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组织”有着非常广泛的含义。古人云:“树桑麻,有组织。”所谓“组织”,在汉语里最初的意思是指把丝麻编结成布的意思。英文的“Organizaion”(组织)一词,则是从“Organ”(器官)一词引伸得来的,这实际上是向人们说明,生物这个有机体是由一个个器官组织而成的。古代的种种说法正是对组织结构的形象比喻,而“由器官组成的机体”的说法则给了人们“由人们所组成的团体和组织也是一个有机体”的深刻启示。
尽管“组织”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解释,但在这里它仅指一些已有的社会团体或机构,如企业、学校等,也指一种管理职能或管理工作的内容。任何社会团体或机构,都必须经过组织工作将每个团体中的人安排到特定的工作岗位上,或者说建立起一个职务系统,这样才能使该团体成为一个有机体。就好比一个球队包括领队、前锋、中锋、后卫、守门员等职位,一个企业也有厂长、车间主任、部门负责人及工作小组负责人等职位。这种有意形成的职务系统被称为组织结构。而组织结构设计就是要明确谁应该做什么,谁要对什么结果负责,它要能够消除由于分工不清而导致的执行中的障碍,并能提供信息沟通网络,以支持团体的共同目标和决策。
企业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内部因素包括管理幅度、计划目标、业务流程、时间、地理因素、产品及客户情况等;外部因素有企业生产周期及各种环境条件,如行业特点、原材料供应、人力资源、市场特点、政府的政策法令和经济形势等。
2.组织结构设计的构成
通常来讲,组织结构的设计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必要的工作活动、报告关系以及部门组合。
(1)必要的工作活动。指为了完成组织认为是有价值的任务,实现组织目标而设立专门的部门,这个部门专门完成一定的工作活动任务。
(2)报告关系。也称为命令链。命令链应该是一条连续的权力线,连接组织中所有的成员,表明谁应该向谁负责。
(3)部门组合方法。包括职能组合、事业部组合、区域性组合和多元组合。部门组合将影响员工,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上级和资源,共同对绩效负责,并趋于相互认同和相互合作。
①职能组合。即将一些人组合起来,这些人执行相似的职能或工作过程,或提供相似的知识和技能。
②事业部组合。所谓的事业部组合是指围绕公司的产品将人们组合起来。
③区域性组合。这种组合的目的是满足来自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的顾客的需要。
④多元组合。这种结构模式通常也称矩阵或混合模式,意味着一个组织同时拥有两种结构组合方式。
除此之外,组织结构设计还是一个动态的工作过程,要有步骤地进行,一般程序如下:
①确定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就是根据计划的任务、目标以及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设计的基本思路。
②进行职能分析和职能设计。
③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即设计承担各项管理职能和业务的各个管理层次、部门、岗位及其职责。这是组织设计的主体工作。
④设计联系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管理层次之间、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方式和控制手段。
⑤设计管理规范。确定各项管理业务的工作程序、工作标准、管理方法等,并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
⑥人员配备和训练管理。(www.xing528.com)
⑦各类运行制度的设计,例如,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激励制度、人员补充和培训制度等。
⑧反馈和修正。就是将组织结构运行中出现的各种信息反馈到前述各个环节中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原有组织设计做出修正,使之不断完善,不断适应新的情况。
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企业组织必须遵循分工和协调这两个基本要求。分工主要取决于工作性质和技术体系,它使企业的总体任务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分解。协调涉及控制和信息沟通,使已分解的任务能有效地完成直至实现总体目标。
3.基本学派
目前,在组织结构设计理论研究中有不少学派,这里介绍以下六个基本学派。
