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雷顿森林体系繁荣不再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美元称霸世界的标志,也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走向瓦解的开始。之所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美元称霸世界的标志,是因为这个体系是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强大,美元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而建立起来的,其主要的目标,便是最终确立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主之地位;之所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性货币体系走向瓦解的开始,是因为这个体系要得以正常运转,需要有严格的条件:其一是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美元的利率必须稳定;其二是美国国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美元兑换黄金的价格必须固定;其三是黄金的价格不能波动太大,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这三个条件当中有任何一个得不到满足,布雷顿森林体系便会发生动摇甚至崩溃,随着世界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美国要想维持这三个条件实际上是很难的,因此,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之初,便意味着走向瓦解之路的开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后不久,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实力普遍遭受到战争的摧残,因此,迅速恢复日益萧条的国内经济成为西方国家的首要任务。为了刺激国内经济的复苏,西方国家从美国购进了大量的商品和劳务,在与美国的贸易当中逆差十分明显,这种情况的出现,为美国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它们迫切需求增加美元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数量,于是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购买美元的热潮,由于供不应求,出现了“美元荒”的局面。这种美元荒局面的出现,一方面是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美元利率稳定的结果,另外一方面,也增加了美国的黄金储备,维持了美元对黄金的可兑换性,这就满足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是以美元为首的世界性货币体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时期。(www.xing528.com)
但是,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便是它瓦解的开始,在经历了短暂的发展之后,这种逐步走向瓦解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美苏争霸逐渐达到高潮,美国为了维持在争霸战争中的优势地位,扩大了海外军费开支以及资本输出的数量,这导致其国际收支逐步演变成慢性赤字,黄金储备也迅速减少,这严重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实力,国内经济停滞不前。反观西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国内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得以恢复,各个国家间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国家的经济实力甚至可以与美国相匹敌,美国在经济上受到严重挑战,意味着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开始瓦解。随着美国在国际贸易当中贸易逆差数额逐渐增大和对外资本输出的增加,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见到美元的身影,意味着先前的“美元荒”之局面再也难以寻其踪迹,这为20世纪60年代美元危机的到来埋下了隐患。在经历过几次美元危机的折腾之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性货币体系彻底崩溃。
随着西方国家间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发展,先前在金融市场上的抢购美元之风已经被抢购黄金之风所取代。由于在市场上一路走俏,供不应求,黄金的价格在1960年已经上涨到了41美元每盎司。黄金与美元这种兑换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意味着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间接贬值,第一次美元危机爆发。为了继续维持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统治地位,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诸如成立“十国集团”、“黄金总库”、“借款总安排”等之类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台,并没有遏制国际金融市场上抢购黄金之风的势头。随着这种抢购黄金之风的进一步发展,到了1963年,国际市场上黄金价格上涨到了70美元每盎司,意味着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间接贬值幅度进一步扩大,第二次美元危机爆发。如果说第一次美元危机爆发美国还有实力去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三大基础性条件的话,那么第二次美元危机之爆发则将美国推入了尴尬的境地,在第二次美元危机的打击之下,美国政府再也无力去维持自由市场的黄金官价,被迫宣布自由黄金市场与官方黄金交割脱钩。这种现象表明,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性货币体系实际上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和德国经济的崛起,国际金融市场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先前的抢购黄金之风发展成为抛售美元,抢购日元、西德马和黄金。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这种变化,迫使美国政府正式宣布美元贬值,黄金官价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采取了浮动汇率制,先前那种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桶里。至此,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赖以维持的三大条件再也无法得以维持,20世纪50年代所确立起来的这项体系,在运行了短短的28年时间之后便彻底崩溃,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性货币体系也随之瓦解,美国在世界上推行的政治和经济霸权主义政策遭受挫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