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认证的含义
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要拥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然而,质量只有被消费者所接受才有可能成为企业有利的竞争手段。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只有质量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赢得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工具。这就需要有一个标准来对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考核和衡量,于是,质量认证应运而生。
所谓的质量认证,就是我们常说的合格性认证,它是指经权威机构确认并通过合格证书或合格标志证明某一产品或服务符合相应标准或规范的活动。
质量认证于20世纪20年代末起源于英、美等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逐步完善,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所接受,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质量监督和管理制度。采用这种制度的国家,一般是由标准化组织机构站在第三方的公正立场上,依照规定的技术标准对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进行全面的审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授予质量认证证书,或允许企业生产的产品使用认证标志。认证管理机构对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进行质量监督,以便使经过认证的产品质量保持在认证标准规定的水平上。
为了正确理解质量认证的含义,我们从对象、依据、主体和方式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对象。不仅产品或服务是质量认证的对象,而且质量体系也是质量认证的对象。当只对产品进行安全性认证时,认证对象特指产品的安全特性。
(2)依据。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是产品质量认证的依据,而质量体系认证的依据则是ISO9000系列标准及其支持性文件。
(3)主体。质量认证的执行机构或人员是质量认证的主体。质量认证应由独立于第一方(厂家、卖方、供方)和第二方(顾客、买方、需方)并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实施,以保证认证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4)方式。对一般产品和民用企业而言,质量认证一般由企业自愿申请。但进行安全认证的产品应符合标准化法中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实行强制性认证。对于军工产品和军工企业,一般也应实行强制性认证,当然这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确定。
2.质量认证的意义
大量的实践表明,质量认证对于有效地促使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标准、实现质量保证和安全保证、维护用户利益和消费者权益、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通过质量认证可取得的利益如下:
(1)进行质量认证有助于促使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
(2)企业通过质量认证取得合格证书或合格标志,向顾客证实自己的产品水平或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信誉,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
(3)由于质量认证实施的是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程序,并由认证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因此有条件做到“一家认证,多方认可”,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检查,减轻企业的负担。
(4)实行质量认证,可使符合先进标准的各种不同产品的质量有了共同的表达方式,具有相同的合格标志,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比较容易获得消费者和保险机构的信任。
3.质量认证的实施
进行质量认证一般要经过认证申请、审核准备、实施审核、编写审核报告、审核报告的分发和存档、注册和注册后的管理等过程。
(1)认证申请。
①提出认证申请。申请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申请方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负责人姓名、联系人姓名、职务、电话等。
b.申请认证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的名称和编号。
c.申请方表示愿意遵守认证管理办法规定的声明。
d.申请书的填报日期、申请方负责人的签名等。
e.说明申请方质量体系状况的文件的附件。
②认证申请的审查与批准。认证机构收到申请方的正式申请后,将对申请方的申请文件进行审查,包括填报的各项内容是否完整和正确,质量手册的内容是否覆盖了相应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的要求等。
③非正式访问。如果有必要,认证机构可以派人员到申请单位进行非正式访问。这种访问的目的在于了解申请方的规模、产品和生产特点、认证准备情况、是否需要聘请专家等。
(2)审核准备。
①组织审核组。审核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由3~4人组成,审核组人数2人以上时,应指定其中1人为审核组长。必要时可邀请熟悉申请方业务特点的技术专家协助审核。(www.xing528.com)
②编制审核计划。审核计划是对审核活动的具体安排,由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审核机构批准确认,一般在审核前10~30天左右通知受审核方,使其有充分时间按审核计划要求做好安排。
(3)实施审核。实施审核的程序和内容:
①首次会议。议程包括:
a.重申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b.介绍审核的程序和方法。
c.建立双方的正式联系。
d.确认所需资源和设施。
e.确定以后会议的时间。
f.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
②现场检查。审核组成员听取企业有关人员介绍情况,查阅企业有关资料,包括制度、计划、规范、程序、原始记录等;既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进行调查。
③现场情况及证据分析。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整理,以确定其严重不符合项、有待进一步证实或舍弃项、不符合项等。
④编写不符合项报告。编写不符合项报告可分为一般不符合项和严重不符合项两大类。
⑤审核组内部会议。会议审核不符合项报告,判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为末次会议做准备。
⑥末次会议。报告不符合项,审核组对质量体系审核的结论,阐述编制审核报告的原则和思路,征求企业对审核组的意见等。
(4)编写审核报告。审核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报告的唯一性标识(编码)。
②受审核方的名称、地点、审核日期。
③目的与范围。
④依据性文件。
⑤审核组成员。
⑥审核计划(作为附件)。
⑦对不符合项的说明(不符合项报告作为附件)。说明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不符合项总数、按重要性分类、按原因分类等。
⑧综合分析。可按照不符合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的条款和部门做矩阵分析。
⑨总结。提出主要问题以及薄弱环节的部门和问题;未发现问题的部门和好的方面;是否统一推荐注册、经采取纠正措施后推荐注册或不同意推荐注册的明确的结论性意见。
(5)审核报告的分发和存档。审核报告应当由审核组长提交审核机构,并附以观察结果记录、凭证材料表及与审核有关的其他文件。委托方负责向审核方领导提供报告副本。
(6)注册和注册后的管理。对注册企业还要进行注册后的监督管理,包括日常监督管理和定期监督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