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塞亚”在古希伯来语中是“被浇圣油者”的意思,渐渐地人们称之为“救世主”。《弥赛亚》是一部清唱剧。所谓的“清唱剧”(Oratorio)一词,来源于教堂中的祈祷室。清唱剧的题材多从宗教或大型的史诗中取得,与歌剧相同的是,它由宣叙调、咏叹调、合唱等组成,多有乐队伴奏。与歌剧不同的是,清唱剧一般没有服装、背景和舞台表演,但是他比歌剧更突出合唱在剧中的作用。《弥赛亚》是亨德尔的经典传世之作,取材于《圣经》,用音乐的手段反映当时英国的社会动态,旨在褒扬早期启蒙运动的适时性和及时性,同时宣誓人民力量大于天的亘古不变之理。本剧达到了艺术和生活的完美结合,雅俗共赏。
我们今天在欣赏、评价音乐大师的时候,都会被他们音乐渲染的或华美或悲壮的气氛吸引,更被大师们巧夺天工的心思折服,只不过,我们很难想象,在他们创造这些经典的艺术道路上,他们曾经遭遇过多少富于传奇性、戏剧性甚至毁灭性的坎坷。亨德尔就是最好的实例。从当时叱咤风云的皇家音乐指导到后来穷困潦倒的剧院老板,亨德尔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在他面临剧院倒闭,负债累累,经济、生活最困难的时候,1741年8月,他收到一部清唱剧剧词的手稿,作者是清唱剧《扫罗》和《以色列人在埃及》的作者詹宁士,这部清唱剧的标题叫做《弥赛亚》。当时被纷至沓来的噩耗纠缠到几近放弃自己艺术追求的亨德尔,在翻开剧本的一瞬间,内心的激情犹如火山爆发般炽烈,尤其是读到赞美诗“哈利路亚”时,他确信自己重拾信心,捕获灵感。不敢有所耽搁,亨德尔开始了清唱剧《弥赛亚》的谱曲工作。胸中似有千军万马在奔驰,潮水般汹涌澎湃的他,在历经20多天不眠之夜后,这部举世之作终于完成。清唱剧《弥赛亚》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拯救了亨德尔的意志,挽救了他的艺术生涯。
1942年4月13日,《弥赛亚》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进行首演,获得很大成功。热爱慈善事业的亨德尔把演出的全部收入捐出。1743年,《弥赛亚》在英国伦敦首演时,由于民众对他亵渎神灵的不满和敌视态度,演出并没有收到预期结果,直到几年以后,《弥赛亚》才被英国大部分观众接受,取得成功。
《弥赛亚》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耶稣的诞生,第二部分为耶稣受难,第三部分描述耶稣复活。这部作品最闪光同时也是被世人最熟知的就是第二部分的终曲——大合唱《哈利路亚》。他的合唱中,赋格式与主调和声式的段落并置,音乐手法清晰、简洁,然而却是壮丽宏伟。
《哈利路亚》全曲由五个段落和一个简短的尾声组成,D大调,4/4拍子。第一段,三小节引子后音乐进入高亢热情的合唱,颂词始终为“哈利路亚”,而且,这一反复咏颂的旋律充斥全曲,气势恢宏。
谱例1
第二段,采用第一部分的主题材料,加以变化、发展。前十小节运用模仿手法,男女声混合演唱,保持第一部分的恢宏气势。后十小节,在前者的基础上,使用了赋格手法,主题和答题在各声部先后出现,这种变化发展使音乐越发激越,越发热情。(www.xing528.com)
沿袭第二段,第三段也有两部分组成。前八小节是第一部分,和声性效果明显,音乐强度时而低弱,时而高扬,节奏规整,趋向平缓,渲染一种悲情的基调,但是不乏庄重与敬畏。接下来的十小节,同样是运用赋格手法写成,旋律首先在男低音声部中驶出,随后男高音声部附和,接着是女低,最后交由女高,这样的演唱方式达成一种从低沉到高亢的音乐效果。
谱例2
第四段共十八小节,这部分的写作结合了重复、模仿手法,和声织体明显。具体来讲,这一部分是以主旋律声部领先,其他声部在旋律下方进行伴唱的形式进行。在这里,主旋律的三次上度模仿使整曲直接迎向高潮部分。作为高潮部分,作者给女高音声部写下先后向上四度和二度的重复旋律,使剧目形成了一副热烈高亢的气氛。
第五段,材料的选用上是第三段和第四段兼而有之,同时,作者较多的使用了和声和复调的手法,任务是将第四部分的高潮保持。
最后部分,简短的尾声,音乐情感同样热烈,将颂词“哈利路亚”演唱到最后,前后呼应。
“哈利路亚”大合唱作为基督教音乐,已然在世界音乐史上着有光辉不朽的一笔。初听这首作品时,心中有抑制不住的热情,迫不及待地将人们融入这宏伟的音乐中。正如作品诠释的那样,它有让人憧憬平安、幸福、光明、希望的元素,因为,它推崇的思想足够圣洁,乐曲足够优美,一直到几个世纪的今天,每逢教会礼拜或是弥撒日,甚至每年的圣诞节,《弥赛亚》的“哈利路亚”大合唱都是必选且经典的曲目。亨德尔生前曾经说过“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们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倘若没有这样雄伟的抱负和高瞻远瞩的思维,如此激扬澎湃的音乐应该也不会存世吧。事实证明,亨德尔手下的《弥赛亚》正是一部这样的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