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支部书记培训教材:产生、地位和作用

党支部书记培训教材:产生、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上届支部委员会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支委会全体会议上进行选举,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党支部书记培训教材:产生、地位和作用

第十五讲 党支部书记的产生、地位和作用

本讲导读

党支部书记是支部领导班子的带头人,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对支部的全面工作负有重大责任。同时,党支部书记又是一名普通党员,必须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自觉汇报思想、接受监督。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班长”作用、组织协调作用、骨干带头作用和经济建设中的参谋作用。

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负责人,是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这就要求对党支部书记的产生、地位、作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党支部书记的产生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根据情况,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上级党委委派等方式产生党支部书记。

公推直选

“公推直选”是近些年来党的建设中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之一,也是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一种新的选举民主模式。“公推”是指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是一个初始提名的问题,目的是增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合法性基础;“直选”是指党员直接选举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目的是更好地体现选举人的意志。这种体现党员主权思想和运用社会认同系统的选举制度,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的根本要求,具有重大的开创性意义和历史性意义。

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上届支部委员会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支委会全体会议上进行选举,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党员人数少、不设支部委员会的,选举前经过党员充分酝酿讨论、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由支部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如果选举条件尚不具备,也可由批准成立党支部的上级党组织指定或委派党支部书记,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选举。民主选举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发扬民主,真正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应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实行差额选举。党支部书记在任职期间,如果出现工作调离、死亡或丧失工作能力,以及因违犯党纪受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党纪处分等情况时,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后,可进行补选;如果支部委员会任届即将期满,也可提前改选支部委员会,然后由新的支部委员会选出支部书记。在特殊情况下,上级党组织可以指定或委派党支部书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这是根据目前干部选拔任用提名推荐和干部测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党支部书记的产生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切实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确定参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人员范围。这是确保推荐、测评质量的关键一环。参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人员既要有一定的数量,又要控制在恰当范围。根据知情性、代表性和相关性原则,区分选任制、委任制党支部书记的不同情况,采用“管他的”、“他管的”、“他服务对象”的标准来划定参加人员,既要保证覆盖面,又要坚决避免不知情、不相干的人参与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力求推荐、测评结果真实体现各方面人员的意愿。

(2)设立参与人员了解被推荐者才华、心愿的平台。合理搭建被推荐人、被委任人展示才华、表达意愿的公开竞争平台,既能较好地防止拉票行为的出现,又能让参与推荐人员更真切了解被推荐对象,择优进行选择。在民主推荐前,可以通过会议述职、现场演说、媒体展示、互动交流等形式,由符合推荐条件的被推荐人、被委任人本着自愿的原则展示才干、表达施政意向,然后由大家推荐选择。

(3)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要把尊重民意和不简单以票取人辩证统一起来,合理确定推荐票、测评票的权重。一方面,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党支部书记的重要依据,推荐票不高的一般不能作为考察人选。另一方面,对得票情况要作具体分析,分析时要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得票情况同历次推荐情况相结合,同近三年年度考核情况相结合,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相结合,同平时了解的情况相结合,并相互对照,综合分析,看是否有异样的情况。如果推荐结果与被推荐人、委任人的综合素质和一贯表现有较大差别,不能简单地以票数决定党支部书记的任用。但在“不以票取人”的时候,要有具体的适应范围和更严格的申报备案程序。在以下情形下可启动不简单以票取人机制:一是推荐单位风气不好,存在团团伙伙现象;二是得票结果与组织掌握的情况差别较大;三是得票相对集中且票数差距较小;四是群众投票结果与领导班子投票结果明显不一致;五是拟提名党支部书记在推荐单位工作时间太短;六是推荐后有反映推荐工作的信访和举报事件出现等。选拔任用工作结束后,要将选任结果和民主推荐的相关材料呈报上级党委审查备案。

述职莫忘“述失”

召开领导干部述职报告会,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和评议,这是值得提倡之举。然而现实中,许多干部在述职时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自我剖析的勇气,只重“说长”,而不愿“道短”。讲成绩时夸夸其谈,千方百计标榜自己;说不足、谈缺点时不敢亮相,“犹抱琵琶半遮面”。

其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的眼睛里,成绩和不足在群众心里早已经有了评价。只有正视过错和失误,及时改过弥补,才能凭实绩树立形象、赢得民心。反之避讳不足,掩饰过失,最终只能是自欺欺人,挫伤公信力,失掉事业根基。

