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
2.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2.1.1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从产业组织角度专门研究物流特别是第三方物流还不多见,但对产业组织本身的研究已十分成熟了,产业组织学已经成为一门相当理论化的学科。产业组织学是以特定产业内部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其内在联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生产、消费、市场、价格、投资、福利等微观经济理论分析企业、市场和产业相互关系,以及指导产业组织政策制定的一门应用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竞争机制的论述。他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阐述了自然秩序即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认为“自然秩序”是保证“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的完全竞争的自由经济秩序,市场自发调节下的自由竞争能产生最高的效率,因此,政府不应该对经济进行干预。
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产业经济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产业组织”概念。[1]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又提出了含义广泛的产业组织概念,这个概念既包括了企业内的组织形态,又包括了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形态,还包括了产业之间的组织形态,甚至包括了国家组织。他认为“组织”这个要素对取得规模经济非常重要,因此提出“组织”是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土地、资本和劳动力)基础上的第四要素。马歇尔还发现了被后人称之为“马歇尔冲突”的矛盾,即大规模生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带来规模经济;而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又会导致垄断的发展,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的作用,阻碍竞争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从而降低市场效率。由于马歇尔的产业组织概念含义非常广泛,把产业内企业间关系结构从马歇尔“组织”概念中分离出来,是由梅森及其弟子贝恩完成的。[2]
20世纪初,随着生产日趋集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卡特尔、托拉斯和康采恩等垄断组织和形式有了相当的发展,垄断和寡头垄断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普遍的经济现象,而以完全竞争的市场为基本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垄断条件下的生产和价格决定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和研究产业组织理论,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教授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教授。1933年他们同时出版了各自的专著《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垄断竞争理论否定了纯粹竞争存在的条件,分析了垄断和竞争的关系,研究了市场进入和退出、产品差别化、企业集团、过剩能力下的竞争等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问题。该理论还将市场结构划分为从完全竞争到独家垄断的多种类型,并总结了不同市场形态下价格的形成和作用特点。垄断竞争理论对后来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范式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8年,梅森教授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一个包括他的学生贝恩在内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小组,提出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1959年,贝恩名著《产业组织论》问世,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确立。在这本书中,贝恩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初步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的SCP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其中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改善程度的标准。在SCP分析框架中,作为市场结构指标之一的集中度和作为市场绩效标准之一的利润之间关系是研究的重点。通过对美国制造业42个产业的实证研究,贝恩认为,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从而破坏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他认为,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以张伯伦、梅森、贝恩为代表的哈佛学派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20世纪60年代,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西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中另一重要学派崛起了,这就是著名的芝加哥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兹恩、波斯奈等人。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并对哈佛学派的“集中度—利润率”假说进行了批判。在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中通常具有高效率,这种高效率究竟是来自垄断势力还是大企业的高效率?这是芝加哥学派与哈佛学派争论的一个焦点。芝加哥学派认为,即使市场中存在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实现的;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润率,这完全可能是该产业中企业的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他们通过对政府管制产业的实际效果的分析,指出政府管制在很多产业中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了显著的不良影响,因此对政府介入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还认为,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起决定作用的也许是市场绩效而不是市场结构,不同的企业效率和企业行为可能导致不同的市场结构,也就是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决定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芝加哥学派的思想对美国反托拉斯活动及政府管制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芝加哥学派同时出现的还有新制度学派,他们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对产业组织演变规律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新制度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新制度学派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著名经济学家科斯,他认为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生产的集中和大企业的兴起不仅仅是垄断的兴起和自由竞争的衰落,同时还意味着企业这种协调手段对市场协调手段的替代。[3]1985年,新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威廉姆森出版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企业、市场和关联合约》一书,标志了比较系统的新制度经济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建立。该理论认为,随着交易费用、生产费用和组织费用的变化,市场、企业相互替代,产业组织不断自我繁殖,自我更新,自我走向更高的序列。
