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中国城市空间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中国城市空间也快速增长。与人口城市化进程相比,中国土地城市化的进程明显更快,这说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城市蔓延问题。
7.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空间增长概况
7.1.1 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市集聚,这必然伴随着城市地域空间的扩大,也就是城市空间增长。如图7-1所示,从统计数据上看,从1981—2010年间,中国建成区的面积逐年增长。其中,1980年代中国建成区面积增长幅度相对平缓,并且波动不大;进入1990年代之后,中国建成区面积的增长明显加速,并且出现较大的波动,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城市对外扩展速度更快,基本上年均增加的面积都在1000km2以上。
如图7-2所示,在1980年代的10年时间里,中国建成区增长了5417.7km2;到了1990年代,这个数字增加到8428.2km2;而在2000年代,更是增加到16031.4km2,比之前20年建成区增长的总和还要多。
7.1.2 区域特征
从区域的层面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空间增长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别的特征。
图7-1 1981—2010年中国城市建成区增长情况
图7-2 不同年代中国城市建成区增长情况
如表7-1所示,在2000—2010年间虽然各个区域的建成区范围均有所增长,但是增长态势出现明显的分化。东部区域城市空间的增长不管是增量和增率,均领先于其他区域,特别是增量,比其他三个区域增量的总和还多。换句话说,在这10年间,东部区域城市建成区增量占到全国总增量的一半以上。与东部区域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这10年期间,东北区域的建成区范围增加很少,不管是在增量还是增率,在四个区域中均排名最后,就这一意义而言,东北地区的城市空间增长可谓是经历了“失去的10年”。中、西部区域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在这10年间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西部区域,不管是增量还是增率,均超过了中部和东北区域。从分时段的情况来看,总体上,四个区域不管是增量和增率均有所增加,这说明2005—2010年间比2000—2005年间城市空间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在两个时段,不管是增量还是增率,东部区域均保持着绝对的领先优势,特别是在2000— 2005年间,东部区域的增率遥遥领先于其他3个区域,不过在2005—2010年期间有所缩小;西部区域紧随东部区域,特别是在2005—2010年间,西部区域的增率几乎赶上了东部区域;中部和东北区域在后5年增长态势均有所上升,特别是东北区域,在后5年中不管是增量还是增率均有所回升,且在增率方面与其他区域的差距逐渐缩小。
表7-1 2000—2010年分区域建成区增长情况
注:因《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北京建成区的数据缺失,故北京2010年建成区的数据用2009年的数据代替,下同。
从省域的层次来看,如图7-3所示,在1997—2007年间,从增量来看,东部的省市占有明显的优势,排名前四位的分别为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均位于东部沿海区域,增长量均在1000km2以上;排在最后两位是海南和西藏,特别是海南,建成区面积非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减少了35.12km2。从增率来看,东部的一些省份由于增量数额巨大,造成了增率也相对较高,如北京、广东等;而西部的个别省份,虽然建成区的增量不大,但由于基数小,也产生了很高的增率,如宁夏、重庆等。
图7-3 2000—2010年间中国各地区建成区增长情况
7.1.3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增长
从历年的情况来看,中国不少城市的空间增长即建成区扩大带有显著的跨越式增长的特点,也就是在短期内建成区范围激增。
如北京在2001年建成区面积从488km2增长到780km2,增加了60%。深圳在2003年建成区面积从168km2增长到516km2,增加了200%。此外,广州(2000年)、重庆(2002年、2006年)、上海(1998年、2004年)、南京(2002年)、成都(2003年)、武汉(2006年)、杭州(1998年、2001年)、郑州(2005年)的建成区面积也同样发生了类似的跨越式增长。不仅大城市如此,中小城市也一样。如吉林省白山市2006年建成区面积从26km2增加到151km2,增长了近5倍。之所以发生这种跨越式增长,其中的重要因素是行政区划调整,特别是撤县(市)设区。1997—2007年间,建成区面积增长最多的前10个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重庆、成都、杭州均是通过撤县(市)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方式扩大了建成区的范围;建成区面积增长最快的前10个城市中,白山、佛山、江门、宿迁等城市也同样通过撤县(市)设区的方式在短期内实现了建成区的快速扩大(表 7 2)。
表7-2 1997年以来中国部分城市撤县(市)设区情况
续表 7-2
7.2 中国城市空间增长驱动力分析
7.2.1 已有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空间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对城市空间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陈顺清认为,城市增长的动力可分成向心力、离心力和摩擦力三种(陈顺清,2000)。张庭伟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动力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将影响城市的社会力量简约地分为政府力、市场力、社区力,并阐述了三种力相互作用的模式有合力模型、覆盖模型和综合模型。黄亚平(1995)认为,城市空间扩展驱动力包括经济发展动力、人口增长动力、交通及通讯设施发展动力、土地市场作用力。此外,还有自然因素与生态环境因素、区位因素、政治与规划力量、产权及使用权因素、社会文化心理与行为模式等。