领导干部在述职时应实事求是讲成绩,毫不隐瞒谈缺点。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成绩,也要勇于在述职时找不足、查短板,敢于自觉接受组织、领导和群众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扬成绩,避免重犯原来的错误,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4)严肃查处拉票等违纪行为,让拉票者得不偿失。要把查处拉票行为作为加强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重要内容,畅通群众参与监督渠道,相关部门及时受理来自各方面的举报。对群众举报的拉票行为,不管涉及到谁,都要坚决有力地查处。对在民主推荐中拉票并被查实的,不得作为被推荐人选;已列为考察对象的,取消其资格;已经任命提拔的,要从岗位上撤下来,决不让搞不正之风的人得逞。同时,对那些私心杂念严重、搞团团伙伙、参与拉票的干部,也决不能提拔重用。

二、党支部书记的地位

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中处于领导地位,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对支部的全部工作负有重大责任。同时,党支部书记又是一名普通党员,必须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小组的生活,自觉地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接受监督。在支部委员会中,党支部书记是支部委员会一班人的“班长”,但在支委会讨论和决策过程中,党支部书记只能以普通委员身份出现,享有“一票”的表决权。因此,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要明确自己在党支部工作中所处的位置,要用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道德品质、知识素养、领导艺术和组织才能去影响和带动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在党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按照支部委员会的决议,团结支部委员,带领党员和群众,完成党章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党的“书记”名称的由来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章程规定从四大开始对中央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改称为“总书记”;地方各级党的执行委员会的委员长职务,改称为“书记”。在以后的革命进程当中,虽然党的章程根据革命的形式和任务的不同,做了几次修改,但党的“书记”这一称谓却一直保留沿用到了今天。

三、党支部书记的作用

1.“班长”作用

党支部书记是在党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主持党支部日常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支部委员会的“班长”,对于调动各个委员的积极性、促进一班人的团结、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支部书记在支部委员会中要发挥“班长”的作用,必须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要正确处理好与支部委员会的关系。在支部委员会内部,党支部书记是“班长”,应当明确和摆正自己在党组织中的位置,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要时刻把自己置于组织中的一员,同时,树立高度负责的主人翁思想,认真负责地主持支部日常工作,当好“班长”。二要正确处理好与其他支部委员的关系。书记要当好“班长”,应有良好的作风,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主动地团结好其他委员,尊重和维护其他委员的民主权利,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和委员们商讨问题,自觉地做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模范。其他支部委员也要认真负责地完成所分管的工作,积极参与集体领导,支持书记的工作,共同把党支部建设好。

2.组织协调作用

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在党支部委员会内部,书记和委员都是平等的一员,享有同样的权利,履行同样的义务,都必须把自己置于支委会的集体领导监督之下。因此,党支部书记和委员之间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分工负责的平等关系。在支委会作出表决时,书记和委员都只有一票的表决权,并根据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

做好党支部的组织协调工作是由党支部书记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作为党支部书记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www.xing528.com)

(1)充分发挥支部各委员的作用,组织支部委员会一班人工作。党支部书记在工作中不要包揽一切事务,要经常与支部委员保持密切联系,要团结、帮助、支持一班人的工作,放手让支部委员大胆地开展工作;对支部委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热情关心,具体帮助,遇到的重大问题,要与支部委员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不同意见和看法的委员,应主动谈心,交换看法,消除隔阂和误解,统一思想,增进委员之间的团结。

(2)依靠党小组,积极支持党小组开展工作。党支部委员会决定的工作任务,多数通过党小组贯彻落实,所以,做好党小组的工作,是搞好支部工作的基础。党支部书记一定要善于抓住党小组这个环节开展工作,特别是要组织协调好与党小组长的关系,定期召开党小组长会议,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和行政任务,向党小组布置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经常组织党小组长交流工作经验,注意听取党小组长的意见和要求,帮助他们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增强党小组长的工作责任感,激发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党小组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3)制定支部委员会的工作程序。党支部工作头绪较多,事情比较繁杂。为了分清轻重缓急,立足全局抓好大事,党支部书记要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定出工作程序。凡是对提交支部委员会讨论的重大问题,要按问题轻重缓急进行有序排列,分期分批进行讨论,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党支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4)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督促检查支部委员的工作,也是组织协调工作必不可少的方法。必要的规章制度是搞好工作的保证,尽管党的工作政策性强、时事性强、务“虚”较多,但要把它具体贯彻落实到“实”的方面,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它具备客观的组织协调功能。

党支部书记还要具备协调与行政领导和群众组织关系的能力。正确处理党支部书记和行政负责人的关系,是一个地区、单位工作获得全面发展、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处理好这种关系,关键是党支部书记和行政负责人素质要好,能顾大局、识大体、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紧密配合。支部书记应围绕生产、经营和行政工作,做好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带领党员努力完成行政任务,维护、支持行政负责人行使职权,主动给行政负责人出主意、想办法、当后盾。行政负责人要重视本单位党组织的工作,为支部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党员行政负责人应以普通党员身份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活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支部的决议,定期通报行政工作情况,完成支部分配的工作任务,自觉接受监督。支部书记和行政负责人都要摆正关系,按照各自的职责开展工作,相互支持,合作共事。

