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第一节 本书选题的意义
一、本书选题的现实意义
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区域协调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出发,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我国业已显露的以下严峻现实:
(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赖于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后续支撑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已连续30年高速增长,创造了全球经济“一枝独秀”的辉煌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无情掠夺与毁坏,在持续高增长率的背后,是触目惊心的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环境的高损害,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安全性的质疑与忧虑。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1]每万元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4倍,单位GDP的金属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4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是美国的4倍,英国、法国的7~9倍,日本的11倍;能源、原材料的浪费程度更是惊人,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10倍。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当年GDP的8%以上。[2]伴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也获得了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传统农业一方面高强度地取用、耗费资源,另一方面又把大量的污染物、废弃物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处于“攫取资源→生产产品→废弃物排放→再攫取资源”的恶性循环状态。整个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线性特征,使得国民经济增长赖以支撑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越来越脆弱。资源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实向人们发出严重警告:中国如果不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失去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依托的经济增长势必缺乏后劲,甚至将一蹶不振。
(二)西部与东中部地区之间呈现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的逆向失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及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我国幅员广袤,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特别是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的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与农业发达的中部地区、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形成了较大反差,出现了产粮越多农民越苦、输出资源越多财政越穷的不合理现象,地区差别、城乡差别伴随着居民收入的悬殊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如果不尽快扭转这种地区差距持续拉大,特别是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两极分化”的状况,将直接威胁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安定和谐,甚至妨碍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三)西部地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浪费,西部地区“资源宝库”、“绿色屏障”的重要地位和区域功能正面临严峻挑战
西部地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区,也是农业、矿产、生态资源禀赋丰腴的地区。西部地区由“刀耕火种、靠山吃山”、“挖山掏矿、砍树烧窑”沿袭而来的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矿产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一次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不仅使西部地区长期处于生产落后、生活贫困的境地,同时也造成了农业、矿藏、生态环境及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直接影响着东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上述严峻的现实,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站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西部地区的自然特征、经济特征、社会政治特征的实际出发,以实现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与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安康为目标,极力寻求治理和维护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资源损毁问题的治本之策,科学抉择西部地区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上深入探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对策。这也就是本书从生态循环经济的新视角研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具体路径的现实意义。
二、本书选题的理论意义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Boulding)在他的“宇宙飞船理论”中提出了“循环式经济”的思想萌芽。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David W. Pearce)和克里·特纳(Kerry Turner)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发展模型。此后,伴随着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循环经济逐渐成为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线性经济模式的新的经济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以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循环经济理论也随之得到相关学科研究的充实和发展。然而,10多年来,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主要是在少数国家的工业经济领域展开,循环经济思想和模式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知,循环经济在宏观区域经济领域的研究与运用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经济长期处于高速增长期、各地区区域经济竞相加速发展,客观要求地区之间保持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条件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开始显现出一些现实局限性。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技术范式,虽然在一些企业和企业群的“小循环”方面已经显示出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的良好效应,但它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遏制国土空间的无序开发,不能从宏观全局的角度解决区域之间协调共容发展、地区之间自然生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谋求区域发展整体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因此,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探求循环经济的全局协调性和区域共容性问题,充实和拓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由科学发展观所引领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在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区域经济业已形成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或称四大板块)的格局。英国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动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产业是关联互补的,彼此都在为对方提供要素投入的能力和需求市场的能量,从而形成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以共同突破市场“瓶颈”,降低市场风险。[3]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中,每一经济区域都要与其他区域交换资源与能量,在实现自身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其他经济区域提供发展的基础和环境。从未来发展的大势来判断,实现各经济区域间的共容互动,整体发展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形成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和各大经济区域协调发展、整体和谐的循环型经济社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在整个循环经济大系统中,如何使西部地区这个循环经济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服从和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如何从西部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民族特点出发,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的理念科学地选择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使西部地区在资源的攫取和利用、生态环境的维护与修复,整体推进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村寨城镇化的进程中,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态循环经济,把传统经济的线性增长方式转变为生态优先、循环发展的生态循环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和全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因此,本书立足于经济学理论的最新成果,在对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中,运用生态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力求对区域经济学和循环经济学做出理论充实,并为国家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生态循环经济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是宏观视角下以“生态价值优先”理念为导引的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具体运用。生态循环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探索领域,国内外对生态循环经济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本书对生态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路径探索,是建立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基础之上的,因此,国内外对循环经济问题的研究现状是本书深入研究探索生态循环经济理论的先导和起点。
20世纪末以来,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伴随着西方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一些发达国家率先试行循环经济,实现了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德国、日本、美国都是循环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韩国、新加坡等国也都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规范循环经济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健康有序地发展。美国的Interface模式、丹麦的卡伦堡模式和德国的DSD模式都是循环经济在微观企业、区域经济发展范围内取得成功的典范。[4]尽管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现实可行性,但目前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阶段。虽然已经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但研究和实践的重点还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城市经济发展等层面。
我国比较早地接受了循环经济理念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就开始重视对工矿企业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提出“末端治理”的思想,以达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目的;进入90年代后,又提出了“源头治理”的思想。1993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了循环经济的观念;[5]1998年开始引入循环经济概念,确立了循环经济“3R原理”的中心地位。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将“循环经济”纳入了国家年度经济发展战略。200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提出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2006年3月,在国家颁布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循环经济的发展指标正式纳入五年规划纲要,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也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6]与此同时,国家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形成了有利于促进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
