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犹太人生活智慧:珍惜拥有,享受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赚钱、求名外,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享受,比如: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家庭,蓝天白云,红花绿草,飞溅的瀑布,浩瀚的大海,雪山与草原,大自然的形形色色的事物,包括遥远的星系,久远的化石……
这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美好的,但只有犹太人是最能理解和享受它们的。
有一艘船在航行途中遇到了强烈的暴风雨,偏离了航向。到了第九天清晨,风平浪静时,人们才发现船偏离了航向,同时人们也发现眼前有一处美丽的岛屿。轮船驶进海湾,抛锚做短暂的休息。
站在甲板向岛上望去,只见鲜花盛开,树上挂满了令人垂涎的果实,一大片美丽的绿荫,还能听见小鸟动听的歌声。于是,船上的旅客自然的分成了五组。
第一组旅客,因担心错过起航时间,不管岛上如何美丽,始终静候在船上,不轻易下船。
第二组旅客急忙登上小岛,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盛景,怕耽误行程,立刻回来了。
第三组旅客也上岛游玩,但由于在岛上停留时间过长,在轮船刚好起航时急忙赶回,丢三落四,好不容易占下了位置。
第四组旅客一边游玩一边留心轮船是否起航,而且认为船长不会丢下他们不管的,所以一直停留在岛上,直到起锚时才慌忙爬上船来,许多人因此还受了伤。
第五组旅客留恋美丽的风光,充耳不闻起航的钟声,被留在岛上,结果,有的被猛兽吃掉,有的误食毒果而死。
那么,如果您是旅客,您会是哪一种呢?
犹太人认为,第一组人一点也不会享受人生的快乐,缺少生活情趣;第三组、第四组人由于过于贪恋和匆忙,因此吃了很大苦头,只有第二组人既享受了一些快乐,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这是最聪明的一组。
犹太人提倡“适度的享乐,适度的工作”,这样的人生才丰富、充实而有意义。
正是由于这层意义,犹太人认为享受人生乐趣是人类的特权和义务,漂亮的衣物、温暖的家、贤惠的妻子、聪明的儿子,这会使人心情愉快,工作中也力量倍增。
犹太智慧
犹太人提倡“适度的享乐,适度的工作”,这样的人生才丰富、充实而有意义。
精彩的人生需要磨砺
在美国,“钻石大王”彼得森和他的“特色戒指公司”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彼得森从16岁给珠宝商当学徒开始,白手起家,经历了令人难以想像的艰辛,最后一跃而成为享誉世界的“钻石大王”。
1908年,亨利·彼得森生于伦敦一个犹太人家庭。幼年时父亲便撒手人世,家庭生活的重担落在了母亲柔弱的肩上。迫于生计的压力,母亲携彼得森移居纽约谋生。在他14岁时,作为他生活支撑的母亲也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亨利不得不结束半工半读的学习生涯,到社会上做工赚钱,肩负起家庭生活的沉重负担。
当亨利·彼得森16岁的时候,他来到纽约一家小有名气的珠宝店当学徒。这家珠宝店的老板犹太人卡辛,是纽约最好的珠宝工匠之一。作为一个珠宝商,他在纽约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和公子小姐中颇有声誉,他们对卡辛的名字就像对好莱坞电影明星一样熟悉。卡辛手艺超群,凡经过他亲手镶嵌的首饰都能赢得人们的赞誉并卖到很高的价钱。
但是卡辛作为珠宝店的老板,又是一个目中无人、言语刻薄的暴君,他对学徒的严厉简直到了暴虐的程度,珠宝店的学徒在他面前无不蹑手蹑脚、谨慎从事,唯恐自己的疏忽和过错惹怒了这个六亲不认的老板。
对于珠宝尤其是钻石的生产而言,最艰苦、最难以掌握的基本功莫过于凿石头。亨利上班第一天,卡辛给他安排的任务就是练习凿石头,开始了他炼狱般的学徒生涯。根据卡辛的“教诲”,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要求用手锤和斧子打成10块尺寸相同的小石块,并规定不干完不许吃饭。亨利从没有干过这种活,看着这一块石头发呆良久,不知如何下手,唯恐一不小心招来老板的训斥和挖苦。但是他别无选择,只得硬着头皮干。他先把大石头劈成10小块,然后以10块中最小的那块为标准,慢慢雕凿其他9块。虽说石头质地不是特别坚硬,但是层次非常分明,稍不小心就会把石头凿下一大块而前功尽弃,并招来老板的呵斥。
后来据亨利·彼得森讲,尽管老板非常苛刻,但也是为了让他们早日掌握打造石头的要领,因为对于钻石生产而言,打造石头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基本功。老板也是借此来考验学徒们的意志,因为如果过不了这一关,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成功的钻石商人的。学徒第一天下来,亨利腰酸背痛,四肢发软,眼睛发胀,但依然没能完成老板的任务。以后的数天里,他简直变成了一台麻木的机器在那里机械地运转,整日挥汗如雨地在那里劈凿。但是后来成就了事业的亨利·彼得森对于卡辛还是充满了感激之情,说如果没有卡辛的严厉要求,他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钻石大王”。
母亲看着孩子日渐消瘦的面容和血迹斑斑的双手,实在不忍心让孩子受这种委屈与折磨。但她知道对于穷人家的孩子,除了靠吃苦而谋生外别无选择。在母亲的感召下,亨利也别无选择,并且在心里燃烧起强烈的成功欲望。他相信自己能受一些苦难与委屈,并最终能够学到这门手艺。
万事开头难,自己支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张工作台就可以了,但是在房租昂贵的纽约找一块地方又谈何容易?关键时刻,还是有着互助意识的犹太同胞帮了他的忙。他就是彼得森在珠宝店里当学徒时认识的犹太技工詹姆。詹姆与他人合资在纽约附近开了一个小珠宝店。彼得森去找他想办法,詹姆他们的小珠宝店很小,约有12平方米,已经摆放了两张工作台。詹姆很热心,看他处境艰难,允许他在这个小房间里再摆一张工作台,每月只收10美元租金。
工作台得到了解决,但是身无分文的彼得森无力预付房租,必须找到活儿干,否则仍然无法生存。到了第23天,他终于揽到了一笔生意,一个贵妇人有一只2克拉的钻石戒指松动了,需要坚固一下,她在拿出戒指前郑重地问彼得森跟谁学的手艺,当得知面前这个首饰匠是卡辛的徒弟时,她就放心地把戒指交给了他。这对彼得森来说是一个重大发现,想不到卡辛的名字在这些有钱人中有如此分量,他马上想到借助卡辛的名气揽生意。也正是从此开始,他深刻地意识到了声誉的重要性。
尽管自己和师傅之间有一段无法说清的恩怨,但是他从心里还是对老师心存感激。彼得森靠着“卡辛的徒弟”这块招牌干了两三个月,生意不错。这时,新泽西州的一家戒指厂的生产线出了问题,急需一个有经验的工匠做装配。在听说彼得森的名气后,这家戒指厂商慕名请他去负责,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工作。有很多人慕名来找他加工首饰,他都一一热情接待,把业余时间都用在加工首饰上。当然,他每星期的收入也开始明显增多,有时可赚到170多美元。这样,他一边在工厂工作,一边加工首饰,终于在经济大萧条的年代里渡过了失业难关,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犹太智慧
人生也像一块宝石,磨砺的次数越多,磨砺得越精美,其价值就越高。
只有现实最重要
据专家提出,世界上各地每天都有男女为情自杀,究竟中间有没有犹太人?答案是:没有!
