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发展战略
美国在发展一型航空母舰、驱逐舰、作战飞机等大型装备的时候,整个建造时间一般只有五六年,但论证研究、概念探索、可行性研究和方案研制却要花费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为什么美国人要用这么长的时间和精力来讨论一型新装备的发展呢?主要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这是美国人的性格所决定的。美国人在发展一型新装备的过程中,通常采取的策略是高层领导先煽风点火,说要打算发展什么新舰艇,有什么远景规划,以吸引人们的注意。然后,军事学术界开始讨论,专家学者,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的上将、中将,那些校官、尉官甚至普通士兵和军事爱好者们便开始冥思苦想,通过各种媒体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设想。官方在吸收学术营养的基础上,最后集中主要观点来进行概念探索、需求论证和方案设计。这种广泛深入的学术性探讨和研究,对于促进新型武器装备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有些同志往往不理解,认为美国人无密可保,一种新型舰艇还处在研究过程中就“严重泄密”,其实这正是最好的保密,因为真正的保密不是把所有东西都封起来,该保密的保密,不该保密的就开放研究,否则,很难出现革命性的突破。第二,在探索性研究阶段就大张旗鼓地展开宣传攻势,也是一种信息战和威慑策略。美国的经验表明,前段研究阶段虽然花费时间较长、投入经费较少,但却对一型新装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方案确定之前可以争来争去,一旦方案确定,进入舰艇研制程序,就会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而不是个别领导人的指示精神来实施。船大难掉头,一艘航空母舰的发展需要十几年、投资上百亿美元、成千上万个部门参加,如果朝令夕改、出尔反尔,航空母舰永远都不会造出来。美国总统四年一届,政府阁员走马灯似的更迭,但很少有因此而影响航空母舰发展和建造的情况。
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水面舰艇中的一个舰种,此外还有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两栖攻击舰、水雷战舰艇、攻击型核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等等。那么,航空母舰与其他类别的舰艇是什么关系?每个时期有多少艘退役、多少艘服役?新型舰艇的发展如何考虑?重点发展什么类型、多大吨位、如何部署?完成什么任务?所有这些都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为发展航母而发展航母。如何才能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发展?首先要有一个统筹全盘的战略指导。其次要根据战略指导确定兵力规划,根据兵力规划调整兵力结构,根据兵力结构确定航空母舰或其他舰艇发展的类型和数量,然后再具体到某一个型号进行论证、研制和建造。这一切,统称为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段研究。在美国,主要是兰德公司、海军分析中心、预先研究公司等民间智库和咨询公司组织研究,因为这些公司相对独立,比较超脱,研究结果比较公正客观。冷战结束之后,面对一个新的变化了的国际形势,美国开始研究论证21世纪武器装备发展战略,调整海军兵力结构,确定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及重点。近20年过去了,反思当初美国海军装备发展战略的构想,对于准确定位航空母舰在美国海军战略及兵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是很有帮助的。
1991年世界上发生了三件大事:海湾战争结束;苏联和华约相继解体,东欧随之产生巨变,长达40多年的冷战宣告结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革命正在猛烈冲击着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要求军队必须尽快进行全面改革。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美国开始进行新的思考:过去的主要作战对象苏联不存在了,庞大的苏联海军舰队已经从大洋上消失,美国海军面临的是一个没有竞争对手的海洋,这种情况下继续在公海大洋进行海洋控制还有多大价值?谁将是未来的主要作战对象,未来的军事威胁来自何方?