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与生理健康相比,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是一个新课题,不像生理健康的标准那样具体、准确和明显。对于心理健康状况的划分,心理学家们作出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指出了不同的评价标准。但由于心理健康与否、正常与否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很难形成绝对客观一致的划分标准。正因为如此,心理卫生界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尚没有形成统一定论,只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
1.心理健康一般标准的有关论述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同时,本次大会还具体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下面的10条标准,被认为是经典的标准: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当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发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基本需求。
目前心理学家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倾向于运用以下10条划分标准:
①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当工作、生活、人际及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能否很快地适应以保持心理平衡。
②对精神刺激的抵抗力:对于精神刺激抵抗力低下的人,可因一次精神创伤而导致精神障碍,而抵抗力强的人可以有反应,但不致患病。
③精神活动的耐受力:不同的人面对慢性的长期精神刺激可以具有不同反应。
④精神活动的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因疾病而使大脑皮层功能下降时,就很容易激动;相反,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情感表现就会恰如其分。
⑤精神活动内部的协调性:这是指认知、情感、意志、意向的协调性。精神活动协调性不好的人,往往有某些情感性精神创伤的既往史,但又未形成精神病,只是使自己的健康水平下降了。
⑥精神活动自身周期律:如果一个人的精神活动的固有规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可以说他的精神水平下降了。
⑦意识水平的高低。
⑧社会交往状况: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人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就构成了精神症状;相反,无选择地过分交往,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亲热地倾谈,并表现得十分兴奋,也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症状。
⑨暗示性:暗示性强的人精神健康水平低下,而不易受暗示的人则精神健康水平较高。
⑩精神活动蒙受创伤后的康复能力。
2.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主要标志(www.xing528.com)
笔者综合各方面的论述,认为以下5条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第一,情绪的基调是轻松愉快和稳定的。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因而人的心情难免有好坏。但是,心理健康的人,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不会长期沉浸在不良情绪中,其情绪的基调是轻松愉快和稳定的。因为,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是因为情绪在心理变化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情绪健康内容应当包括:①愉快情绪多于不愉快情绪。一般表现为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自信,善于自得其乐和对生活充满希望。②情绪稳定性好,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服约束又能适度宣泄而不过分压抑,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③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反应的情境相符合。过分的抑郁或过分情绪亢奋都是心理不正常的表现。
第二,人际关系的主体是和谐的。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了人际关系,例如个人与同学同事的关系、与亲友的关系、与领导者的关系、与熟人的关系等。这种种关系从心理学角度看,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关系:或者在心理上相容,或者在心理上相拒。人际关系的好坏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我们很难要求每个人的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都很和谐,但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人际关系主体总的来说应该是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的主要表现是:与人相处时有合作精神,而不是格格不入;在待人的态度方面,能以诚待人,通常是肯定的态度(友善、信任、赞赏、尊敬等)多于否定的态度(敌意、猜疑、嫉妒、恐惧等),而不是相反;交往方面,乐于交往而不是避开人群。
由于种种原因,一个人的人际关系难免有欠缺之处,但是,如果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处处紧张或处处冷漠,那么他的心理健康就可能是有问题的,最好请医生作出诊断,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改善。
第三,自我观念大致上是正确的。心理学把一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认识或评价叫做“自我观念”。换句话说,自我观念就是每个人心目中的“我”。心目中的“我”,是实际上的“我”的反映。但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有人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目中美化自我,给人的印象是自高自大或目空一切。也有相反的情况,即自惭形秽或自卑自贱。可见,心目中的“我”不一定能正确地反映现实中的“我”。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人是在与现实环境和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于自己的认识应当比较接近实际,尽力做到有自知之明;对于自己的优点感到欣慰但又不至于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善于正确地自我接纳。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百分之百正确,稍有差错是正常的。但如果观念上的自我与实际上的自我大相径庭,而且带有很大的稳固性,即使旁人提醒,也充耳不闻,那就不能认为是正常的了。所以,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有自知之明的人。
第四,适应能力是强的。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而一个人不能有效地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则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于社会现状有清晰正确的认识,其思想和行动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而当发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发生矛盾时,能够迅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协调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是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
第五,心理行为符合相应的年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处于某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阶段,某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都有一个相应的社会群体。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当有与其年龄群体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中年人或老年人,经常偏离与其年龄相应的群体心理行为特征,那么他就有可能发生了心理异常。如心理健康的青年人应该表现出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而过于老成、过于幼稚、过于依赖都是其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正确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标准
前面论述了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这些都为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价提供了一个参照的尺度,但在具体运用时应持辩证的态度。
首先,要认识到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是不能等同的。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一个人偶然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就患有心理疾病。任何人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都可能产生心理波动,绝对地做到心静如水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一时一事就简单地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其次,要认识到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两者不是绝对泾渭分明,而是一种连续状态。从健康的心理状态到严重心理障碍之间是一个广阔的过渡空间。在许多情况下,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而只有程度的差异。一般情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大致可分为三个等级:①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与同龄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②轻度失调心理,表现出有同龄人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能力差,经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后可恢复常态;③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
再次,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在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年龄职业的变动、环境的改变等致变因素的作用下,也可能出现心理障碍。例如有的领导干部,在位时整天忙忙碌碌,精力充沛,心理状态很好。一旦退下来,门庭冷落,无所事事。突然的变化,产生严重的失落感,打破了原有的心理平衡,如不注意调适,就会产生心理障碍,谓之“退休综合症”。而心理失调者,如主动调节或通过专业人员帮助也可以恢复正常。
最后,心理健康标准只是一种理想的参照系,它既为人们提供判别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同时又为人们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大多数情况下,对照心理健康标准或各种自测评定表,我们都会发现自己与理想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只是这种差别在一定限度内都属正常,只有差别超过一定范围才提示有心理问题。这就告诉我们,对于理想标准,每个人都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做不同程度的努力,以追求自身心理发展到更高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