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电感应的发现
1833年,迈克尔·法拉第在英国皇家学院获得教授的头衔。从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书铺学徒,到堂堂学府的教授,一时间成为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法拉第出生在一个铁匠家庭里,13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一个书铺里当学徒。从此,他风里来雨里去,穿街走巷,用自己辛苦的劳动换取微薄的收入。可是,他从书铺中也找到了真正的快乐:书铺里有读不完的书。
“一根玻璃棒,在一块毛皮上摩擦几下就能产生静电,就能吸起一片片纸屑,真是太奇妙了。”有一次,法拉第从《大英百科全书》里看到了玛西特夫人讲述的实验,感到非常奇特,便照着书中讲的那样做起实验来。
他跑到药房里去找一些扔掉的小瓶子,买一些便宜的药品,躲在自己的小阁楼里精心地搞着自己的研究,如痴如醉。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法拉第被化学家戴维发现。这个发现了多种新元素的伟大化学家十分爱惜人才,尤其是对出身寒门的人才格外爱惜。他把法拉第招到了皇家学院,做自己的实验助手。到了皇家学院的实验室,法拉第如鱼得水,专心致志地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www.xing528.com)
当时,科学家已经证明电能可以转变成磁,可是,磁能不能转化成电呢?还没有科学家能够用实验来证明这一点。法拉第决心把这个问题弄个明白。
在这之前,法拉第已经完成了电磁学上的一个重要试验。他在一个玻璃缸中央立上一根磁棒,倒上水银以后,让磁极的一端露出来,再用铜丝捆住一块放到水银缸里的软木,将导线一端接在磁棒上,另一端通过铜丝与磁棒的另一极连起来。这样,电源接通后,导线马上开始移动了。这个试验在电磁学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为了彻底弄清磁是否能转变成电这个问题,法拉第几乎整天都想着这事儿,那个时候,他的口袋里总是放着一个电磁线圈的模型,一旦有空就把这个模型拿出来比画比画,认真地思索着,有时还自言自语,或者一头扎进了实验室。直到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才把磁转变成电的实验做成功。他把这种磁棒在线圈中运动所感应产生出来的电流,叫做“磁电”,这种感应叫“磁电感应”。
发现“磁电感应”后,法拉第加快了他的研究步伐,利用这一原理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有了发电机和变压器,就能大量地产生电了。从此,电从科学家的实验室走向了家庭、工厂,成为人们改造世界、创造财富的巨大能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