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消费文化语境下中国城市空间的消费逻辑
过去,城市中的空间和建筑更多的是一种承载包括消费活动在内的各种城市活动的物质载体。然而进入消费社会之后,消费文化渗透到城市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城市空间市场化和商品化的背景下,消费已成为推动城市空间发展的有效工具,这在外国发达国家的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详见第3章)——当代城市空间在市场化和商品化的背景下表现出了明显的商品生产—消费的印记。
第4章对消费时代的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种种现象进行了论述,从表面上看是消费活动和消费空间在城市中的不断渗透和扩张,但实质上是城市本身——城市生活、功能、空间以及景观日益消费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消费文化逻辑日益渗透到城市发展中的过程。这种消费逻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由空间中的消费(consumption in space)向空间的消费(consumption of space)的转变,空间消费的重点由使用价值向符号价值的转变,以及城市本身成为商品。
5.1 从空间中的消费到空间的消费
5.1.1 从“空间中的生产”到“空间的生产”
由于生产与消费是社会生产关系中不可分割的一对要素,因此在对“空间的消费”进行论述之前,不能不先谈一下“空间的生产”。“空间的生产”这一概念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从空间的纬度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日常生活、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消费社会、城市权利、主体意识城市化、城市变革的必要性、从本土到全球范围内不平衡发展等问题作了广泛的考察和论述。在他的经典之作《空间的生产》(1974年)中,他提出了当代社会已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production in space)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production of space)的重要观点,并认为这一转变是生产力自身的成长,以及知识在物质生产中的直接介入,其具体表现在具有一定历史性的城市的急速扩张、社会的普遍都市化,以及空间性组织的问题等方面[1]。二战之后,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转变、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和科技的进步以及日益的全球化,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将生产的重心由物品向空间转移,它们通过工业化与去工业化、本土全球化与全球本土化、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重组、空间的隔离与控制等等举措,不断地对城市的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进行全方位地整合与重构,这已成为新时代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这是因为,空间的生产已成为资本积累和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进入消费社会后,资本的积累过程越来越多地和全球性的房地产投资、开发和建设及相关产业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说,城市空间已经成为商品,它在发展过程中也要遵循资本积累和利润追逐的规律。“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它被利用来生产剩余价值。土地、地底、空中甚至光线,都纳入生产力和产物之中。都市结构挟其沟通与交换的多重网络,成为生产工具的一部分。城市及其各种设施港口、火车站等乃是资本的一部分”[2]。西方国家无论从郊区化到内城复兴,还是从产业在全球层次的转移和调整到世界城市体系的建立,空间始终是关键因素,从结果上看这些过程无疑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商品,而更多的空间生产就意味着更多财富与权利的根植点,这也是以不断扩大消费为目标的消费社会的必然要求——将更多的事物纳入商品生产与消费的环节之中。列斐伏尔在论述空间生产的相关理论中,也看到了消费文化与资本主义空间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指出“对于空间的征服和整合,已经成为消费主义赖以维持的主要手段。因为空间带有消费主义的特征,所以空间把消费主义关系(个人主义、商品化等)的形式投射到全部的日常生活之中。消费主义的逻辑成为社会运用空间的逻辑,成为日常生活的逻辑,控制生产的群体也控制着空间的生产,并进而控制着社会关系的再生产”[3]。因此,我们可以说,消费文化与消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空间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其最具代表性的现象就是正在由“在空间中的生产”向“空间的生产”的转变(图5-1)。
图5-1 “在空间中的生产”向“空间的生产”的转变
