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三方物流组织SCP分析框架的构建
4.1 第三方物流市场结构的形成机理
4.1.1 市场集中度
第三方物流市场集中度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物流资源集聚程度;二是行业集中度(主要考虑卖方集中度)。
物流资源集聚是指市场中物流活动的基本和专业资源向物流企业集聚的现象。前面已经指出,规模化是第三方物流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通过对物流人才、物流技术、物流设施等物流资源的集成和整合,才有可能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生产率。
(1)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别是经营范围为区域或全球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都拥有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有自己的全球信息系统,自己的飞机、车队、仓库、配送中心等设施,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才具有这样的实力。
(2)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拥有物流专业知识和技术,才能有效满足顾客需求。物流专业知识和技术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的基本前提,在企业物流阶段,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培养了一批物流专业管理人员和物流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物流专业知识与技术,也掌握了一定的关于专业运输、仓储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单位情况等信息;在企业外部物流专业化阶段,物流专业公司逐步集聚、整合和有效利用了更多的专业物流人才、设备、设施等物流资源,掌握了更加先进的物流技术和更多的物流系统信息,知识和技术资源集聚程度因此不断提高。
(3)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提供优质物流服务,必须加强与从事单一物流功能服务的公司、基础设施单位的合作,扩大企业可控物流资源规模。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意味着第三方物流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内部投资,增加专业人员、设备等;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其他专业物流公司的合作,建立企业联盟,更多地利用合作伙伴的运输、仓储、信息、技术等物流资源。
因此,随着物流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第三方物流市场的不断扩大,第三方物流的物流资源集聚度必然会逐步提高。
第三方物流行业集中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全球范围、国内以及区域范围)第三方物流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产值等占整个行业的份额。计算公式为:
其中:CRn为第三方物流产业的行业集中度;Xi为第三方物流产业内第i位企业的产值、销售额、增加值、职工人数、资产额等;N为特定范围内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全部企业数。根据行业集中度,贝恩对市场类型进行了划分,见表4-1。
对西方国家第三方物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三方物流市场存在着行业集中的现象,其主要表现是大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这种规模的扩大有三个原因:第一,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扩大有其内在动因,第三方物流本身存在着规模经济,企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必然要扩大规模;第二,第三方物流扩大规模有其外在的压力和市场条件,由于物流是货物的流动,市场的边界是其最大的约束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一体化,市场的边界不断扩大和突破,既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扩大规模带来了机会,也给它们扩大规模提出了要求;第三,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第三方物流扩大规模提供了技术支撑,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形成全球物流网络,不断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率,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客户,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和企业规模。
表4-1 市场类型
4.1.2 产品差异化
(1)我们研究第三方物流产品的性质。第三方物流产品是一种服务产品,它既具有服务产品的一般性质,又具有物流服务的特殊性。从一般性质上看,第三方物流产品具有服务产品的共性,即具有四个特点:一是无形性,尽管人们可以体会到它的存在、它的效用,但它却无法被感知;二是不可分割性,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具有时空上的高度一致性;三是非储存性,即服务产品不独立于其生产行为而存在;四是非转移性,即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可能被从产地转移到销地。