从1992年起,美国海军就开始进行海军战略研究,探讨军事革命条件下未来海军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1992年,美国海军先推出一个“由海向陆”的临时性海军战略,经过两年试行后,于1994年正式确定为“前沿存在,由海向陆”的海军战略,并经海军部长多尔顿、作战部长布尔达上将和海军陆战队司令芒迪上将联合签署后执行。“该战略将指引冷战后的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进入21世纪。根据新战略,美国海军的战略重点发生了重大调整,美国海军原先强调以远洋作战为重点,而现在则以向近海地区进行兵力投送和兵力部署为重点。这些近海地区将处在海上部队的直接控制和攻击之下。”美国海军战略转变的实质表现在:作战对象从对付苏联转向第三世界国家;作战空间由公海大洋转向敌对国的近海沿岸;作战目标由争夺大洋海域控制权转变为夺取近海沿岸控制权;作战样式由传统的海上决战转变为支援岸上作战,由海上远洋作战转变为从海上实施的联合作战。战略转变的核心内容主要强调前沿存在概念。海军兵力由过去的前沿部署转变为前沿存在,平时不一定再在前沿海域、基地或盟国驻扎大量兵力,但必须在前沿海域保持相应的海上兵力,也就是前沿存在。强调和确立应急远征作战概念。平时,海军兵力不再进行传统的控制海洋的作战行动,而是要前沿存在。一旦发生危机,这些前沿存在的兵力就会立即作出反应。如果兵力不够,海军便调集其他兵力向危机海域提供支援,实施应急远征作战,确立支援地面作战和联合作战的概念。海军不仅要控制海洋,还要与其他军种协同,共同控制战区的空中、地面和电磁空间;不仅要提供舰炮火力支援,而且要使用巡航导弹、舰载机等远程火力对地面作战空间实施远程打击和纵深遮断袭击;不仅要支援和输送陆战队两栖登陆部队上陆,而且要与陆军、空军协同,直接参加地面作战。
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根据调整后的新战略研究制定了《未来海军兵力规划》和《2021年兵力规划》,描绘了未来海军建设的远景目标,重点是研究未来20~25年的作战需求、装备结构和规模,同时进行作战效能评估。总的趋势是:缩小规模,突出重点,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在此基础上,确定了《2001年的兵力规模和结构》,提出了未来5年内海军装备结构调整方案。(www.xing528.com)
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根据总体作战需求,海军的武器装备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包括战列舰、核动力巡洋舰在内的大型战斗舰艇已经全部退役,除提康德罗加级以外的常规型巡洋舰也将全部退役。未来水面主战舰艇的发展趋势有三个:一是取消护卫舰,改装驱逐舰。由于保卫海上交通线和大洋反潜的任务逐渐减轻和取消,佩里级护卫舰将逐步退役并转入预备役,长期内不打算继续发展护卫舰。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中的12艘舰艇将改装战斧式巡航导弹和海麻雀舰空导弹,使之具备对地攻击和防空能力,然后继续服役到2010年。二是继续建造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宙斯盾舰艇集中在两个型号,到2007年,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将保持27艘,伯克级驱逐舰装备57艘,总共是84艘,占届时水面舰艇总数(110~116艘)的80%。三是发展SC-21系列舰艇。SC-21系列舰艇计划将发展一批5000吨~25000吨级的新型舰艇,其设计方案有四种:全新概念的武库舰;海上控制舰;新型船体战斗舰和兵力投送舰。
1997财年,海军舰艇由战后初期的2000多艘、50年代的1000多艘、80年代的600艘、90年代初期的540多艘缩减到357艘,到2000年缩减到340艘左右,潜艇和水面战斗舰艇削减幅度在42%~47%之间,海军年度军费也由80年代的1100亿美元降低到约74亿美元,军费和武器装备的数量均已降低到战后以来的最低水平。与1988年相比,2000年兵力结构中削减比率最大的分别为:舰艇总数削减42%~47%,海军人数削减24%,水面作战舰艇削减43%,作战支援舰船47%,攻击型核潜艇47%,弹道导弹核潜艇41%,两栖舰船33%,航母削减14%,航空联队削减26%。
根据兵力结构调整的这些大方向,在舰种方面将有更具体的调整。到2000年,美国海军兵力结构为:航母12艘,水面舰艇110~126艘,两栖舰船40艘,反水雷战舰艇20艘,战略导弹潜艇14艘,攻击型核潜艇45~55艘。到2020年,美国海军的兵力结构为:3艘浮岛式航母,10艘超级航母,12艘两栖舰船,100艘沿海超级舰,45艘攻击型核潜艇,共约200艘舰船。将以12艘CVX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12个航母战斗群,以12艘两栖攻击舰为核心组成12个两栖戒备大队。护航兵力将产生重大变化,主要是隐形核潜艇、新型武库舰和SC-21新型战舰,舰载机主要是JSF隐形联合打击战斗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