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的祖国》-经典名作赏析

《我的祖国》-经典名作赏析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的祖国》斯美塔那1874年9月刚刚开始写这部作品的时候,遭到了与贝多芬同样的耳聋的厄运,并且一个月之后完全失聪。这座城堡在民间传说中是捷克的祖先修葺而成的,是第一个捷克国家的立足之地,是李布舍公主治国的地方。

《我的祖国》-经典名作赏析

《我的祖国》

斯美塔那1874年9月刚刚开始写这部作品的时候,遭到了与贝多芬同样的耳聋的厄运,并且一个月之后完全失聪。作为一位作曲家,当承受这种沉重打击的时候,他并没有吓倒,而是以他坚毅的精神同病魔斗争,终在1879年6月历经五年多的时间全部完稿。在此期间,他将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热爱、对音乐的挚爱全部溶进这部音乐中。

这是一部描写捷克人民反抗侵略压迫的斗争历史、波希米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生活习俗的交响史诗。诗集包括六首交响诗,虽然是各自独立,但在音乐所刻画的形象和主题思想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如俯瞰着布拉格城的古老城堡《维谢格拉德》、坐落在迷雾中的《伏尔塔瓦河》和《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有古老的传说《萨尔卡》和劳动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英勇抗争诗篇《塔波尔城》和对美好和平未来的憧憬《勃拉尼克山》,这些景观和事件正是这些组曲的标题。关于诗集标题的文字说明,作者本来打算邀请一位诗人为每一首交响诗撰写一些诗句,但他后来只选用了一些散文式的说明,他认为这些富有诗意的散文更能令听者无限的想象。而实际上,这些组曲在音乐结构、情绪的发展上有其自身的规律。在体裁上,他也不同于其他民族乐派的名家,为了更加自由的表达这些内容,体现音乐如诗般的意境,他避免使用了奏鸣曲式、变奏曲式,更多了加进了随意自由的元素。

(一)维谢格拉德

先知竖琴响了;歌唱维舍拉德光辉、荣誉、比武、战斗直至最后衰亡等事迹的先知之歌。全曲结束在哀伤的音符上(行吟诗人之歌)。”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解释,“维谢格拉德”是一座坐落在伏尔塔瓦河和布拉格城悬崖峭壁上的一个古老的城堡。这座城堡在民间传说中是捷克的祖先修葺而成的,是第一个捷克国家的立足之地,是李布舍公主治国的地方。作者写这部音乐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回顾这座城堡“黄金时代”的历史,让那些曾经的辉煌与成就来激励波希米亚人将抗争进行到底。

主题在呈示前由竖琴奏出前奏部分,为下面壮丽河山的描写作了铺垫前奏较随意,这是在缅怀古代歌手留米尔弹琴说唱时的情景。这段音乐的材料符合当时游吟诗人的特点,当时这些诗人都是采用一种多弦的乐器来为自己所唱的歌曲伴奏的:

谱例139

同时,降E大调的调性也为这古堡增添了一分庄严肃穆的色彩。主题由朦胧的法国号到纯净的木管乐器相继奏出,而后在音乐上更加饱满,在加进定音鼓后这更庄严威武的形象更接近于中世纪教堂音乐——圣咏。而后竖琴的前奏再次响起,中间穿插着木管乐器,直至弦乐器再次重复演奏这段主题。所不同的是,音乐的色彩更加明朗,更加释然。最后全乐队齐奏,情绪空前的高昂、悲怆。这是诗人用音乐作为导火索,引出人们对祖国过去繁荣昌盛的怀念,并为此感到骄傲。

第二段音乐首先运用了弦乐器,用较快的速度和变化音来制造紧张的气氛。维谢格拉德那特有的明朗、安然的旋律消失了,一时间,各声部的弦乐器如波涛汹涌般滚滚而来,似乎是为一场争战而做的准备。随后铜管乐器模仿的军号毅然响起,这段用激昂、高亢的音乐赞叹了城堡中骑士们的功绩:“这里有欢乐的军号和罐鼓声,骑士们挥舞着白刃为迎接胜利的争战而操练,群集的战士们的盔甲映着太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整个维谢格拉德震荡着庄严的颂歌和胜利的欢呼。”随后又出现一个新的主题,它来源于乐曲的基本主题,旋律较悲凉。这也许是为战争后牺牲的战士谱写的哀乐,它是那样的平静安然,最后变得开朗,这是一首赞美祖国人民勇敢忠诚的动人交响乐