犹太人出了名的精打细算、实际、吝啬、聪明。他们把世情看得通透,谁能占他们的便宜?何况要他们殉情?
有人重视精神生活,但犹太人明白,只有现实最重要。犹太人把爱情看成像果酱一样的甜,但是没有面包,光靠果酱是活不下去的。
爱情极美妙,但对刷牙、钓鱼、入学考试、驾驶飞机、储蓄、投资、打球、电脑……,没直接用处,对日常生活,也无间接用处。
如果爱情变成现实中最实在的东西,犹太人也会选择爱情,但是,那是选择了现实。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犹太夫妻,结婚十几年一直没有孩子。丈夫决定与妻子离婚,他带着妻子去见主管离婚的犹太拉比(处理法律事务的学者),要求与不能生育的妻子解除婚约。
按犹太传统,妻子不生孩子,丈夫就可以提出离婚。犹太拉比口头应允了他们离婚,但给他们提了一个条件:“你们结婚时,曾举行过盛大的婚礼。现在你们要离婚了,也办一次离婚宴会。”
夫妇回家后,按拉比的意思办了一个隆重的离婚宴。宴会上,丈夫念起旧情,其实他很爱妻子。他想休妻的唯一原因是老婆不能生孩子,想起一起过日子时妻子对他的好,觉得内疚。
于是,他对妻子说:“酒席散后,我们就不是夫妻了。你回娘家之前,凡这里你喜欢的东西,无论有多贵重,你都带回娘家去。”
他对将分手的妻子话别后,心情感到苦涩。于是,他喝了过量的酒,醉倒在地。他的妻子没有拿丈夫许诺给她的一样东西,只背着丈夫回娘家。
第二天清晨,丈夫醒来,发现自己睡在一个陌生地方,被休掉的妻子坐在自己的床边。他迷惑地问:“我在哪?”
妻子说:“这是我娘家。”
“我怎么会在你的娘家?”他问道:“昨晚我们不是已离婚了吗?”
妻子说:“是的!但你叫我把我喜欢的东西都搬回娘家。我就把惟一的珍爱带了回来,那就是你。”
丈夫看着自己的好妻子,感动无语,流下眼泪。他决定即使一辈子不要孩子,也不抛弃自己的妻子。他找犹太拉比撤回离婚请求,回家与妻子开始新的生活。
当他们不再梦想要孩子的时候,奇迹发生了。第二年,他多年不育的妻子生下一个可爱的胖儿子。
在这里,这个犹太人的爱情已达到“现实”的程度,他同样是选择了现实。
这就是犹太人的爱情观,简单而又明了。
犹太智慧
犹太人明白,只有现实最重要。他们把爱情看成像果酱一样的甜,但是没有面包,光靠果酱是活不下去的。
从事在大众中认同性高的工作
19世纪美国犹太教领导者拉比·艾伊扎克·瓦伊兹说:“我们必须成为完美无缺的美国人。”也就是说,即使作为犹太人有缺点,作为市民也不能有缺点。
所谓完完全全的美国人的理想,就是要忠于犹太民族,首先更要忠于美国。而且在工作方面也要完美无缺,要以成为周围基督教徒的榜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换句话来说,犹太人为了获得成功,不但要做好犹太人自己的工作,还要从事在大众中认同性高的工作。像这种比较容易得到普遍性认可的领域之一就是自然科学。犹太人在这个领域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犹太人学者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够使人感到强烈的犹太色彩,而是因为他们的成就所具有的普遍价值。
社会学家迪尔海姆、哲学家本格森、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等人取得的成就都是围绕着能够使世界知识界承认的理论展开的,并没有特别专注于犹太思想。
在艺术方面也是如此。对近代以后的犹太人作曲家进行研究的鲁内·雷波比奇说道:“犹太作曲家并没有用犹太音乐丰富西洋的音乐形式。他们是最典型的西洋作曲家。”
在艺术方面,比较有名的犹太人画家有皮萨罗、夏加尔、莫迪里阿尼、本·香等。我们从赛赞努极力夸赞的皮萨罗的绘画的任何地方也找不到犹太的氛围。夏加尔的绘画充满幻想,他把犹太人“木其夫”(占泽)的绘画技法融入绘画当中,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这已经是他的声望确立很久以后的事情了。莫迪里阿尼所画的扭曲了脸的人物像,被人们评价为象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不安。而这并不是别样的犹太式绘画。本·香在他的作品里面插入了希伯来文字,明显地受到了夏加尔画风的影响。可他的这种流派风格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欧美社会已经消除对犹太人的偏见和歧视以后的事情了。
在艺术领域,我们只能在文学方面找到被认为具有犹太民族性的例子。也就是,获得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格诺和扎克斯以及获得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辛格。他们都是因为详细地描写了犹太人的生活而获奖的。这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是以在文学领域中反映追求民族美学和理想的作品作为选择对象的。
另一方面,虽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诗人海涅却以其青春的激情吟唱出华丽的诗篇,获得了万千读者的赞美。文豪卡夫卡是一名犹太人,毫无疑问,他的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在向人们讲述着所谓人的个体存在价值。再来看一看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帕斯捷纳克,他的作品就是以纯粹个人的自由而不是以犹太人的故事作为主题的。他们的作品要比阿格诺、扎克斯和辛格等人的作品获得更广泛的支持。
犹太智慧
犹太人为了获得成功,不但要做好犹太人自己的工作,还要从事在大众中认同性高的工作。
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斯帕克急匆匆地回到家,准备把院子里的一些必须做的工作处理掉。当他正在打扫院子里的落叶时,5岁的儿子尼克走过来,拉了拉斯帕克的裤腿,“爸爸,我需要你帮我写一个牌子。我打算把我的一些石头卖掉。”
尼克一直对石头很着迷,他自己从各处搜集了许多,此外,别人也送给他一些,在他家的车库里放着满满一篮子的石头,他定期为它们清洗、分类和重新堆放。它们是他的珍宝。
过了一会儿,尼克拿着他的牌子、一只小篮子和四块最好的石头向车道尽头走去。在那里,他把石头一字儿排开,把篮子放在它们的后面,自己则在地上坐下来。斯帕克从远处注视着儿子,关注事情的发展。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没有一个人从那里经过。斯帕克走过车道来到儿子面前,想看看他正在做什么。
“怎么样,尼克?”斯帕克问。
“很好。”他回答。
“这个篮子是做什么用的?”斯帕克问。
“放钱的。”他一本正经地回答。
“你给石头定价多少?”
“每块1美元。”尼克说。
“尼克,没有人会愿意出1美元买一块石头的。”
“不,有人愿意的!”
“尼克,我们这条街道一点也不繁华,没有什么人从这里经过,你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收起来,去玩一会儿呢?”