群众工作是党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党支部书记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十分注意群众组织与行政领导之间的协调配合。首先,要为行政领导支持群众组织的工作创造条件,帮助他们了解、熟悉群众组织的工作特点,提高他们对群众组织工作的认识;其次,党支部书记要教育群众组织中的干部树立全局观念,顾大局,识大体,积极主动地争取行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发挥群众组织的优势,为行政领导排忧解难;再次,党支部书记要定期主持召开党、政、工、团联席会,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支部的决议,研究实施措施,定期调整党、政、工、团的活动安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

3.骨干带头作用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直接参与、服务、指导行政和经济工作的政治核心。在广大群众眼中,党支部就是党在自己身边的具体形象,是广大群众直接接触、了解党的窗口。因此,党支部书记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不仅代表自己个人,而且代表党支部、代表整个党。每一个支部书记都要从这个政治高度、这个大局出发,更自觉地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党性觉悟,在各项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处处起骨干带头作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在直接接触的周围群众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和优秀的基层党务干部,更好地带领党员和群众完成党的各项任务。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模范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理论修养。每一位支部书记要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从整体上掌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体系及其精髓,在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认识、看待、研究、解决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反对僵化教条和脱离实际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因此,自觉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对于每位党支部书记来说,不仅是工作要求,更是政治要求。

(2)模范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共产主义信念。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全部工作要落实在每一个基层党支部上。而每一个党支部书记的共产主义信念又都决定着其所在支部的战斗力。党支部书记增强共产主义信念不是抽象、空洞的,而要将远大理想与具体工作相结合,把强烈的共产主义信念融入一点一滴的本职工作中,时时处处体现一个党的干部的先进性,从而团结广大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树立远大理想,还要正确处理党的事业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因而,党支部书记要有牺牲奉献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的使命决定了支部书记要多吃苦,为人民和党的事业作出必要的牺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党的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处处起表率作用。

(3)模范地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作贡献。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党支部书记要发挥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在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决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支部书记必须坚持一个宗旨两重身份,既是基层的领导者,又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贯彻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忧,做群众的贴心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群众智慧,善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4)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都需要通过千万个基层党组织的运转得以贯彻执行。党支部书记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每一个党支部得以贯彻执行的政治保证。每一个支部书记都要站在维护党中央的领导权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党支部在党的组织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党支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带头认真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中央、上级党组织的决议,首先保持在思想上与党中央的一致,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从而在行动上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进而保证党的路线和中央的决策顺利地贯彻执行。

(5)模范地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我们党有8600多万党员,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成统一的整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是我党巨大的组织优势。而高度严明的党的纪律,是这一组织优势得以发挥的根本保证。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禁止凌驾于支部之上,要尊重支部成员和全体党员,发扬党内民主,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主动听取党员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团结全体党员共同做好工作;要有与党中央和上级组织相一致的统一意志,从而达到自上而下的高度团结统一。对党员中存在的错误思想和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要善于开展理直气壮的斗争,保证全体党员一切言行都符合党的原则和主张。要积极参加和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在保证自己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同时,坚决同以权谋私、化公为私、贪污腐化等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从而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4.在经济建设中的参谋作用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因此,党支部的职能任务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征程中,党组织要实现对经济工作的政治领导、发挥在经济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作为基层党组织“班长”的支部书记,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各项素质,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支部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党的基本路线确立了经济设在我们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在这个形势下,党支部书记应树立牢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加强和改善支部的工作,通过加强自身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2)提高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重点的业务素质。党支部书记要带领党支部全体党员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就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各项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成为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

(3)提高在经济建设中的政治领导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结构,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好以下几点: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管理方法。中央和地方党委要加强和改进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班子的管理。要按照企业的特点,建立适合企业发展要求、区别于党政干部的对企业领导人培养、选拔、管理、考核、监督的办法,并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对企业领导人员的考察,要重业绩、看表现、听公论,注重考察他们的实际能力,大胆起用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清正廉洁,爱企业、肯干事、干实事的人。完善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具体办法,避免一个班子多头管理,切实防止把搞垮一个企业的人又任用他去搞垮另一个企业的现象反复出现,坚决查处企业领导人把企业当作自己和亲属发财致富的“提款机”的腐败行为。

对企业和企业领导人不再确定行政级别。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把组织考核推荐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采用内部竞争上岗、社会公开招聘、人才市场选聘、猎头公司推荐等市场化配置方式,选聘企业领导人员。

党组织要把好复核审核关。党组织一方面要支持董事会和经营管理者按照市场机制选聘人才;另一方面,对通过竞聘等方式选择的董事会准备任用的企业经营者和经营者拟聘的各类人才,要把好复核审核关,及时纠正用人上的偏差。

深度思考题

1.党支部书记是如何产生的?

2.党支部书记应发挥哪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