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小调第一交响曲》
《c小调第一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经典巨作之一。该曲从构思到最后完成,共花费21年时间之久,在完成之时,勃拉姆斯已然43岁。此曲创作耗时如此之久,是因为勃拉姆斯苛求点滴,精益求精。而勃拉姆斯性格严谨,在乐曲创作方面更是追求完美。他立志:要创作就要创作出与“不朽的九大交响曲”共负盛名的作品。所以勃拉姆斯不惜半生反复推敲,才创作出这首能与贝多芬交响曲相媲美的举世之作。
勃拉姆斯一生虽然只创作了四首交响曲,但每首都可谓是经典之作,乃被称为继贝多芬之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他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被世人称作“第十号交响曲”。所谓“第十号”指的是本曲续接于贝多芬“不朽的九大交响曲”之后,成为第十首著名交响曲之意。《c小调第一交响曲》留有作者“狂飙时期”的一些印迹,乐曲中充满了斗争、烦恼、苦闷、失意、喜悦等人间情感的交织,是遍历人世沧桑者最伟大的精神安慰,也是勃拉姆斯留给世人的精神至宝。有趣的是,勃拉姆斯故意在本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中引用了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曲调,不负其“第十号交响曲”之美名。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近似如歌的行板,c小调,6/8拍。其主题贯穿于整个乐章,主部主题始终以一种胜利昂扬的姿态凌驾于乐队阴沉的背景之上。该乐章以传统的奏鸣曲式写成,序奏以强音开始,表现恐怖紧张的气氛。给人以悲剧序幕的感觉。确立了悲剧性的基调,实际预示着整出戏剧的内容:定音鼓、低音大管和低音提琴均匀奏出的一系列八分音符,创造出一种阴暗而不详的背景,这种效果曾有人把它比作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的命运敲门声,而在这节奏背景上同时出现了两个反向进行的旋律,一个是小提琴和大提琴奏出的上行旋律,另一个是木管乐器和中提琴的下行乐句:
谱例153
总体来说,这段引子的色彩是阴暗的,其中有叹息、呻吟和尖声叫喊的音调。当引子渐渐平息后,情绪出现转折,仿佛霎时揭开了悲剧的宏伟序幕,剧情发展完全展露在听众面前。接下来,呈示部的第一主题由第一小提琴领头奏出,这个由大小调交替组成的主题虽然比较简单,但它具有无比昂奋的热情和火一般的活力:
谱例154
这一主题的进行不安定的且有爆发性,发展的气势如同万马奔腾,不久情绪转趋和缓,出现了短暂平静的瞬间。在尾声中再次浮现出引子的动机,在温柔起伏的音乐浪潮中主题最后一次露面,但它猝然中段,恼人的斗争并没有解决,弦乐器组最后一个拨弦音把整个乐章带入寂静之中,告之乐曲结束。
第二乐章,持续的行板,E大调,3/4拍,带有类似第一乐章的寂寥阴暗的悲剧色彩。但它并不流于感伤,反而给人以高雅、与众不同脱俗之感,显得格外温暖和诚挚。该乐章是勃拉姆斯一首经典的器乐抒情诗,体现对生活景观中产生的梦幻与沉思的心境:痛苦和甜蜜,悲伤和喜悦,安宁和兴奋,都笼罩着失意和抑郁的色彩。乐章直接从小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开始:(www.xing528.com)
谱例155
美妙的旋律带有一丝伤感,那宽广的呼吸,有如透过泪珠的笑容。紧接第一主题的终止之后,双簧管便孤独奏出乐章的第二主题——一支同样美丽可亲、也同样悲戚感人的旋律,它诉说着一个受折磨的心灵深沉的悲叹:
谱例156
第三乐章,温雅而略快的快板,降A大调,2/4拍。根据贝多芬以往的传统,交响曲第三乐章都是活泼的诙谐曲,而勃拉姆斯却别出心裁,避免袭用古老而传统的小步舞曲,而是自创新风格写成了典雅的复三部曲式乐曲。在本乐章中,可以深深体会到勃拉姆斯淳朴心灵的寄托,旋律间荡漾着淡逸的寂寞感。乐曲继续前一乐章的抒情气氛,怀有清淡的忧郁之情。第一主题由单簧管柔美地奏出,旋律秀丽、典雅,充满着维也纳生活舞蹈音乐的音调,由于省略低音大管和定音鼓,色泽清澈透明:
谱例157
第四乐章,不快而灿烂的快板,C大调,4/4拍。勃拉姆斯在最后的乐章,终于唱出胜利的凯歌。然后本乐章并不像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英雄性”的直率表现出沸腾的欢呼,而是在欣喜之余,沉湎于回顾与冥想之中。
该乐章为奏鸣曲式,但是在呈示部的两个主题呈现后,作者急于运用其类似合唱的基本主题以构筑一首宏伟的欢乐颂歌,因此,他略掉了传统的展开部。而是把发展部的任务交给再现部去完成,即把发展部和再现的作用结合在一起。再现部开始时弦乐器走出像火一般炽热的合唱主题,作者大胆发掘这一主题的一切可能性,处理的很有独创性,很多样化而又合乎逻辑,成为趾高气扬的欢乐的辉煌表达。这一主题一直在发展,戏剧性一直在增长,乐章近结束时,铜管乐器以其雄伟的力量完全主宰了整个乐队,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一样,这部c小调的交响曲最后用C大调强有力的主和弦作为结束——一切全都沉浸在凯旋的气氛之中,成为对生活的大喜若狂的赞颂。
在勃拉姆斯的四部交响曲中,《c小调第一交响曲》无论在思想构思、结构原则,或是在主题形象和风格方面,都更接近于贝多芬的交响曲,如果说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所表达的是神性思维下理性与世界的关系的话,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则走入了现代思维,在理性的思维下且颇存于人心的幻想,在人性的因果关系中勃拉姆斯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审慎与严谨。他是新浪漫乐派、即标题交响乐派创作经验的摒弃和对贝多芬传统的集成者。使得该交响曲成为经久不衰的杰出佳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