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前凉政权的鼎盛时期
前凉政权经张轨奠基及张寔、张茂经营治理后,逐渐形成割据局面。经过张骏、张重华治理,前凉呈现出繁荣安定的富庶景象。
1.张骏时期
张骏(307-346),字公庭。他“幼年奇伟。建兴四年封霸城侯,十岁能属文,卓越不羁,而淫纵过度,尝夜微行于邑里,国中化之”(64)。
东晋太宁二年(324年、前凉太元元年),张茂病死,张骏以张寔世子名分继位,时年18岁。张骏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把前凉割据政权不断推向强盛。张骏治理前凉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搞好内政外交,强化王权政治。鉴于张茂生前官非王命,位由私议,死后也不能获得应有名分,群臣难服。而奉东晋为正朔的道路也由于前赵的兴起而被阻断,难以得到晋室册封。于是,张骏只好利用晋愍帝时派到前凉的史淑,间接谋取正位,并借史淑之手封自己为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西平公。按照西晋制度,使持节对郡守以下官吏有生杀予夺大权,大都督都察中外诸军事,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张骏借此获得了名分,又得到辖制一方、建立官制的权力。于是,张骏下令大赦境内,建立一整套官吏制度,如同皇权规模。在建立官制的同时,张骏谋求与前赵、后赵、成汉搞好关系,并希望和成汉、东晋、前凉等割据政权建立军事同盟,共同对付前赵和后赵。同时,还千方百计与东晋政权建立联系。对于刘曜,张骏既接受其大将军、凉州牧、凉王的封号,同时积极加强防御,以备不测。东晋太宁三年(325年、前凉永元四年)夏,后赵石虎进攻前赵中原地区,刘曜战败退回关中地区。张骏便废弃刘曜所封官爵,重新称晋大将军、凉州牧。张骏灵活权变的外交策略,为前凉赢得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将前凉割据政权逐步推向兴盛。东晋咸和二年(329年、前凉太元四年),张骏试探性地东进,派出武威太守窦涛、金城太守张阆、武兴太守辛岩、扬烈将军宋辑等率领四部兵马数万人,与冀城韩璞合兵,攻取秦州诸郡。因主将未能把握战机而遭惨败。此次东进失利使张骏意识到,前凉实力尚不足与周围强敌抗衡,更无力越过陇山逐鹿中原。只有立足河西,扩充实力,等待时机以图发展。直到前赵灭亡时,张骏才乘机收复河南地区,使南安、陇西与湟中连成一片,构成一道沿洮水向西联结甘松(今白龙江以北)、西强山(今西倾山),连通西平郡的弧形防线,加强防御,稳步推进割据河西的战略。东晋咸和八年(333年、前凉太元十年),张骏部下群僚劝其称凉王,领秦、凉二州牧,建立百官制度,效法魏武帝之事。张骏虽然推辞臣僚劝进,但境内都称他为王,并立张重华为世子。张骏还派遣使者到东晋上表,以求得名分。东晋太宁二年(324年、前凉太元元年)张骏即位时,前凉与东晋由于道路阻隔难通使者,只好借道汉中。东晋咸和八年(333年、前凉太元十年),张骏派使者到成都通好成汉李雄。几经周折,才开通通往江南的道路。后东晋派使者耿访等率领十二人使团出使前凉政权。自此,前凉与东晋建立联系,彼此多有政治往来。张骏借此与东晋互为犄角,相互呼应,牵制敌对势力,减轻了后赵对前凉的威胁,同时又与巴蜀成汉保持联系,以形成多重牵制关系。前凉政权的职官设置、名号、车辆、服饰、旌旗,都仿照王者标准和规模制定。为了保障家族统治得以世袭,张骏将京畿军政大权交给张重华,还任命其为五官中郎将,主理三署。又按照《禹贡》所指示的方位,遵从酒泉太守马岌请求,在酒泉南山建王母祠,以保佑张氏政权得以延续。永和元年(345年、前凉太元二十二年),张骏称大都督、大将军、假凉王,按照王的规格设置机构和官员。
