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10多年中,世界各地发生的一系列灾难性地震,几乎都是在毫无预报的情况下发生的。如1988年12月7日前苏联亚美尼亚7.1级地震,死亡人数达2.5万人;1990年6月21日伊朗鲁德巴尔7.6级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4万人;1993年9月30日印度德干高原的拉土耳6.5级地震,也造成上万人死亡。尤其是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的北岭6.6级地震和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7.2级地震,发生在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都是一流的两个地震预报研究大国,不但震前未有预报,而且造成的人员伤亡(其中阪神地震的死亡人数超过6000人)和巨额经济损失(分别达2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令国际社会震惊。另外,在一些预测要有强震发生而进行强化乃至应急的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地区,如预计20世纪70年代末就有可能发震的日本东海8级大震危险区,以及认为在1988年前后(正负3年)具有95%发震概率的美国帕克菲尔德6级地震危险区,科学家们所预测的地震都迟迟没有发生。(www.xing528.com)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国内外地震学家逐步认识到,应该提高对地球综合观测能力,运用高技术观测手段,获得更多的有效时空信息加深对地球全貌的认识;加强基础研究,深化对强震机理的研究,探索地震前兆机理和前兆观测中的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各国纷纷推出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计划,如日本建设全国地震、GPS、强震动、地电地下流体观测网,并积极推进多个“地震预报计划”;美国科学家提出了“地球透镜计划”、美国NASA提出题为《生活在不安宁行星》的工作报告和对未来25年地球科学的展望并推荐发展战略。我国在“九五”期间建设全国数字化骨干地震台网和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项目;“十五”期间实施耗资27亿元的科学工程——“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