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从这句俗语的描绘,我们可以想象到当一个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或在“他乡遇故知”时,突然见到同乡,即在陌生的环境里见到熟悉的,起码是具有一些共有特征的同类时,所激发出的人际吸引是多么强烈。
相似也会导致人际吸引,这一点已经为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大量实验所证明。我们来看下面的心理实验:
实验一
布罗克聘请一家大型超市化妆品柜台的售货员做助手,这些售货员的任务是去劝说顾客购买某一品牌中不同档次和价格的几种护肤霜。这些售货员有的看起来像是学识渊博、很有地位的专家,与普通顾客相比较之下,显得高高在上。他们引经据典,特别强调商品的质量。
而有的售货员相貌平平、衣着朴素,与普通顾客很相似,没什么特别之处。他们说自己使用的是某种价格公道的护肤霜。
结果,几天时间下来,后一组售货员售出的护肤霜在数量上远远超出了第一组。没有专长但与对方有相似性的劝说者比有专长而与听者无相似性的劝说者对消费者的劝说更为有效。显然相似性因素在此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二:(www.xing528.com)
1961年,纽科姆曾经进行过一项实验。研究者首先公开征求志愿者,共17人,均为大学新生。研究者提供他们免费住宿四个月,交换条件是他们定期接受测验以及参加与研究者的面谈。在进入宿舍以前,先测定他们关于政治、经济、审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
然后将对于上述问题的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大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寝室里,一起生活四个月。在这四个月期间,研究者不干扰这些大学生们的正常生活,但定期测定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让这些大学生相互评定同寝室人员:喜欢谁,不喜欢谁。
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决定了人们之间的吸引,但到后期,其相互吸引发生了变化,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是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越大。那些态度相似的同屋人倾向于彼此接受和喜欢,并大多成为好朋友。而一起居住的特征相异的学生虽然朝夕相处,却关系冷淡而疏远。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意思指性情相近、嗜好相似、追求相类的人易不由自主、不约而同地走在一起,成为知己朋友。就像事物的分类一样,同一属性的,我们常把其归为一类。
现实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表现得相当明显,像赌友、酒友,好学的常和好学的在一起,好玩的愿意与好玩的在一起。
其实,这些相似的方面很笼统。它可包括民族、宗教信仰、政治主张、价值观、教育水平、职业、文化程度、态度及年龄等等。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吸引?一种观点认为:因为人们都有自恋倾向,从爱自己到爱与自己相似的人。并且,“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由于相似,不仅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与共鸣,同时也容易预测对方的情感与反应倾向,因此在交往过程中,彼此容易适应,建立起积极良好的关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由于自尊心和害怕被对方拒绝的心理在起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