从特殊性角度看,我们认为第三方物流产品具有三个特征:第一,第三方物流服务更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作用,从物流系统的规划、物流网络的设计到基本物流功能的完成,再到增值服务的实现,物流服务都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第二,第三方物流服务需要庞大的物流设备、设施和先进的信息及网络技术来支撑,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运输工具,铁路、公路、港口、仓库等基础设施,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都是物流服务所必不可少的支撑;最后,第三方物流服务是一种服务期限较长的契约服务,它更强调生产者(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消费者(物流外包企业)以及基础性物流服务公司(如交通、通讯公司、基础设施单位等)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因此,这种服务的完成是多方互动作用的结果,离开了消费者的主动、积极配合,离开了基础性物流服务公司的配合,第三方物流服务很难完成,更谈不上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当前,第三方物流服务主要包括物流策略/系统开发、电子数据交换、货物运输、商品配送、信息管理、仓储、咨询、报关、运费谈判和支付等内容。
(2)我们研究第三方物流服务产品的差别化。所谓产品的差别,是指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为了适应消费者不同的偏好、提高市场占有率,由企业创新主动产生的。产品差别导致了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产品差别越大,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替代性越低,企业因此获得的市场权力越大。产品差别包括产品物理性能差别、消费者主观差别、服务差别、空间位置差别和销售方式差别五个方面。对服务产品来说,产品差别更加集中地体现在消费者的主观差别上,这种差别可能是由于服务产品的内容、质量不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消费者对不同服务品牌的偏好导致的。
第三方物流是一种个性化的物流服务,采用“一企一策”的方式为需求企业提供特殊的、个性化的定制(Customize)服务是它的主要特点。这种定制服务是第三方物流服务产品差别形成的主要原因,它来自于第三方物流需求企业的不同要求。因此,物流需求企业外包物流功能的内容和目的不同,是第三方物流服务产品差别形成的根源。企业最常见的外包物流功能约有15项,据美国东北大学商业管理学院(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riation,Northeastern University)Robert C.Lieb教授等人1997年对美国最大500家制造公司的调查结果,企业最常见的外包功能包括联合运输、仓库管理等,见表4-2。
表4-2 企业最常见的外包物流功能[1] 单位:%
从表4-2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不同企业其外包物流功能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外包一种物流功能,有的是外包多种物流功能。因此,企业外包功能的组合是有区别的,正是这种区别形成了基本的第三方物流产品差别,也就是说为需求企业提供不同功能物流服务是第三方物流基本的产品差别。
国外学者调查发现,不同企业,其外包物流功能的原因和目的也不同。美国马里兰大学的Sandor Boyson等人通过调查认为,企业外包物流功能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了节约成本或者提高收入;二是外包的物流功能不是企业核心业务;三是外包的物流功能是公司存在的主要难题;四是公司正在重新设计或建造供应链(企业外包物流功能是为了适应新的供应链)。[2]Lieb等也进行了调查,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外包物流功能主要有七个方面的目的,见表4-3。
表4-3 企业外包物流功能最主要的目的(被调查企业认同率)[3] 单位:%
表4-3显示,不同时期、不同企业,其外包物流功能的目的是不同的,有的主要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有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有的主要是为了取得更大的经营灵活性等,当然,企业也可能是多种目的。
企业外包物流功能内容和目的不同,必然导致为其提供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间服务产品的差别。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有差别的物流服务:一是提供有差别的服务内容,即提供不同的服务功能;二是提供有差别的服务范围,即提供不同组合的单项、多项或全部物流功能;三是提供有差别的服务形式,有三种形式,即主要在物流需求企业所在地提供服务的消费者定位服务,主要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所在地提供服务的生产者定位服务,和以双方所在地为主要服务地的生产者、消费者定位服务;四是提供有差别的服务期限,即提供短期、中期或长期等不同期限的物流服务;五是提供有差别的服务质量,即物流服务的效率和物流服务的成本。
4.1.3 进入、退出壁垒
第三方物流产业进入壁垒主要有四个方面:制度障碍、规模经济障碍、技术障碍和人才障碍等。制度障碍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指政府针对交通、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制定的管理法规、规章、政策,它们规定了进入物流行业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构成了第三方物流产业进入的基础壁垒;二是政府对交通运输等物流行业采取的管制措施,这些管理措施有些是暂时性的,有些则是长期性的,这些长期性管制措施是构成制度障碍的重要内容;三是条块分割所带来的制度差异障碍,这一点在中国比较明显。