第三段音乐是抒情主题,它是由军号合奏和维谢格拉德的二者综合后变化而成的,随后在庆贺战斗胜利而凯旋归来的颂歌中走向高潮。高潮过后,在弦乐器的震音中,音乐逐渐走向平静。人们只知道这个城堡在传说中历史久远,在这片废墟之下,游吟诗人的琴声回荡耳畔,这时那首熟悉的第一段音乐的主题再次响起。在这段尾声中,即有乐队全奏宏伟,又有竖琴那灵动的回响,最后安然的结束全曲。

这篇交响诗在体裁上将复三部曲式与奏鸣曲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首尾舒缓与快速而富有动力的中部形成对比,而为了克服三部曲式的材料的单一性,作者又将第一部分的部分材料在第三部分中得以再现,使音乐的三个部分得到有机的统一。在内容上,它是伟大祖国的象征,这一主题也在以后其它五个组曲中得以展现。

(二)伏尔塔瓦河

“伏尔塔瓦河发源于幽深的森林——舒马拉,它是由两条支流汇合而成的,一条河水暖和舒畅的流着,另一条河水冰冷冷缓慢的流着。哗哗的流水声像铃声般清脆悦耳,在明媚的阳光下闪耀着。河水流呀流呀,穿过了无边无际的大地,越过了广阔绿色的草原婚礼正在一个乡村里进行着,幸福的欢呼声在空中震荡。伏尔塔瓦河沐浴在月光中,水中女仙在欢快地舞蹈,河面上影映着古老的城堡和废墟,它象征着古捷克的英雄历史。河水拍击山岩,浪花四散,旋入圣约翰的湍滩后巨流浩浩荡荡奔向布拉格,那儿有着古捷克统治者维谢格拉德的宫殿,诗人、音乐家可以听到伏尔塔瓦河在怒吼、翻腾、激荡驰向远方易北河。”

和我们中国的黄河一样,捷克最大的河流——伏尔塔瓦河——是捷克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它与捷克人民生死与共,在这里孕育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生命。这首交响诗是全套曲中最负盛名的篇章,在1874年12月首次公演时受到广大听众的热崇。为了体现伟大的母亲河及其河畔美丽的景象,作者在这里摒弃了单一主题的原则,取而代之以“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乐曲按照一定的层次井然有序地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两岸景观,并把他们有机的贯串统一,有力的突出了永远年轻、民族精神永在的伏尔塔瓦河这一形象。由于音乐由始至终都是对景色的描绘,因此作者在总谱上额外地加上了许多文字的说明。

伏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一条暖流,一条冷流。开始由富有深韵的长笛独奏,描绘了伏尔塔瓦河的源头,那山涧潺潺而流的小溪。用二度级进辅助音、经过音的形式来形成一组组的动机来描绘小溪顺着山涧潺潺而流的形象。没有低音,没有和弦,没有伴奏,小溪的清澈如同长笛这一种乐器构成的单一的织体形式:

谱例140

第二个源头也随即而来,这是从上一主题中引申而成的新题材,当温暖的单簧管吹奏与拥有冰冷音色的长笛交织在一起时,象征着两条水源的结合。而后,弦乐响起,响起了斯美塔那在这篇交响套诗中所作的最出色的旋律:

谱例141

这首如歌的旋律织体丰富并以大小调的形式交替出现,它标明交汇的小溪俨然已是波澜翻滚的长河了。这个主题来源于捷克的民间音调,即情感真挚,又在个别音调上运用上行二度级音和长音令旋律略显宽广豪迈,是作者出自于心灵对伏尔塔瓦河由衷的赞叹。作者将这一主题的结束音作为下一主题的首音,嘹亮的号角伴随着鼓声雄雄响起,展现出了林中狩猎的场面。而后,号角声愈来愈弱,趋于平静,夜幕降临,弦乐器响起了纯朴、明快、节奏感非常强的捷克民间波尔卡小曲,这是人民狩猎归来庆贺的场面,他们随着音乐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第二段音乐开始由一个长音用多种乐器相继奏出,用各自独特的音色相叠连,把伏尔塔瓦河带进了神秘深夜中。长笛和单簧管再次响起了那条熟悉的旋律,那与它相交织的小提琴的旋律犹如一轮明月,在这份神秘中带给人一丝温馨。中间还有竖琴的伴奏,水仙女在神幻的景象中翩翩起舞。