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又提出了可竞争市场理论。该理论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等概念的分析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和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形态及内生的形成过程。他们认为,只要市场进入自由、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从而达到高效率。因此,寡头市场、独家垄断市场也有可能存在高效率。他们主张,一方面要积极研究能够减少沉没成本的新技术、新工艺;另一方面要排除一切人为的不必要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可竞争理论对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管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已成为新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泰勒尔、鲍莫尔、韦利格、斯宾塞、萨洛普、迪克西特、蒂罗尔、施马兰西等经济学家,利用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可竞争市场理论、激励机制设计理论等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在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等几个方面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创新,形成了新产业组织理论。在理论范式方面,新产业组织理论实现了三个突破:[4]一是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即由“结构主义”转向“厂商行为主义”;二是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静态的研究范式,建立了双向、动态的研究框架;三是突破了传统新古典假定,建立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市场行为的分析范式。在研究方法上,新产业组织理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博弈论及与其相关的信息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方法相继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博弈论为经济学家理解和分析多元垄断和寡占状态下的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企业战略行为以及反垄断规制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新产业组织理论运用博弈论将库诺特、伯川德等人的多元垄断模型进行严密细致的理论化,并用纳什均衡分析在市场初始条件给定时,如何通过企业行为实现新的均衡。博弈论分析方法已经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在政策主张方面,新产业组织理论有三大变化:一是认为垄断或寡占的市场结构不一定导致垄断或寡占的市场行为和不良市场绩效,因此反垄断政策应针对垄断行为本身,要实现从反垄断结构向反垄断行为的转变;二是反垄断政策的目标有了潜移默化的变化,由过去的保护消费者利益,逐渐转移到提高市场效率,在效率优化的前提下兼顾消费者利益;三是认为管制者与被管制企业之间存在非对称信息,因此强调要建立激励性管制机制,以促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产业组织理论又取得了新的进展:[5]一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系统开展了对企业制度、国际经济、网络经济的研究;二是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经济时间序列的线性和非线性方法、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推测变差方法等研究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三是研究层次不断深化,经济学家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型重新研究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研究原有领域内出现的新问题,不断丰富了新产业组织理论。当然,新产业组织理论还需要不断发展,特别是要把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
2.1.2 产业组织目标理论综述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不仅企业是一种调节资源的组织方式,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本身也是一种组织和调节资源的方式;产业内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即竞争和垄断关系是决定产业效率的主要因素。在产业组织理论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竞争和垄断关系的理解不尽相同,为此提出的产业组织目标(产业政策)也有所区别,有些主张甚至是对立的。这些观点和主张构成了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内容。
亚当·斯密的竞争理论可以说是产业组织目标模式研究的起源,他通过对重商主义学说和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私人经济主体活动的批判,提出了自由竞争思想。在斯密看来,自由竞争作为一个导致利益和谐与市场均衡的过程,在本质上属于对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反动。斯密的产业组织目标模式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竞争者必须是独立行动,而没有事先的约定;二是现有的竞争者数量足以使利润平均化;三是经济主体必须具备有关市场状况的足够知识;四是经济主体必须拥有摆脱社会限制的自由;五是经济主体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必要适应过程。[6]
大卫·李嘉图同样强调自由竞争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自由竞争既保证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结合,也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是最理想的产业组织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李嘉图还提出了比较优势的自由贸易学说。这以后,经济学界有关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竞争理论和理想竞争状态等方面。1879年,马歇尔第一次将产业组织定义为产业内部的结构,并在此后的研究中专题讨论了产业组织理论问题,产业组织目标模式也就正式纳入了西方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马歇尔总的来说是一个推崇自由竞争市场结构的经济学家,他的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价格理论。马歇尔认为供求、价格、生产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供求变动决定价格变动,价格变动又引起生产变动,生产变动又引起供求变动;它们相互作用会产生一种趋势,使价格停止波动,供求趋于均衡,生产达到稳定状态,最终形成均衡价格,而均衡价格则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当然,晚年的马歇尔也对垄断现象进行了研究,他在《垄断理论》(《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中论证了垄断对垄断资本家和整个社会的有益一面,他认为垄断者在追逐自身利益时,能够自然而然地导致全社会的福利增长。尽管如此,马歇尔的产业组织目标模式仍然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