规模经济障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现代意义上第三方物流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它一般需要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第三方物流规模经济障碍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指由于筹资的困难,新组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刚进入产业时的服务规模远小于经济规模,因此服务成本远超过原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平均服务成本从而导致进入障碍;二是即使进入企业具有了发挥规模经济的服务能力,但由于刚刚进入市场,由于客户对它缺乏了解,它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高的代价才能得到原有企业相同的市场份额,这多出来的代价也是一种规模经济障碍;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提供大范围甚至覆盖全球的物流服务(International Coverage),而建立全球服务网络不仅需要一个较长时间(一般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而且需要大量的投入,这对于一个小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进入壁垒。快速、及时地完成物流活动是用户对第三方物流的基本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及时将原先在实现物资空间位移中所进行的运输、仓储、配送、装卸、加工等多个环节整合在一起,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信息网络技术是第三方物流的核心,信息网络技术条件是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条件。像物流系统规划、优化与仿真技术,条形码及其自动识别技术、手持终端技术、EDI技术、GPS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射频(RF)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物流信息化技术,都是现代第三方物流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大部分上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都需要拥有集中各种装卸搬运设备、自动存取设备、流通加工设备以及各种技术的自动化配送中心,需要拥有及时制(JIT)、快速响应(QR)等供应链管理技术。这些技术条件的具备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建立和完善,它构成了第三方物流的主要技术障碍。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它的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作策划和履行能力上,而这种设计、策划和履行能力是建立在智力基础上的。因此,人才,特别是具有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策划、管理、组织、协调、运作等方面的专家是第三方物流最主要的资源和最根本的条件。他们不仅要掌握物流理论知识,更重要的要拥有丰富的第三方物流实践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需要较长的时间。作为新兴产业,第三方物流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缺少实际操作方面的专家,它因此造成了第三方物流进入的人才障碍。
第三方物流业的退出壁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用资产沉没费用障碍,它是企业投资形成的物流专用固定资产,在企业退出时再利用价值很低而造成的损失;二是专门人才转业费用障碍,它是企业长期培养的专门人才在企业退出时需要很高的再培训费用而形成的障碍;三是制度障碍,它是政府为了一定目的,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来限制企业退出而形成的障碍,如对邮电行业退出的限制。
4.2 第三方物流市场行为的选择模式
第三方物流市场主体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从企业形成的方式划分为三类:一是从企业分离出来的专业物流部门,企业发展过程中物流功能逐步集中,物流部门独立性越来越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就会从原企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它既为母公司服务也为其他公司提供物流服务;二是新成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类企业由投资人根据市场需要投资而建,它们可以是全资型即拥有完备的物流设施和设备的专业物流公司,也可以是非全资型第三方物流公司,规模大小不等,一开始是主要为特定范围客户提供物流服务,随着规模扩大,服务范围也不断扩大;三是从传统储运企业改造形成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这类企业一般都拥有运输设备、仓储设施等固定资产,原来都从事单一物流功能的服务,经过改造后具备了提供多项物流功能服务的能力。
4.2.1 价格行为
第三方物流价格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第三方物流产品的价格中包含了相当比例的专用资产价值。第三方物流业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一方面物流活动的设计、策划、实施、运作都需要有专门的物流知识、物流技术和专业的物流技能,这些物流知识、技术和技能都是无形的专用资产,其投资回报必然要体现到价格中去。因此,第三方物流价格在运行初期会高于传统物流运行的价格,当然,随着规模的扩大其价格会逐渐回落并低于传统物流服务价格。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服务是定制化的服务,其运输、仓储、网络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投资,这些专用固定资产的价值只能逐步从物流服务价格中体现。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确定服务价格时,都会重点考虑这些专用资产价值实现的。