作者再一次的将第二段音乐的结束音作为下段音乐的首音谱写,这段段音乐是描绘伏尔塔瓦河穿越斯瓦托扬斯克石滩峡谷的景象,惊涛骇浪扑打岩石的雄伟场面令人惊心动魄。有号角声和全奏齐奏的连接后,再一次奏起那段宽广、优美的伏尔塔瓦河主旋律。不同的是,在一些转折处作者刻画的更加深刻,更富有影响,时而明亮,时而阴暗,时而惊恐不安,而后铜管乐器响起,它加强了乐曲的气势,河流湍急汹涌的势头在不断高涨,达到了空前的高潮。而后,响起富丽堂皇的大调主题,标志着伏尔塔瓦河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接着初升的太阳。最后,伏尔塔瓦河流到维谢格拉德城堡身旁,这凯旋而来河水滔滔流去,最终消失在远处并以维谢格拉德主题的两个威严的和弦来结束全曲。

这首乐曲选用了伏尔塔瓦河以及河岸的狩猎、水仙舞等几个景象作为视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这几个乐段有两处用同音相衔接,非常自然,这种手法值得后人借鉴。《伏尔塔瓦河》交响曲受到各国的欢迎,在现今音乐厅中经常可以看到这首交响曲作为独立曲目被演奏,因此,斯美塔那也当之无愧的称为“捷克音乐之父”。

(三)莎尔卡

“这个作品不描写地方只描写情节,即少女莎尔卡的传说。音乐一开始就展现了激怒了的女郎的一幅肖像,她发誓要向全体男子报仇,为了她爱人的不忠。远远听到茨替拉德(Ctirad)和他的披甲戴胄的扈从的来到,他来侮辱和惩罚少女们。他们远远听到一个被绑在树上的少女的喊叫(是故意的做作)。茨替拉德一见她就为她的美貌着了迷,深深地爱上了她,并释放了她。她准备了药酒欢娱茨替拉德和他的扈从,使他们昏昏入睡。号角声招来了隐藏在远处的少女们,她们冲出去进行嗜血的屠杀。在大屠杀的恐怖中,莎尔卡的愤怒得到了报复——这就是这个作品的结局。”

这首交响诗完成于1875年2月20日,在全套诗集中篇幅最短,但却最具戏剧性。这是因为乐曲的题材来源于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捷克的“娘子军”——据考证大致发生在7世纪末8世纪初的时代。传说中的女主人公莎尔卡是残暴、冷酷的,但在许多以此为题材的作品中却对这位主人公有着不同的诠释。例如捷克作曲家扬纳切克的同名歌剧中,他把萨尔卡刻画成有血有肉的女人,当她看到战友们焚烧茨替拉德的时候,她自己也纵身投入火中。而菲比赫将萨尔卡更加仁慈化,她将茨替拉德放走,自己从悬崖投身至狭谷中。斯美塔那将萨尔卡刻画得更富有女性的特点,她爱上了茨替拉德,并将她骨子里的桀骜不驯与对茨替拉德的爱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加深了作品情感上的戏剧冲突。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戏剧性,让这首交响诗在风格上全然不同于其他五首。

这首乐曲是由代表两个男女主人公的主题穿插而成。乐曲开始就展示出它迫不及待的愤怒之情,休止符把乐句分化成切分音的形式,这不平静的旋律是莎尔卡狂愤的怒吼。她号召娘子军,激励她们为自己的自由而奋斗。夹杂着一些柔情的音调,这也许是女性内心柔美、善良的写照。

随后的音乐强弱分明,由于强拍与弱拍相交替造成音乐的节奏感很强。基础素材在不同调性上一层层的上行模仿,夹杂着军号的声音由远及近的传来,这是茨替拉德队伍的脚步声。

第二部分的高潮还没有奏完,一段拥有百般悲情的单簧管旋律从这份激昂中流出。这是萨尔卡被绑在树上对茨替拉德的哭诉,“我叫萨尔卡,给娘子军抢到此地,她们听到了你们队伍的马蹄声才把我丢在这里,请你们放我回家去吧!”而后大管和大提琴的独奏与单簧管的独奏相互应答,这是茨替拉德与莎尔卡的对话,这段对话茨替拉德与莎尔卡首次的相见,这为他们的爱情主题作了铺垫。(www.xing528.com)

这首交响诗“爱情场面“在此亮相。小提琴奏出明快的旋律代表莎尔卡对爱情的热情向往,而大管和大提琴不断用疑问式旋律奏出的是茨替拉德对莎尔卡的疑惑。这段音乐把人的矛盾心理与世间的纯美刻画得入木三分。随后,军号声传来,“宴舞场面”开始。作者在这里运用了许多不谐和音来描绘战场上的士兵表现舞蹈的形象,为了增加音乐的生动性,还特意加进去了盔甲撞击的叮叮当当的响声。

