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呼吸机发展方向:应用与维修

呼吸机发展方向:应用与维修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用这些技术,呼吸机的发展目标为自动调控、 自动监测、安全保障。它以定压的方式工作,通过持续监测肺顺应性,自动调节吸气压力来达到预定的潮气量。有的呼吸机还增加了自动漏气补偿功能。

呼吸机发展方向:应用与维修

第四节 呼吸机的发展方向

呼吸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计算机应用、高精度的压力流量传感器、反应灵敏的阀门(活瓣)系统, 目的是实现治疗最有效、最安全的通气模式。利用这些技术,呼吸机的发展目标为自动调控、 自动监测、安全保障。吸气阀是呼吸机的核心,是衡量呼吸机性能和档次的主要标准,也是呼吸机上最贵的配件。

现代高档呼吸机呈现三个方面的新发展趋势:一是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整合在一台机器上;二是设计成通用型机器,可用于成人、小儿和婴儿;三是发展出许多新的通气模式,这些模式的特点是强调人机协调、鼓励自主呼吸、压力和容量复合调控。

一、 自动调控技术的发展

自动调控就是呼吸机根据患者的呼吸力学,自动调节通气模式、吸入流量、吸气压力、呼吸频率等参数,减少操作者的干预,缩小因操作者的水平差异而导致的治疗效果的差异。随着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的增强,呼吸机逐步自动减少对通气的支持水平,直到完全自主呼吸,也就是说,呼吸机可以自动完成患者的撤机过程。

利用自动调控技术,呼吸机在触发机制、通气模式、参数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同时在解决操作复杂方面也有了成功的探索。

(一)伺服—控制通气模式

伺服—控制通气模式(Servo-Controlled)又称为自动反馈调节(控制)通气模式,它能将定压型通气和定容型通气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避免它们的缺点。它以定压的方式工作,通过持续监测肺顺应性,自动调节吸气压力来达到预定的潮气量。它还可以自动转换功能,即可在控制通气模式(如压力控制、容量控制)和支持模式(如压力支持、容量支持)之间互相转换,以达到让呼吸机去适应患者的目的。

相应的呼吸模式有: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V)、容量支持通气(VSV)、容量保障压力支持通气(VAPSV)

(二)闭环通气模式

闭环通气模式(Closed Loop)是在分钟指令通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呼吸机能自动模拟医生实施机械通气的整个过程,根据患者的呼吸力学,如肺顺应性、呼吸阻力、呼气时间等,自动确定理想的潮气量,也就是说,操作者只需根据患者的通气要求设置了分钟通气量,呼吸机就能够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和呼吸力学特点,自动调节压力支持或容量支持水平。

相应的呼吸模式有: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可变吸气辅助通气(VIAV)、成比例辅助通气(PAV)、成比例压力支持通气(PPS)、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有的呼吸机还增加了自动漏气补偿功能。

二、 自动监测的发展

现代呼吸机已经能够自动监测和显示各种呼吸力学指标,而且整个监测过程是无创的,如气道压力(吸气峰压、平均压、平台压、PEEP、iPEEP),容量(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有效潮气量、有效分钟通气量),流速,呼吸阻力,顺应性,呼吸做功等参数,一些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指标还可以在屏幕上显示成曲线,便于观察和比较通气参数,以便于正确设置和及时调整。

有的高档机器还整合了二氧化碳监测功能(机器内置),配置低速PV环技术。

三、安全性的提高和补偿功能的完善

(一)全面的自检和监测功能(www.xing528.com)

高档呼吸机都具备了自检功能,分为通电自检、人工启动自检和持续的监测。

(二)完善的监测报警功能

报警功能包括电源故障报警、气源故障报警、通气参数超限报警等。通气参数包括:压力、容量、流量、分钟通气量、吸气时间、氧浓度等。

(三)紧急通气功能

1.气源故障时的继续通气

有的呼吸机在高压空气源故障或氧气源压力不足时,仍可用空气或纯氧继续支持通气。

2.窒息后备通气功能

在应用辅助通气或支持通气时,为了防止患者的自主呼吸未能触发通气时,患者发生缺氧,现代呼吸机还开发了窒息通气或后备通气功能,当患者没有如期触发通气时,呼吸机自动给予补上合适的通气量。

3.紧急备用通气

紧急备用通气(Backup Ventilation)是用于机器的呼气管阻塞后,机器在报警的同时,仍能维持单管通气,保证患者安全。

4.安全阀通气

呼吸机应该具备的环境空气应急吸入功能。当机器发生故障不能正常通气时,机器的安全阀立即打开,允许患者直接呼吸室内环境中的空气,而不至于窒息死亡。

(四)后备电池支持

为了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继续维持机械通气,多数呼吸机配备了机内蓄电池,可以支持长达数小时的工作时间。

(五)补偿功能的完善

通气补偿功能的发展,使通气的控制精度大幅度提高,如前述的管道漏气自动补偿、管路顺应性自动补偿、气管插管补偿、标准生理条件下气体的容积转换补偿等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