当前,中国正在快速地城市化:一方面是城市向郊区和乡村的扩张,以新城、郊区住区、大型购物商业空间、开发区、工业园区为代表的新城市空间正在不断地被生产;另一方面城市生产方式由传统工业向以知识和服务为主的服务业及商业的转变,造成中国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区大量生产、运输及仓储用地的闲置,再加上住房和土地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这为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更新提供了空间和机会。目前,旧城的衰败区或闲置土地的再开发已成为许多城市建设的重点,将这些地区改造成景观休闲绿地或广场、购物中心、商务中心、高档住区、创意产业园等是最常见的举措。事实上,城市生产型空间向商业零售等其他类型空间的转变也是空间生产的过程。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尤其是发达地区城市)已成为承接西方产业转移的重要空间,沿海地区已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上海与北京正在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从这些全球空间重组和功能调整的现象中,我们至少可以说,“局部消费社会”的中国城市已纳入了全球性空间生产的体系之中。
5.1.2 城市空间中的消费
从传统的观念来看,城市居民的各种消费离不开相应的消费空间,因而可以看做是“空间中的消费”:在商场中购物,在餐饮店中品尝美食,在酒吧中品酒聊天,在游乐园中游乐,在健身馆中健身,在美容院中享受美容服务,等等。城市各种消费空间是消费活动得以进行、消费文化得以传播的物质载体。然而随着消费活动向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消费空间及其类型的不断拓展以及城市空间功能的日趋综合化和混合化,不但消费空间与非消费空间之间区分的界限变得越发模糊,而且城市中可以承载消费活动的空间也越来越多了。与此同时,从欧美的内城复兴到中国一些城市的旧城更新,为了解决城市中的非工业化问题,过去用于生产的空间向消费空间的转变、曾经的工业景观向休闲购物景观的转变更成为了城市复兴与更新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甚至也出现了将城市本身作为消费场所的复兴运动,城市中的消费功能因而不断得到加强。换句话说,消费——城市空间中的消费,以及为满足消费而不断出现的城市空间,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城市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消费中心。
5.1.3 城市空间的消费
由于生产与消费是社会生产关系中不可分割一对要素,从“空间中的生产”到“空间的生产”的转变,意味着城市空间作为商品的消费在所难免。从当前城市发展的态势来看,商品意义层面上的空间消费确实已成为了社会上较为普遍的现象之一。
1)城市空间作为商品
在资本和利润的驱动下,土地和空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必然将成为一种商品,一种消费品。列斐伏尔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面考察后指出,“空间像其他商品一样既能被生产,也能被消费,空间也成为消费对象。如同工厂或工场里的机器、原料和劳动力一样,作为一个整体的空间在生产中被消费。当我们到山上或海边时,我们消费了空间。当工业欧洲的居民南下,到成为他们的休闲空间的地中海地区时,他们正是由生产的空间(space of production)转移到空间的消费(consumption of space)”[4]。
其实从广义上来讲,使用意义上的空间消费自古就有。但是,真正商品意义上的大众参与的“空间消费”主要始于二战之后,随着西方发达社会全面进入消费社会以及大规模郊区化的推进,尤其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政府对国家福利的减少和市场自由化的推行,建筑空间的市场化不断得以深化,私有化参与和商业化开发在城市建设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房地产业成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这为全社会范围内的“空间消费品”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和城市旅游的兴起,在当代消费逻辑的驱动下,许多城市空间成为可观、可玩、可游和可以体验的商品。除了可供销售或出租的住宅、写字楼等商品房外,更多的城市空间,例如一些城市的商业消费建筑、文化建筑、旅游景点、节庆空间以及城市的标志性空间和建筑,也成为供人们消费的商品(图5-2)。迪士尼乐园可谓是其中最成功的例子,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和各种疯狂的娱乐设施相结合,创造了可游玩、可观赏、可体验的极具吸引力的娱乐空间产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与其说是文化建筑,不如说是成功的消费品,它对整个城市的旅游、文化等消费经济的提振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阿联酋迪拜近年来建设的一系列世界奇观通过提供视觉消费与体验消费型的空间商品,成为吸引全球高端客流的旅游度假和购物目的地。而近年来兴起的奢侈品牌的旗舰店,由于建筑独特的设计与包装,加上明星建筑师参与设计所带来的明星效应,使得建筑本身成为消费品,甚至比店内陈列和销售的奢侈商品更吸引消费者。库哈斯在设计纽约普拉达旗舰店时提出,要像搭送购物袋一样出售建筑空间,这清晰地反映出了这类型建筑的商品特性。
图5-2 世界著名的空间商品
总之,空间的“游玩、观赏、体验”可以像“使用、购买”一样地创造价值和利润,这进一步拓展了空间消费的内涵及空间商品的类型。城市中的空间和建筑因而也具有了更加普遍的商品意义。作为商品,城市中的许多建筑与空间在生产—消费的过程中同样也要经历设计、加工、生产、包装、宣传、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其中,土地是生产资料,设计师是负责商品建造与包装的设计者,各种新闻报道、售楼广告和其他媒介则是促进销售的宣传者,而购买者、使用者、观赏游玩者、体验者无疑是空间的消费者。
2)从“空间中的消费”到“空间的消费”