1921年,奈特(Knight Frank H.)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首次就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进行了全面阐述,并从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全竞争的产业组织目标模式。他认为完全竞争的产业组织目标模式包括八个方面:经济人假定、原子型市场结构、产品具有同质性、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信息的完全性、私人和社会成本及收益的统一性、交易者的平等性以及交易者的独立性等。
至此,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为完全竞争市场能够自动调节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因此,产业组织优化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和维护竞争,产业组织发展的目标模式就是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模式。但是,对垄断的研究一直也没有停止过。1926年斯拉法(Sraffa P.)在英国《经济学》发表了著名的《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一文,他从质疑完全竞争理论的立场,进一步论述了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的不相容性,垄断的影响得到了重视。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同时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他们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竞争和垄断的社会福利后果进行比较研究,将竞争和垄断联系起来分析,彻底否定了以往要么垄断、要么竞争这样一种极端和互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在现实世界中,通常是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竞争与垄断交织并存。因此,垄断竞争也可以是产业组织的目标模式。
1939年,克拉克(Clark John M.)在美国经济协会年会上作了题为《有效竞争的概念》的报告,首次提出了有效竞争的概念。他认为,虽然完全竞争被经济学家进行了准确定义和精心阐述,但它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且从没有存在过,他从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关系的角度研究有效竞争,以试图兼容竞争活力和规模经济之间的冲突。克拉克认为,短期均衡是在总供给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依靠自由竞争的价格机制来引导资源配置而实现的供需平衡。要实现经济运行的长期均衡,必须要有供给能力的持续扩张。在这个扩张过程中,由于规模经济性的存在,单个企业的规模就会扩大,从而导致控制价格、限制竞争的垄断,这就破坏了价格机制的作用,从而影响了短期均衡。因此,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两者的实现条件往往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反映了市场竞争与实现规模经济的矛盾。因此,他提出了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发展模式。所谓有效竞争就是能协调好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的竞争格局,也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有效竞争的两个基本决定因素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动,都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途径。因此,有效竞争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有效竞争的实质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率。
1957年,梅森(Mason Edward S.)分别从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两个方面提出了衡量有效竞争的标准。从市场结构上看,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有:市场上存在相当多的交易人;任何交易者所占的份额都不足以控制市场;卖者集团和买者集团都不存在“合谋”行为;新企业能够进入市场。从市场绩效上看,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包括:市场上存在着不断改进产品和工艺的压力;在费用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价格能自动向下调整;生产集中在最有效率但不一定在费用最低的规模单位下进行;不存在持续性的设备过剩;不存在销售活动中的资源浪费。1958年,史蒂芬·索斯尼克(Stephen H.Sosnick)从结构、行为和绩效三个方面提出了15条有效竞争标准:不存在进入和退出的人为限制;存在对上市产品质量差异的价格敏感性;交易者的数量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厂商间不相互勾结;厂商不使用排外的、掠夺性的或高压性手段;在推销时不搞欺诈;不存在有害的价格歧视;竞争者对其他人是否会追随他们的价格变动没有完备的信息;利润水平刚好足以回报创新和投资;质量和产量随消费者需求而变化;厂商尽其努力引进技术上更先进的新产品和新工艺;没有过度的销售开支;每个厂商的生产过程都是有效率的;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卖者得到最多的报酬;价格变化不会加剧周期的不稳定等。
贝恩在1959年出版了《产业组织》一书,创立了著名的“结构—行为—绩效”(SCP)分析范式,他强调了市场结构,即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在产业组织中的重要意义,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他指出,要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限制垄断力量的发展,形成市场适度竞争的产业组织模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对梅森、贝恩为代表的哈佛学派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们认为规模的扩大并不一定等于垄断,厂商规模的大小是由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和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规模的扩大会带来成本的降低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他们同时认为,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是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进步的结果,不能以集中度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来作为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是垄断企业的标准,政府应该加以干预和规制那些市场绩效不好的垄断企业。因此,在产业组织目标的制定中,不能将规模扩大和集中度的提高与垄断等同起来。
