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效应
弥子瑕是卫国的一名美男子,在卫灵公身边为臣,很讨君王的喜欢。有两件事最能说明卫灵公宠爱弥子瑕的程度。
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生了重病,就派人去给弥子瑕送信。捎信的人摸黑抄小路赶在当天晚上把消息告诉了他。弥子瑕听说顿时心急如焚,他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母亲身边。可是京城离家这么远,怎么才能尽快赶回去呢?于是弥子瑕又急又愁。
当时,卫国的法条明文规定,私驾君王马车的人要判断足之刑。但是为了尽快赶回家去替母亲求医治病,弥子瑕不顾个人安危,竟然假传君令让车夫驾着卫灵公的座车送他回家。
后来,卫灵公知道了这件事,不但没有责罚弥子瑕,反而称赞道:“你真是一个孝子啊!为了替母亲求医治病,竟然连断足之刑也无所畏惧了。”
还有一件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弥子瑕陪卫灵公到果园游览,当时正值蜜桃成熟的季节,满园的桃树结满了白里透红的硕果,蜜桃醉人的芳香让人垂涎欲滴。于是弥子瑕伸手摘了一个又大又熟透的蜜桃,咬了一大口,感到非常好吃,就把剩下的递给身边的卫灵公,并对他说:“这个桃子很好吃,你也尝一尝!”
而卫灵公也毫不在意这是弥子瑕吃剩的桃子,竟高兴地说:“你把可口的蜜桃让给我吃,表明你爱我呀!”
但是,到了后来弥子瑕年纪大了以后,容颜衰老了,卫灵公也因此丧失了对他的宠爱的热情。这时弥子瑕有得罪卫灵公的地方,卫灵公不仅不再像过去那样迁就他,反而降罪于他,还对别人说:“这个不知规矩的家伙过去曾假传君令,擅自动用我的车子;还将吃剩的桃子给我吃,这不是看不起我吗?至今他仍不改旧习,还在做冒犯我的事!”
弥子瑕从年轻到年老,始终把卫灵公当成自己的一个朋友看待,在卫灵公面前无拘无束。可是身为国君的卫灵公则不一样了,他在弥子瑕年轻时宠爱他,迁就他,到了他年老时,则忘掉他过去的好处,只把眼前的事情作为判断和对待他的依据。
这是一个典型的“近因效应”的故事,反应了人们喜新厌旧的心理。(www.xing528.com)
在有些情况下,较早的印象往往让人记忆深刻;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最近的印象容易成为判断的主要依据。“近因效应”是指与他人接触时,在时间与空间上距知觉较近的信息,往往给人较深刻的印象。
其实,近因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比如某人犯了一个错误,人们便改变了对这个人的一贯看法。在朋友交往中,有时多年的友谊会因一次小别扭或误会而告终;夫妻之间吵架,一气之下,可能完全忘记了对方过去的好处和相互的恩爱,一心只想离婚——所以在办离婚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往往劝夫妻过一段时间再来办,而这些夫妻往往冷静下来之后又不想办了。
由此可见,“近因效应”容易引起“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后果。那么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我们应认真对待与老朋友的每一次交往,特别是每一次交往最后几分钟的音容笑貌。由于是老朋友,就没有什么首因效应可言了。而到底哪一次交往能发生近因效应,则是无法预料的,只要有一次表现的有点异样或特别,那么这一次交往就可能会产生近因效应。因此,我们在每一次交往都要小心行事,切不可因为是老朋友而“忘乎所以”,否则对方只要稍一计较或想歪了,以前的友情就会前功尽弃了。
写文章讲求“豹尾”,也是由于近因效应,力图在最后的部分给人留下回味,加深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利用近因效应,为塑造自己的形象服务。
通常,人们在与老朋友、老熟人相处时,总是在最后即将告别时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和使对方满意的行动,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保持老朋友间的友谊。而一对恋人,每周见一次面,在分手时,总是恋恋不舍,告别后还三步一回头,两步一观望,此番“万般风情”自会引起双方对下一次约会的无限期待。这都是利用近因效应的绝妙注释。
近因效应还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持人际交往中的新鲜感。
人际关系中之所以需要“新鲜感”,是为了使一段已经适应了的交往活动再向前发展一步,就好像一条向前延伸的直线每过一段时间跳一下,向上升高一点以后再向前延伸。实际上,其中的“新鲜感”的原理就是“近因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