(2)第三方物流产品价格的确定是物流供应方、需求方、第三方物流合作方以及竞争对手之间博弈的结果。首先,由于第三方物流市场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主要表现为低集中度的寡占结构,在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竞争型市场结构,竞争是第三方物流的一个重要的市场行为。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在提供同类物流功能服务产品时,会有比较激烈的价格竞争,一般不存在垄断价格。其次,物流供应商与需求方之间存在价格博弈,需求企业在谈判中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可替代性,当其不能接受某供应商的报价时,很容易转向其他供应商;二是需求企业可以发出不外包或收回外包物流功能的可置信的威胁,有效遏制供应商垄断价格并使价格不高于其自营成本。再次,价格的形成是第三方物流与专业物流功能供应商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单位等合作方之间的价格博弈,这种博弈是专家之间的价格谈判,其实质是利益的划分,即外包物流利润在第三方物流和其合作伙伴之间的划分。
(3)第三方物流产品价格是长期反复交易的平均价格。由于企业外包物流活动是有交易成本的,从选择外包物流功能、寻找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筛选候选供应商、为候选供应商提供企业相关信息、研究各供应商提出的方案、确定供应商以及合同谈判、签约、实施(实施当中重要一项内容是企业和供应商都需要调整内部管理和信息系统,这实际上是一种专用资产投资)等都需要消耗资源,因此增加了市场交易成本。企业一旦选定了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一般都会与供应商签订一年以上的合同,双方建立起比较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合作期内,其交易是反复进行的,物流服务的价格也随着成本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但这种调整都是经过双方协商决定的。因此,从合作过程看,第三方物流价格是长期的反复交易的平均价格。
4.2.2 并购行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减少,货物流动的制度障碍不断被克服;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讯条件不断改善,货物流动的物理障碍也大大减少,这些都给商品货物的全球流通创造了有利条件,企业对国际物流的需求因此也越来越强烈。它既给第三方物流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也给第三方物流带来了扩张的压力。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果不进行大规模的资本积累、规模扩张,就不能取得竞争激烈市场上的优势,就有被竞争对手打败的危险。因此,扩张实力、保持优势,既是企业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也是其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一般而言,企业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扩张途径:一是内部发展的方式,即通过开发集团内部的经营潜力,投资新建企业,从零开始,自然发展;二是收购与兼并的方式,即通过收购现有企业,以获得其已有的经济规模、生产能力、销售网络和专门技术,是一种大规模的进入方式;三是联盟的方式(在下面专门研究)。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内部发展的模式:一是受物流市场进入壁垒的制约,扩张的难度比较大;二是其逐步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速度难以适应物流需求方越来越强烈的覆盖全球的国际物流需要,因此,内部发展的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并购一方面可以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突破逐步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进程,迅速将大量专业人才、资金、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集中在自己手中,形成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全球物流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第三方物流企业低风险、低成本,快速获得被并购企业的最新物流技术、物流服务网络和物流市场,迅速提高全球物流供给能力和效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物流市场上掀起了第三方物流的并购浪潮,一些实力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纷纷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购买、兼并活动。1999年,德国的Deutsche Post公司用11.4亿美元购买了国际航空快递(Air Express International)。接着又将AEI与它的子公司Danzas合并,建立了主要的全球性第三方物流公司Danzas-AEI,该公司2001实现净物流收入36.24亿美元,在北美物流市场上位居第一。在英国,MSAS全球物流公司的母公司海洋集团股份公司(Ocean Group plc)买下了Exel的母公司NFC plc,合并成立了新的第三方物流公司Exel plc。2001年瑞士Kuehne &Nagel公司购买了美国物流公司USCO;APL物流为了实现它建立世界品牌的雄心,接连购买了GATX公司、德国货物运输和配送公司Mare Logistik &Spedition GmbH;2002年APL物流公司实现净物流收入7.23亿美元,成为北美市场上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之一。Helen Atkinson(2002)认为并购和内部发展给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以人力、技术资源去处理甚至是最大的跨国公司的物流需求,以及为企业持续增长提供资金支持。[4]
Lieb教授认为,欧洲的并购活动正在加速进行;Armstrong公司认为欧洲第三方物流将加大在北美物流市场的并购力度。因此,并购活动在第三方物流中将会持续并不断加快。
4.2.3 联盟行为
企业联盟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以及扩大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等特定战略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通过股权协作或者非股权协作的形式,与其他企业结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的一种战略行为。股权协作有两种方式:一是企业间投资成立合资公司;二是股权参与即一家公司拥有另一家公司的一定股份从而发挥控制和影响力。非股权协作主要包括发放许可证、授予特许经营权、建立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建立R&D合作伙伴关系、签订供应商协议和营销协议以及制定生产配额等。