“不,有许多人从这里经过,爸爸。”他说,“人们在我们这条街道上散步,骑自行车锻炼,还有人开着他们的汽车到这里来看房子。这里有很多人。”尼克一直耐心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又过了一小会儿,一辆小型货车沿着街道驶过来。当尼克精神抖擞地把他的牌子举起来使它正对着那辆小型货车的时候,斯帕克凝神注意观察着。当那辆小型货车从尼克面前慢慢经过的时候,他看见一对年轻夫妇正伸着脖子在看尼克的牌子上的字。他们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向前方的死胡同开去,不大一会儿,他们原路折回来了。当他们再次从尼克身边经过的时候,车上的女士摇下了玻璃窗,斯帕克听不见他们的谈话,但他看到她转过头对那个开车的男人说了些什么,然后那个男人递给她1美元。她下了车,走到尼克面前,在对那些石头做了一番仔细地观察比较之后,她选中了其中的一块,递给尼克1美元,然后开着车离开了。
斯帕克坐在院子里,看着尼克向自己跑过来,他手里挥舞着那张1美元的钞票,嘴里大声嚷着:“我卖了1美元!”
犹太智慧
信心能极大鼓舞一个人的斗志,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你的信心越大,离成功的日子就越近。
绝对自立自强的人才是一个无缺憾的人
一个命运多舛的人又一次遇上了危难,他四处求告,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哪怕他提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小要求,都会遭到人们的断然拒绝。
绝望之中,他暗暗祈求上帝:“上帝啊,也许只有你才能保佑我了!”
被他的诚意所感动,这天夜里,上帝给他托了一个梦。
“孩子,我会保佑你的。”上帝抚摸着他的头,轻声对他说。
“既然保佑我,你明天就现身吧,让我真实地看见你的存在,哪怕只让我看见1分钟!”他衷心说道。
“好的,我明天一定现身。不过,我不会以我的真身出现,我会以一个化身出现。明天早晨起来,你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我。”
为了看见上帝,他第二天早早就起床了。
洗漱完毕,他到镜子前梳头。
他从那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跟梦中的那个上帝还真有些相似。
“原来,上帝就是我,我就是上帝!”
从此以后,他获得了自信。
自信改变了他的一切,运气好转了,人际关系也融洽了,一切都比过去顺利多了。
最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当他脸上写满自信的时候,那些曾经拒绝过他的人也乐意帮助他了。
犹太智慧
一个人在依赖他人时,无法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完全的人”,只有当他可以绝对自立自强时,他才可以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无缺憾的人,才能感觉到一种光荣和满足。
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
坚强的自信,常常使一些平常人也能够成就神奇的事业,成就那些天分高、能力强但多虑、胆小、没有自信心的人所不敢尝试的事业。尽快树立“我能行!”的信念吧,你的生活会随之改变的。
从前有个青年常为失眠而烦恼万分。
有天晚上,他上床后辗转不眠,因为他债台高筑,早已过了支付期限,按目前的经济状况,他无力还债。
沉闷了半夜,他忽然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许多人能轻松自如地还债,我不能,这到底是为什么?”这一提问完全改变了他的人生思路,把他引向了有希望的、辉煌的人生。
后半夜,他开始剖析自己,并得出一个结论:他和所有的人一样在生活着。在漫长的黑夜中,他把自己和境遇好的人作了比较,结果发现,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他所欠缺的,别人也同样欠缺。
唯独一个例外,就是缺少“我能行!”的信念。
云层开始染上金黄色的旭光时,人生的金黄色秘诀已经开始渗透在他的心灵里。过去失眠后的那些早晨,起床时他总是懒洋洋的,一副疲惫不堪的模样,这天他一反常态,用孩子般喜悦的心情从床上跃起,完全判若两人。
从此,他的身上发生了奇迹。一年后,他有了可观的收入,住进了完全按他的所好设计的新房子里。
他今非昔比了。
犹太智慧
坚强的自信,常常使一些平常人也能够成就神奇的事业,尽快树立“我能行!”的信念吧,你的生活会随之改变的。
在命运的关键时刻,需要的是一块砸碎障碍的石头
两个儿子大了,一个富翁老了。
这些日子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让哪个儿子继承遗产?富翁百思不得其解。
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时代,他忽然灵机一动,找到了考验他们的好办法。
他锁上宅门,把两个儿子带到100里外的一座城市里,然后给他们出了个难题,谁答得好,就让谁继承遗产。
他交给他们一人一串钥匙、一匹快马,看他们谁先回到家,并把宅门打开。
马跑得飞快,所以兄弟两个几乎是同时回到家的。
但是面对紧锁的大门,两个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试右试,苦于无法从那一大串钥匙中找到最合适的那把;弟弟呢,则苦于没有钥匙,因为他刚才光顾了赶路,钥匙不知什么时候掉在了路上。
两个人急得满头大汗。
突然,弟弟一拍脑门,有了办法,他找来一块石头,几下子就把锁砸了,他顺利进去了。
自然,继承权落在了弟弟手里。
犹太智慧
人生的大门往往是没有钥匙的,在命运的关键时刻,人最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规的钥匙,而是一块砸碎障碍的石头!
办法总比困难多,凡事都有解决的窍门
《塔木德》上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凡事都有解决的窍门。”
有一天,两个妓女来见所罗门王,站在他面前。其中一个说:“陛下啊,这女人跟我住同一个屋子,我在家生孩子的时候,她正住在那里。我生了一个男婴,两天后她也生了一个男婴。这屋子里只有我们两个,没有别人。一天晚上,她不小心压死了自己的孩子,就半夜起来,趁我熟睡时抱走我的孩子,放在她床上,然后把她那死了的孩子放在我的床上。第二天早晨,我醒来要给孩子喂奶,发现他已经死了,再仔细一看,才知道那并不是我的孩子。”
另一个女人说:“不!活着的孩子是我的,死的才是你的!”
第一个女人回答:“不!死孩子是你的,活着的是我的!”
她们在所罗门王面前就这样争辩起来。
所罗门王心想:“既然她们都说活孩子是自己的,死孩子是对方的,那么……”他对左右说:“拿一把刀来!”左右的人把刀拿进来,所罗门王下令说:
“把这活着的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这个女人。一半给那个女人!”
那孩子的母亲心疼自己的儿子,就对所罗门王说,“陛下,千万不要杀这孩子!求你把他交给那女人好啦!”
另一个女人却说:“不必给我,也不要给她,把这孩子分成两半吧!”