苏建忠等(2005)认为,1980年代以来,大型项目的建设、城市机动化与快速交通的发展、外围地区房地产的发展以及行政区划调整等多种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导致了广州的城市蔓延。黄晓军等(2009)以长春为案例,认为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增长与空间扩散、开发区建设、机动化与交通设施建设、住宅扩散与郊区房地产开发以及城市规划的宏观导向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长春的城市蔓延。罗名海(2005)利用CA模型,认为武汉市主城空间增长动力从建国初期的以国家计划主导到后来的以地方经济主导,“从轴线延伸到环状填充”,从依靠外力推动逐渐走向依靠内在潜力为主的常规发展道路。廖和平等(2007)以城市土地利用年均扩展指数来分析重庆市城市空间扩展情况,发现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是重庆市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原因,政府引导下的大型项目建设及市场导向的乡村工业化建设过程是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影响要素和扩展机制之一。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当前国内学者认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条件改善等因素是推动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力量。
7.2.2 基于“社会—空间统一体”的分析框架
当代西方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建立在“社会—空间统一体”(Social Spatial Dialectic)概念的基础上的,认为空间与社会之间存在辩证统一关系(图7-4),两者相互作用,这也是西方城市研究“重组空间、改良社会”的一贯立场。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投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巨大的制度变迁及其相应的复杂影响必然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形成明显的表征,并强烈影响着中国城市空间增长的进程。
图7-4 “社会—空间统一体”分析框架示意图
基于“社会—空间统一体”的分析框架,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投影,城市空间增长以及结构演变是内生驱动要素与外生驱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图7-5)。城市空间增长的内生驱动要素是与城市空间增长的发生直接相关的要素,是城市空间增长的直接推动力,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城市空间增长的外在表现。内生要素驱动城市空间增长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城市建设用地构成的变化,包括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城建设、城市巨型工程等。内生驱动要素反映了城市空间增长的动力与模式的差别。城市外生驱动要素是指城市空间增长发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府干预、行政改革等方面,这是城市空间增长的根本动力。
图7-5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示意图
7.2.3 厦漳泉大都市区城市空间增长演变机理分析
1)城市空间增长概况
1990年代至今,厦漳泉大都市区的城市空间经历了快速增长的过程。如图7-6所示,厦漳泉大都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的66km2增加到2009年的356km2,20年间增长了4倍多。在厦漳泉大都市区中,从绝对量来看,增长最快的是厦门市,从1990年的43km2增长到2009年的212km2,20年间增长了169km2,对厦漳泉大都市区建成区增加面积的贡献率达到58.2%;从相对量来看,增长最快的是泉州市,从1990年的12km2增长到2009年的96km2,20年间增长了7倍,占厦漳泉大都市区的比重也由最初的18.2%增长到2009年30%。从纵向来看,厦漳泉大都市区在1990年代,特别1990年代中前期城市空间增长相对平缓,10年时间建成区面积增加相对较为有限;进入21世纪之后,厦漳泉大都市区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通道;最近几年,厦漳泉大都市区,特别是厦门市,城市空间增长更加快速。
图7-6 厦漳泉大都市区建成区面积变化情况
2)内生驱动要素分析
从内生驱动要素来看,如表7-3所示,厦漳泉大都市区城市空间结构在1999—2009年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同用地类型的建设用地基本上有所增长,特别是最近几年,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
表7-3 厦漳泉大都市区城市建设用地及其构成情况(单位:km2)
续表 7-3
从用地类型来看,在1999—2009年间,增长最多的是工业用地,由1999年的26.43km2增加到2009年的94.28km2,增长了67.85km2,占在此期间各类用地增长总量的30.95%;生活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紧随其后,分别增长了46.89km2和35.78km2,分别占各类用地增长总量的21.39%和16.32%。换句话说,在1999—2009年期间,厦漳泉大都市区的城市空间的增长2/3以上是由工业用地、生活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这三种用地类型推动的。此外,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虽然基数较小,但是增长速度很快,特别是道路广场用地,由1999年8.49km2增长到2009年36.27km2,增长了327.2%,是各类用地中增长最快的。1999—2009年,不同用地之间的比例情况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在1999年,各类用地中比重最大的生活居住用地,占总量的29.71%;其次是工业用地,占21.69%;公共设施用地排在第三,占11.34%。到了2009年,工业用地取代生活居住用地成为比重最大的用地类型,占用地总量的27.64%;此外,市政公共设施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的比重上升的也相对较快,相反,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共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所占的比重均有所下降。