进入21世纪以来,循环经济理论研究越来越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积极探索的热点,形成了许多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的研究成果。
2001年,曲格平在《当代生态农业》上发表的《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提出了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7]
2002年,陈德敏在《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政策与法制环境研究》中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并对国内出现的循环经济概念泛化与误用现象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应把握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8]吴天马论述了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模式,提出了以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9]
2003年10月,毛如柏、冯之浚主编的《论循环经济》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由他们倡导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也相继举办。刘雪娟、苏敬勤针对生态工业园经营成本不易控制的问题,提出了运用价值链管理的方法来寻求生态工业园成本竞争优势的战略途径。[10]
2004年,牛文元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上撰文强调,循环经济发展必须重视绿色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并提出了绿色环境制度和绿色规范制度两大体系。[11]张天柱在《循环经济的概念框架》中提出了以产业结构生态化重组转型与建立绿色市场为核心内容的循环经济概念框架,以体现循环经济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的本质内涵。[12]季昆森对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做出阐述,并与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首先发展相关的链接技术。[13]张凯认为,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具有同一性,二者都追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都遵循基于自然资源稀缺性的成本与效率原则。[14]黄贤金认为,循环经济发展中,法律、规章的制约起着很大的作用,经济上的惩罚、激励与引导措施同样不可忽视。[15]尹继佐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是价值链的修复。[16]戴世明在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后,提出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是消除自然资源和废物资源化的价格差。[17]周震峰等正式提出“循环型农业”概念,认为“循环型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8]郭铁民和王永龙在《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一文中也指出,“循环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是“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19]
2005年,马凯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强调指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20]冯之浚在《循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中指出,循环经济是一次新的范式革命,因此必须建立起符合循环经济范式要求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体制,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出发,促进循环经济范式演进。[21]刘学敏在《经济纵横》中撰文,深刻分析了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层障碍,认为循环经济发展中制度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政府适宜的制度安排将对循环经济起到推动作用。[22]吴季松在《新循环经济学》论及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中提到了经济系统控制论、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资源系统分析,在循环经济的实践基础上提到了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学的关系,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了论述,论证了发展循环经济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问题。[23]孙国强在他的著作《循环经济的新范式》中提出,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中配套的政策体系和经济激励机制欠缺,尚待进一步完善。[24]
2006年,杨瑞文、赵士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中对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农业的形成与发展、生态农业的原理与技术以及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25]周宏大、梁书升从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角度,依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对农村循环经济作了一些研究和阐述,出版了《农村循环经济》;[26]还有一些学者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质能循环经济技术等角度进行了积极的实证性分析研究。
2007年,张录强在他的著作《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中全面论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整合问题,论述了环境容量与经济社会的有限增长原理,提出了建立在环境容量限度内的循环经济社会的观点。[27]同年7月,本书作者编著的《农业循环经济概论》出版,该书在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农业循环经济初步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对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以及我国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可行性、基本路径和对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与研讨,阐述了作者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这个新论题的“一己之见”。[28]
在此期间,国家和地方的一些政府机构、研究部门也在加大力度关注和实施循环经济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运用。在实践探索的层面上,一大批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一些地方还开始出现了小区域、单功能的发展生态循环经济雏形。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到目前全国共有26个省市、33个产业园区,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等84个重点行业,以及再生资源加工基地、废气包装物回收利用等34个重点领域,开展了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29]所有这些,都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本书选定的现实研究区域是中国西部地区。近十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全面实施,学术界和广大实际工作者围绕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对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持久的大讨论,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形成了诸多有益的研究成果,这也为本书研究讨论生态循环经济的区域适应性和具体发展路径提供了实践层面的坚实基础。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主要方法
一、本书研究范围的前置设定
本书在内容和写法上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呼应的方法,既研究论述了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也探索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具体路径和政策措施。因此,本书研究所涵盖的地域范围是整个西部地区(如图0-1所示),但在探讨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对策时,为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论证方面,则将研究的地域范围界定在传统口径的西北地区五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的范围内(如图0-2所示),统称为“西北七省区”。
图0-1 西部地区区位示意图
(www.xing528.com)
图0-2 西北七省区区位示意图
二、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书研究的地域指向是西部地区,涉猎的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综合研究,涉及区域经济、民族经济、产业经济、制度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多个领域,是从新视角探讨新的课题。因此,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学、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积极研究探讨生态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客观深入地分析研究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在研究中以系统抽象法为基础,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综合运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创新循环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方面,本书综合提炼了中外各经济学派的理论成果,紧密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以引申和拓展,形成为我所用的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用以指导对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具体实践路径的研究。
【注释】
[1]马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理论动态》编辑部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68~69
[2]贾华强.用科学发展观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教育报,2006-06-06
[3]罗森斯坦·罗丹.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经济月刊,1943年6~9月号.载罗森斯坦·罗丹.不发达经济学.牛津大学出版社,1963
[4]任正晓.农业循环经济概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8~30
[5]王杨祖.我国水污染防治历程和展望.水信息网(www.hwcc.com.cn),2004-01-2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6篇第22章
[7]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当代生态农业,2002(1)
[8]陈德敏.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政策与法制环境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2)
[9]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导报,2002(4)
[10]刘雪娟,苏敬勤.关于生态工业园的几点思考.科技管理研究,2003(6)
[11]牛文元.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6)
[12]张天柱.循环经济的概念框架.环境科学动态,2004(2)
[13]季昆森.循环经济原理与应用.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4]张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15]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6]尹继佐.建设循环经济型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7]戴世明.循环经济的机理分析.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4(1)
[18]周震峰等: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
[19]郭铁民,王永龙.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
[20]马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求是,2005(16)
[21]冯之浚.循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环境经济,2005(21)
[22]刘学敏.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深层障碍.经济纵横,2005(7)
[23]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4]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5]杨瑞文,赵士熙.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6]周宏大,梁书升.农村循环经济.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7]张录强.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8]任正晓.农业循环经济概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9]谢良兵.循环经济:时髦的绿色工业财富.经济观察报,2009-06-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