后国家则主要从事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或矿业的生产。战后的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某些工业产品的生产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加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的初步发展,在两者之间的工业上出现了分工。其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发达国家高新尖的复杂的加工工业与发展中国家简单的加工工业(如食品工业、胶合板工业、工艺品工业、农矿原料的初步加工工业等)的分工。

(2)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生产与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生产的分工。

(3)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零、部件生产或工艺与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零、部件生产或工艺之间的分工。

(四)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性经济集团化的进程明显加快。经贸集团内部通过贸易和投资等的自由化,通过各种计划,协调成员内部产业之间的分工。

(五)从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发展

按照参加分工的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国际分工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垂直型国际分工

垂直型国际分工(Vertic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业、矿业的分工。19世纪形成的国际分工就属于垂直型分工。当时少数欧美国家是工业国,而绝大多数亚非拉地区的国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经济非常落后,只能生产初级产品,如农产品和矿产品。两者之间的分工是垂直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种类型的分工有所削弱,但仍然是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主要的分工类型。

2.水平型国际分工

水平型国际分工(Horizont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从历史上看,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技术水平不一,形成了这种类型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与产业的迅速发展,这种类型的分工进一步发展,而且从发达国家之间延伸到发达国家与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并成为主要的国际分工形式。

3.混合型国际分工

混合型国际分工(Mixed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例如,德国曾是典型的混合型国际分工的代表,它对发展中国家是垂直型分工,而与其他发达国家则进行水平型的分工。

(六)国际服务分工逐步形成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分工从有形商品领域向服务业领域扩展,并出现了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趋势。服务业的国际分工出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发达国家居于国际服务业分工的主导地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相当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服务业所占比重已高达7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50%。第二,在服务业的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以高新技术、金融、信息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参与服务业国际分工;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劳动密集型服务参加服务业国际分工。

(七)国际分工的基础发生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按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来分,出现了两种分工:一种是历史继承下来的以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为主形成的国际分工,它们居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另一种是以前苏联为首的实行计划经济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国家之间的“社会主义国际分工”。随着东欧国家的巨变和冷战的结束,后者不复存在。余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参与世界性的国际分工。

(八)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多层次

1.在国际分工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之间出现了介于两者之间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国际分工的格局中,发达国家处在国际分工的中心位置,而殖民地、附属国和落后国家处在国际分工的外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性产业结构的重组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现,后者已开始摆脱外围地位,向中心国家靠拢。

2.地区性区域分工在加强

日本在汽车业的生产中,形成了日本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分工。例如,在日本丰田汽车部件中,印度尼西亚和泰国集中生产柴油机、踏脚和电动设备;菲律宾生产传动系统;马来西亚生产驾驶连杆和电动设备;新加坡办事处协调和管理各种交易

3.以跨国公司的全球商品链形成国际分工

跨国公司依据它的区位优势、规模优势、科技优势和管理优势等,根据不同产品构筑成不同的生产网络。以服装部门为例,跨国公司通过外包的方式形成全球性的服装生产网络。这种方式使业务关系稳定,信息传递渠道顺畅,可以提供详细的市场状况与规格要求信息。在这种以合同关系为基础的公司间网络中,标准化产品的大零售商和产品的名牌经销商成为关键。标准化产品的大零售商实行全盘分包,通常利用全球生产网络,根据有关协议从当地生产商购买最终产品;而名牌经销商则采用组装分包办法,通常是创立区域生产网络,由总公司向分包商提供半成品,然后购回成品。

三、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一)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变化必然对各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说,国际分工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国际贸易。

1.国际分工的发展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国际分工的发展速度决定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凡是国际分工发展快的历史时期,国际贸易发展速度也快;反之,在国际分工发展缓慢的历史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的状态。国际分工形成时期,由于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制约,世界工业生产速度尽管相对增长,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较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自由化及新技术革命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也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达到7.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加快了经济贸易的合作与交流,国际分工的发展在产业内(服务业内)进一步加快,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速度也相应加快。