第三方物流具有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契约化、个性化和系统化等特点,这些特点说明第三方物流企业仅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按照客户要求来实现货物大范围宽领域的准确流动的。市场交易可以解决专业和能力不足的问题,但由于短期契约的交易成本很高,企业服务效益和效率的提高受到制约。内部化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增强全球物流服务的供给能力和竞争能力,但内部的组织成本迅速增加,组织效率也会受到影响。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盟可以明显弥补上述两方面的不足,它通过长期契约的合作形式,一方面降低交易费用和市场风险、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联盟行为是第三方物流一个重要的企业行为。Lieb教授预期会有更多的顶级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满足委托企业的全程“一站式”服务而建立联盟。他认为,联盟行为可能使你只有更少的较大物流供应商可以选择,但这些企业可提供物流服务的范围更广了。当然,Lieb教授在这里所说的物流联盟仅仅是物流企业间也就是行业内的一种联盟行为,实际上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盟行为还包括跨行业联盟、第三方物流与物流需求企业之间联盟等。(www.xing528.com)
行业内物流联盟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稳定的集约化的合作行为,它是综合物流服务商、专业物流服务商(提供单一功能服务的传统第三方物流企业)、非资产型的物流中介服务商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单位等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合作行为。这种行业内联盟行为可以有效整合利用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又可避免由于企业规模过大而带来的“组织失灵”以及企业间的文化冲突。Schneider物流公司与Hellmann Worldwide Logistics公司的联盟行为成为行业内联盟的一个例子:两个物流企业合作后,Schneider物流公司主要提供技术、工程和供应链管理方案,Hellmann Worldwide Logistics公司则负责全球性的货物运输以及国际化的客户海关、仓库和配送等服务,两个企业的物流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物流效率明显提高。
跨行业物流联盟主要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与IT行业特别是与物流软件公司长期、稳定的契约协作行为。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既是第三方物流活动的基本条件,又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获得最新物流技术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自己开发和维护物流技术(或通过兼并的方法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投资并与物流技术(软件)公司合作,利用专业技术公司的技术,这种合作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不同行业(IT产业)企业间的跨行业联盟行为。Exel与Syntegra以及G-Log的合作,Danzas与Descates的合作,Maersk Logistics与EXE Technologies的合作等,都是第三方物流跨行业联盟行为的范例。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企业之间联盟是第三方物流联盟行为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三方物流实现其价值并得以存在的途径。它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专业承担客户企业部分或全部的物流管理、物流作业或物流设施管理等职能,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与客户企业建立起以合同为导向的长期稳定、互动协作的合作伙伴关系的企业行为。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完成各项物流功能,其业务触及到客户企业销售计划、库存管理、订货计划、生产计划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买卖和交易关系,形成了一种战略联盟型的客户关系。
4.3 第三方物流市场绩效的评价体系
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绩效的评价主要是从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技术进步等几个方面,直接和间接地描述市场绩效的基本情况,评价市场绩效的优劣。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结果,第三方物流市场绩效具体体现在物流专业化经济方面。物流专业化经济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角度来看,专业化经济主要表现为获得规模效应、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和提供增值服务增加商品价值三个方面;从委托企业来说主要表现在增加生产剩余(通过成本降低实现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扩大市场占有率三个方面;从社会效益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扩大经济总量(通过提高社会分工水平来实现)、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加快流通速度)两个方面;从消费者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增加消费者福利水平(通过提高消费者效用)、增加消费者剩余两个方面。可以从资源配置效率、规模结构效率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并结合物流专业化经济的主要内容,设计第三方物流市场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4-4。