所罗门王说:“不可杀死这孩子!把她交给第一个女人,因为,她才是孩子的真正的母亲。”
以色列人听说所罗门这种英明的裁决,都非常敬佩他;他们知道上帝赐给他智慧,使他公平地审判案件。所罗门确实不愧为睿智的君王,眉头一皱,就解决了一桩棘手的疑案。
那个“恶毒”的妓女,不仅想夺人之爱,而且还想将孩子一分为二,以求心理平衡。但上帝是公正的,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当然,凡事都有解决的窍门,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勤于学习,也会像所罗门王一样充满睿智。现代犹太人非常重视寻找解决问题的窍门,不管在工作上、生活中,还是军事上,都是如此,以色列发起的“闪电行动”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闪电行动”是以色列在1976年7月3日实施的一项军事突击任务。
当年的6月27日,4名巴勒斯坦人和4名联邦德国人劫持了一架从法国飞往以色列的班机,迫使它在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降落,劫持者要求以242名人质交换被以色列当局拘禁的53名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当局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来拖延时间,一方面抽调了200名官兵组成突击队,采取以“闪电行动”为代号的军事手段。
由于阿明总统领导的乌干达政府是倾向巴勒斯坦人的,这就给“闪电行动”增强了难度。
为了搞好“闪电行动”,以色列当局作了充分的准备,研究了恩德培机场的地形和设施,乌干达军队的实力及布防,劫持者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并进行了模拟演习。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4架涂有民航机标志的以色列军用运输机腾空而起,利用民用航线超低空飞行,其中一架飞机停在肯尼亚内罗毕机场作为“野战医院”,一架飞机充当指挥机,剩下两架飞机则进入恩德培机场上空。
他们在空中发出讯号:“我们运来了劫持者要求释放的巴勒斯坦人,请准予降落。”
恩德培机场的指挥塔看见飞机标有法国民航标志,就允许降落,以色列突击队员未等飞机停稳就冲出机舱,立即分三路行动:一路乘一辆高级的“奔驰”车,冒充乌干达总统阿明,直闯关押人质的候机大楼,以迅速的行动击毙劫持者,救走了全部人质;第二路则去攻击停在机场上的20余架乌干达的米格战斗机,以保证自己能安全返回;第三路则去袭击机场的指挥塔。三路人马同时行动,配合默契,全部战斗只用了53分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次行动是名副其实的闪电式的,它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一是充分周密的准备工作,二是自始至终的“诈骗”行为,如将战斗机改为民航标志,将奔驰车冒充为阿明座车等,等到乌干达军方知道上当后,以色列的突击队已胜利返航了。
犹太智慧
凡事都有解决的窍门,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勤于学习,也会充满睿智。
大脑要塑造出一个模式
阿尔温·托夫勒是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1928年出生在美国布鲁克林一个波兰犹太移民的商人家庭。1970年,托夫勒发表了《未来冲击》一书,在美国各界和世界各地引起了巨大反响。1980年他的第二部成名著作《第三次浪潮》出版后,很快被译成30多种文字。托夫勒应邀到许多国家讲学,从而在国际上出了名。他曾会见了许多国家的元首和世界知名人士。在罗马尼亚,他曾同齐奥塞斯库一起度过了好几个小时;在加拿大,他会见了特鲁多;在澳大利亚,他会见了惠特拉姆;在日本,他会见了铃木;在印度,他会见了英迪拉·甘地。1983年初,他曾来中国访问过。
这样一位蜚声全球的未来学家,他的生活道路是怎样的呢?
托夫勒从小就爱写东西,对社会问题和政治变革也感兴趣。
1949年,他从纽约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工厂当了工人。托夫勒为什么选择了当工人这条道路?他自己说:“我去工厂是出于多种动机……我的部分动机是心理上的——年轻人要摆脱家庭,想见见世面的那股冲动。我还有文学创作上的动机……梦想日后写一部有关工人阶级生活的伟大作品。”
托夫勒在工厂工作了5年,在此期间,他开过车床,在钢铁铸造车间当过铸造工,在汽车装卸线上当过装卸工,开过铲车,给自行车、汽车、卡车喷过漆……托夫勒说:“我在工厂里学到的东西不比在课堂上学到的少。我确实发现许多工人非常聪明机智、正直、富于幽默感。我也学到许多有关英语的知识——怎样写出使那些没有得过博士学位的人也能看懂的文章。我发现,写好通俗散文,要比运用学究式语言写材料,难度更大。”在当工人期间,他曾写过一些短篇小说和政论性文章,但均未能发表。后来,他转到一家焊接业的杂志出版社,才真正开始了写作生涯。不久,托夫勒相继担任劳工报记者和宾夕法尼亚日报记者。他在宾夕法尼亚日报社工作了3年,负责报道白宫和国会活动,同时给几家杂志社撰稿,报道和评论有关企业关系、经济、工会和劳动条件等方面的问题。1959年,托夫勒离开华盛顿,担任《幸福》杂志的劳工专栏的作家,写过很多关于汽车工业和其他工业的调查分析文章,还写过对美国学术界经济情况的长篇论述。两年后,托夫勒又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教育设施实验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做过咨询工作。
托夫勒最初是写有关技术方面和反对文化上的贵族主义方面的文章的,后来,他转向研究未来。这个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托夫勒谈到两个重要原因。他说:“……早期我在华盛顿……作为记者,我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社会和技术变革正改变美国社会的正统,但我们的政府的眼睛是向后看的,很少关心未来,似乎不能预见甚至是一些最根本性的变化。政客们的眼光很少超越下届竞选以外的范围。这使我想到关于时代和时代的眼光……”他还说:“我的妻子和我在1963年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苏尔兹伯格美国研究讨论会。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生活了一段时间。这段经历使我们的思想起了变化。我不再单纯从一种北美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了。”“事实上,《未来冲击》是从一种多国或者世界读者的立场、观点来写的,《第三次浪潮》更是这样的。这本书的内容,所选的事例都考虑到了这点。”
托夫勒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他是怎样构思出三次浪潮这一观念,或者说,他的思辨之道又是怎样的呢?他为了写书,收集了大量资料,但是,他是怎样从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材料当中理出头绪来的呢?
托夫勒说:“真正的办法,是要有预感;换个较文雅的词,就是要有‘直觉’……办事要靠内在感觉,人人如此,但是,又不能光靠这个……碰上一大批资料,大脑就塑造出一个模式——实际上是各种各样的模式——来帮助我们理出眉目,再进行处置;也就是去弄懂这些资料。”“……模式不仅往往是朦胧的,而且也不必像科学上用的模式那样严谨、精确;为了妙笔生花,有时候就顾不得模式本身的框架了,或者要调整一下,尽管这样,模式总是有的,而且往往很复杂。”
那么,托夫勒是怎样着手建立模式的呢?