宴舞后,战士们歇息了,平静后是暗藏的杀机。当强有力的号角声作为信号传到几十双娘子军的耳中时,她们知道,复仇的时机终于到来了。而萨尔卡此时对娘子军的忠心与对茨替拉德的爱俨然已经是一对矛盾,单簧管的儿奏表出了她复杂的心理活动。最后忠心终于战胜了爱情,她与娘子军会师后音乐在她的奔放、威武的主题下,音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她们将茨替拉德与他的士兵全部歼灭,她们最终胜利。

这段交响诗以它充满戏剧性音调,时而激烈,时而哭诉,时而纯美欢乐,以独特的方式歌颂了古代捷克的英雄。

(四)波希米亚的森林与草原

“这是看到了捷克大地的总的感觉印象。到处都在热情的歌唱,既欢乐又忧郁,从森林和田野里发出回响。森林地带——由圆号独奏暗示——和欢乐的肥沃的易北河低地,以及其他地方,全都在发出赞美的声音。每一个人可以随自己的意思来解释作品;使人在她的面前展开了一个明晰的视野,但当然要注意细节。”

如果说莎尔卡是一个富于生动、激情的故事,那么这部作品则是一幅描述原野和森林的风景画。它于1875年10月18日完稿并于次年12月10日首演。1875年的夏天,斯美塔那双耳失聪后从布拉格来到东北部的亚布科尼查山居住在女儿的家中。在山区中,他被原始森林这大自然带来的生机而感染,作出这部赞美祖国自然风光的颂歌。

森林是辽阔的,开头的引子迎合了这一点,作者动员全乐队齐奏,庄严的铜管和弦和宏伟的管弦乐器华彩在一个动机多次重复的演奏下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一望无边的森林图景:

谱例142

斯美塔那这样说道:“这段引子应该表达每一个来到捷克的人所获得的第一个强烈印象。”音量变弱,传来了朴素、忧愁的歌声,这是单簧管的独奏。随后双簧管和大管相继而出,作者这样解释这段旋律,“好像看到了天真无邪的农村姑娘。”

第一段音乐作者采用复杂的赋格段在加弱音器的弦乐声部下起伏有致,精雕细刻了树叶的沙沙和溪水潺潺的声响。在这份寂静平和中,法国号四声部的和弦式旋律逐渐加入,这支旋律富有捷克民歌的特点,好像是捷克人民纯朴的歌唱。

突然,一个短小的富有生气的动机几次闯入这份平静中,它似是下一主题的引子。在这富饶辽阔的土地上,人民安居乐业。这时,具有民族特性的波尔卡舞曲响起,人们伴随着音乐载歌载舞,豪迈的音乐恰好展现了捷克人民的性格特点,这段旋律还可以依稀看到些乐曲主导动机的影子。

在热烈的激情舞蹈中,那位农村姑娘也徐徐而来,这时出现了悠然的抒情旋律。最后,全乐队齐鸣,舞蹈所带来的高潮将音乐推至结束。在这一乐段,作者将“人民”和“祖国山河”这两个主题达到了统一。

(五)塔波尔城

卷首题词:“你们是上帝的战士”。

“这个作品的结构源出于这首庄严的歌曲。在塔波尔这个胡斯党人的要地,这首颂歌确曾最强有力、最平凡的发生过回响。这个作品还描述了坚强的意志、胜利的战斗。坚定不移和顽强不屈的精神,交响诗就是以此结束的。详细分析是不可能的,但总的说来,它包含了胡斯战争的光荣的声誉,胡斯党人的不可战胜的精神。”

这首作品完成于1878年12月30日,题材选自于古捷克王国的反侵略战争。在中世纪,捷克王国曾经附属于德意志帝国,由于德国大量向捷克移民,因此13世纪捷克已经可以说是拥有两个民族的国家了。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在德国教皇和德国侵略者的双重压迫下,布拉格大学校长牧师扬·胡斯努力号召捷克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活动,争取人民自己当家做主,但是他这种治标不治本的主张仍然被当局动怒,终在1415年被主教会议以异端罪名判处死刑。胡斯的死引起了当地群众对政局的不满,这件事情成了捷克历史上有名的胡斯战争的导火索。当时反抗政局的胡斯党人分为两派:一派是温和的圣杯党,另一派是激进的塔波尔党,他们以将革命力量聚集在塔波尔城堡中。在扬·吉士卡的带领下,英勇战斗,使德国皇帝和教皇发动了五次战争都被胡斯党人成功的击退,并将敌军击退到德国的萨克森、勃兰登堡和波罗的海沿岸。固若金汤的塔波尔城捍卫了捷克长达15年之久而不败,现在,它成了反抗力量的象征,这首纪念这座城堡的音乐,也将永远留在捷克人民的记忆中。