表4-4 第三方物流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
4.3.1 第三方物流资源配置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是评价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指标,它同时从消费者效用满足程度和生产者生产效率大小的角度来考察资源利用状况。对于第三方物流来说,可以从两方面来评价资源配置效率:一是企业资源配置状况,它是考察企业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各类无形和有形生产要素的利用程度,利用程度越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越高;二是产业资源配置状况,它是考察特定区域内(一国或地区)第三方物流产业内生产资源在各企业间的分配、利用状况,分配越合理利用程度越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越高。
(1)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用贝恩指数、税后资本收益率和X非效率三个指标来评价。贝恩指数是用经济利润来表示的企业利润率,也就是企业经济利润率,它是评价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在第三方物流行业正常经济利润率(企业利润率的加权平均数)范围内,贝恩指数越高,则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越高;但如果贝恩指数远远超过行业平均经济利润率,甚至出现垄断利润,则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反而下降。用B代表贝恩指数,π代表经济利润,R代表总收益,C代表当期成本,D代表折旧,υ代表投资额,i代表投资收益率,则经济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另一常用的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表示一个年度内流动资产周转的次数,它等于企业年销售收入与年平均流动资产的比;流动资产周转率高则企业资产利用率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就高。用A表示流动资产周转率,R表示年销售收入,Q初表示年初流动资产总额,Q终代表年末流动资产总额,则:
X非效率是相对X效率而言的,X效率是指企业内部效率,如果企业管理能使厂商在每一产出水平下都达到了低成本,就实现了X效率;X非效率则是对X效率的损害,主要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过多的投入;二是员工努力不够。X非效率使实际成本超过可能的最低成本,因而降低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用公式表示X非效率即为:
X非效率越高,则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越低。
(2)第三方物流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第三方物流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用行业平均利润率、托宾q值和社会剩余等指标来评价。行业平均利润率指标反映的是特定区域内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示出来的盈利能力,它等于第三方物流产业年税后利润总额与自有总资本的比值。在正常产业利润率(各产业利润率的加权平均数)的范围内,行业平均利润率越高,则说明其产业资源利用率高,资源配置效率就高;但如果产业平均利润率远高于正常产业利润率,则意味着存在超额利润,资源配置效率可能反而比较低。分别用I代表行业平均利润率,π代表税前利润,T代表税收总额,E代表自有资本,则行业平均利润率为:
托宾q值是一家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和其资产重置成本的比率,它是衡量第三方物流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q为托宾指数;R1为股票市值;R2为债券市值;Q为资产重置成本。当企业q接近1时,说明企业以股票和债券计量的市场价值与以当前市场价格评估的资产重置成本相近,行业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当企业的q>1,则说明这些企业在市场中能获得垄断利润,且q越大,垄断利润就越大,这样的企业越多,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就越低。
第三方物流产生的社会剩余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消费者剩余是指针对一定量的物流商品和服务,委托企业愿意支付的费用超过实际支付的部分,消费者剩余越大,消费者福利水平就越高;生产者剩余是指提供一定量的物流商品和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实际得到的报酬与其愿意接受的报酬的差额,一般来说,生产者剩余越大,说明其生产效率越高,资源利用率越高。第三方物流产生的社会剩余越大,说明产业资源配置效率越高。
4.3.2 第三方物流的产业规模结构效率
第三方物流的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又称第三方物流组织的技术效率,它反映了第三方物流产业经济规模和规模效益程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评价第三方物流组织的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经济规模状况及实现程度、规模能力的利用程度以及一体化程度。
