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初涉航运 弄潮儿旗开得胜 世界船王 包玉刚誉满全球
(一)从一艘旧船起步
包玉刚
包玉刚在1918年出生于宁波镇海。其祖先是宋代名臣包拯。包玉刚是包拯的第29代孙。他的父亲包兆龙曾在上海经营纸厂生意,后在汉口从事布鞋业。包玉刚少年时就读于镇海中兴学堂,毕业后适逢抗日战争爆发,随父亲逃难到湖南,在衡阳进入中央信托局,开始涉足金融财务工作。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参加接收设在上海的日本帝国银行,后任上海市银行副总经理。1948年政局动荡,货币贬值,包玉刚在表兄卢绪章的影响下开始关心时事,于次年初移居香港。
时年31岁的包玉刚抵港后人地两疏,虽想有一番作为,但困难重重,于是他与几位同乡租了一个狭小的办公室开设一家华人行,经营内地的干货、豆饼、肥料等出口生意。
1955年,包玉刚看到世界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海洋运输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他想,广阔的海洋正是我包玉刚的弄潮之地。他把要经营航运的念头与父亲包兆龙商量,没想到遭到父亲的反对。
“玉刚,你的想法太天真了,凭你微薄的财力怎能去冒这么大的风险。我劝你打掉这个幻想,还是跟着我一起经营房地产生意吧。加上你对轮船、航运一窍不通,怎么能干呢!”
“父亲,不懂航运,我可以学,至于搞房地产业,在香港十里洋场,土地有限,加上地产有被固定的危险,我是坚决不干的。”
父子俩为此事争论了好一段时间,最后包玉刚终于说服了父亲。接下来便是向银行贷款买船和调查日本船厂的经营情况。
包玉刚出身银行业,谙熟银行家的心理,他去找香港汇丰银行总会计主任桑达士。由于投资航运业风险太大,必须由一家著名的银行出示信用证才可贴现贷款。
经过几番周折,包玉刚终于取得了一家日本租户的总经理的信任,向银行交出信用证,保证租户定期租船后,每月定期缴付租金。当包玉刚将信用证交给桑达士时,对方在吃惊之余,对这位年轻的实业家表示钦佩和信任。包玉刚有了钱后,即以70万美元买下一艘旧船。它已有28年船龄,烧煤发动,载重只有7800吨。包玉刚将船油漆一新,取名为“金安号”。从此,包玉刚踏上了“世界船王”征途的第一站。
(二)包租航运以稳健取胜
包玉刚曾说过:“成功并无捷径,不需要具有超人的能力……须勤奋苦干,有想象力及善用经验,还要有点精明稳健的经营头脑。”他以一艘“金安号”起步,创建了环球有限公司,经营从印度到日本间的煤炭运输。1956年,包玉刚碰到一个最佳机遇:埃及的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航运费用大涨。他将“金安号”包租给一家日本航运公司,租约到期时,他仍与这家公司续订新约,租费比当时市价高了许多。他利用赚到的钱,又购置了第二艘货轮“金碧号”。这样,他利用日方提供的低息贷款,添购旧船,油漆后再租给日本航运公司。于是,2艘、3艘……到了1956年底,他已经有了自置的7艘货船。进入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从战后财力不足开始复兴其造船工业,包玉刚向日本订购了一艘1.6万吨的“东方樱花号”新船,才结束了以旧船营运的时期。
20世纪60年代,由于中东石油运输的需要,航运业进入勃兴的黄金时期。当时一般船主都采用高租金、短合同的办法,即计程租赁、短期结算的办法,以谋取高额利润、快速周转,能多捞一把就多捞一把;包玉刚也转向石油运输,但他以银行家的理念,权衡利害,采用与众不同的相反经营方法:以低租金、长合同,固定租价,把船长期租给信誉高的大客户。虽然所得租金低些,但可与大客户订立长期租船合约,用它就可以开出信用证,再向银行取得贷款,以此购买新船,扩大船队。有了新船,又可出租,又可贷款,再去买新船,如此循环反复,显示了他经营事业的长远目光和精明稳健、踏实的工作作风。(www.xing528.com)
由于包玉刚不图近利的稳健经营作风,进一步取得了香港汇丰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他与美国埃索石油公司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样,包玉刚的船队逐渐壮大,羽翼丰满。当1967年中东战争来临,苏伊士运河被封闭,西方国家和日本对石油需求迫切,这事谁也未曾预料,但包玉刚已造好几艘10万吨级以上的超级油船,他抓住机遇,有能力不靠苏伊士运河而绕道好望角,以应这些国家的燃眉之急。在这短短几年里,他的船队不断扩大。至1975年,包玉刚已拥有船舶84艘,其中8艘为超级油轮,获得了“东方奥纳西斯”(奥纳西斯为希腊女船王)的称号,登上“船王”的宝座。至1981年,包氏环球航运集团已发展到210艘,计吨位共有2100万吨,居世界航运之冠,人们称包玉刚为“世界头号船王”。包玉刚的航运集团在环绕地球的重要港口建立了20多处子公司或代理公司。此后,漆有“W”标记的环球集团的庞大船队,遨游于世界各大洋,建立起真正的“海上王国”。