从总体上看,1999—2009年间,厦漳泉大都市区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内部驱动要素主要是产业用地,特别是工业用地的大幅增长,成为推动城市空间对外拓展的主要力量。此外,道路广场、绿地等提升城市品质的用地也增长较快,成为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力量。生活居住用地虽然绝对量增长幅度较大,但是相对量即占建设用地比重有所下降,说明其增长速度低于各类用地的平均增速。
3)外生驱动要素分析
如前所述,从内生驱动要素来看,厦漳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主要是由产业用地的变化驱动的,特别是工业用地的增长成为驱动该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力量。包括生活居住用地在内的其他用地虽然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也有所影响,但贡献程度显然要大大低于以工业用地为代表的产业用地。由此可见,1999—2009年间,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发展成为推动厦漳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导力量,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品质提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概括而言,厦漳泉大都市区城市空间增长的外生驱动要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经济增长(www.xing528.com)
在1990—2009年间,厦泉漳大都市区经济增长强劲,成为推动厦漳泉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变的强大引擎。
在区域层面,厦泉漳三市的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160亿一跃增长到2009年的将近6000亿,20年间增长了30多倍。其中,1990年代前期是厦漳泉大都市区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厦泉漳三市每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基本上都在20%以上;泉州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更是强劲,在1993年达到了惊人的66.2%。也正是凭借这一时期的快速崛起,泉州确立了闽东南乃至福建省经济最强市的地位。
如前所述,1999—2009年间,产业用地特别是工业用地的快速扩张是推动厦漳泉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力量。产业用地快速扩张的背后,是厦漳泉大都市区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的飞速发展,而形形色色的开发区成为承载产业发展和空间扩展的重要地域载体。如表7-4所示,厦漳泉大都市区是开发区较为密集的区域,目前厦漳泉大都市区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30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2个,省级开发区18个,规划面积共计280.85km2,而2009年,厦漳泉大都市区的建成区面积仅为356km2。虽然,目前这些开发区的规划面积并未全部开发完毕,但是已建成的区域在厦漳泉的城市空间中占据重要的份额。这些开发区也成为厦漳泉大都市区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增长的中坚力量。如厦门火炬高新区规划面积13.75km2,占厦门建成区面积的6.5%左右,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98亿元,占厦门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
表7-4 厦漳泉大都市区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基本情况
(2)城市品质提升
如图7-7和图7-8所示,1994—2009年间,厦漳泉大都市区城市品质得到较大改观,突出反映在城市的交通通信条件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成为推动城市空间增长的重要力量。以园林绿地面积为例,在此期间,厦漳泉大都市区的市区园林绿地面积均得到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厦门增长最为迅速,从1994年的1335hm2增加到2009的14304公顷,增长了9倍多;特别是在2008年,厦门园林绿地面积从2007年的6348hm2增加到13248hm2,增长了1倍多。从人均面积来看,厦漳泉的城市园林绿地面积总体上是增加的,厦门近两年增幅尤其明显,并且大幅拉升了厦漳泉大都市区平均城市人均园林绿地面积。
图7-7 园林绿地面积
图7-8 人均绿地面积
(3)人口增长
1990—2009年间,厦漳泉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相对平稳。1990年总人口为1110.89万人,到2009年增加到1329.62万人,20年间增长了218.73万人;从相对量来看,2000年之后,厦门市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在1990年代,厦门市人口占厦漳泉大都市区总人口基本上维持在10%左右;2000年之后,随着厦门市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厦门市人口占厦漳泉大都市区总人口的比重有所提高,到2009年,已经提高到13.31%。
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等政策因素,1990—2009年间,该区域市区人口呈现出阶梯式增长的特点。
从地区人口密度来看,1990—2009年间,由于人口的持续聚集,厦漳泉大都市区的人口密度逐年提高,特别是厦门,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人口集中过程的加速,人口密度迅速提高;从市区人口密度来看,1990—2009年间,厦漳泉大都市区的市区人口密度总体上是趋于增加的,但是由于在此期间三市均进行过行政区划调整,市区范围有所扩大,因而在某些年份,市区的人口密度出现跳跃式的下降,而后又逐渐上升。