这首音乐不同于第三首,虽然同是人名和地名,但是它不是描述了某一战争史实,而是以浩大磅礴的音乐来揭示当年保卫塔波尔城的战士的英雄气概。当我们欣赏这首作品时,作者做了这样的提示,“不应去寻找音乐的细节描写,因为作为一个总的构思,作品只在于赞颂胡斯党人在战斗中所表现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乐曲以一首古老的圣咏曲调《你们是上帝的战士》为基础,以一个单一的主题作为贯穿全曲的主线。大体上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是塔波尔战士的夜营、战斗的烈火和胜利的颂歌。

开始在定音鼓琐碎击打的隆隆声和大提琴持续长音中透露着一丝不安的气象,大提琴半音的持续下行让气氛更加低沉,但是在这种气氛中好似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孕育,它在等待时机爆发。最终,法国号的一声巨响打破了这氛压抑,并形成命令式的动机——“坚忍不拔的动机”。

作品以胡斯战歌的第一句——“你们是谁,你们不是捍卫上帝律例的战士吗”这句为基础,展衍成一个用定音鼓独奏的动机。它的移调使主题更加坚毅、严峻。作者又将战歌的第二句“要祈求上帝帮助,要信赖他”的单一线条的旋律改编成一个四部和声的旋律,风格如同教堂里一般庄严、肃穆。

这种平静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弦乐器开始奏出一些宣叙性的音调,引出战歌的末句,“要信赖他,你们将永远同他胜利在一起!”最后,作品以“坚忍不拔的动机”的动机反复重复所带来的威严、崇高的旋律作为结束。这首以胡斯战歌的曲调为基础的交响史诗气势磅礴,以大无畏的精神让听众被当年英雄的英勇气概所感染。

(六)勃拉尼克山

“这是一首交响诗塔波尔的继续。胡斯党英雄们在失败后逃到勃拉尼克的山上去,在沉睡中等待起来帮助祖国的时刻。因此,塔波尔的动机同样用来作为勃拉尼克的结构的基础:你们都是上帝的战士!”在这一旋律(代表胡斯党主义)的基础上,展示了捷克民族的复兴、它的未来的幸福和光荣。这首胜利的颂歌以进行曲的形式结束了这个作品,并结束了整个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在这首作品里还有一首短短的牧歌,作为一个小小的间奏,作为勃拉尼克山景的速写:“一个牧羊少年呼喊着,演奏着古双簧管(shawn),回声应和着他。”

《勃拉尼克山》同《塔波尔城》一样,题材都来源于胡斯的战争。相同是都以歌曲“你们是上帝的战士”作为主题,不同的是《塔波尔城》来源于史实,而《勃拉尼克山》出自于民间传说。这个传说在捷克是家喻户晓,失败的胡斯战士躲避在勃拉尼克山中,在那儿沉睡。当祖国需要时,他们会义不容辞的挺身而出,帮助伟大的祖国争取抗战的胜利。这个传说反映了捷克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念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作品开始以强有力的动机反复演奏,这是战士们不向恶势力屈服的精神,并且与前一首交响诗很好的衔接。然后作者将“你们是上帝的战士”这一主题作为基础音调,一串弦乐器演奏的节奏感强的旋律渐渐而来,这是战士们进山的脚步。随着队伍远去,音乐也逐渐减弱,渐渐消失,直至平静。

第二段描写的是一幅勃拉尼克山在阳光的沐浴下安详宁静的风景画。这段的主题选自于战歌的第二句。双簧管的曲调在法国号的衬托下悠然自得成趣,而后又用其它的乐器模仿双簧管的旋律。随后弦乐器在法国号的点缀下打破了这份宁静,愈演愈烈,这是战士们迫切希望加入战斗的意念。

突然,音乐的速度突然加快,弦乐器在一系列不谐和音下的旋律下变得急促不安,整齐的三连音上浮动着铜管乐器的呼啸,旋律非常具有戏剧性。最后在朦朦胧胧中响起一阵阵号角声,这一声声的号角滋生了人们抗争的积极性,音乐随之转变成节奏感强的进行曲,这是《塔波尔城》战歌的第三句“要依赖他,你们将永远同他胜利在一起”的音调。在进行曲中,人们重温了当年塔波尔战士为祖国的荣誉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最后,作者将维谢格拉德和胡斯战歌的主题合二为一,尾声以进行曲的形式作为整套交响诗的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