(1)古典设计学派。古典设计学派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企业管理部门的经验。很多企业家用他们获得成功的事实说明,行政管理需要有逻辑的理性原则。第二个来源就是学术界。马克斯•韦伯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一学派最大的贡献是阐述了组织结构的形态,并且提出了组织管理的重要概念,如劳动分工或专业化、工作标准化、职权层次、权责一致的原则、统一指挥的原则、控制幅度、直线与参谋、分权制、部门化和管理过程。该学派认为,在这些严格、稳定的概念指导下,企业可以按照一种理想的标准模式去设计组织结构。
(2)人际关系和组织行为学派。从这一学派的名字上就不难看出,它是反映两个不同的时期及其研究的特点。人际关系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理论工作者认为古典理论忽视人的因素,人被简单地看成为组织机器上的一个齿轮。为此,该学派注重研究小群体内部的行为规范和非正式行为模式。在研究方法上,他们强调实证研究。霍桑试验便是一个重要的例证。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组织行为”一词代替了人际关系,强调注重职工高层次的需求,设计更有人情味的组织,运用参与制和自我控制来代替专业化、直接指挥和行政式控制。这时,组织行为研究已转向学院式研究。
人际关系和组织行为理论的核心是研究组织里的人,而不是组织本身。从组织设计方面看,这一学派有关人的研究是恰当的,但却忽视了组织的客观因素。
(3)卡内基学派。这是由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的学者们提出的组织理论。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反映在美国学者马奇和西蒙所著的《组织》一书中。卡内基学派也不同意古典学派过于简化人的作用,但它与组织行为学派不同。组织行为学派强调人的需求和满足问题,而卡内基学派则研究组织中个人决策的理性行为。这一学派认为,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类不可能对所有信息都给予理想的处理,因此,决策人在决策中只要达到满意的目标即可。在对待企业组织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上,古典学派和人际关系理论都认为,矛盾是组织决策不当的结果。而卡内基学派则认为,矛盾是企业组织要求各个具有自己目标的下属单位联合决策的必然结果。这种矛盾只有经过充分讨论、权衡各方面利益才能解决。为了真正解决矛盾,卡内基学派重新考察了组织的目标。古典理论认为,企业组织只有一个单一的目的,即企业所有者或高层管理人员的目标。而卡内基学派则认为,目标是组织中各个利益群体讨价还价的结果。目标确定以后,在短期内可以相对稳定。但当各个群体之间发生权力转移时,目标也会发生变化。
卡内基学派虽然在决策理论上做出了贡献,探讨了组织影响信息的过程,但却没有提出任何组织设计的方法。
(4)权变理论。古典学派、人际关系和组织行为学派、卡内基学派在分析组织时,都是以组织相同为前提。权变理论则研究组织间的差异,探讨不同结构的组织取得成功的原因,力图解决组织设计与权变因素之间的配合问题。权变理论指出,组织设计只有充分考虑规模、技术和环境三个因素,才能产生效率和效益。
(5)人口学派。人口学派是一个新兴的学派。它将人口生态学和自然选择的概念运用到组织研究之中。这个学派的理论中有四个相关要素,即分类、等级、进化和人口生态学。分类和等级是要说明组织中特定的人口以及这些人口与其他人口的关系;进化是解释不同人口的形成原因和保持差别化的能力;人口生态学是阐述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这一学派只是使人们清楚了组织生态学,而没有说明应采取的管理行动。
(6)市场机制和行政等级管理学派。这一理论主要产生于威廉•森的经济研究。他认为,企业内各经营单位之间的交换活动是一种经济交易活动。企业可以通过三种方法来指导这些交易活动:
①市场机制。企业应将市场机制引入内部,通过竞争压力促使各经营单位降低生产或服务成本,形成正常的经营单位之间或经营单位与外部顾客之间的交易。
②行政层级管理。企业内部实行行政层级式的管理,就可以在一定的规章制度和协调机制的保障下实行正常的交易。这一点正好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③团队精神。一个团队的成员拥有自己的共同目标和高度的内在动力,彼此之间不需要正式的协调机制,不需要上级制订规章制度和加以指导。
威廉•大内认为,只有在多重事业部制(M型)结构的企业里才能完善地使用这三种方法。他的观点是,首先,只有在多重事业部制组织里才能有团队合作和竞争,每一个事业部是自我管理而又具有共同信念的团队;其次,行政层级管理控制着事业部内部和事业部之间的交易活动;最后,在M型企业里,由于市场机制的存在,各事业部相互销售产品或对外销售。因此,M型企业根据各事业部的客观条件,允许它们进行最有效的交易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