(4)社会发展
1990—2009年间,厦门、泉州和漳州非农化进程加快推进,成为推动城市空间增长的又一重要力量。
从就业结构来看,如图7-9所示,1990—2009年间,厦漳泉大都市区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迅速减少,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大幅增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相对较为稳定。也就是说,在此期间,大量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进入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第二产业乃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今,在厦漳泉大都市区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近乎绝迹,而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力量,这也说明厦漳泉大都市区总体上仍然还没有走出工业化阶段。
随着就业结构的变化,厦漳泉大都市区居民收入水平也明显改善。如图7-10所示,1994—2009年间,厦门、泉州和漳州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均有所增长,其中厦门职工平均工资增幅略高于泉州、漳州,特别是最近几年,厦门职工平均工资增幅较大,使得厦门与泉州、漳州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日趋扩大。1994—2009年间,泉州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基本上是略高于漳州,然而,近几年来,漳州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明显高于泉州,使得漳州与泉州之间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图7-9 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图7-10 地区职工平均工资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和生活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如表7-5所示,1990—2009年间,厦漳泉大都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飞速增长,由1990年的101.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021亿元,增长了将近20倍;每年住宅竣工面积也由1990年的39.39万m2增长到2009年的768.39m2,增长了19.5倍。消费和配套服务需求的增加,推动了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增长,进而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增长。
表7-5 厦漳泉大都市区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住宅竣工面积情况
7.3 中国城市空间增长驱动力的计量模型分析
7.3.1 指标的选取
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空间扩展驱动力的实证研究范围和定量分析指标选取有较大差异。
谈明洪等(2003)选取了人口、经济增长和城市环境改善3个影响因子,利用近15年的统计数据对全国建成区总面积与城市人口、GDP进行了单因子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发现城市建成区扩张与城市人口和GDP皆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GDP增长更能解释城市用地的扩张,即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驱动因素。王丽萍等(2005)以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为样本,以建成区面积变化动态为因变量,选取了人均GDP、人口密度等9个影响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认为城市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张的根本驱动力,经济因素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益差异则是其直接诱导因素。张落成等(2003)研究了苏南地区城市用地扩展驱动力,认为改革开放前工业是城市用地扩展的主导因素,人口增长刺激与生活居住用地扩散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用地扩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还有新区与开发区建设、行政区划与县区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卓莉等(2007)以1992年、1996年和1998年三期夜间灯光图像为基础数据,辅以交通图件,通过构建城市用地外延扩展强度指数,利用buffer分析、回归分析、梯度分析等,对比分析了城市用地外延扩展强度指数在不同规模的城市附近和不同类型的交通线路沿线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城市规模和交通条件对城市用地外延扩展的影响。乔林凰等(2008)分析了兰州市1990—1995年、1995—2000年和2000—2004年三个研究时段城市空间扩展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认为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兰州城市空间扩展的决定性因子,同时政策制度因素也起到了很大的诱变作用。