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事应酬:赢得人心的成功法则

同事应酬:赢得人心的成功法则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事之间的应酬是要赢得人心同事之间的应酬的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同事之间的应酬最为平常,那么怎样才能使相互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呢?首先要争取同事的赞同——即便你不在场,也要赢得人心,才是平日应酬的最大成功。同事间,一方有困难,另一方要主动帮助。可是最近俩人竟然在另一位同事老冯面前大加数落对方的不是。弄得老冯落了个挑拨离间的坏名声,真是伤心至极。

同事应酬:赢得人心的成功法则

同事之间的应酬是要赢得人心

同事之间的应酬的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同事之间的应酬最为平常,那么怎样才能使相互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呢?

走上工作岗位,一举手一投足都免不了与同事寒暄、应酬。如果说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办事能力,以及个人才华是使他得以步步高升,平步青云的“硬件”,那么是否能被上下认可,左右逢源,深谙应酬的艺术恐怕就是出人头地的“软件”了。

在现代社会组织结构中,同一时期参加工作的同事之间,往往崇尚一种轻松愉快的交往方式。工作中的牢骚、对上司的不满、同龄人的共同烦恼等等,要求交流双方能够讲出肺腑之言,真心以待。这种交往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工作产生不良影响。那么,怎样有效避免这种不良影响呢?

首先要争取同事的赞同——即便你不在场,也要赢得人心,才是平日应酬的最大成功。要知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也少不了三个帮。

(1)君子之交淡如水

同事间,说人长短,制造是非之举理当不为。比较小气和好奇心重的人,聚在一起就难免说东家长,西家短。虽说偶尔加入他们一伙,胡乱批评或调笑一些单位以外的人的轶闻趣事,倒也无伤大雅,但是对同事的弱点或私事,保持缄默才是最明智的做法。公私分明是重要的,不搞小圈子也同样是多少“过来人”的经验。众多同事中,难免会有一两个特别投缘的好友,但是无论职位高低,都不能因为两人关系好,就做出偏袒或情势的模样。一个公私不分的人,永远做不了大事,也不会得到领导的信赖。

同事间,一方有困难,另一方要主动帮助。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应出手相援,这就要看看这种帮助属于何种性质。

之所以这样说因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人,他不仅有着同事间的相互关系,还受到社会中舆论、道德法律等等的约束。所以,当同事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能仅仅从自己是他的同事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一味地盲目相助,重要的是应当看到这种帮助的结果。不分是非,没有分寸的简单帮忙是不可取的。

“为同事义不容辞”,说起来虽然可歌可泣,令人佩服。但如果在任何时候都像别人的应声虫一样,丝毫没有自己的见解,一味附和别人的意见,那又怎么能叫帮忙呢?何况更多的情况下是“义不容情,法不容情”,有所不为才是真君子。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信奉“同事之交,乃君子之交也”。君子之交,理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恐怕就是提倡一种同事间的适距原则:“太近则昵,太远则疏,过于亲昵则遭忌,忌则谤生;过于疏远则遭议,议论多则是非生。那么,还是淡如水的好啊。”

(2)有礼人不怪

中国是闻名的礼仪之邦,几千年灿烂文明,教育出无数谦谦君子。礼貌仪态,反映一个人的文明教养程度,使人感觉到对自己的尊敬,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很微妙的讲究与学问。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礼多人不怪”。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在就业谋职的办公室里,人们可以接受一个相貌平平,才能平平的人,但却不能够接受一个不拘礼仪的人。(www.xing528.com)

“请”、“对不起”、“请多多关照”、“谢谢你”是化干戈为玉帛的法宝。不要以为天天相见,熟识之极的同事间就可以省略这些“客套话”,只有因出言不逊,少礼缺教而得罪人的,却没有因礼貌而遭人怪的。

