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杂到纯:历史走向演变

从杂到纯:历史走向演变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今天,指出这一点是更有意义的,因为如果我们谈论文学时就谈论着诗歌、小说与戏剧[1],这种习焉不察的做法其实是在纯文学的观念上看待文学,它并不穷尽文学的完整含义。最低限度,诗歌、小说与戏剧都是虚构的,但非虚构的文字书写同样有权利被视为文学。

从杂到纯:历史走向演变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了西方与我国在文学观念发展轨迹上的一个共同历史走向,那就是从杂文学观念逐渐演变至纯文学观念。

西方十八世纪前的文学观念既然指知识、学术与文献,其范围便相当广泛,它自然也包含着今天被称为文学、当时则被称为“诗”的史诗、悲剧、传奇剧等各种体裁,但对它们的理解与谈论主要是在知识意义上进行的,如绪论所说,这也是十八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理论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角度展开的原因。我国十九世纪末前漫长的古近代历史中,文学观念都围绕着文章博学之术这一核心含义,《文心雕龙》中提到的“文”指一种处理语言的写作手法,该书举出的许多体裁,从诗歌、辞赋、史传、杂文到论说、哀吊、檄移、诏策、奏章、议对与书记等,几乎囊括了今天被称为文学的体裁与更大范围内的应用文体裁,它们都可以有“文”的因素,因而都具有被归入文学的资格。这形成了中西方共有的杂文学观念。

这种杂文学观念到十八世纪后的西方,由于“美的艺术”的新观念出现而开始经历“纯文学”化并进而建制化的过程,并由此影响到我国杂文学观念向纯文学观念的逐渐递变。这并非巧合,而是现代性逻辑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性划界及其专业化后果的体现。西方自文艺复兴后,人从神本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尝试自己来判断眼前展开的全新世界。判断需要有标准,人于是发现,无法再用一个类似于前现代社会(如中世纪)的划一不变的神权标准来评判世界进步与否,而得根据世界中不同的领域发展出适应该领域的特殊评判标准。文学的世界需要用文学独特的自主性标准来谈论自身,它便进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界限的专业领域,即稳固的文学建制。这也使文学专业领域出现了一批掌握文学专业知识的专家,他们作为文学建制中的精英,又进一步与现代大学制度配合,推进着文学建制。考虑到王国维所处的时代正是国内现代性的发轫期,一个多世纪前京师大学堂等我国近代高等学府也以追求包括文学在内的各专业领域的真理为目标,作为建制的文学在我国,也明显属于现代性的成果。这又形成了中西方共有的纯文学观念。(www.xing528.com)

文学观念这种从杂到纯的演变,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积极性在于,它在整体上有力推动了文学的学科建制过程,使文学在获得现代特征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经典化成果,涌现出了大批足以为后世提供垂范意义的经典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研究成果。消极性则在于,它有意无意地将文学的内涵缩小了、狭窄化了,从杂到纯,便意味着从宽到窄与从本义到狭义,我们对文学的理解,由此也便遮蔽了一些更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东西。在今天,指出这一点是更有意义的,因为如果我们谈论文学时就谈论着诗歌、小说戏剧[1],这种习焉不察的做法其实是在纯文学的观念上看待文学,它并不穷尽文学的完整含义。事实上,晚近人们对文学的理解已开始逐渐突破这种纯文学视野。最低限度,诗歌、小说与戏剧都是虚构的,但非虚构的文字书写同样有权利被视为文学。以最新的例子来说,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是一位记者,她是继丘吉尔之后第二位以纪实性文学作品获此殊荣的,非虚构的纪实性作品受到一个以文学命名的国际权威奖项的认可,不是恰到好处地证明了文学观念在评奖委员会心目中正超越狭窄的纯文学界限,而向着更为宽阔的领域融渗吗?

[1] 这三分法中之所以不包括散文,是因为散文这一概念在世界范围内指叙事,包括小说与戏剧在内,本书后面将要论及的什克洛夫斯基所著《散文理论》便在这一意义上使用散文概念,所以严格地说,它不与前三种体裁并列,而是包举着前三者中的小说与戏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