(三)环球集团成果累累
包玉刚的经营魄力不仅表现在“海上王国”,而且表现在其具有远大的眼光和居安思危的理念。他看到自己虽称雄于海上但没有足够的码头、仓库等设施,必须受制于英国怡和洋行所控制的九龙仓,便开始从海上向陆地进攻。九龙仓是庞大的企业集团,拥有香港最完备的码头、仓库、大楼、酒店、电车、轮渡等。包玉刚为了不受制于它,决心收购九龙仓。1979年,他以极大的气魄和灵敏的手段,在挚友李嘉诚的协助下,抽调资金,以21亿港元收购了九龙仓的大部分股票,一跃而成为九龙仓董事会主席。
20世纪80年代初,两伊战争爆发,世界石油不景气,给国际航运业带来了困境。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包玉刚开始稍稍地把租约期满的船舶卖出去,抽回了资金,卸掉了包袱。1983年,他又一次与李嘉诚协作,全面收购了香港英资洋行会德丰企业集团的股权。另外,包玉刚又收购了香港大型百货公司之一的连卡佛,成为包氏属下的一个企业,还逐渐将其事业扩展到地产、保险、证券、机械、电子,以及地下铁道和地下隧道等领域,积极开展非海运事业。
包玉刚不但由海而陆,而且还由陆而空,向空中事业发展。他大量投资国泰航空公司,任公司董事,又与曹光彪合作办港龙航空公司,任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1989年,香港报界称包玉刚已在香港建立了一个“实业帝国”。当时,媒体估计包玉刚的资产已达40亿美元。
(四)情系祖国,捐款多多
包玉刚虽然加入了英国籍,并被英皇册封为爵士,但他对故乡宁波、对上海、对祖国充满着深厚的感情。改革开放后,1978年11月,包玉刚夫妇回到了阔别故乡近30年的祖国大陆,终于有了报效祖国的机会。
包玉刚于1980年到北京访问时,首先关心的是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当时中国造船工业在发展中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包玉刚得知这一情况,由香港抵达北京,拜访了邓小平和中国船舶总公司理事长柴树藩商讨合作事宜,并签订了合同,合资组建国际船舶投资有限公司,由包玉刚任董事长。他率先订购了中国制造的6艘货轮,总值1亿美元。在交船下水和命名典礼上,包玉刚特邀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夫人等主持掷瓶仪式,并邀请许多国外航运界著名人士出席,使世界航运界为之震动。从此各国船东纷至沓来,陆续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购船合同,中国造船业打入国际市场,并赢得了信誉。对于这一巨大发展,包玉刚的支援起了首创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包玉刚与卢绪章、谷牧在一起
1978年,旅港乡贤包玉刚(左二)、邵逸夫、李达三、王统元在一起
1979年,包玉刚捐赠1000万美元在北京建造兆龙饭店,接着又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1000万美元兴建设备先进的兆龙图书馆。1982年,包氏家属捐赠100万美元设立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基金。1984年到故乡宁波,自称“宁波大使”,捐资5000万元人民币创办宁波大学。包玉刚为在宁波筹建现代化的北仑港而奔走,从而顺利地筹建了北仑港钢铁厂和小港开发区的综合大厦。在他的影响下,包氏家庭也捐款为宁波家乡镇海办学修路和建造医院。
由包玉刚赞助的宁波大学
包玉刚平时生活极有规律,爱好运动,锻炼身体,除了爱打高尔夫球和游泳外,他外出随带跳绳,每天跳400次,40年来从不间断。他精力充沛,洁身自爱,但天有不测风云,1991年9月23日凌晨,包玉刚这位奋发向前的宁波帮著名企业家因病去世,享年73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