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比定律:显著改变你的职业

对比定律:显著改变你的职业

更新时间:2025-01-2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对比定律小周和小蒋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他们工作资历差不多,可是小周被从领班提升到部门经理。对比的效果就是这样鲜明,有时不费一词,甚至比千言万语更说明问题。任何事物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存在的,我们给一个事物规定一种特性,必然是在其他事物的对比之下。对比的效果在艺术中是常常应用的。在饮食上,对比可以使味道显得更鲜明。

对比定律

小周和小蒋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他们工作资历差不多,可是小周被从领班提升到部门经理。小蒋觉得自己不比小周差,可就是得不到晋升,于是他觉得总经理对自己很不公平,就愤而辞职,并在要走之前向经理表达了他的满腹不满。总经理说:“你想知道你们之间的差别吗?那么请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小蒋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小蒋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总经理问:“价格多少?”小蒋再次跑到集上。

总经理望着气喘吁吁的小蒋说:“请休息一会吧,再看看小周是怎么做的。”说完就叫小周去做同样的事。

小周很快从集市回来了,他不但汇报说到现在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并且还带回几个让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将弄几筐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总经理说:“请他进来。”

这时,小蒋一下子明白了他和小周之间的差异,感到很惭愧。对比的效果就是这样鲜明,有时不费一词,甚至比千言万语更说明问题。

其实,人的心理有这样一种特点,就是单独认识一个事物时,不如把它的对立面也同时列出来,进行比较,效果会更加鲜明。就像俗话说的:“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对比定律”。(www.xing528.com)

从本质上讲,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存在的,我们给一个事物规定一种特性,必然是在其他事物的对比之下。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没有爱,就没有恨;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丑,就没有美……

在认识一个事物时。如果把和它不同的事物也同时显现出来,进行比较,会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突出。

用心理学家的话说:“这是因为形成对比感,有利于被感知事物的差异或共同点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让被感知者有效感知。两事物如果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作用,会在对比中加深印象,而单独出现在大脑皮层中的事物,没有诱导作用,显得平淡而不容易记忆。”

比如,老师在给学生讲三角形分类定名时,如果讲直角三角形,一般要同时讲另外两种三角形——锐角和钝角三角形,这种对比会让学生对三类三角形的本质特征理解得更加透彻;讲平行四边形,就要同时讲什么是不平行的四边形,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对比的效果在艺术中是常常应用的。我们都听说“万绿丛中一点红”,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我们会发现画家为了把物体从背景中突显出来,往往用两种互为补色的色彩来表现物体与其所处的背景。比如把奔腾在绿色草原上的骏马画成棕红色,把草原画成碧绿色。还有诗词中的对比: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是这个道理。

在饮食上,对比可以使味道显得更鲜明。一顿饭菜,如果所有菜都是近似的滋味,比如都是偏咸的,或偏酸的,就不容易引起食欲。在宴请宾客时,一桌子菜,如果有咸的,有酸甜的,有肥腻的,也有清淡的,饭后再来个果盘,这样各种风格有了对比,滋味才相得益彰,整顿饭才比较可口、丰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