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贝柳斯的经典音乐作品《芬兰颂》赏析

西贝柳斯的经典音乐作品《芬兰颂》赏析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芬兰颂》《芬兰颂》是西贝柳斯的代表性作品,创作于1899年。西贝柳斯为这一“历史场景”所写的配乐,包括一首总的序曲、每一场的前奏曲,为诗朗诵而作的柔和伴奏,以及一首最重要的总结性音乐诗——《芬兰颂》。这首举世闻名的杰作,曾对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它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这首如歌的旋律后来被改编为著名的合唱曲《芬兰颂歌》而流传各国。

西贝柳斯的经典音乐作品《芬兰颂》赏析

《芬兰颂》

《芬兰颂》是西贝柳斯的代表性作品,创作于1899年。当时,由于处于沙俄的重压之下,上演时曾冠以《夜曲》这样的标题,以瞒过当局审查。1899年夏,处于沙俄统治下的芬兰人民不满于统治者的压迫和独裁政治,掀起了一场捍卫芬兰的自由和维护宪法权利的运动,人们为了声援被迫相继停刊的报界,组织起为新闻记者募集资金的义演活动,在义演最重要的一次晚会上,展示了以芬兰神话历史主题组成的在当时最受欢迎的一系列生活画面,这个节目称作“历史场景”。西贝柳斯为这一“历史场景”所写的配乐,包括一首总的序曲、每一场的前奏曲,为诗朗诵而作的柔和伴奏,以及一首最重要的总结性音乐诗——《芬兰颂》。这首举世闻名的杰作,曾对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在向全世界诉说位于北极圈的这个小国为生存而进行的殊死斗争,并使全世界确信芬兰并不是沙俄独裁统治下的一个附属国,所起的作用比千万本小册子和报刊论文都重要得多。它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

乐曲分为两个部分,最初音乐的速度为平稳的行板。音乐一开始的铜管合奏有力地呈现出主题,粗犷、强烈而沉重,被称为“苦难的动机”,表达出一种受禁锢的人民所蕴藏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音乐的进行突然加快,在低音弦乐器阴森森的背景的衬托下,铜管乐器和定音鼓带出的一个极其刺激的节奏型,把听者带入了充满紧张的戏剧性冲突的战斗场面,掀起了一个强有力的高潮。

谱例274

音乐一转,木管模仿管风琴的声音,具有宗教意味,弦乐做出回应,音调同样沉重而悲凉,惨遭着苦难。接着铜管和定音鼓相继进入,悲痛情感越发浓重。

谱例275

音乐速度转为中庸快板,情感发生变化,铜管吹响号角声,动感的节奏号召着人们蓄积力量,起来反抗。弦乐和木管柔弱的旋律,逐渐转化为快速的音流,音调斗志昂扬,人们走向战场。

这一动机的嘹亮声响与苦难动机交织在一起,展开一段之后,从低声部响起另一个坚定有力的号召斗争的动机。(www.xing528.com)

谱例277

第二部分,音乐速度转入快板,主题旋律是舞曲风格,欢快的音调,犹如战斗胜利的欢呼声,木管乐器呈现出的充满必胜信心的动机,和胜利颂歌的主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斗争场面。它似乎在说,大家一起来,一起欢呼,一起歌唱吧。所有的声音一起汇集,掀起音乐的高潮。

谱例278

欢腾的节奏突然发生转折,木管奏出一条如歌的温柔旋律,它真挚而虔诚、宁静而安详,这是抒情的告白,是作曲家对祖国爱恋的深情倾诉。这段音乐反复一遍后,乐曲出现了颂歌主题,曲调庄重舒缓,渗透了人民热爱祖国的崇高而神圣的感情。

谱例279

随后小提琴大提琴重复吟唱这条旋律。乐曲回忆着战斗的号角声、民众的集合声、战斗胜利的欢呼声,掀起全奏的高潮,并在辉煌的气氛中结束。

这首如歌的旋律后来被改编为著名的合唱曲《芬兰颂歌》而流传各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