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曹魏政权对酒泉的治理

曹魏政权对酒泉的治理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威颜俊派遣使者,护送其母亲和儿子到曹操处做人质,以求助兵力,还击对手。张既任雍州刺史时,为曹魏政权举荐许多河陇地方英才。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徐邈豁达大度,尊重羌胡首领。正始六年,徐邈病死于洛阳,曹魏政权以公侯之礼安葬。曹魏政权和西域少数民族,通过敦煌有着较频繁的交换往来。

曹魏政权对酒泉的治理

三、曹魏政权对酒泉的治理

曹魏政权控制酒泉以后,通过整顿吏治、实行屯田等措施,加强对酒泉及河西地区的控制。这一时期,出现了张既、徐邈、仓慈、皇甫隆等一批廉吏。他们在各自任职期间,安定民生,改善民族关系,扩大商业贸易,为敦煌、酒泉及河西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既(170-223),字德容,冯翊高陵(今西安市高陵县)人。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张既出任雍州刺史。汉中张鲁投降后,张既向曹操建议迁移汉中万户农民充实关中,被曹操采纳。当时,武威颜俊、张掖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麴演,均各自为战,自号将军,相互攻击。武威颜俊派遣使者,护送其母亲和儿子到曹操处做人质,以求助兵力,还击对手。曹操征求张既意见,张既说:颜俊如今因内外交困求助于你,一旦击败对手,形势转安,必然反叛。当今要远平巴蜀,不宜援助,让他们互相争斗,如同卞庄刺虎,我们可以坐收其利,曹操听从了张既的建议。后来,张掖和鸾杀了颜俊,武威的王秘又杀了和鸾,证实了张既预言。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张既因平定河西之乱晋爵都乡侯。不久,凉州发生羌族叛乱。曹丕说:“非张既不能平定凉州。”于是任命张既为凉州刺史。张既到达金城(今兰州市),欲渡河,手下认为兵力很少,道路险,不可深入。张既说:“道路虽险并非像井陉那样的关隘,羌人虽多,大多是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并无左车之计,现在武威告急,应当火速前往救援。”便率军渡河西进。当时,羌军有7000余人集结于鹯阴口(位于今甘肃靖远县石门乡)阻挡魏军。张既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佯攻鹯阴口,主力迅速占领武威,河西叛乱平息。曹丕封张既为西乡侯,增邑200户,并前400户。后酒泉苏衡反叛,张既与夏侯儒领兵征讨,苏衡投降。曹魏黄初四年(223年),张既病故。

张既先后治理凉州20年,政绩卓著,魏文帝曹丕在诏书中赞曰:“故凉州刺史张既,能容民畜众,使群羌归土,可谓国之良臣。”(5)他“治左城,筑障塞,置烽堠、邸阁以备胡”(6),同时注意妥善处理纷杂的民族关系,,使“群羌归土”。张既任雍州刺史时,为曹魏政权举荐许多河陇地方英才。如“扶风庞延、天水杨阜、安定胡遵、酒泉庞淯、敦煌张恭、周生烈等”(7)

庞淯,酒泉郡人,曾为张既举荐。建安年间(196~220年),庞淯先后任凉州从事、破羌县长,以忠烈著称。曹丕登基后,曾拜庞淯为驸马都尉,出任西海郡太守,后又征拜为中散大夫。

周生烈(复姓周生,名烈),字文逸,敦煌人,生卒年不详。《魏志·王朗传》记载,周生烈于魏初征博士,任侍中。《周生烈子》自序云:“六敝壁夫,敦煌周生烈,字文逸。张角败后,天下溃乱,哀苦之间,故著此书。以尧舜作干植,仲尼作师诫云。”此书早佚,武威人张澍取诸澍所引,辑录得以流传。周生烈又著有《论语义说》一书,何晏《集解序》中提到此书。

徐邈是曹魏时期治理河西最有成效的官吏。魏明帝太和三年(228年),曹魏政权因“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8)。徐邈早年在颍川郡(治今河南省禹州市,统17县)做过典农中郎将,是曹操募民屯田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在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徐邈任凉州刺史期间,针对河西降水较少的情况,广开水田,发展灌溉,招募无地贫民佃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开挖酒泉等地的盐池;抑制豪强,解除豪强的私人武装,限制豪强兼并土地,打击了豪强大族的嚣张气焰;鼓励少数民族开荒,加强中西交流。在徐邈的精心治理下,酒泉、敦煌一带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9)的富足盛况

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表)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余,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10)

从以上记载看,徐邈针对河西干旱少雨、仅靠种植粮食无法满足的问题,采用了与苏则相似的做法,由政府出面沟通民族间物资交流,以取有余而补不足。他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请示朝廷修复武威、酒泉两郡盐池,以官卖食盐所得购买羌胡部落余粮,用于解决州内公私缺粮问题。其次,由政府负责修渠灌溉,以扩大水田面积,再将新开水田租给无地或少地农民佃耕,实现百姓丰足和府库充实。其三,鉴于河西战事逐渐平息,而军费有所节余,将军费节余部分用于购买西域珍奇之物和马匹等物资,以供应朝廷和支持陇右军队。这样既让闲置资金发挥了作用,又扩大了与西域之间的贸易,使得河西出现了中西贸易交流繁荣、西域胡人朝贡的局面。其四,收缴民间武器,封存府库,以起到维护社会治安和巩固凉州的目的。其五,用儒家思想教化民众,辅助以兴办学校,他“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改进民俗民风,革除陈规陋习。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徐邈豁达大度,尊重羌胡首领。羌胡部族犯法,小过不问,如果犯大罪,先告知羌胡首领,确实需要处死的,方予斩首。于是,凉州境内“风化大行,百姓归心”(11)。正始元年(240年),徐邈调任大司农,后转任司隶校尉。他刚正威严,满朝官吏敬畏。正始六年(245年),徐邈病死于洛阳,曹魏政权以公侯之礼安葬。

