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现代自行炮的捷足先登者

美国:现代自行炮的捷足先登者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自行炮的捷足先登者——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是以堑壕战为重心的固定化战场,因此非常重视火力的集中。美国就在各国自顾不暇当中,成为惟一生产和供给自行炮的国家。第一代的自行炮造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3-1945年之间。第二代的自行炮是利用大战末期M24轻型坦克车体改装而成的小型自行炮,装载22口径105毫米榴弹炮的M37,以及装载23口径155毫米榴弹炮的M41。因此第四代的自行炮对这一点曾加以改进。

美国:现代自行炮的捷足先登者

现代自行炮的捷足先登者——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是以堑壕战重心的固定化战场,因此非常重视火力的集中。野战炮也因此而迅速地发展,而且口径不断地增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为机动战,但是野战炮的自行化进行得并不迅速。第二次世界大战虽是机动性的战争,其速度仍然为牵引式野炮的速度。火炮若能自行化,则不须处处使用牵引车,而阵地的改变也会较为容易、迅速。另外也可以减少炮兵的疲劳。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却无法抵消火炮自行化所耗的费用和繁杂的生产程序。

有些国家认为,反正都是花钱,不如用那些经费来添购其他的火炮(牵引式火炮),有些国家则认为要制造自行炮的车体,不如多造些坦克。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进行的是机动战,但是当时自行炮的数目还是相当有限,只好将缴获的法国坦克加以改造,以弥补自行炮数量的不足。只有经济实力及生产力充裕的国家才能生产自行炮。美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惟一能够大量生产自行炮的国家,而自行炮的种种特征也符合美国重视经济效率价值观,从费用与效益的比例上来看,自行炮虽被其他国家认为是“奢侈品”,但是美国人却认为十分合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已经不再深切“怀念”自行炮的优点了。尤其是大战造成的疲惫,使经济萎缩而无法达到正常的生产。美国就在各国自顾不暇当中,成为惟一生产和供给自行炮的国家。

第一代的自行炮造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3-1945年之间。沿用的是M3中型坦克或M4中型坦克的车体和零件。本来美国在坦克制造方面并不先进,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积极地进行坦克的开发和生产。

美国不但拥有广大的汽车工厂,又能动员所有横贯美洲大陆的火车制造厂制造坦克,生产能力不虞匮乏,因此能利用主战坦克(中型坦克)车体来制造自行炮,而这种做法在其他国被认为是很奢侈的。

美国所制造的自行炮有装载22口径105毫米榴弹炮的M7、M12(原来是装载法国制155毫米M2加农炮M4中型坦克)以及M43(装载25口径203毫米榴弹炮)。这些自行炮在战后供给各国使用,让世界各国陆军认识了野战炮自行化的优点。

虽然各国都了解它的优点,但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拨出经费来完成野战炮的自行化,所以美国仍然继续主宰着野战自行炮的市场。(www.xing528.com)

第二代的自行炮是利用大战末期M24轻型坦克车体改装而成的小型自行炮,装载22口径105毫米榴弹炮的M37,以及装载23口径155毫米榴弹炮的M41。虽是小型自行炮,但是,这些战车在技术上比M3和M4中型坦克还先进,所以能够发挥更高的机动性。

第三代的系列产品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个时代的美国陆军致力于战斗车辆的系列化,亦即统一各部零件和设计,以提高整体补给训练的效率。美国陆军并且尝试开发许多以M41轻型坦克或M46/47中型坦克为底盘的战斗车辆。

核、生化战的防护能力在此时也开始受到重视,自行炮逐渐趋向密闭化,亦即以炮塔来防护核、生化攻击。但是炮塔的防护措施超过限度会造成车辆的笨重。因此第四代的自行炮对这一点曾加以改进。

第三代的自行炮包括:利用M41轻型坦克车体的M52(二四口径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M44(23口径155毫米榴弹炮),或利用M47/48中型坦克车体的M53(45口径155毫米大炮)、M55(25口径203毫米榴弹炮)等。

第四代自行炮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初期,经过不断地改进后沿用到现在。由于空中运输能力的重视及第三代产品的改进,使自行炮趋向小型化、轻量化,渐渐和坦克产生差距,如自行炮专用新车体的设计及广泛地使用轻合金也是一项特色。这个时期的美国军用车辆开始由汽油发动机转变为柴油发动机,因此采用柴油发动机也是美国第四代自行炮的一项特征。

自行炮车体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后部具有可以密闭的战斗室及回转式炮塔的形态,另一种则是为减轻重量,车体上不具密闭战斗室及炮塔,却装载师、军团直辖的大口径火炮。

前者是M108自行炮(装备105毫米榴弹炮M103)及M109自行榴弹炮(装备23口径155毫米M126)的车体。后者是M107(装载60口径的175毫米大炮M113)及M110(装载25口径的203毫米榴弹炮)车体,上述车辆的发动机全部使用柴油发动机8V—71T(420马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