(1)第三方物流行业经济规模状况及实现程度。第三方物流的经济规模状况及实现程度可以用最小有效经济规模和经济规模实现程度两个指标来评价。最小有效规模经济是指第三方物流实现规模经济时所要求的最小企业规模。一般来说,如果某个产业相对于其市场容量来说,最小有效规模很小,那么市场就可以容纳较多达到有效规模的企业,从而既能利用竞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能充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但如果某个产业相对于其市场容量而言,最小有效规模较大,则只有当这个产业中企业数量较少时,每个企业才能达到有效规模。这也就是说,产业的最小有效规模越小,其规模结构效率高的可能性越大。
经济规模的实现程度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中,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物流收入占行业全部物流收入的比重,用Q表示经济规模的实现程度,Qe代表达到经济规模企业的收入之和,Qa代表行业全部收入,则经济规模实现程度为:
一般来说,经济规模实现程度越高,其产业规模结构效率越高,市场绩效水平也越高。
(2)第三方物流行业规模能力利用程度。第三方物流规模能力利用程度可以用资产闲置率和总资产报酬率两项指标来评价。资产闲置率是指特定区域内第三方物流行业闲置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资产闲置率越高,则第三方物流规模能力利用程度越低,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就越差。用A表示资产闲置率,A闲代表闲置资产总量,A总代表行业资产总量,则资产闲置率为:
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税后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分别用M代表行业总资产报酬率,π代表税前利润,T代表税收总额,A总代表自有资本,则行业平均利润率为:
一般来说,行业的总资产报酬率越高,则规模能力利用得越好,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就越好。
(3)第三方物流行业的一体化程度。第三方物流一体化程度可以用行业内并购、联盟企业数量比例和并购、联盟企业产量比例两个指标来评价。行业内并购、联盟企业数量比例是指一定时期内行业内发生并购行为或进行联盟的企业数量占行业全部企业数量的比例,这个比例越高,则说明行业内一体化进程越快,一体化程度越高。行业内并购、联盟企业产量比例是指一定时期内,并购和联盟企业获得销售收入占行业总销售收入的比重,这个比重越大,则说明第三方物流行业的一体化程度越高。
4.3.3 第三方物流行业的技术进步
第三方物流行业的技术进步可以从投入能力和产出水平两方面来考察:
(1)投入能力。可以用专业技术人员比例、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销售收入、跨行业联盟企业的比例四项指标来评价第三方物流的技术进步投入能力。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是指第三方物流行业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数占行业全部职工数的比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越高,投入能力越强。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是指第三方物流行业特定时期内用于研究开发的支出占这个时期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这个比重越大,第三方物流的技术投入能力越强。销售收入是指第三方物流行业内全部企业在特定时期内实现的销售收入总和。跨行业联盟企业比例是指第三方物流中与IT行业中的企业结成联盟关系的企业数占第三方物流行业中全部企业数的比重,它反映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外部技术资源的能力,这个比重越高,第三方物流的投入能力越强。
(2)产出水平。第三方物流的技术进步产出水平可以用第三方物流增长速度、信息网络覆盖率、信息服务收入增长率和采用新技术企业比重四个指标来评价。第三方物流增长速度是指第三方物流行业年实现收入增长率,这个速度如果超过服务业平均增长速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信息网络覆盖率,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网络终端客户数(可以无障碍地进行EDI等网上交流活动)占全部客户的比例,它代表第三方物流核心技术——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这个比例越高,则说明技术进步的产出水平越高。运用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是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服务收入增长率是指提供这种信息服务的年收入增长情况,它越大说明企业信息技术利用程度越高,技术进步产出水平就越高。采用新技术企业比重,是指运用最新物流技术的企业数占第三方物流行业全部企业数的比例。这个比重越大,说明行业新技术扩散能力越强,技术进步的产出水平就越高。
【注释】
[1]Robert C.lieb.Use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s by large US manufacturers in 1997and comparisons with previous years.Transport Reviews[J].1999,Vol.19,No.2,125-130.
[2]Sandor Boyson,Thomas Corsi,Martin Dresner and Elliot Rabinovich.Managing effective third party logistics relationships:what does it take.Journal of business[J].Vol.20,No.1,1999.81.
[3]Robert C.lieb.Use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s by large US manufacturers in 1997and comparisons with previous years.Transport Reviews[J].1999,Vol.19,No.2,100-111.
[4]Helen Atkison.Year of the TPLs.Joc Week,February[J].Vol.18-24,2002,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