拓展西部疆域,积极经营西域。前凉张轨、张寔、张茂时期,因未受领西域事务,又忙于境内事务和向东勤王,致使西域事务荒废,道路阻隔。张骏继位后,东部防线巩固,势力日益强大,沟通河西与西域联系显得更为重要。东晋咸和四年(329年、前凉太元六年),西域诸国向前凉进贡,献汗血马、火浣布、犎牛、孔雀、巨象及奇珍异宝二百多件,自前凉肇基以来这是第一次。高昌(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戊己校尉赵贞不服西域长史李柏管理,割据谋反,阻断了河西和西域之间的通道。前凉朝中大臣建议杀李柏以平息叛乱,张骏以急需用人为由赦免李柏。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前凉太和八年),张骏兵出阳关平息赵贞叛乱,在高昌设立高昌郡。东晋咸康元年(335年、前凉太元十二年),张骏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合置为沙州,州治在敦煌,任命杨宣为刺史。“沙州”之名最早始见于此。前凉政权设立高昌郡后,积极经营西域。东晋穆帝永和元年(345年、前凉太元二十二年),张骏派杨宣率大军从高昌出发,越流沙,入西域,平定天山南北,西域诸国都归附前凉,河西与西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完全恢复。
东晋永和二年(346年、前凉太元二十三年),西域诸国朝觐张骏,结束晋初以来西域与内地阻隔的局面,前凉割据政权开始运用行政手段管理西域。这一措施也使汉文化圈向西延伸,使前凉政权的边塞西移至玉门关、阳关以西,对促进西域经济发展和东西文化交流产生重要影响。之后,张骏重新划定疆域,将凉州划分为凉、河、沙三州建制。即分武威、武兴、西平、张掖、酒泉、建康、西海、西郡、湟河、晋兴、广武合十一郡为凉州;兴晋、金城、武始、南安、永晋、大夏、武威、汉中为河州;敦煌、晋昌、高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都护三郡三营为沙州。张骏假凉州都督,摄三州。时“骏尽有陇西之地,士马强盛。”跨据三州,带甲十万,西包崑域,东阻大河(65)。前凉在诸凉政权中疆域最大,略有今甘肃河西地区,宁夏西部,青海东北部及新疆大部。
推行轻刑政策,与民休养生息。东晋咸和四年(329年、前凉太元六年),刘曜抽调长安守军东进中原,张骏扬言要攻取秦、雍二州,结果大臣们极力反对,张骏只好作罢。东晋咸和四年(329年、前凉太元六年)开始,张骏以赦免西域长史李柏为开端,在凉州一带推行轻刑政策。东晋咸和九年(334年、前凉太元十一年),张骏召集群臣在闲豫堂议政,讨论严刑峻法问题。参军黄斌说,法制不在于宽严,而在于上行下效,一视同仁。当政者及其亲属如不能严格遵守法令,法令再严也无济于事。张骏认为批评正确,擢升他为敦煌太守,以示褒奖。
骏有计略,于是厉操改节,勤修庶政,总御文武,咸得其用,远近嘉咏,号曰集贤君。自轨据凉州,属天下之乱,所在征伐,军无宁岁。至骏,境内渐平(66)。
张骏进攻前赵失败后,姑臧一带发生饥荒,张骏不得不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以安定百姓。东晋咸和五年(330年、前凉太元七年),河西境内再次发生饥荒,谷价踊贵。对于如何赈灾的问题,前凉政权内部群臣谈论,均主张开仓将谷物借给百姓,秋后以三倍偿还。从事阴据谏曰:
昔西门豹宰邺,积之于人;解扁莅东封之邑,计三倍。文侯以豹有罪而可赏,扁有功而可罚。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67)。(www.xing528.com)
张骏采纳了阴据的建议,减轻百姓负担,被百姓称为“积贤君”。
2.张重华时期
永和二年(346年、前凉太元二十三年)五月,张骏亡,张重华继位假凉王。张重华(327-353),字泰临,是张骏次子,他“宽和懿重,沉毅少言”(68)。张重华继位时由国子祭酒、右长史任处等拥立,称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
张重华即位后,积极采取措施革新政治,减轻民众负担,安定民生,并采取“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圃,以恤贫穷”(69)措施,努力发展经济,使前凉政权走向强盛。
