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经济理论
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主要是来自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内容,关于人的行为基本假定是不明确的,只能从隐含中概括。传统经济理论从对立的两极思路出发,与西方经济学“经济人”的个人主义截然相反,运用了集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把人的经济行为假定为大公无私、忘我奉献的,国家是具有完全理性的,国家和集体的行为不但具有完全理性,而在任何情况下利益都是最大化的。在对经济人的批判中,主要集中在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上,认为人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文化人”。这种批判由于忽视了经济行为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基础这一关键,因而显得无力。
(二)国内的几种看法
国内经济理论界的活跃,对“理性经济人”的分析和评价也多了起来,现将笔者所见的主要几种看法摘录如下:
1. 坚持“经济人”的假设。“我们不同意批评者否定‘经济人’的观点,他们的许多论点和证据或者出于误解,或者压根儿就站不住脚,至多只是抓住经济人模式的一些不当表述。”(杨春学:《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5期,第59页)(www.xing528.com)
2. 提不出来比“经济人”更好的假定,因此,就用它。“与人类行为的其他模式和其他假定比较起来,‘经济人’模式和‘理性行为’假定也许是一个最普遍、最有效、最成功的工具。虽然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许多名家尖锐地指出了这一行为模式和行为假定的不足之处和缺陷所在,但却找不到一个更好的能够代替它的东西,其原因也在这里。”(张曙光:《制度—主体—行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3. 个人发展主义。“我们可以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或者说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方法论基点,从人的行为特征角度,可以概括为:个人发展主义的利益结构论、人的理性能力的有限论、社会性、历史性能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机制多层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应当重蹈新古典经济学的覆辙,以不变的行为假设贯穿其全部的理论分析,而是应重视分析在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面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人具有什么样的行为偏好,是什么样的行为机制在起主导作用,它是如何影响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制度变迁的。”(魏埙:《现代经济学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126页)
4. 提出“社会人”的人较多,也包括了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社会人假定,对企业来说,就是假定企业利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假定个人消费商品和社会资源实现效用的最大化。此假定和经济人假定的最大不同,就是在生产函数中引入了社会资本,在消费函数中引入了社会资源。”(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上述看法,作为积极的理论探索是必要的,但是都难以否定西方经济理论的经济人假定,也难以说明它怎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应用。另外从经济管理角度提出了一些看法,也没有超出其范围。在西方经济这个领域,人被纳入考察范围。然而,经济各学科不是研究主体性的人,而是在考察被控制被管理的人;不是研究处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人,而是在考察抽象的、一般的人;它不是研究人们的经济活动,而是在考察管人术。所谓“社会人”、“复杂人”、“决策人”正反映了其良苦用心。在这里,人被看成“黑箱”。如果站在一个资本组织的社会来看待这一问题,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如果站在一个劳动组织的社会来看,就难以理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