1982年,鲍莫尔等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对市场结构单向决定市场绩效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他们认为,特定的市场结构并不一定会导致特定的市场绩效,但市场的可竞争性则会自动维护良好的市场绩效,可竞争性因此是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重点要考虑的内容。这以后,新产业组织理论将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进行了界定,认为政府规制的重点在于限制垄断行为,而不是垄断结构。因此,产业组织发展目标可以有多种选择,其中,垄断的市场结构在一定情况下也是可以接受的。
从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组织发展目标的研究历程来看,尽管各个时期、各个理论派别的理论依据和主张都不一致,但都是围绕着竞争和垄断的关系展开的。可以说,竞争和垄断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产业组织目标理论研究的主题。绝大多数理论派别或主要的理论派别都是主张竞争高于垄断的,但对于什么是垄断,如何区别垄断和规模经济,政府又如何规制垄断,特别是有效竞争标准等问题,各理论派别的观点有着明显的区别,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由于克拉克的“有效竞争”模式的内容已经涵盖了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的主要指标,在理论上是比较完整的,因此,一直是产业组织目标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他提出的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有效竞争”标准仍是制定产业组织目标的重要依据。
2.2 SCP分析范式
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梅森及其弟子贝恩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尽管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已经突破了这一分析范式,但它仍然是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主体,在产业组织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2.1 市场结构
结构就是构成一定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组织,产业的市场结构是指产业内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主要包括卖方之间、买方之间、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内已有的买卖方和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的买卖方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在现实市场中的综合反映就是市场的竞争和垄断关系,市场结构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主要概念。根据竞争和垄断程度,市场结构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即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中没有任何支配力量存在,企业之间是纯粹竞争关系,其主要特征有四个方面:①市场中企业数量多且规模小,单个卖者或买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②产品是同质的,产业内各个企业提供的新产品之间不存在差别,产品具有完全的替代性。③进出无障碍,新企业进入产业或原有企业退出产业有充分的自由,生产要素在产业间转移没有任何阻力。④完全的信息,生产者既了解市场上其他生产者的产品、技术、成本和销售等情况,也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支付能力,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息完全对称。
完全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供给商,不存在竞争。完全竞争有三个主要特征:①完全垄断的产业中可能会有多个生产企业,但向市场提供产品的企业只有唯一的一家,市场上的全部产品都由它提供。②市场上不存在可以替代的产品,没有竞争。③产业的进入障碍最高,新企业很难或者不能进入该产业。
垄断竞争是指竞争中存在一定垄断的市场结构,其主要特征有四个方面:①市场上有数量众多、规模不大的企业,每个企业的产品在产业的总产量中只占有一个较小的比例,个别企业难以影响产品价格。②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别,但仍具有较大的替代性。③产业存在进入和退出障碍,但障碍较低,新企业能够在付出较小的代价下进入,原企业也可以在较低成本情况下退出。④生产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由于产品差别的存在,各个企业又可以凭借产品差别优势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
寡头垄断是指市场被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的市场结构,它有三个主要特征:①产业内的少数大企业占有全部或大部分市场份额,当少数大企业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时,产业内可以有很多小企业占有剩余市场份额。②一般情况下寡头垄断的产品是有差别,但差别没有改变相互替代的关系,称为“差别少数垄断”,也有无差别产品存在,此时称为“纯粹少数垄断”。③产业的进入障碍很高,新企业进入产业非常困难。
根据行业集中度,贝恩又将市场类型划分为极高寡占型、高度集中寡占型、中(上)集中寡占型、中(下)集中寡占型、低集中寡占型和原子型六类。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增长率、纵向一体化、多元化程度、政府介入的强度和企业制度、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短期成本结构等,其中,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进入和退出壁垒是三项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市场集中度是指在某一特定的产业或市场中,少数较大的企业或消费者所占市场份额的大小,它反映市场垄断或竞争程度的高低。经济规模和市场容量是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两个最直接的因素,其中,经济规模又受企业产品特点、生产技术条件和制度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市场容量又决定于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国家经济政策等条件。
产品差别化是指产业内相互竞争的企业所生产的同类产品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差异,也就是这些产品间的不完全替代性。产品差别化来自于五个方面,即产品性能、结构、外观等方面的不同所产生的物理性差异,由于消费者偏好所导致的主观差异,企业售前及售后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不同所导致的服务差异,由于销售点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空间位置差异,由于促销手段不同所引起的销售方式差异等。
