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运动广泛深入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心理卫生科学自身的完善与发展,而且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引起了健康观念、医学模式和教育思想的巨大变化,而这些方面的变化又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心理卫生科学的内涵。
1.更新了人们的健康观念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早已深刻认识到,有了健康就有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一切。因此,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但什么是健康呢?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没有病痛和不适,就是健康;没有查出疾病,就是健康。这种“无病即健康”的传统观念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没有认识到心理因素与生理健康的关系,它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自我保健和医疗卫生措施。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心理社会因素对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因此,人体的健康不仅是指躯体生理上的正常,而且还应包括正常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逐渐摈弃传统的健康观,提出了新的健康思想。于是,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同时,又提出了评价健康的具体标准。这个标准除了众所周知的没有病理改变和机能障碍外,还包括:①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②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③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自我调控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⑤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⑥体重得当,身材匀称;⑦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和皮肤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及其对健康的具体评价表明,健康是心身健康的完整统一,它包括了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完满状态,才算是真正的健康。今天,由于心理卫生知识的逐渐普及,这种新的健康观越来越深入人心。
2.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模式的提出
心理卫生运动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病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没有认识到人的生理疾病与心理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之前,人们的健康观是传统的,即无病就是健康;与此相适应的医学模式也是传统的,即有什么病治什么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当人们通过对心理卫生和病理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后发现,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同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生理、生化免疫等)一样,与人的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医学不仅要研究人的病理学和生理学,而且要研究整个人,研究人的心理、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所以,心身医学认为:“人有病,不应理解只是发生在细胞器官上,而是发生在人身上。”不能“只见病,不见人”。身心医学的发展促使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心理卫生运动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防病水平。
新医学模式对于提高人类的医疗水平的重要意义是不容置疑的。但医学关注的重点是防病治病,因而医学模式必将着眼于对疾病的研究和实践,这虽然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够的,对于更多的人、更高的保健要求来说,促进健康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因此,有不少心理健康研究者认为,应提出面向全社会的“健康模式”,把人类的健康工作推向更高水平。(www.xing528.com)
马建青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卫生》提出了关于“健康模式”的思想和基本内容:①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层面的健康,而不只是不生病或没有虚弱;②防治疾病是健康的一部分,但不是最主要的一部分;③促进或阻碍健康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也有心理、社会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显得越来越大;④健康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⑤促进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每一个人自己的手中;⑥只有人人参与,才能达到人人健康;⑦在健康模式中,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不是医疗;⑧健康既是人全面、充分发展的一部分,又是其必要保证;⑨提高活动效率和生活质量,塑造健全人格,丰富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的潜能和达到自我实现是促进健康的本质意义和努力方向;⑩个体健康与社会健康是辩证统一、相互作用的。
虽然关于“健康模式”问题现在尚无统一的定论,但应当肯定地指出,上述思想是符合人类健康工作的发展方向的。因为,要从根本上全面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医疗工作应当从被动地防治疾病转向主动地促进健康;把工作方式由以医疗为主变成以教育为主;由医患作用的关系变成人人参与的关系,从保持心理健康和塑造健全人格的高度来推进人类健康。简而言之,就是要把促进健康教育作为防治疾病的根本途径。俗话说,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健康。近年来,国家通过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高血压健康教育,较大幅度地减少了发病率,大面积地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就是这种健康思想的生动例证。如果说过去的心理卫生运动推动了医学模式的转变,那么,今天心理卫生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促进“健康模式”的诞生与完善。
3.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心理卫生科学告诉我们,人格完整和谐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塑造完善人格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但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了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以适应社会,服务并促进社会的发展,这当然是现代教育应该发挥的显著功能之一。然而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此,教育还具有开发潜能、启迪心灵、陶冶人性,即塑造完善人格的重要功能。可是目前的教育在培养人的情感、优化人的心理、开发人的潜力、完善人格方面却还存在着许多缺陷。较长时期以来,教育过于强调了为经济服务的一面,而忽视了为人本身服务的一面,即重视专业技术而忽视了人性教育,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倾向,在我国教育中的表现相当突出。多年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搞的是“应试教育”,重智育而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即使在智育中也是偏重分数,而忽视能力;偏重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高等教育注重的是专业教育,一直没有把优化人格、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来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无疑造成了学生的人格缺陷和心理的失衡,使得许多学生无论是在校,还是走向社会,都出现了种种不协调、不适应的困难,既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又危害其身心健康。这无疑是教育思想片面性带来的结果。
因此,教育应当积极吸收心理卫生科学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大力转变教育思想,克服教育的片面化倾向,全面发挥教育的功能,优化学生人格教育,培养全面的人。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主导观念与实践课题之一是教育的“人本化”(人性化)。人性化教育的含义是在教育的内容高度学术化、教学手段技术化背景下,突出强调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它不仅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思维、理解、技能,即不仅要求注重学生知识的系统性这一认知侧面,而且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情、兴趣、态度,需要、信念、自我决断这些情意侧面。也就是说,大学教育不仅要有“认知目标“(Cognitive Objective),而且要有“情意目标”(Affextive Objective);大学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智力开发,而且必须是人格的全面开发。这种人性化的教育观念,体现了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我们的高等教育应当积极吸收借鉴这一思想,使高校的教育在培养人的情感、塑造人的心理、开发人的潜力、完善人的人格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大力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平衡、社会与个体的平衡、个体理智与感情的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