(3)台上功夫过硬,台下查漏补缺

人生如戏,工作单位是一个大舞台,演戏的人不仅要台上功夫过硬,台下也少不了查漏补缺。只有台上台下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才能真正获得掌声与喝彩。很多“走红”的演员常会利用舞台外的时间进行相关活动,例如陪上司聊聊天,下下棋;到同事家串串门,聚聚餐。

中国人串门子落座之后常爱说这样一句话:“无事不登三宝殿”,言外之意是有事相求了。其实这正是台下工夫不到家的一个明显例子。会唱台下戏的人常常无事也登“三宝殿”,平日很注意与人保持联系——哪怕是一个电话也好,让别人知道,他们在自己心目中占一席之地,如果非到有事才找人,未免显得太过功利,未免惹人反感。试想,一个很久未与你有联系的昔日同事,突然打电话请你帮他贷笔巨款,恐怕你感到的不仅是为难,还有极大的不快吧?

8小时之外常到同事家做做客以加强联系沟通,看来还是必要的,但要把握一定的分寸,懂得做客的学问。免得落个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太不拘小节,让主人反感,就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客人。

一是预约的拜访要严守时刻,别忘了“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二是主人向自己介绍新朋友时,一定要站起来,以示谢意,同时一定要在第一次介绍中记住对方姓名,免得谈话里不好称呼。对一些自己不认识的长辈或领导,要主动站起来,先自我介绍,让对方了解自己。三是在同事家做客,受欢迎的人绝不会大大咧咧地径直坐到席上,一般是主人力邀才恭敬不如从命。四是不做“不速之客”。去做客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时间,探访前先要和被访的同事约好时间,了解是否在家,是否方便,免得对方有急事无暇接待。五是要知道吸烟属个人嗜好,有人喜欢有人厌,抽烟时一定要征得主人特别是女主人的同意,因为间接吸烟亦危害人家的健康

(4)不做“和事佬

老张和老刘是在同一科室配合了数年的老搭档,平日关系极好,两人无论谁受了同事的“欺侮”与误解,另一方总会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老友寻个公道,真可谓荣辱与共。可是最近俩人竟然在另一位同事老冯面前大加数落对方的不是。老冯惊异之余深感二人都把自己当亲近者诉说“心里话”,是很瞧得起自己的,何不替他们双方出面调和,做个“和事佬”,最终化干戈为玉帛呢?这样不仅对得起他们对自己的一片信任,今后求他们办事也方便。

于是老冯就先跑到老张家替老刘“承认错误”,说好话,表达“和好”之心,又跑到老刘家替老张做“自我批评”,痛陈“谅解之意”,然后心满意足,满心欢喜地回到家里,暗想此事办得实在漂亮,那两位肯定会对自己感激之至。不想等了数天,周、郑不仅没有丝毫谢意,反而都对其冷淡之至,俨然一副攻守同盟的样子,又好得像一个人似的。弄得老冯落了个挑拨离间的坏名声,真是伤心至极。

过了很久老冯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办公室里的是是非非天天都有,连夫妻都免不了“勺子碰锅沿”,又何况是各存利害关系的同事,偶尔的摩擦、不满自不用说,互相指责对方不是,发泄一下心中不快也很正常。而老冯的那番话不仅让周、郑二人觉得老冯是个典型的“两面派”,不值得深交,更会担心二人“黄金搭档”的良好形象在领导和同事中间遭到破坏,影响日后发展。关键时刻自然“求同存异,一致对外”了。

老冯的教训是惨痛的。同事之间,有太多的微妙关系存在,大部分是亦敌亦友的,无论私交如何好,在利益面前,总要有竞争,甚至斗争。办公室里的“冤家对头”,也许正是办公室外的“铁哥们儿”。所以,在工作环境下动不动就要去做“和事佬”,不仅很少能得到感激和好处,反而会招惹是非,要知道是非背后麻烦多啊!

当然,有的时候,一些同事为了某些目的,既想与“对手”暂时停止干戈,便于成功,又不便亲自出面,免得尴尬、唐突,于是便选择一个适当的“和事佬”进行斡旋,则应另当别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