梁进社、楚波(2005)认为,北京的城市发展和扩展的确表现出劳瑞模型所考虑的那些因素,同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北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功能被规划在城市中心和近郊,其服务功能通过与基本功能的相互联系,在市区和近郊形成了强大的就业和居住力量;随着城市基本功能的发挥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这种力量不断增强,对北京“摊大饼”式扩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归纳出,在我国现阶段的特定条件下,城市的经济发展(收入增长)、人口增长和道路建设可以说是影响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张的3个基本因素:即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必定会通过空间扩张来容纳更多的人口;由于收入的提升,日益富裕的城市居民会需求更多的生活居住空间,从而引发城市空间增长;另外,修建高速公路等措施会使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随之而来的交通成本降低也会引发城市空间的持续扩张。而这3种基本因素实质上与前面我们在城市空间增长理论模型中分析的3个基本动力,即人口增长、收入增长、通勤成本的降低是相一致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之前我们的理论模型,城市空间增长还与农业租金水平密切相关,农业租金水平下降,城市边界将会扩大,反之则收缩。基于这些认识,下面我们来验证中国城市空间增长与人口、收入、道路交通情况和农业土地租金水平之间的关系。
7.3.2 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述理念与模型,我们选取了《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8》中2007年的286个有效城市样本,并分别以城市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市辖区GDP、市辖区人口数量、市辖区年末实有道路面积和全市单位耕地产值来代表中国城市空间规模、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城市道路交通情况和单位耕地产出指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没有直接的农业租金水平的指标,我们以单位耕地产出指标代之,并认为单位耕地产出与农业租金水平的变化情况成正比。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构建了城市经济发展、人口、道路交通情况和农业土地租金水平影响城市空间规模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作为接下来经验分析的工作基础:
该模型表明,城市空间规模Y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x1、城市人口数量x2、城市道路交通条件x3和单位耕地产出x4。μ为随机因素,参数α0为常数项,参数α1是经济发展对城市空间规模影响的弹性系数,参数α2是人口数量对城市空间规模影响的弹性系数,参数α3是道路交通对城市空间规模影响的弹性系数,α4是单位耕地产出对城市空间规模影响的弹性系数。
根据前面章节数理分析的结果,我们判断城市空间规模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交通情况正相关,而与农业租金水平负相关,在接下来的经验分析中,我们也将验证这一数理分析的结论。
7.3.3 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SPSS统计软件,我们采用逐步回归法对上述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结果如表 7 6和图 7 7所示。
表7-6 模型汇总情况
表中,模型1~4分别表示逐步引入变量所得到的结果。在模型1~4中,R、R2和调整R2的值均逐渐增大,标准估计的误差逐步减少,说明随着新变量的引入,模型中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逐步提高。从F值的相伴概率来看,每个都小于显著水平0.05,说明自变量的引入对因变量的解释说明均有比较显著的贡献,它们应保留在回归方程中。
表7-7 模型的系数及其统计检验
通过表7-7,我们可以得到因变量——建成区面积与市辖区GDP、市辖区道路面积、市辖区人口和单位耕地产出4个自变量之间的标准化的回归方程(排除不同量纲的影响),即:
ln建成区面积=0.509ln市辖区GDP+0.332ln市辖区道路面积
(1)4个模型中所有的自变量回归系数的P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应拒绝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零假设,也就说明了以上的回归系数能够比较好地解释说明因变量的变化,应保留在回归方程中。
(2)从4个自变量与因变量建成区面积的关系来看,市辖区GDP、市辖区道路面积和市辖区人口规模3个变量的系数为正,说明这三者与建成区面积正相关;相反,农业地租变量的系数为负,说明该变量与自变量建成区面积负相关。以上的结论与之前理论分析的结果相一致。
(3)在4个自变量中,市辖区GDP变量对因变量建成区面积的变化影响最大,其回归系数为0.509,说明在其他变量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市辖区GDP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推动城市建成区空间规模增长约0.5个百分点;市辖区道路面积对建成区面积变化的影响仅次于市辖区GDP,其回归系数为0.332,说明在其他变量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市辖区道路面积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推动城市建成区空间规模增长约0.33个百分点;市辖区人口规模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162,说明在其他变量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市辖区人口规模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推动城市建成区空间规模增长约0.16个百分点;农业地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080,说明其与建成区面积负相关,并且农业地租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使城市建成区空间规模缩减约0.08个百分点。
总而言之,以上的计量经济模型说明,GDP增长、道路面积增长、人口数量增长是推动城市建成区空间规模增长的基本驱动力,而单位耕地产出的增长压缩了城市建成区的空间规模。由于居民收入的增长与GDP增长基本一致,道路面积的增长将会带来通勤成本(特别是时间成本)的下降,单位耕地产出的增长将会抬高农业土地租金水平,那么上述的计量模型就验证了之前城市经济理论模型中提出的人口增长、收入增长、通勤成本下降以及农业土地租金降低这4个城市空间增长的基本驱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