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还原判断的本来面目-西游成功学

还原判断的本来面目-西游成功学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真道士却摇身一变,代替了乌鸡国国王,在位三年,占据了国王的后宫和天下。从前面的两个例子,我们结合乌鸡国国王的前前后后遭遇来对照,从中可以发现:一个人存在一个外在的自我,还有一个内在的自我。于是,我们就像乌鸡国国王一样,把那个有点刁难他的凡僧捆起来,丢到水里,还泡个三天三夜。

还原判断的本来面目-西游成功学

第三节 还原判断的本来面目

外在的我与内心的我

乌鸡国国王被青毛狮子变化的全真道士推到井里淹死了。全真道士却摇身一变,代替了乌鸡国国王,在位三年,占据了国王的后宫和天下。乌鸡国国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生劫难?其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后来,文殊菩萨道出了天机:“当初这乌鸡国国王,好善斋僧,如来佛派我来度他成功,让他做金身罗汉。我不能就这样露面,于是就变成一个凡僧,找他化斋。我故意刁难了他几句,看他是否真心,他却认为我不是个好人,用绳子把我捆起来,还把我投在河中浸泡了三天三夜。如来知道后,就派青毛狮子来报应他,也把他推下井去浸泡三年,这是报应啊!”

出于职业的原因,我经常和一些员工谈及工作、生活方面的事情,他们给我提供了相当有益的素材

案例一:

为什么我老婆是个口是心非的人?当初我娶她的时候,我们都说好了要孝敬父母的,可是,有一次,我给家里寄了3000元,她却和我吵架闹别扭。为什么说好了要孝敬父母,她却做不到?还有,我父母来我们家,我也发现,她对我父母的态度并不是很好,也让我很不满意。

案例二:

部门员工开会,大家都雄心勃勃地表态:一定要创造好的业绩。可是,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业绩还是没有好转。公司各方面的条件都还不错,产品也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大家也都表态了“一定要努力的”,可是为什么效果却不好?(www.xing528.com)

从前面的两个例子,我们结合乌鸡国国王的前前后后遭遇来对照,从中可以发现:一个人存在一个外在的自我,还有一个内在的自我。外在的自我往往是认为需要怎么做才行,才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喜欢。例如,案例一中的妻子,她如果不说自己孝敬父母,可能连结婚的机会都没有。案例二中的员工,他们需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应该为公司去创造更多财富,应该更努力!但是否这些就代表了他们内心的自我呢?是否就代表了他们的行动就是如此呢?

这实在是反映了天下众多人的普遍心理:“我知道,也认为这样好,但我不一定去做。我很想成功,也需要成功,但我的内心却不那么想,因此,我才不会真正去行动呢。”于是,问题就出来了。

“我知道要去行善啊,但是要我行善的时候,我的内心又认为‘我凭什么要对他这样?这个人这样,我应该对他更坏一点才是’!”于是,我们就像乌鸡国国王一样,把那个有点刁难他的凡僧捆起来,丢到水里,还泡个三天三夜。这样一个一心要行善的国王,却做出了如此反常的不善行为,这是“内心的自我”造成的,因为,他还没有从内心养成这种行善的习惯啊!

没有多少人拒绝行善,可是真正要去行善的时候,我们内心的自我又按捺不住,要么消极放弃,要么不仅不去行善,反而变本加厉,作恶一番。

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认定人都有一个外在的自我和内心的自我,要让内在的自我真正符合良好的外在的自我形象。其次,我们有必要认定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他人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案例一中,爱自己的父母和爱别人的父母是否会一样?案例二中,员工的付出和努力,会否和老板一样?乌鸡国国王要行善,是否因为和尚刁难了几句,就可以判定和尚不值得爱,是个坏和尚,而要作恶地惩罚和尚呢?

我们要真正关心自己内在的自我,它才是决定你去哪里的力量!才能还原判断的本来面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