进入和退出壁垒可以从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两方面理解。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已有企业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的企业所拥有优势,它也是新企业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形成进入壁垒的因素主要有四个:经济规模、绝对费用、产品差别化以及政策法规等制度障碍。退出壁垒是指企业因各种原因从原有产业中退出时所受到的种种限制和障碍,它包括沉没费用、解雇费用等。
市场结构的衡量可以分为对单个企业垄断势力的衡量和对行业垄断程度的衡量两种。计量单个企业垄断势力大小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勒纳指数法和贝恩指数法。计量行业垄断程度的方法一般有四种,即集中度法、洛伦茨曲线法、基尼系数法和赫芬达尔指数法。
2.2.2 市场行为(www.xing528.com)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根据市场环境的情况采取的行为。这里的市场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产业的市场结构,它是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当然,企业市场行为又会对市场结构产生影响。市场行为主要包括价格行为、非价格行为。
价格行为是以控制和影响价格为基本特征和直接目的,它包括成本加目标利润定价行为、各种协调定价行为以及限制性定价行为和掠夺性定价行为等。成本加利润定价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作为企业定价基础的是平均成本和目标利润。协调定价是指企业之间在价格决定和调整过程中相互协调而采取的共同行为,其主要目的是限制竞争、共同控制市场、获取垄断利润,常见的价格协调行为主要有卡特尔和价格领导制。限制性定价又称阻止进入价格,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中原有企业“合谋”把行业产品价格定在恰好能阻止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以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的行为。限制性定价是形成进入壁垒的一个重要原因,限制性定价越高,进入壁垒越大。掠夺性定价是一种驱逐竞争对手的定价行为,企业为了将竞争对手驱逐出该市场,而将价格有意定得很低,这种价格既不反映规模经济,也不反映成本差异,是掠夺者期望以未来垄断利润来补偿的损失,其实质是一种不公平的市场竞争行为。
企业的非定价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采用的除了价格手段之外的其他所有的合法手段,它主要包括:①以广告行为为主的促销行为。②以产品差别化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开发等创新和技术活动。③以减少交易成本为主要特征的企业组织行为等。企业非定价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本企业区别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行为,通过这种行为形成产品、服务和组织差异,从而获得市场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广告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介绍产品性能、诱导消费者购买等的一种行为。广告对消费者选择产品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广告可以有效增加收入、扩大市场份额,但同时也增加了成本。一般来说,当广告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率等于需求广告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的比率时,企业实现最优广告水平,即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广告费用支出水平。广告投入大小与产品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品产业的广告密度(广告费与销售收入的比率)普遍高于生产资料产业的广告密度;二是后验商品(指那些质量必须在购买之后才能检验的商品)的广告密度比前验商品(指那些产品质量在购买之前可以检验的商品)要高;三是方便商品(指那些单价较低、购买频率比较高的商品)的广告密度要比选购商品(购买频率低、单价较高的商品)的广告密度要高。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与广告有着重要的关系,广告密度与集中度紧密有关(见图2-1)。
图2-1
由图2-1可以看出,中等集中度的产业比高或低集中度产业具有更高的广告密度,这是由于刚开始时随着集中度的提高、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加,企业盈利会随之增加,更多广告支出就有了资金的保证。但随着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一方面由于垄断程度提高,企业做广告的动机减弱,广告费用相对减少;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数量减少,企业相互依存度增大,企业为避免广告大战,将理性控制广告支出,或串谋共同减少广告费用。因此,随着集中度的提高,企业广告费用有一个逐步提高再从高峰处缓慢下降的过程。当然,广告对集中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竞争性产业来说,广告有着明显提高集中度的作用。同时,广告通过商标和信誉的形成增加了无形资产,提高了产业进入障碍。
产品差别化行为是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行为,它通过研究开发活动来改善产品质量、改变款式、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具有鲜明个性,从而取得市场优势。产品差别化行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不断推出新产品,进入新领域;二是改进、提高原有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三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断改进原有产品的性能,增强其功能,以及改善原有产品的款式、包装等;四是在原有产品生产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出新的产品。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取决于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它与企业规模正相关。
企业组织行为主要包括企业兼并和企业合作两个方面。企业兼并是指一家企业通过市场购买或其他有偿转让的形式,控制或吞并另一家企业,从而实现产权转移的经济行为。企业兼并是减少交易费用的本质要求,除了减少交易费用外,企业兼并可能实现的利益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二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三是降低产业进入壁垒;四是减少经营风险;五是确保原材料、半成品等投入品的供应。企业兼并可以分为横向兼并、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三种。企业合作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供应链上企业的联盟合作关系;二是指规模较小的同行企业为了有效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共同应对市场巨头竞争压力的一种联盟合作关系。
2.2.3 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它反映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市场绩效的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1)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包括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两个方面。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是企业资源利用程度,是企业生产效率的体现,它可以用企业利润率来测量;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是资源在产业内各企业合理分配程度,可以用产业利润率即企业平均利润率水平来测量。一般来说,企业市场势力越大,企业集中度越高,利润率就越高;消费者市场势力越大,消费者集中度越高,利润率越低。但在完全垄断情况下,利润率虽高但资源配置效率反而下降。