他说:“这种问题谁也讲不透,因为构思模式的时候往往是有点无意识,何况免不了有很多表面上觉察不到的假设。撇开这些不谈,我一般先从研究的笔记和材料着手——别忘了,可有一大堆呢,这可能是苦读5年书,或者花了更长时间积累起来的。我什么都谈:技术杂志,外国报纸,学术论文,信件,统计摘要,国外来的报道等;小说、电影、诗歌,也让我开眼界;此外,还有采访专家的书面记录:各行各业的专家都有,还有经济、军事战略方面的,也有机器人、音乐、抚养孩子方面的……我先把全部材料打乱,再重新整理,分类,探讨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其他关系。我一般让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自生自长,它是从材料里引申出来的。有了模式以后,还会搜集到别的研究材料,让它们或者和模式吻合,要不就要对模式加以调整、补充、限定,也有可能原来的模式根本不适用了。有时候我用相反的办法,先搞个临时性的模式,再进行研究,根据资料来修改模式。”
托夫勒是怎样形成他的“第三次浪潮”的模式的呢?他说:“我先有个不完整的社会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模式,一面写一面修改,模式也越来越详尽,越来越完备。我研究社会变革的时候,先有个假设,那就是:社会事件、社会现象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有内在联系;……经济变革必然引起家庭生活、能源、生态体系的变革,这几方面都是互相挂钩的,一个个复杂的反馈环节把它们连在一起。所以,我专门注意研究内在联系。我的出发点也有另一个假设:推动历史的决不是一股力量,可以说是许多股力量或趋势汇合起来影响了历史的发展,重大变革就是由它们造成的。不过,模式的流动性也很大。社会上各种成分出现时,我们可以靠模式去认识它们。把它们看成互有联系,互相促进的变革浪潮的一部分,所以我才用‘浪潮’来作比喻。”“‘社会浪潮论’让我们把整个社会看成一个变化过程,而不是把历史当作依次而来的一个个‘阶段’,好像每个阶段只是一张静止的图片。同一社会在同一时候不止经历一种浪潮。所以,我们不把社会看成一元的,而是把它设想成由许多同时发生的运动,也就是互有牵连的变革浪潮所构成的,不同的社会可以它们内部第一、第二、第三浪潮各种成分所占的比重来作比较,以各种浪潮不同的变化速度来作比较。浪潮模式立足于变化过程,而不能光看结构。”
犹太智慧
办事要靠内在感觉,人人如此,但是,又不能光靠这个……碰上一大批资料,大脑就塑造出一个模式……
犹太人的七个健康准则
犹太人的健康准则分的非常详细:
1. 注意清洁
保养好身体最重要的因素是清洁,它不但仅次于虔诚,而且是虔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饭前饭后一定要先洗手,凡吃面包之前不洗手的人犹如嫖娼一样,简直是犯罪。如果对洗手一事漫不经心,这个人将被从世界上铲除。因为吃面包不洗手如同吃不洁净的面包。
不应该把喝过水的杯子递给别人,这样不卫生会对生命有危险。
早上起床没有预先洗过的手,不能触及身体任何部位,这种未洗的手会使眼睛瞎,耳朵聋,还能招致息肉病。所以没洗过的手,不能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
2. 多出汗有好处
有三种出汗对健康有益:生病出汗、洗澡出汗和劳动出汗。假如用热水洗澡后不跟着用冷水洗,这就好像铁在炉内煅烧之后没有扎入到凉水中冷却一样。(www.xing528.com)
3. 饮食有度
拉比伽玛列说,波斯人的饮食非常科学,他们吃的基本原则是:吃(胃的容量)1/3,喝1/3,留下1/3的空,一般都是吃最简朴的饭菜,无论是出于节俭还是出于健康,这都是好事。
4. 适量运动
坐着不要太久,这样会生痔疮;站着不要太久,这对心脏不好;不要走路太多,这对眼睛不利。最好的办法是:1/3的时间坐着,1/3的时间站着,1/3的时间行走。
在八个方面过度对身体有害,适度则有益:旅行、性交、聚财、工作、饮酒、睡眠、热水(饮用和洗浴)以及娱乐。有三件事削弱人的气力:恐惧、赌博和犯罪。
如果一个人说:“我将3天不睡觉”,那么这个人将受到严惩并且必须立刻去睡觉。
5. 经常锻炼
锻炼是保持健康,驱除许多疾病的主要方式。
锻炼身体是一件好事。因为身体的运动会激发自然的热能,汗在体内形成超常的力量,否则,它们就会被排出体外。当身体休息时自然的热能被压抑下来,超常的力量保持了下来。
另外,犹太人还认为锻炼可以消除许多坏习惯造成的伤害,而很多人都有这些坏习惯。据医生说,任何运动都不及身体的运动好处多。
但锻炼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定,如果一项运动很费力气,多做这项运动就会影响呼吸,剧烈的运动会使人疲乏,并非人人都能经受疲乏,都需要疲乏。因此,为了保持健康,锻炼时间不宜过长。
6. 保持心理健康
不要让自己过分悲痛,更不要庸人自扰。
心情愉快会让人保持青春活力,欢乐会使人益寿延年。
妒忌和愤怒会使人缩短寿命,紧张渴求容易使人衰老。
心情愉快、欲念正常的人吃什么都有味道。
三样东西可以使人恢复良好的精神状态:美妙的声音、景色和气味。
7. 保持青春活力
情绪也会在身体上记录下人人可见的变化。一个身体强壮的人,神采飞扬、嗓音愉快而有力。当他突然受厌恶的情绪左右时,他表情阴沉,失去了原有的神采。他脸色改变,情绪低落,声音嘶哑而虚弱,以致浑身乏力,有时会因虚弱而颤抖,他的脉搏也变得细微无力。
你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看到截然相反的情况:一个人身体衰弱,神情沮丧,声音低沉,而一旦碰到什么使他兴奋的事情,你就会看到他身体马上好起来了,嗓音也洪亮了,脸上也有了光彩。他动作敏捷,脉搏宏壮。他体表温暖,脸颊与眼帘会表露出他的欢欣。
当一个人前所未有地浮想联翩,长时间地沉思,拒绝社会交往,或者当一个人回避以往他所有的愉快体验时,医生对他消沉的情绪、萎靡的精神状态也毫无办法。
犹太智慧
健康、乐观没有国界,犹太人的健康观念是通行的,看来,这个奇异的民族不光经商赚钱有高招,享受生活保养身体,也很在行。
身心的轻松愉快才是最好的休息
犹太人十分注重吃的质量,如果吃的好,身体自然就健康。犹太人在2000多年的流散生活中,虽然受尽艰辛,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种,这不能不归功于他们注重健康、养生有术。还有,犹太人也非常注重和饮食一样对健康有相同功效的休息时间,为此犹太人有特定的休息日——安息日。
安息日是纯粹的休息日,不做任何与工作有关的事,甚至连煮饭做菜都在禁止之列。所以犹太人把星期五之前做好的饭菜放在点好火的炉子上,以免挨饿。
这一天不允许点火,这对喜欢抽烟的犹太人来说,安息日实在是个痛苦的日子,但异教徒点着的烟是可以抽的。
安息日走亲访友,一定要步行,不可乘坐任何交通工具。但为外国人驾车的人则允许开车。
这一天是真正神圣的日子,也是真正放假的日子。注重传统的犹太家庭每一周都有一个这样快乐的日子。每当这天降临时,所有的犹太人仿佛受到上帝的恩惠,脸上放出圣洁的光辉。
安息日到来之前,妇女们早已把家中的桌椅擦得干干净净,器具更是光彩夺目,并且为准备食物花上很多时间,忙得简直跟中国人过年一样。
因为主妇的刻意准备,所以星期五的晚餐是一周中最为丰盛的晚餐。
为了迎接安息日,犹太人必须保持自己身体的清洁,所以每个人都要洗澡,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然后全家人到礼拜堂去做礼拜。回家之后,在桌上点上蜡烛,放上一瓶美酒,这时,男主人便从《圣经》上挑出一些赞美词,来赞美妻子漂亮、能干,接着全家一起祈祷,希望第二天开始的一周是最好的一周。
晚餐后,全家人高唱赞美安息日的歌来结束这一天。这是犹太人真正的假日,一切工作都抛诸脑后,与家人和睦相处或拜访朋友不谈工作,就谈人生观、生活、艺术,这是多么美好的假日呀!因为身心的轻松愉快才是最好的休息。
