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莎·卢森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词(1)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武汉大学欢聚一堂举行国际学术会议,共同研讨罗莎·卢森堡的思想,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盛事。请允许我代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向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大家把精湛的研究成果贡献给这次研讨会。
罗莎·卢森堡是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19世纪末以来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活动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她以忘我的革命精神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献出了鲜血和生命,以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宝贵思想遗产。她是一位才华横溢、思想深邃、视野广阔、富于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者,她坚信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天才的指导思想,“使人有可能展望一个崭新的世界,开辟独立活动的无限远景,激励我们的思想大胆地飞进尚未研究的领域”(2)。她的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就是运用这种研究方法深刻解剖20世纪的新现实从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范例。像一切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样,她在顽强探索的过程中也有过局部的失误(例如对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估计不足),这些失误与她的理论贡献相比只是瑕不掩瑜的缺点,按列宁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偶然性”。可是,她的许多极有远见卓识的思想,例如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预言、对资本积累环境中的东西方国家关系的论述、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等等,即使在当时也并没有被人们理解,有些还曾经受到严厉的批判。随着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她的许多思想的价值终于呈现出来了,人们发现罗莎·卢森堡当年提出的问题依然是我们时代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站在新的高度重新研究和估价罗莎·卢森堡理论遗产的当代意义,从中吸取智慧,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课题了。
早在85年前,即罗莎·卢森堡牺牲后两年,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同志就已经把罗莎·卢森堡的思想介绍到了中国。他在1921年发表的《介绍几个女革命家》一文(3)中以极大的热情歌颂卢森堡与“冒着社会主义革命底招牌”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的斗争,盛赞她的精神“万古不灭”,盛赞她的风采、才气和人格“冠绝一时”,特别肯定她的《资本积累论》对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思想的“阐明”。在1922年发表的《李卜克内西传》(4)中,李达同志称她为“伟大的卢森堡女士”,说她和卡尔·李卜克内西“壮志未成而死于黑幕之下,想世界无产阶级都无不悲愤的”。在1922年发表的《女权运动史》(5)一文中,李达同志在论述德国女权运动时认为“更要大书特书的便是共产主义的妇女运动”,“共产主义妇女运动的急先锋,是卢森堡和捷(蔡)特金两女士”。他认为卢森堡“要建设劳农德国”的奋斗“虽然招了最热烈最悲壮的失败而至于被害,可是伊(她)那种革命精神给后来的德国共产党以极大的刺戟(激)。现在德国共产党的向前猛进,实是受伊(她)的热血的洗染而来的”。李达同志是武汉大学的老校长,也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创建人。他不仅率先在中国传播罗莎·卢森堡的思想,而且还以罗莎·卢森堡的精神致力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半个多世纪以来,武汉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继承了这一传统,在坚持面向世界历史、面向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我们应做的工作,其中对罗莎·卢森堡思想的研究也是我们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这次学术研讨会能够请到世界各国的罗莎·卢森堡研究专家,能够请到我国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使我们得到极好的学习的机会,我们感到非常荣幸,非常高兴。这次研讨会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交流,促进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事业。
3月下旬是武汉大学每年一度的樱花盛开时节。我们选择这个时节举办这次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学术会议,是希望大家在学术讨论的同时,也能够在明媚的春光里观赏我们校园的美丽景色。
祝大会成功,祝各位代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www.xing528.com)
【注释】
(1)此会2006年3月20日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南厅举行。
(3)此文发表于1921年10月12日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妇女评论》第11期。见《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8~112页。
(4)此文载人民出版社1922年1月出版的《李卜克内西纪念》。见《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2~127页。
(5)此文发表于1922年10月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妇女评论》第59、61、63~68、70期。见《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6~1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