(2)规模结构效率。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是从产业内规模经济效益实现程度的角度来考察资源的利用状况。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经济规模的实现程度,通常用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表示。②在具有连续流程特点的产业或相关产业中,经济的合理垂直结合及实现程度,可以用实现垂直结合的企业的产量占各流程阶段产量的比例表示。③企业规模能力的利用程度。一般来说,如果达到和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给者,这说明该产业充分获得了规模经济效益,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处于理想状态。
(3)技术进步。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技术进步是指企业的发明、革新和技术转移活动。技术进步渗透于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各个方面:产品差别和产业的技术特点密切相关,经济规模必要的资本壁垒与大容量、高效率的技术发展相关,企业兼并和产业集群化发展都与技术进步类型、技术进步程度和条件存在密切的关系。技术进步反映的是动态经济效率,它是衡量市场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准。一般来说,竞争性产业比垄断性产业具有更强的技术进步动力,垄断性产业比竞争性产业具有更强的技术进步能力,高度的竞争或垄断可能不利于技术进步,竞争和垄断的某种组合形式可能最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
2.2.4 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1)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价格等于平均收益,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也等于市场价格,企业不能影响价格。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短期内会将产量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对应的产出量上;从长期看,随着产业市场供求关系和相应价格的变动,企业为了维持最大利益,或者通过长期的准备进入一个利润前景更好的产业,或者重组企业改变企业结构,或者留在原来产业但改变经营规模。从市场绩效上看,完全竞争条件下,经济资源可以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和最优的使用。一方面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各个产业内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市场中既不存在经济资源供过于求,也不存在经济资源供不应求,经济资源因此实现了最合理的配置;另一方面,充分的竞争使得每个企业都在最低平均成本线生产,它既实现了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也实现了消费者福利最大化,从而使得经济资源得到了最优利用。
(2)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从市场行为看,由于在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的边际成本递增,而边际收益递减,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必然选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所对应的产量,再根据市场需求曲线确定价格;长期内,如果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垄断不再带来利润甚至亏损,企业将会通过控制生产规模或创新产品或进入新产业等行为来改变不利局面。从市场绩效上看,除自然垄断可能会带来高效率外,垄断条件下的市场绩效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由于垄断产业的进入障碍非常高,新企业难以进入,资源不能合理流动,因此不同程度存在着产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二是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长期获得超额利润,但也可能因此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和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从而会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效率,阻碍技术进步。
(3)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从市场行为看,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都很激烈,每个企业都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和产品差别选择自己的价格和非价格策略组合:一是以价格竞争为主导;二是企业都有扩大产品差别、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强非价格竞争力的积极性;三是企业都重视广告等促销手段的运用,但广告等促销方式的竞争不如垄断产业激烈。从市场绩效看,垄断竞争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都比完全竞争产业低,具体来说有四个特点:一是垄断竞争产业的平均成本不能保持在最低水平上,资源利用率达不到最高;二是垄断竞争产业内不存在长期超额利润,有时会由于过度竞争导致产业内大竞争企业亏损;三是产品多样性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因而增进了消费者福利;四是经常存在的过度竞争会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导致成本增加,又加重了消费者负担。
(4)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从市场行为来看,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弯折线,企业不会轻易调整价格,价格一般比较稳定;企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确定产量,市场价格是对应产量与需求曲线决定的;在寡头垄断产业中,大企业间依存度较高,容易采取协调和共谋行为,以获得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从市场绩效看,寡头垄断市场有三个特点:一是由于存在较大的进入障碍,新企业难以进入,生产要素在产业间转移比较困难,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二是寡头企业间为了获得垄断利润,可能会采取限制产量的共谋行为,导致供需矛盾,从而损害消费者福利;三是企业间非价格竞争会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花色品种,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增进消费者福利。
2.3 SCP分析范式的不足与修正