张重华的对外措施主要是抵御后赵进攻。东晋建元二年(344年、前凉太元二十一年)开始,后赵对前凉两次用兵均被击败。东晋永和二年(346年、前凉太元二十三年),后赵兵分两路进攻前凉河州。其中:一路由王擢率领,直扑河南地,攻占武街(今甘肃岷县西南),俘虏护军曹权和胡宣,使前凉与后赵分界的五屯护军防线崩溃;另一路由麻秋和张伏都率领进攻金城,金城太守张冲坚守待援。张重华派军驰援金城,援兵未到而城破,张冲和金城令车济二人均被俘虏。车济刚直忠烈,因不甘屈服伏剑自刎而死。武街、金城相继失陷后,前凉境内人心震恐。张重华调集境内人马,令裴桓为主帅抵御敌军。裴桓畏敌怯战,敌军步步紧逼,此时张耽力荐谢艾出战。
谢艾,敦煌人,生卒年不详。前凉张重华时担任主簿。凉州司马张耽言于张重华曰:
国之存亡在兵,兵之胜败在将。今议者举将,多推宿旧。夫韩信之举,非旧德也。盖明主之举,举无常人,才之所堪,则授以大事。今强寇在境,诸将不进,人情危惧。主簿谢艾,兼资文武,可用以御赵(70)。
《晋书·列传第五十六》记载:重华召艾,问以讨寇方略。艾曰:“昔耿弇不欲以贼遗君父,黄权愿以万人当寇。乞假臣兵七千,为殿下吞王擢、麻秋等”。张重华遂“以艾为中坚将军,配步骑五千击秋”。谢艾出兵时有两只枭鸟在他的牙帐中夜鸣。枭鸟鸣叫,是要死人的预兆,又是在谢艾的牙帐鸣叫,一般人都会觉得此次出征凶多吉少。谢艾却说:“枭,邀也,六博得枭者胜。今枭鸣牙中,克敌之兆。”谢艾以此鼓舞士气,“于是进战,大破之,斩首五千级。”石虎大为伤神,感慨地说:“吾以偏师定九州,今九州之力困于枹罕,真所谓彼有人焉,未可图也。”(71)后苏东坡写诗赞曰:“圣朝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72)此后,后赵停止对前凉的进攻,张重华封谢艾为福禄伯(福禄为汉时酒泉郡治)。不久,“诸宠贵恶其贤,共毁谮之,乃出为酒泉太守”(73)。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后赵再次进攻凉州。《晋书·张重华传》载:“重华以谢艾为使持节、军师将军、率步骑三万,进军临河。秋以三万众拒之。”此战是谢艾一生中最经典的一战,当时谢艾乘轺车,戴白窥,鸣鼓而行。麻秋见状大怒,曰:“艾年少书生,冠服如此,轻我也。”于是立命三千黑槊龙骧军向谢艾突击,声势浩大,谢艾所率军队乱成一团,有人甚至劝谢艾骑马逃跑。谢艾却下车坐到胡床上镇定指挥,命部将张瑁绕到赵军背后进行掩袭,赵军顿时大乱,谢艾乘机前后夹攻大败赵军,“斩秋将杜勋、汲鱼,俘斩一万三千级,秋单马奔大夏”。“重华论功,以谢艾为太府左长史,进封福禄县伯,邑五千户,帛八千匹。”随后麻秋率军12万围攻黄河以南的枹罕城(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张重华“以艾为使持节、都督征讨诸军事、行卫将军,遐为军正将军,率步骑二万距之”。谢艾在神鸟(今武威市凉州区以南)打败麻秋军的前锋王擢,使得后赵军退回到黄河以南,随后谢艾顺路讨伐叛变的斯骨真万余落,斩首千余,俘擒两千八百,获牛羊十余万头。至此,谢艾的军事生涯达到顶峰。“神鸟”之战后,谢艾得到张重华重用,却被张祚与内侍赵长陷害,再一次迁任酒泉太守。谢艾在酒泉太守任上政绩卓著,曾主持修建酒泉旧城,晋城门(当时的南门)、鼓楼(当时的东门)至今仍保存完整。谢艾著有《谢艾集》,共8卷。谢艾在酒泉8年,加强城区防务,对地方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张祚篡位称王后,谢艾被张祚诱杀。
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前凉永乐四年),东晋遣侍御史至凉州,以张重华为凉州刺史、西平公。张重华以官位太低而推辞。于是,凉州官吏推张重华为“丞相、凉王、雍秦凉三州牧”(74)。此时,前凉疆域达到最大,“南渝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到居延”(75),相当于今甘肃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和青海、宁夏、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