犹太智慧
安息日犹太人真正的假日,一切工作都抛诸脑后,与家人和睦相处或拜访朋友不谈工作,就谈人生观、生活、艺术。
以良好的情绪面对每一天
无论有多少困难,事实上至多也不过堆积成一座山罢了。你要做的,只是将问题理清,“一次一种”予以解决,从而一波又一波、一日复一日地渡过难关。
《塔木德》说:“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
犹太人命运多舛,但是,他们也练就了调整心态的高超本领,他们非常善于调节情绪。他们强调,要调整好情绪,度过今天——不是一周、一月、或是一年——只是24小时。早晨醒来时,你真正能掌握的,唯有今天而已。谁也无法将一只脚遗留在过去,也无法单靠一只脚便踏入未来。千万不可拘泥于过去与未来,而眼睁睁地任今日流逝。
查斯特的一个朋友刚开始创业时,曾雇用了一位叫约翰·斯本塞的高龄绅士为办公室的经理人。那时,约翰已经70多岁了。但是,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公司,永远保持愉快的心情,而查斯特的这个朋友却阴霾常布。有一天,他不慎陷入犹如“鳄鱼出没、水深及膝的泥淖”情绪之中,这时的他渴望有人能对自己稍加安慰,于是将心中的所有心事一股脑全告诉了约翰,他没想到的是,约翰只是简单地回了他这么一句:“是啊!这种事常有的嘛!而且,往后还有更糟的呢!”多少年后,这位朋友还经常想起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来,当作茶余饭后的笑谈。仔细想想,世事果真如此,总以为再也不会有比目前状况更糟的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约翰劝查斯特的朋友暂时关在自己的公司里,集中心力思考自己人生的顺畅面。尽量去想些有关健康、温馨的家庭、居住环境的优雅、好吃的食物、好朋友等种种美好的事物,以及生活在美丽、自由的国土上等等琐碎的事。诚如约翰所言,人们总是不懂得珍惜眼前所拥有的,直到失去了,方才后悔不已。
犹太智慧
早晨醒来时,你真正能掌握的,唯有今天而已。谁也无法将一只脚遗留在过去,也无法单靠一只脚便踏入未来。千万不可拘泥于过去与未来,而眼睁睁地任今日流逝。
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入手来保养自己的身体
犹太人对身体的保养要求到方方面面:
1. 躯体的保养
肉体干净才能使精神纯洁。
圣人不可居住在没有厕所的城市。
圣人不能住在没有医生的城市。
只要是愿意完全接受上帝旨意的人,应首先上厕所,然后洗手,再去祈祷。
2. 把洗澡当成宗教任务
犹太拉比希勒尔给学生授完课后和学生们没走多远,便要分手。
学生们问他:“尊敬的拉比,您要去哪儿?”
希勒尔答道:“去履行一项宗教责任。”
学生又问:“什么宗教责任?”
希勒尔道:“到浴室洗澡。”
学生们迷惑地追问道:“这是宗教责任吗?”
希勒尔认真地回答说:“这怎么不是宗教责任呢?上帝把我们创造出来。难道我们不应该保养好我们的身体吗?”
3. 没水喝也要先洗手、洗脸、洗脚
犹太拉比阿基巴被罗马人监禁了起来,卖面粉的拉比约书亚每天都去看望阿基巴,同时会给他带些水去。
一天,约书亚正好撞上了狱卒,狱卒说:“你带来的水太多了,是不是企图在牢房里用水打洞(让囚犯逃跑)?”说完把水倒了一半。约书亚见到阿基巴时,阿基巴说:“你难道不知道我老了,生活离不开水吗?”约书亚只好将狱卒把水倒掉的实情告诉了阿基巴。
“把水递给我,我要先洗手。”阿基巴说。
“那就不够喝了,你会渴死的。”约书亚说。
阿基巴高声说道:“上帝要求人们每天都应该洗脸、洗手和洗脚。既然不能违背上帝的旨意,宁愿渴死也要先洗手啊。”
据说,在洗净手以前,阿基巴连一口水也没喝。
犹太人就是这样,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入手来保养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身体,他们把保持身体的卫生与健康,看成是一种宗教义务,是对上帝的崇敬;而不顾惜自己的身体,或者故意糟践自己的身体,则是一种罪孽,是对上帝的亵渎。
犹太智慧
犹太人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入手来保养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身体,他们把保持身体的卫生与健康,看成是一种宗教义务,是对上帝的崇敬。
生活中要合理安排时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赚钱、求名外,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享受,比如: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家庭,蓝天白云,红花绿草,飞溅的瀑布,浩瀚的大海,雪山与草原,大自然的形形色色的事物,包括遥远的星系,久远的化石……
这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美好的,但只有犹太人是最能理解和享受它们的。因为在他们看来生活中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人,是不会赚钱的人。要赚钱,首先要有赚钱的时间,而且要正确合理地使用时间,否则时间就等于白白浪费了。
一个会赚钱的犹太商人,一方面,他是一个大忙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大闲人。之所以忙是因为他一直在辛苦地工作,为了赚钱而忙碌。按照犹太人的想法,该忙的时候就要忙,否则就没有工作效率。但是,“忙”和“闲”是相对的。学会忙里偷闲,生活才能变得丰富多彩,因此,犹太商人又常常是大闲人。
犹太人视时间如金钱,他们在与对方初次做生意时就会客观而若无其事地谈论自己和别人的寿命。而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初次见面,就说出如此不吉利的话来,一定会遭到对方的白眼。而犹太人却很坦然,他们认为人生下来就注定要死的,不必对死畏之如虎。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就意味着知道自己还能赚多少钱,犹太人活到老赚到老,他们对死的态度是客观和冷静的,一旦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年,就会抓紧这几年的时间,尽情地享受和赚钱。
有一位犹太巨富已经75岁了,但他仍不愿自己买房,而是租房住。人们不解地问道:“像你这么富有的人,什么样的房子买不起?为什么还要租房子呢?”老人坦然地说:“买了房子也没有用,反正再过几年,我就死了,何必将房子留给别人呢?”
由于犹太孩子自小就接受非常独立自主的教育,所以犹太老人也不可能依靠孩子赡养,只有自己赚到了钱,生活才有保障,正是因为犹太人自知天命,所以抓紧时间拼命赚钱。同时,他们又是世界上最懂得享受的人。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外,还有什么呢?”
有了钱,你才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才可以享受闲暇。闲暇有两种,一种是惬意的,一种是折磨人的。大家还记得渔民和富翁晒太阳的经典故事吧?不过很多人都误读了,认为富翁忙碌了一辈子,到头来所能享受的,不也就是躺下来晒晒太阳吗?而这一切正是渔民一直所享受的。
错了,富翁与渔民晒的可不是同一种太阳,或者说,太阳晒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但每个人的心情却是千差万别的。富翁享受的是闲暇,而渔民呢?他还得担心如果打不到鱼会不会饿肚子,若有了老婆孩子,那状况更糟糕,他得为一家子的生活担忧,你想他会有富翁一样的心境吗?