SCP分析范式的形成,标志着西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成熟,产业组织理论因此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它不仅影响了整整一代经济学者,也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自芝加哥学派兴起后,SCP范式受到了产业组织各理论派别越来越激烈的批评。批评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SCP分析范式缺乏深刻而又明确的理论基础。它假定所有的企业行为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且只是简单地认定企业行为均受市场结构决定,没有注意到不同企业类型、不同组织形式等所造成的企业行为的差异和多样化;对一些大型企业的成长过程、行为特点和产业集中趋势,它也不能从理论上给予有力的解释。第二,SCP范式的分析方法是静态的和单向的,而在实践中人们没能发现市场结构通过决定市场行为来决定市场绩效的关系是完全单向、稳定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在SCP分析框架中,市场中企业行为之所以发生了不同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变化,只是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企业发生的各种行为都是内在的,是现行市场结构的结果。它没有认识到市场结构也受企业行为的影响,也可能是前期企业行为的结果。这种静态和单向的分析方法使得传统SCP分析框架无法将决定企业行为的其他因素(如企业产权结构、组织形式、交易费用等)纳入到自己的框架中,导致了严重的缺陷。第三,SCP框架中,衡量市场绩效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损害竞争,然而竞争并非一定是高效率的,只有有效竞争才是高效率的。第四,SCP分析范式是以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掌握完备的成本、需求等全部信息为前提进行研究的,这既与现实不符,也使得理论缺乏解释力。SCP分析范式还面临着一系列计量难题,当然这也是其他经济学理论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新产业组织理论对SCP分析范式进行了修正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SCP范式中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创新,将研究的重点从市场结构转向市场行为,形成了交易费用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策略性行为理论、产品差别化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等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产生的,企业规模的边界也是由交易费用决定的,同时运用企业代理理论解释企业目标偏离问题,说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行为特征。核心能力理论是在塞日尼克“独特能力”概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也是为了形成“独特能力”或者说是核心能力,企业是核心能力的集合体。企业在既定的市场结构下,不仅要实施一定的市场行为,还要执行内部行为,构建核心能力。不同的产业往往需要企业具有不同的核心能力,产业组织影响企业的行为主要是通过企业调整自身核心能力的行为来实现的。核心能力的调整对市场绩效起着更加直接的作用。策略性行为理论认为,在垄断或寡占的市场中,市场环境不再是外生的,主导厂商可以通过策略性行为改变市场环境,从而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改变竞争对手对未来事件的判断,达到迫使竞争者做出对主导厂商有利的行为。产品差别化理论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含义模糊的产品判别模型划分为由于产品质量不同而形成的垂直差别和为了适应消费者不同偏好而形成的水平差别两种。该理论运用伯川德—纳什均衡的方法分析两类差别的市场均衡及其社会福利含义,分析差别化产品条件下的价格决定问题,以及寡头垄断企业的产品选择问题。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以沉没成本、完全可竞争市场、自由进入—退出、可维持性等几个重要概念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该理论认为,决定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因素仅仅是沉没成本的大小。可竞争的市场就是自由进入和退出的市场,也就是沉没成本为零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即使具有垄断性,由于潜在竞争的威胁,垄断企业也不可能获得超额利润,市场将稳定在与竞争均衡相同的价格水平上。
(2)建立了SCP双向、动态的研究框架。新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和复杂的关系,从短期看,市场结构限定了企业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环境,因而决定着市场行为,而市场绩效总是行为的结果出现的,图2-2中实线所示的方向,显示了这种因果关系。从长期来说,市场结构是在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往往是市场行为变化的结果,有时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使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从长期看,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不是唯一的、单向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双向因果关系。在图2-2中,虚线所示方向显示了市场行为对市场结构以及市场绩效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影响。
图2-2
上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关系是以成熟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对制度环境与市场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实际上制度条件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市场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的国家中,制度环境的影响尤为明显。而且,不同的产业,由于其经济技术特征的不同,其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而市场绩效的表现往往也是不同的。因此,产业经济技术特征也是影响产业组织的重要因素。完整的SCP框架应该包括制度环境和产业经济技术特征等因素,见图2-3。
图2-3
(3)突破了完全信息的假定,建立了不确定性理论。该理论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信息的掌握一般是不完整的,并将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成本、需求等信息的掌握程度用0~1的概率表示,进而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企业和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不确定性理论运用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方法,不但分析了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和消费者的静态与动态市场行为,而且研究了企业的研究开发行为,成为新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成果。本书将基于修正后的SCP框架展开对第三方物流的分析和研究。
【注释】
[1]杨建文、周冯琦.产业组织[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6.
[2]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110-120.
[3]杨建文、周冯琦.产业组织[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15.
[4]余东华.论新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与发展.天津社会科学[J].2004,3:77-81.
[5]余东华.论新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与发展.天津社会科学[J].2004,3:77-81.
[6]斯蒂芬·马丁.高级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