2.国际分工极大地影响着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地理方向

国际分工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在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中也必然处于中心地位。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末,英国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中心地位,其在国际贸易中也处于中心地位,它在资本主义直接对外贸易总额中一直独占鳌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地位迅速上升,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相对中心的地位。1950年,其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16.7%,占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出口的27.5%。作为国际分工主体的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始终处于国际贸易的中心地位。国际分工的变化,也使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发生了与国际分工大致相同的变化。19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为宗主国与殖民地等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间的分工,在国际贸易中表现为宗主国、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出口农矿产品、原材料及自然资源产品。战后,国际分工从垂直型向水平型、混合型过渡和发展,从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发达国家间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居于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贸易发展迅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居于次要地位。

3.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上述国际分工的发展变化,使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及各国的进出口货物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国际货物贸易发展规模扩大,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加快,货物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下降,服务贸易比重相对上升。第二,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比重上升,初级产品贸易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超过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这些都与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大量的直接投资资本集中于制造业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技革命促进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一系列新兴部门建立,企业在大举对新兴工业部门投资的同时,大量迁出夕阳产业,这些行业的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利资源条件和政策在当地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产品除供应东道国市场外,还出口到其他国家,包括返销本国市场。第三,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出口中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增长较快。20世纪6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及外资的引入加速了国内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出口商品结构中严重依赖初级产品的状况,提高了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第四,在工业制成品贸易中,中间性机械产品的贸易比重提高。中间产品比重的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跨国企业的经营方式有关。跨国企业是从全球的角度依照各地的具体条件进行资源配置的,其经营方式为内部企业间分工协作,定点生产、定点装配、定向销售,这样使大量零部件在国家间往返运输,由此增加了中间产品的贸易比重。

4.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分工状况如何,是各个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依据。第一次科技革命后,英国工业力量雄厚,其产品竞争能力强,同时它又需要以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换取原料和粮食的进口,所以,当时英国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而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于英国,它们为了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便采取了保护贸易的政策。第二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市场竞争更加剧烈,在对外贸易政策上,便采取了资本主义超保护贸易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以贸易自由化政策为主导倾向,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贸易保护主义又重新抬头。西方国家贸易政策的这种演变,是和世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分不开的,也与各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变化密切相关。

5.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国际分工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它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因此,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中,国际分工也必然是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宗主国、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国家的不平等的贸易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经济的自主性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了较大改善,贸易利益也随之增多。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仍然较低,需要发展中国家依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彻底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使贸易利益的分配相对合理。

(二)国际贸易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1.国际贸易作为国际分工的纽带,引导国际分工的发展方向

国际商品交换作为国际经济有机体的联结系统,在不断地推动自己存在的基础即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发展。在国际分工条件下,各国的商品生产是为国际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因此生产必须关注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如果各国生产者不了解国际市场需求,生产就会萎缩,分工就将中断。国际市场的需求是通过世界市场上价格的变动而反映出来的。价格信息通过国际商品交换传递到各国生产领域,各国生产者据此作出有关生产和分工的决定,从而形成新的目标选择,使国际分工形式和发展方向发生变化。

2.国际贸易制约着国际分工功能的实现

国际分工的功能主要有:能提高各国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劳动成本;摆脱各国劳动的局限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些功能的发挥,需要通过国际分工来实现。但实现的程度与合理性会受到国际贸易机制的制约。

3.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国际商品交换的规模影响着国际分工的规模,如果国际商品交换渠道通畅,商品适销对路,就会扩大国际分工规模;反之,就会缩小国际分工规模。同时国际商品交换发展速度影响参加国际分工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在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劳动生产率已定的情况下,产品的生产时间是一定的,从而决定资金周转时间的因素就是流通时间。如果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流通时间大大缩短,就可以减少企业在流通环节占用的资金,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有利于企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国际分工的深度。

4.国际贸易可以协调参与国际分工主权国家的分工利益

国际商品交换可以把各种经济制度的国家结合在一起,实现他们的分工利益。尽管生产商品的国家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进行商品交换,实现国际分工下的比较利益,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