无事可做的时光对有钱人说,那是一种诗意,而对四处找活干却没有结果的人来说,那是一种可怕的折磨。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在拼命工作,目的就是挣到足够的钱,让我们的闲暇时间变得有诗意,如果薪水足够高,那么就可以在40岁退休,然后,要去高山远足还是周游世界,都随你心意而定了。还是台湾狂人李敖的那句话好:肯吃苦的苦一时,不肯吃苦的苦一辈子。
巴特勒说:“除了人类之外,所有的动物都晓得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在于享受生命。”其实人生就是这样,钱是挣不完的,只要够用就行了,挣钱不就是为了享受生活吗?如果只知道挣钱,而不留些时间来享受生活的话,就不知道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犹太人认为,从天性上来说,名和利都是人类的至爱,因为这些表面的东西,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和满足个人欲望,不承认这一点是不行的。看见腰缠万贯的富翁,在嗤之以鼻之余,难道我们心里不羡慕吗?通过一番辛苦赚到了钱之后,我们表面坦然地接过它来,难道心里不激动吗?
人类创造了金钱及价值,同时也创造了道德。后者使人类长期以来掩饰前者,蔑视前者,由此又造成了人对金钱价值评判的失衡,造成了所谓的金钱罪恶。
犹太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天生就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金钱,以坦诚的态度爱慕金钱,不辞劳苦地公开追求金钱;就是为了自己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犹太智慧
在犹太人看来生活中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人,是不会赚钱的人。要赚钱,首先要有赚钱的时间,而且要正确合理地使用时间,否则时间就等于白白浪费了。
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
在这个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时代,许多纷繁复杂的问题等着人们去解决。犹太人认为,工作、生活越紧张越应该松弛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来思考一些人生的问题,合理地安排一下自己的假期。
赚钱不过是为了生活得更幸福一些,如果因为单纯地赚钱,而忽略了享受生活,那就是很不合算的交易。人们追求金钱,是为了使生活更舒适,但问题是,人们一旦有了钱反而更忙碌,更无法舒舒服服地过日子。有些人就是这样,终日忙于工作,虽然经济收入大增,但却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机会。而犹太人却是截然不同,他们既会赚钱,又会享受生活。
一次,美国商人约翰·巴布森到以色列参加一项商务谈判,到达的那天刚好是礼拜六。巴布森在美国备受交通堵塞之苦,因而对这里街上汽车稀少、交通畅通无阻感到很奇怪。
他问犹太人谢维利:“你们这里的汽车这么少吗?”
“你有所不知,”谢维利解释道,“犹太人从每个礼拜五晚上开始,直到礼拜六的傍晚为止,是禁烟、禁酒、禁欲的时间,一切杂念皆无,专门休息和向神祈祷,人们大都待在家里,所以街上来往的汽车自然比平日少了许多。从礼拜六晚上起,才是犹太人真正的周末,是人们尽情享受的时候。”
“你们犹太人真会享受。”巴布森羡慕地说。
“因为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享受快乐的人生。”谢维利不无得意地说。
的确健康是一个人最大的本钱。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必须吃好、睡好、玩好。犹太人虽然长年浪迹天涯,遭人歧视和迫害,但并没有因此而绝种,这与他们注重养生是分不开的。赚钱,是为了更好的休息,所以,人应该在工作之余,好好休息。有许多人常常拼命工作,而逐渐远离自己本来所拥有的生活。犹太人认为,乍见之下,忙碌似乎是一种努力工作的精神,其实并非如此,忙碌并不值得称道。为此,犹太人可以在工作时拼命的赚钱,但在闲暇时间则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度假。
犹太人有许多假日,遍布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也把度假当成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在度假时,犹太人不谈论有关工作的事;不考虑有关工作的问题;不阅读有关工作的书报,而是全身心地娱乐和放松。在犹太人心中,赚钱固然重要,但如果一个人只知道赚钱和工作,而不知道休息的话,那他会失去快乐。因此在度假期间,人们应该真正脱离所有的工作羁绊。
由人来安排假期,而不是由假期来控制人。因为在犹太人的心中,完全释放的日子,才是真正的假日。如果一个人把工作带回家来做,他是很不幸的,因为他无形当中牺牲了陪家人和休息的时间。赚钱是为了享受,这是犹太人赚钱的目的,也是他们对于经商目的的最好诠释。因为,犹太民族在经商时劳逸有度,使工作与生活两不误,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只有犹太人的这种生活,才是最好的,因为他们知道如何享受生活。
犹太智慧
工作、生活越紧张越应该松弛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来思考一些人生的问题,合理地安排一下自己的假期。
注重工作之后的休息
犹太人挣钱、用钱观念一般是很明确的,其中之一就是:“享受生活,享受挣钱”,这样不但能给自己减轻压力,也能够为自己挣更多的钱。
犹太人很看重工作之后的休息,更注重享受。犹太人多是商人。商人同普通人相比,有一个特点就是忙,他们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间,随时都有事,只要愿意,干一辈子也干不完,工作耽搁了,钱就会减少,所以,犹太人绝不浪费哪怕一分钟的时间。
但是,对于犹太人来说身体健康是根本,而身体健康需要休息,休息必将与工作相冲突,怎么办?这时犹太人毫不犹豫地放弃工作,选择休息。
如果你还不理解,向犹太人继续提问:“你们工作一小时可赚钱50美元以上,如果每天休息一小时,一月就少赚1500美元,一年至少少赚1.8万美元,这值得吗?”
犹太人会比你算得更快:“如果一天工作8小时不休息,一天可赚400美元,那我的寿命将减少5年,按每年收入12万美元计算,5年我将减少60万美元收入。假如我每天休息一小时,那我除损失每天1小时50美元外,将得到5年每天7小时工作所赚的钱。现在我60岁,假设我按时休息还可多活10年,那么我将损失15万美元,15万美元和60万美元哪个多哪个少呢?”这在犹太人看来是很简单的道理。
犹太人确实是很精明,他们知道少休息少活几年和多休息多活几年的利弊,因此,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特别重视,认为身体健康是赚钱的本钱。
健康的体魄来自正确的健康观念,不会休息的人是愚蠢的人。连视钱如命的犹太人也愿意放弃钱来休息,而那些不为钱所缚的人们为什么不保护自己的生命,在工作之余找点休息时间呢?