由于消费社会空间日益商品化及其消费内涵的拓展,城市空间已从过去的财富的消耗者、体现者转变为了财富的创造者[5],并已纳入消费社会的生产—消费体系之中。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认为空间的消费已成为新时代增加财富和权力的重要方式[6]。这无疑加剧了“空间中的消费”向“空间的消费”的转变,即城市空间不再仅仅是消费活动发生的场所,空间本身的消费也正在成为消费社会的突出现象。这一点在局部消费社会的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也正在日益凸显出来。
首先,商品房市场的完善,见证了“空间的消费”已成为大众重要的消费项目。中国住房体制和土地使用制度等的一系列改革,不但促进了产权意识的觉醒,而且孕育了充满活力的商品房市场。产权的买卖转让和房屋的租赁进一步促进了城市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的发展。一个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正在不断壮大和完善。据统计,2003年我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29.7%,房地产及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接近9%,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从购买主体看,个人购买商品住宅面积持续快速增长,所占比例不断提高,2003年个人购买住宅面积占比已达到96.43%,个人已成为商品住宅的购买主体[7]。在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商品已成为中国大众的重要消费品。尤其是在房价一涨再涨的过程中,房地产已不再是单纯的居住需求性商品,更成为社会上重要保值增值的投资性商品。
其次,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日益关注,使得“空间中的消费”向“空间的消费”的转变成为可能。过去,人们更关注空间中发生的各种活动,更关注建筑与空间的使用功能;而随着步入消费社会进程的推进,加上购物中心、历史商业街、主题乐园等环境优良的大型综合型消费场所的出现,人们认识到消费空间本身也可以提供愉悦的体验,空间中销售的商品不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而建筑或空间的形象与环境的好坏、档次的高低、特色的鲜明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是否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消费空间的环境品质和特色具有生产潜在消费动力的效应,并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而且这种影响正在从消费空间不断扩展到居住空间、工作空间甚至整个城市。在商品房销售、城市吸引投资和人才等方面,空间环境品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
第三,城市中空间视觉消费和体验消费的不断增长,更加丰富了“空间的消费”的内容。社会大众对建筑形式的关注,使得形式从空间使用功能中脱离出来,成为可供人们消费的商品。因为,引人瞩目的空间形象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甚至可以极大地促进休闲购物、城市旅游等其他消费活动的发生。以国家大剧院、北京奥运会场馆、CCTV新总部大楼、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等为代表的城市奇观,都已证明了奇观建筑形式的观赏就是一种可以创造财富的视觉消费。此外,由于可以为人们提供各式各样非凡的感官刺激和情感体验,主题乐园、主题餐厅、主题购物中心、休闲历史街区等因此也成为一种体验性商品。肯德基、麦当劳在中国之所以广受欢迎,事实上都离不开空间的体验功效——美国化的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瞬间移民”的体验(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2005)。深圳“世界之窗”等主题乐园前些年取得的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过浓缩集锦式的场景满足人们快速游览中外名胜古迹、体验异域风情的需求。近几年,酒吧作为一种新型休闲消费空间在中国逐渐兴起,研究表明经常光顾的消费者来此消费的并非酒精饮料,而是空间的体验——追求生活品位、体验异国文化与非日常生活文化(唐卉、李立勋,2005)。包亚明也赞同此观点,他认为上海衡山路酒吧是一个表演的舞台,既表达了一些中国人对于异国情调的迷恋,又体现了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强烈愿望[8]。此外,上海“新天地”的巨大成功同样离不开体验环境的营造,它通过新旧建筑对比、中西文化混合来表现时空跨度和文化差异的距离美感,从而创造出了一处既能体验地方风情(上海殖民文化)又能感受异国情趣(时尚休闲消费)的戏剧化场所。如今,在中国不仅是消费的空间,就连办公、居住等空间也开始流行各种“体验”。不少公司的办公空间按住家的风格进行装潢,意图通过温馨的家庭氛围体验来促进员工的团结和友爱,从而提高凝聚力与办公效率。上海近郊的居住区——泰晤士小镇,则通过对英国传统城镇、街道和建筑空间的模仿,为向往西方传统文化的居住者提供了一种身处英伦的差异性体验。而万科集团开发的深圳的第五园小区,将中国传统水乡元素进行提炼并运用到小区空间、建筑和景观的营造中,让居住者体验到了江南水乡的风情,并满足了人们怀旧的心理。这些开发案例的成功,更加激发了开发商对空间体验策略的重视(图5-3)。
图5-3 空间可以成为一种体验性商品
第四,都市旅游的兴起,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空间的消费”的发展趋势。如今北京、上海、苏州等许多城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产品,休闲购物和城市风情体验与观光已成为刺激城市“空间的消费”的重要吸引点。
综上所述,在消费社会,城市正从小范围和使用意义上的空间消费向大众参与和更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消费转变。空间消费的内涵也已由简单的使用拓展到购买、光顾、游玩、观赏以及体验等方面(图5-4)。
