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定律
美国的旧金山是美国交通状况最差的地区之一,因为堵车,平均每位司机每年在路上会损失60个小时的时间。然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有一次旧金山大堵车,堵的时间很长,突然有个人跳下车来,拿出手枪一路打过去,打死了12个无辜的司机。事后警方发现,这个人从前没有任何暴力行为的纪录,他只是工作压力过大,而拥挤的道路不仅使他无法压制内心的烦躁,反而加剧了这种烦躁,最终酿成惨剧。
这就都告诉我们,个体之间如果距离太近,感到拥挤,在心理上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也常是我们都听说过:距离产生美。这是因为,拥挤破坏了一个主体对领域和空间的需要,而扰乱了正常的行为。
空间的需要在动物中表现得和人类一样强烈。科学家对处于拥挤环境中的动物进行尸体解剖发现,过度拥挤对它们造成了明显的生理损害。
人类是动物的一种,对处于拥挤情境中的人类所做的观察与调查研究,也证明了相同的结果。比如一个短期的研究中,把被试置于过度拥挤的实验条件下。结果表明:
在一间高密度和高温的房间里,陌生人到来会遭到敌视;
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迹象(适用男性);
在模拟审讯中发出苛刻的言辞(适用于男性);
几乎不与他人发生相互作用:(www.xing528.com)
表现出焦虑增高的迹象。
我们自己也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点。每天上下班坐公共汽车,当汽车上人特别挤时,人很容易精神紧张。在拥挤的人群中,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要提防扒手,还要小心被人踩到脚,可能还要忍受一些难闻的气味……这些都让我们很难放松。而当汽车上人很少时,我们则能放松得多,不但有座位不说,还可以浏览窗外的街景。
我们居住地方人口的密度,也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发现,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比小城镇的人更粗野,更缺乏体谅和教养。
相对来说,城市居民还比较孤僻和沉默寡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次数与种类。要比郊区少得多。他们不像乡下人那样乐意向陌生人微笑或说话,在危难时,他们也不太愿意帮助别人。比如在大城市里总有骇人听闻的凶杀案的报道,在案中,路人或邻居总是避免卷入,甚至不会在一定距离之外或自己的家里向警察报案。
由于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活动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不受别人的干扰,不受别人的监督,不用提防别人。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这样的状态当然很放松。而周围的人如果过多,则使我们无法实现这些要求。
因此,在人的高密度区,人们为了保持心灵上的这种空间和自由。只能由冷漠来排斥他人,使他人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我们经常能从别人那里感受到一种“离我远一点”、“别想干涉我”等等暗示,这使得人情显得冷漠。
其实,人口的密度与人类的异常行为也有关联。犯罪学家的研究证明,犯罪与人口密度往往成正比:城市中心的犯罪率始终比郊外高。同样,在人口高密度的地区,经常发生故意破坏文化艺术的行为和青少年犯罪。而且心理疾病与人口密度相关也显得并不奇怪。在城市中,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最高,当转向人口密度较稀薄的郊外,心理疾病发生率逐渐下降。
过度拥挤还与死亡率高度相关。有个研究调查了某个国家的监狱体系和精神病院,证明死亡率随人们的增长而上升,随着人口的减少而下降。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在有的西方国家里,有钱人往往喜欢住在郊外,而穷人则更多地住在城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