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研究《韩非子》的力作(1)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是我国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与李斯同师荀子,著《孤愤》、《五蠹》、《说难》、《显学》、《解老》、《喻老》、《定法》、《问田》等十余万言,受到秦王嬴政的高度重视。韩非在秦遭谗遇害后,后人搜集整理他的遗著,编辑为二十卷(五十五篇)的《韩非子》一书,流传至今。韩非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得到公认的。他有分析地吸收了道家、儒家、墨家的思想,着重发挥了荀子的思想和前期法家(商鞅、申不害、慎到)的思想,建构了一整套从哲学(世界观和历史观)到政治路线的理论。他从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出发,认为“道”和“理”是事物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必须“缘道理以从事”,而不能“无缘而妄意度”。而一切事物包括人类社会又是发展变化的,事物的规律必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因此应当“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他看到了社会斗争的驱动力是人们的利益,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主张统治者“不务德而务法”,“厚赏而信,刑重而必”。他还主张判断认识的正确与否要以“参验”为据,否则“非愚则诬”。韩非的学说当然是为建立和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但在两千二百多年前的当时能对社会历史有那样明析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而且那样系统深刻,不能不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朵奇葩。韩非的思想受到历代的重视是理所当然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到“慎到析密理之巧,韩非著博喻之富”。刘备认为“申韩之书,益人智意,可观颂之”(《三国志·蜀志·先主敕》)。时间愈久远,韩非在中国哲学史和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地位,韩非思想的现代价值,都将日益彰著,这是可以预期的。
《韩非子》一书历代传本甚多,错漏难免,又往往以讹传讹。距今仅198年的清嘉庆甲子(嘉庆九年,1804)重刻本《韩非子评注》的《凡例》还指出:“是书讹缺既久,历考近本,无虑数十,皆出一轨。至〈道藏〉中所载,乃知近本又承此而讹也。……今依诸本更定。其间或有舛谬不可解者,尚余十一,不敢强为之说,以俟夫博雅者重加采辑……”《凡例》作者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承认此本中“舛谬不可解者”还有十分之一。可见进一步校注《韩非子》这部名著仍然是一件不可不做的重要工作。
罗庶丹先生(讳焌)是前清举人,国学大师,生前任湖南大学教授。他根据嘉庆甲子重刻本、姑苏聚文堂版《韩非子评注》本,参阅宋本、藏本、顾千里校本、日本宫内鹿川注本详校后所作的批注,经过他的女儿罗书慎先生移录整理,编成了《韩子校注》一书。此书考证翔实,批注精当,对以往的缺讹多能据实订正。学者手此一书,即如阅读了四五种《韩非子》注本,实为研究韩非思想的重要著作。庶丹先生早在1932年即已去世,他的批注长期未能面世,现在能够公开出版,应是学术界的幸事。
罗书慎先生是我在中学时期最敬佩的老师之一。书慎师家学渊源,又曾师从杨树达、刘弘度诸大师,学殖深厚,人格高尚,才气过人,文采焕发;对学生循循善诱,关爱备至。作为弟子,我承教甚多,终身受益。书慎师以学术为生命,著述甚丰。现年近九旬,仍笔耕不辍。她晚年的主要工作是整理庶丹先生的遗著,已出版《琳琅山馆诗文联集》、《诸子学述》、《金文隶古定》,还有《石鼓文集释》、《扬子云年谱》、《历代师儒传述孝经考》等也均已整理待梓,劳作之艰可以想见。庶丹先生的这部遗著得以出版,也倾注了书慎师的大量心血。临颖之际,我对书慎师深表敬意。(www.xing528.com)
2001年12月5日
【注释】
(1)罗庶丹著《韩子校注》一书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