仓慈,字孝仁,淮南(今安徽寿县)人。建安年间,曹操在淮南招募士卒屯田,任命仓慈作绥集都尉,主持屯田事宜。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任敦煌太守。

仓慈到任后首先整顿敦煌郡的地方秩序,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抚恤贫弱,对“大姓雄张,遂以成俗”的局面进行大力改革。针对当地土地高度集中的现实,他采取“抑挫权右、抚恤贫羸”、“随口割赋”的办法,将大户多余土地分给无地农民,赋税按田亩人口数量多少进行分摊,以此改变了以往敦煌“旧大族天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的状况(12)

其次,实行保护和鼓励民间商业贸易。曹魏政权和西域少数民族,通过敦煌有着较频繁的交换往来。由于战乱和地方豪强势力的盘剥与阻隔,西域使者往来、胡商贸易及朝贡大多被阻断。仓慈到任后,积极整顿地方社会秩序,鼓励异族通婚,安抚胡商,满足他们的贸易要求;由官府出面维护交易秩序,与往来胡商公平交易,有到洛阳去朝觐进贡的,由官府派人沿路护送,为商人提供贸易和交通便利条件。因此,仓慈在任时期敦煌境内各族贸易往来频繁,生活秩序井然。

仓慈积极清理查处积压案件,严宽相宜。他亲自查阅案卷区别轻重,除罪大恶极的死刑案件外,按具体情况予以处罚,或鞭打,或杖责,然后遣散,一年之内,判重刑的不到十人。对于民愤极大的强族豪恶势力之首采取杀一儆百的办法惩治,使敦煌社会风气肃然。仓慈的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深得当地百姓和胡商的拥护,史称“民夷翕然称其德惠”(13)。仓慈死后,“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西域胡商“共会聚于戊己校尉及长吏治下发哀,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诚,又为立祠,遥共祠之”(14)。(www.xing528.com)

皇甫隆,安定(今甘肃平凉一带)人。曹魏嘉平年间接替赵基为敦煌太守。皇甫隆任敦煌太守的五年(249~254年)期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推广先进生产技术,革除社会陋习,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皇甫隆任职时,敦煌商业贸易比较发达,但是农业生产落后。皇甫隆针对这种状况,大力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把中原地区的耧车和犁耕的耕作技术,经过精心改造后在敦煌大力推广。他还向当地农民传授新的灌溉方法——“衍溉法”,实行平整土地,分畦灌溉。“衍溉法”改变了浸泡土地在泥水中耕地的耕作方法,减轻了劳动强度,防止了土壤板结,使敦煌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其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皇甫隆还在敦煌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按照敦煌旧俗,“妇人作裙,挛缩如羊肠,用布一疋”(15)。皇甫隆认为这是一种浪费,下令改制。改制后的裙子既好看,又省料,受到老百姓称赞。《魏略》评价皇甫隆:“隆刚断严毅不及于(仓)慈,至于勤恪爱惠,为下兴利,可以亚之。”

曹魏统治酒泉时期,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军粮问题,在敦煌、酒泉一带大力发展屯田。屯田的形式既有军屯,也有民屯。其中:军屯属于驻防军队的且耕且守,由各地驻军长官所领,就地屯田以充粮饷,具体事务由司农校尉管理;民屯是招募迁徙农户和百姓组织起来,由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及典农中郎将等屯田官员进行管理。屯田民户所缴纳的地租实行“分田之术”,用官牛者,官六民四,用私牛者,五五对分。屯田者还享有不服军役的优惠待遇。酒泉现存魏晋墓室壁画屯田图中,将荷戈操盾的兵士与扶犁策牛的耕者置于同一画面,反映了亦耕亦农、且田且守的状况。墓室壁画中还绘有犁地、播种、耙地、耱地、园艺、打场、扬场、放牧、养畜等一系列农牧生产活动的场面,反映了曹魏时期酒泉农业生产已达到较高水平。当时牛耕已大量使用,操作方式多为二牛抬杠,整个机具由一人操作,比西汉时赵过发明的二牛三人的耦耕式耕作方法已大大改进。墓室壁画中既有西汉以来较为笨重的单长辕犁,也有形制较为灵巧的全铁制犁铧,并且后脊稍高,破土较深。畜拉铁齿耢和耙在魏晋墓室壁画中也大量出现,这两种新农具的主要功能是碎土保墒,特别适宜干旱地区耕作。农具的广泛使用和水利灌溉发展,既适应了当时大规模屯田和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又是曹魏时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因素。同时,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的个体经济,是当时田租户调的主要承担者,也起了重要作用。

曹魏时期曹氏世系表

(一)魏武帝曹操,追赠(155~220年)

(二)魏文帝曹丕(220~226年)

(三)魏明帝曹叡(226~239年)

(四)魏少帝曹芳(239~254年)

(五)高贵乡公曹髦(254~260年)

(六)魏元帝曹奂(260~26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