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心理免疫与健康长寿
当代心理免疫学的研究表明,人在罹患疾病时需要“心理抗争”。只有对战胜疾病有信心的人,才能有效地调动机体内部的免疫力量,进而可促进机体早日康复,即谓之“心理免疫”或“精神免疫”。
神经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在大脑与人体之间存在某些渠道,这些渠道沟通着思维活动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系。事实上,人们已经创立了一门完整的新学科——精神神经免疫学。对免疫系统的最新看法是,人体免疫系统是具有异乎寻常的复杂结构的天然杰作,是一个谨防机体遭受致病微生物伤害的警戒机构,它控制着人体对癌症、传染病、变态反应、自身免疫系统失调的易感性。
一位在大脑中发现了胸腺(胸腺是一个中枢淋巴器官,分泌胸腺素,参与免疫活动)的研究者猜测,如果大脑与免疫系统确能保持信息往来,那么精神就可能对免疫系统起强化或抑制作用。这位研究者在对7位癌症患者作了研究后认为:我们确实发现了这中间存在着真正的关系,在运用想像期间,免疫状况得到改善,未运用想像疗法时,免疫力就变得很低。另一位研究者说,免疫系统确能有效地抑制疾病,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试图强化它,重新把它动员起来,让它发挥固有的作用。想像疗法就是通过强化免疫系统来战胜疾病的。患病后讲究心理免疫的人,比那些精神情绪较差的人更易于战胜疾病获得康复。有一位美国妇女,颈部长了一个肿块,经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当时她感到极度的恐惧、悲观,对生活失去信心,整天萎靡不振,甚至拒绝进食,肿瘤也一天比一天大,身体渐渐消瘦,不久上身便不能活动,头颈歪向一侧,右侧上肢瘫痪,肌肉萎缩,医生判断她最长只能活3个月。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心理医生遇见了她,详细了解其病情后,对她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告诉她癌症并不是“不治之症”,可以努力去战胜它。心理医生向她介绍了心理免疫的作用,要求她在进行治疗时,保持乐观情绪,尽量恢复正常起居,同时把颈部肿瘤看成敌人,想像自己的白细胞如同骑士的利剑,向瘤体砍去,并认为瘤体在渐渐缩小。在医生的指导下,这位患者信心不断增强,情绪也渐渐乐观起来。一年后,颈部的肿瘤消失,果然恢复了健康。此例告诉我们,精神因素与机体内在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情绪的调节。在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免疫及中医治疗时,应结合使用心理治疗及护理。患者消极情绪的调控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其他治疗措施的落实及治疗效果的好坏。大量事实说明,在病魔面前,心理防线一旦崩溃,则会成为疾病的牺牲品。(www.xing528.com)
有病的人,需要心理免疫,健康人同样需要心理免疫,方可行之有效地增强免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侵袭。反之,如果对疾病缺乏“抗争精神”,甚至“谈病色变”,则可能使体内免疫活性物质的水平降低,诸多贻害健康的因素就会趁虚而入。
心理免疫对于疾病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病人要充分发挥精神上的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要相信科学,坚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家属和医务人员亦应配合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给予耐心细致的开导、解释和劝慰,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遵循医嘱,妥善医治,方能取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