俗话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那些不重视休闲生活的人,总是以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为由,来自欺欺人。实际上不走出办公室,是无法体会到海边沙滩做日光浴的好处,也无法体会爬山带给你的大自然风情。
休息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短短的一点休息时间,就能有很强的修补能力,即使只打5分钟的瞌睡,也有助于防止疲劳。
能否在事业上成功,实际上主要取决于你怎样去安排时间。应该好好地安排你的休息时间,且坚决执行。否则,时间的空格就会让繁重的工作所侵占。只有休息好,才能工作好,才能“享受生活,享受挣钱”。
犹太智慧
能否在事业上成功,实际上主要取决于你怎样去安排时间。应该好好地安排你的休息时间,且坚决执行。否则,时间的空格就会让繁重的工作所侵占。
讲究饮食,少食而足
犹太人对饮食非常讲究,在《塔木德》中详细地记述了有关饮食方面的要求:
一个人没有酒可以,没有水却不行;没有胡椒可以,没有盐却不行。有些东西用多了有害,少用一点儿有好处。
每次吃饭都要适当有点儿盐,每次喝完酒后要喝些水,这样你就不会受到疾病的侵害。吃饭不吃盐、喝酒不喝水的人白天出气有臭味,夜晚睡觉喉咙痛。
坚决不让食物漂在水上,吃了这样的食物会消化不良。
一个人应该喝多少水呢?吃一块面包,喝一杯水。
假如一个人只吃不喝,他吃的饭就是血,并且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假如一个人吃饱饭后不活动和行走,那么食物就会烂在胃里,这是口臭的开始;假如一个人吃饭的时候要上厕所,就像炉子的残灰尚未清除干净就重新生火,这使身体容易发生邪味。
蔬菜尽量不要生吃,生蔬菜会使人肤色苍白。
要多吃甜菜汤,这对人的心脏和眼睛有好处,尤其对肠道更有好处。必须记住,甜菜汤只有放在炉火上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时才有此功效。
大蒜也有很多好处,比如:舒身暖体,使面部有光泽,增加精液,杀死绦虫等。萝卜和鱼也有利于身体健康。鸡蛋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尤其是煮鸡蛋。枣非常有营养,它既能增加身体热量,又能理顺大便,增强体质,而且不伤心脏,早晚食用会效果更佳,下午不宜食用。
另外,犹太人还强调饮食有度。
在吃饭时,犹太人主张:不要见了什么菜都去够,在跟很多人一起吃饭的时候,不要把手伸到别人跟前去。
要想身体健康应该少食而足,这样在上床睡觉时不会感到气短。一些失眠、消化不良、腹痛的人大都是贪食者。
一个人要像照顾他的坐骑那样照顾自己的身体,这样可免除许多严重的疾病。因为谁也不会给他的牲口喂过多的草。可是,他自己却不加控制,吃得过多。人对自己牲口的劳逸情况很关心,努力使它们保持健康的状况,不致生病,但对自己的身体却没有在意。
犹太人认为:人应该在感到饥饿,或腹中空空、口内生津时才进食。因为这时人真正是饿了。
犹太智慧
要想身体健康应该少食而足,这样在上床睡觉时不会感到气短。一些失眠、消化不良、腹痛的人大都是贪食者。
用餐时绝不谈不高兴的事
犹太人用餐时,绝对不谈不高兴的事,因为不高兴的事会影响用餐时的气氛,从而不能充分享受佳肴美味。
犹太人大多博学多才,从俚语到娱乐、艺术、名胜、生命等等,天下大小趣事,几乎无不列入谈话之列。但是,有关政治、战争以及宗教迫害的话题绝对闭口不谈,因为这些话题容易引起争论,破坏欢乐融洽的用餐气氛。还有,猥亵的话题也避而不谈。犹太人在吃饭时讲究放松心情,以便在吃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把一切烦恼都暂置脑后。
为了“吃”好,犹太人拼命地去赚钱。犹太人认为四个字:“为吃赚钱”最能表达出他们的心态。没有钱怎么能吃好,又哪能享受生活的乐趣呢?
犹太人的这一想法可谓经典。
而犹太人的吃,是纯粹的吃。
而工作是为了什么?
工作就是为了吃!
所以,餐桌上不谈工作。
犹太智慧
无论是不是商人,犹太人都奉行着这样的约定:工作时不谈休息,休息时就不谈工作。无论多重要的事情也不能占用进餐和休息时间。
饮酒要适度
想一想生活当中那些因烂醉如泥而丢尽脸面,甚至因饮酒过度而失去生命的人,更觉得犹太人的做法是有道理的。
所以犹太人认为,当魔鬼要造访人类而又没有时间的时候,便会派酒做自己的代表。
在《圣经》中有一则关于酒的故事:
当年诺亚种第一棵葡萄树时,魔鬼撒旦跑来问:“你在干什么?”
诺亚说:“我在种一种非常好的植物,结出来的果子很好吃。”撒旦表示他从来没见过这种果子。
诺亚告诉他:“这种果子非常甜美可口,喝了这种果子的汁后,人就会觉得非常幸福。”
撒旦一听,来了兴趣,也想加入这种幸福行列中来。于是,他跑去抓来羊、狮子、猪和猴子,把它们都统统杀死,用它们的血做肥料浇下去,葡萄长出来了,最后变成了葡萄酒。
所以,人们刚开始喝这种酒的时候,温顺得像羊;再多喝一点,就会有狮子那样的凶猛;再喝下去就会像猪一样肮脏不堪;喝得实在是太多了,就会像猴子一样唱啊跳啊,全无一点自制力。这就是撒旦送给人类的“幸福”。
这则犹太故事旨在告诫人们,喝酒不一定是坏事,适度饮酒,还是有好处的。
《犹太法典》这样告诫人们:“如果适度地饮酒,有很多好处,可以保持人的身体健康,治疗多种疾病。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一点,他们饮酒的目的便是喝醉。小孩不应该饮酒,因为酒精会毒害他们的肉体和灵魂。对于成年人,是可以适度饮酒的。”
犹太智慧
如果适度地饮酒,有很多好处,可以保持人的身体健康,治疗多种疾病。小孩不应该饮酒,因为酒精会毒害他们的肉体和灵魂。对于成年人,是可以适度饮酒的。
生病吃药是人之常情
人吃五谷杂粮,必有疾病的困扰,生病吃药也是人之常情。
一天,两位拉比伊斯梅尔、阿基巴和另外一个人在一起散步。他们三人边走边谈,刚好碰到一个病人,病人见到两位拉比,非常高兴地说道:“尊敬的拉比,请告诉我怎样才能治好我的病?”两位拉比建议他服用一种药,直到他觉得身体舒服了为止。
和他们一起散步的那个人问两位拉比:“是谁让那个人生的病?”
两位拉比答道:“这是上帝的旨意。”
那人大声叫道:“那么,你们竟敢干涉上帝的事情吗?这个人在受上帝磨难,而你们却来医治。”
两位拉比问道:“你是做什么的?”
那个人答道:“种地的,这不,我手里还拿着镰刀呢,你们应该看得出来。”
两位拉比问道:“是谁创造了肥沃的土地和葡萄园?”
那个人答道:“是神圣的上帝。”
两位拉比又说:“那么,你竟敢闯入不属于你的地方!上帝创造了这些东西,你却把它们的果实都吃了!”
那人说道:“你们没看见我拿的工具吗?如果我不去耕地、浇水、施肥、除草,什么庄稼也长不起来。”
两位拉比笑着说:“这就对了,如果不施肥、浇水、除草,庄稼就长不大,人的身体就跟庄稼一样,医药是肥料,医生是农民。”
的确,医药是肥料,医生是农民。就像庄稼一样,人的身体也需要经常施肥、浇水、除草,不然肯定会生病。
犹太智慧
医药是肥料,医生是农民。就像庄稼一样,人的身体也需要经常施肥、浇水、除草,不然肯定会生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