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甲板的演变
1913年的时候,航母处在萌芽时期,当时是利用巡洋舰和商船改装水上飞机母舰,就是在这类舰船上用木板搭起一个平台,用来携载水上飞机,到达作战海域后,用舰船上的吊车把水上飞机吊到海面上,飞机从海面上起飞执行作战任务。返航时同样停在海面上,再用吊车吊到舰船上,有时则干脆飞回陆地降落。当时英国的肖特-184是一种很不错的水上飞机,属于鱼雷轰炸/侦察机,航速每小时140公里,飞机重量2.4吨,续航力240公里。舰载机主要是陆基通用的轰炸机和战斗机,航速每小时220~280公里,续航力500~900公里,飞机重量1.2吨~4.2吨。
利用巡洋舰等作战舰艇改造的常规起降飞机航母,就是把主炮拆了以后,在舰首装一块60~90米长的甲板就可以了。当时的飞机很小很轻,飞行甲板有一个10度左右的自然下滑坡度,飞机发动机开足马力,自己用滑轮向海平面方向滑下去就能起飞了。当时是螺旋桨飞机,飞行速度很慢,这样的方式就能够确保顺利起飞,但是起飞之后怎么降落却成了一个大问题,最早飞机从航母上起飞以后就在陆上降落,或者是落在海面上,然后再用吊车把飞机吊上来。很显然,这样操作太麻烦,也不利于作战使用。后来,就把巡洋舰舰尾的炮也拆了,在上边搭了一个专门用来降落的甲板,很快就解决了飞机着舰的问题。
后来,开始建造常规起降飞机航空母舰,在舰上设有专门的飞行甲板,最初的飞行甲板是首尾两段式的,前面的一段飞行甲板呈倾斜状,向海面自然倾斜一个角度,以便给飞机一个初始速度,让它顺利起飞。在舰艇的尾部则设有另外一个飞行甲板,那是用来让飞机降落的。首尾两段式飞行甲板就是舰首有一段,舰尾有一段,中间为什么没有呢,因为中间是指挥用的舰桥啊,当时的舰桥是舰长指挥舰艇航行和对海对空观察的战位。
在使用中发现,首尾两段式飞行甲板如果单纯从前甲板起飞没有关系,单纯在后甲板降落也没事,如果在前头起飞的同时在后边降落,会产生一种物理现象,即围绕舰桥周边产生一种湍流,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气流,这个气流很强,再加上海风的话,足以把飞机吹到海里去。很明显,舰桥是造成湍流的最大元凶。那时候的舰桥比较复杂,因为当时的舰艇是烧煤或者烧油的,所以舰上的大烟筒就有三四个,还有好多纵横交错的桅杆,桅杆上装满了雷达和通信设备。这个东西太碍事了,但是把它拆了以后烟囱和桅杆怎么办?后来人们想了个办法,飞机起飞的时候就把三四个大烟囱都给它放倒,这个办法最早是日本人想出来的,等飞机起飞以后再把烟囱给竖起来,这个办法是可以的,但操作起来太复杂了。(www.xing528.com)
飞机起飞前飞行甲板调整
后来感觉这样做很麻烦,索性就把中间的舰桥也给拆了,前后两段飞行甲板连通成为通长型飞行甲板,舰面上所有的东西都不要了,就平平的一个甲板。飞行甲板下面用立柱支撑起来,上面一马平川,所以当时人们把这种直通式飞行甲板的航母叫做平原型航空母舰。这样一来就好多了,飞行甲板扩展成200多米,中间有一个网子,前面起飞有100多米,后边降落也有100多米,起飞和降落可以同时进行,如果把网子拿掉以后,从后边往前可以全都用来起飞,所以这种直通式的飞行甲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非常流行。
直通式飞行甲板有什么问题呢?就是不能起飞大飞机,尤其是喷气式飞机上舰以后,就必须要用蒸汽弹射器了,不能这边弹射飞机,那边降落飞机,这是不可以的。战争进行过程中非常麻烦,有时候前面的飞机着急要起飞,后面的飞机又着急要降落,打了半天仗燃油耗没了,如果不让它降落,一分钟后可能就掉到海里了,不能说等着前面的飞机弹射完了再降落,所以起飞照样进行,降落也应该同时进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英国有一位上校叫卡梅尔,20世纪50年代他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说搞成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不就可以了嘛,一段叫直通式飞行甲板,另一段再搞一个斜角飞行甲板,斜角甲板和直通式甲板的夹角是10度,这样如果飞机在直通式飞行甲板上进行,降落就可以在斜角飞行甲板上进行,两架起飞和降落的飞机按照各自不同的轴线进行,两不耽误。
卡梅尔的这个设计最终得到英国海军的认可,美国最早在中途岛号航母上进行了试验,1952年就连续试验了400多次,最后感觉这是个很好的办法,就固定下来了。美国现在所有的航母都采用这种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在斜直两段式起飞甲板上装有4部蒸汽弹射器,斜直两段各装2部,在降落甲板上装4根阻拦索,这样就可以确保飞机起飞和降落同时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