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知老之将至”的不老精神
“不知老之将至”的不老精神,主要含义是指年老心不老,身病心不病,人死名不殁。
所谓“不知老之将至”,清代汉学家刘宝楠释曰:“‘不知老之将至’者,言忘身之老,自强不息也。”(《论语正义》卷八《述而》)所谓“身老心不老”,用三国曹操的话说,就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孔子年虽耆朽而心灵不老,依然“笃信好学,死守善道”(《论语·泰伯》),孜孜以求。孔子推天道以明人道,认为天道“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不已也,是天道也”(《礼记·哀公问》),人道也应法天道而自强不息。进德修业“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土筐),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只要能以忘身之老的心态,积少成多,自强不息,学至于殁而后止,总有一天会“成仁”的。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可以说是对孔子的不老精神的真实写照。正因为孔子晚年具有这样的青春心态,所以他才可以达到“不知老之将至”的道德境界。
年老心不老
在现实社会中,常听到有些刚四五十岁的人说:“我现在年龄大了,事业上不会有什么成就了,就等着死了。”他们借口年龄为自己的意志衰退和懒惰行为辩护,坐失了许多良机。我们把这种病态心理称之为“年老借口症”。其实年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年龄的态度。
俗话说:“人老不服老,赛过老黄忠。”黄忠是三国诸葛亮手下的一员大将。当诸葛亮准备派大将去增援葭萌关时,黄忠不顾年老而请求出战。诸葛亮说:“汉升(黄忠)虽勇,怎奈年近七十,恐非张郃(曹操手下大将)对手。”黄忠说:“某虽老尚开三石之弓,浑身还有千斤之力,岂不足敌张郃匹夫耶!”说罢取出大刀抡动如飞,又接连拉坏两张硬弓。于是,诸葛亮同意派他和老将严颜同往葭萌关。他们不但打败了张郃,还在天荡山斩了韩浩、夏侯德,在定军山斩了夏侯渊。后来,黄忠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同被封为“五虎上将”。
所以,借口年老,是老年人事业成功的最大障碍。当你一旦战胜“年老借口症”后,做到“忘身之老,自强不息”,乐观精神和年轻心态就会油然而生,这是事业成功的巨大动力。从精神上治疗“年老借口症”的最好办法,就是一个“忘”字,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不知老之将至”。只有“忘老”,方可铸就辉煌的不老人生。
身病心不病
随着年老而伴生的是疾病丛生。如何对待疾病呢?《论语·雍也》云:“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乎!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的学生伯牛,大概患了麻风病。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绝症。所以,孔子慰问他的时候,从窗户去握住他的手,十分伤感地说:“快要死了,这是命呀!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这一事例说明人的生老病死是人无力抗拒的。既然“死生有命”,那就应该坦然面对生老病死。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在疾病面前,既要积极治疗,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坚持适当运动,又要保持心理平衡。医学研究证实,人的心理状态与生理功能是相互影响的。精神忧郁、缺乏信心、情绪悲观、猜疑嫉妒、生活孤寂等,就会降低机体免疫力,继而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发生。研究人生延寿法的胡夫兰德有一句名言:“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所以,病患者应切忌急躁情绪和恐惧心理,不可有病到处乱投医,做到身病心无病,让身体不断地增强抵抗力,战胜疾病,从而恢复身体健康。
人死名不殁
曹操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死亡);螣蛇乘雾,终为土灰。”(《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人总是要死的,这是客观存在的辩证法,是人力无法抗拒的。但是如何死才是最具有社会意义的呢?这是孔子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指出:“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认为民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不可一日无有。而民对于仁德的追求,比对于水火的追求更为重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世俗之民有为谋取物质享受而死者,却没有为仁德而死者。他们总是热衷于物质财富的追求,或“争名于朝”,或“争利于市”,往往造成“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悲剧。在生死观上,虽然应该肯定追求物质财富的合理性,但是不应为“蹈物而死”,而应为“蹈仁而死”。“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在孔子看来,生命虽由身躯来支持,而身躯又是以追求物欲为前提,但是生命的价值不是由富贵来决定,而是由“闻道”来裁断。“杀身以成仁”的气节和献身精神,才是生命的价值所在。要求志士仁人“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在孔子之前,叔孙豹曾提出了“三不朽”的思想,指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孔子深受“三不朽”[6]思想的影响,认为“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如果人死后,他的名字不为世人所称颂,这是君子最遗憾的事。孔子举例说:齐景公有马四千匹,可谓富矣,但他死后因无德行而不被世人称颂,孔子认为这样的死是没有意义的。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卫灵公》),宁肯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下,却受到后世的称颂。在孔子看来,这样的死,才是最有价值的。(www.xing528.com)
孔子提倡的“杀身以成仁”和“蹈仁而死”的终极理念,对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塑造现代理想人格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如东汉思想家徐幹在《中论·夭寿》篇中指出:
古人有言,死而不朽。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其身殁矣,其道犹存,故谓之不朽。夫形体者,人之精魄也;德义令闻者,精魄之荣华也。君子爱其形体,故以成其德义也。夫形体固自朽弊消亡之物,寿与不寿,不过数十岁;德义立与不立,差数千岁,岂可同日而语也哉!
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为世人广为传诵。近代康有为在《论语注》中也说:“名在则其人如在,虽隔亿万里亿万年而风采如生。”这正是中国历代民族英雄在民族危难和阶级斗争的紧要关头,能够自觉地慷慨捐躯、视死如归的精神支柱,也是现代社会重铸中华民族魂的精神财富。
【注释】
[1]《论语·八佾》云:“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论语·雍也》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3]《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4]《论语·学而》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此篇下面有类似的思想:“舜视弃天下(抛弃天子之位)犹弃敝屣(草鞋)也。窃负(偷背其父)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然,乐而忘天下。”
[6]美国学者富兰克林也有类似的思想。他说:“假如你不愿死后即刻被人们遗忘,那你就应该在活着的时候写几本值得读的书(即‘立言’——引者注),或是做几件值得写成书的事(即‘立功’、‘立德’——引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