图5-4 “空间中的消费”向“空间的消费”的转变
5.2 从空间使用价值的消费到空间符号价值的消费
作为消费品,空间和其他商品一样,既有使用价值的消费,也有符号价值的消费。由于空间与场所是满足人们需求的重要的现实物化形式,因此,建筑与空间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居住与使用等方面的功能需求,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能够满足心理和情感上需求的商品。由于当代消费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符号消费,目前城市中的建筑与空间的符号消费特征也正在日益突出,这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商品属性(图5-5)。
图5-5 从空间使用价值消费到空间符号价值消费
5.2.1 空间使用价值的弱化
一方面,在空间日益商品化的过程中,城市空间和建筑更多地成为产生利润的工具,它们的实用性功能可以根据空间消费市场的需求进行变换,因此其使用功能变得不再固定和单一。尤其在消费活动对城市各种类型空间的全面渗透下,空间功能的混合、调整或置换已成为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一大特征。另外,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更新过程中,传统意义的生产空间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转变成其他类型的空间,比如工业产房可以改造成文化创意街区、超市或节庆场所。空间的使用功能的不稳定进一步弱化了空间使用价值的重要性,因为现代建筑的功能变换可能比建筑的造型改变一下更容易。
另一方面,空间符号功能的凸显,弱化了空间使用价值的重要性。由于在消费社会,商品的符号价值超越使用价值成为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在空间商品化的过程中提高利润的最重要方法就是让空间附加上更多和更受欢迎的符号意义,按照阿尔文·托勒夫的说法就是给空间添加上更丰富的“心理的原料”[9]。于是符号价值的生产与消费成为空间商品生产者关注的重点。通过包装、展示以及广告等大众传媒的反复宣传鼓动,开发商有意识地培养消费者对空间符号意义的关注并激发他们对符号的欲望。当前的各种楼盘的广告将此体现得最为明显,品质、身份、地位等符号意义总是商品宣传的重点。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的进步必然带来消费模式的变化,如今空间商品的消费正在由温饱型需求向小康型需求转变,这自然而然地为空间符号的消费提供了可以支撑的欲求市场,因为空间功能和价格不再是消费者考量的唯一因素。王步云在南宁市商品房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商品房的投资价值(即保值增值的功能)和居住环境及品质是购买者优先考虑的因素,并优先于销售价格和房屋质量等因素,这在购买“第二居所”的消费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10]。
5.2.2 空间符号价值的消费
如今,城市空间的形象与环境、风格与品质、空间形式等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成为空间符号消费的主要对象。空间的消费也不仅仅关乎消费者的兴趣爱好,而且与个性和品位、身份和地位、生活方式、自我价值实现等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1)个性和品位
城市中的建筑和空间的风格化趋势,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由于市场的竞争,必然促进空间商品个性化的发展,尤其形象上的个性和特色日益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卖点。第4章所提及各种风格化的建筑,实际上是大众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体现。这些建筑不但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视觉刺激,还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和品位的追求:形体夸张的建筑受到了前卫和时尚人群的青睐,通俗具象或商业艳俗的建筑更多地得到了世俗阶层的欢迎,而诙谐荒诞的建筑则更容易获得“叛逆”青年的肯定。近年来,中国城市中出现了一些引起社会影响的时髦空间,它们所象征的个性和品位正是它们成功的原因。例如,北京、上海等各地兴建的SOHO住区,由于集合了“自由办公、自由生活”的理念,受到了年轻创业者、自由职业者的欢迎;文化艺术人士聚集的文化创意街区(北京798艺术区[11]等)吸引人的卖点是自由的文化艺术氛围和带有历史文化韵味的建筑;而年轻上班族和白领阶层休闲交往的酒吧街真正销售的并不是饮料,而是时尚的西方情调(图5-6)。由此可见,个性和品位作为一种符号无疑已经为空间带来了更大的附加价值。
图5-6 空间——个性与品位的消费
2)身份和地位
在空间商品的消费过程中人们日益看重身份与地位的符号意义。人们的社会地位与距离越来越多地通过消费空间商品的落差来进行衡量。不同阶层、职业、年龄、性别和不同亚文化的群体会消费与自身身份和地位相协调的空间商品。从目前中国城市的消费行为来看,新富阶层与低收入阶层在买菜方面有超市与农贸市场之别,在休闲方面有酒吧与公园之分,在购买房产方面有别墅与公寓之分。当然,部分人常常会为了获取“面子”或尊重,为了保持有品位的生活方式,为了进入更高社会阶层的需要,刻意在消费的符号意义上下功夫,而不顾及本来的消费需要,从而形成了建立在奢侈基础上的消费变体,消费高档空间商品成为他们进行炫耀的资本。出入高档消费空间、入住高级住宅已成为中国新富阶层身份和地位的表达。
张鸿雁认为,在多样性社会竞争中,空间占有已成为社会地位的符号象征,社会地位越高、个人财富越多,空间占有的表现就越充分;一个人的空间占有多寡成为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的符号[12]。城市中的富有阶层,往往争相通过租赁、购置等方式占有城市中稀缺性较高的空间,如城市中的公园与绿地附近、湖边、林边、山边,或是城市历史地段附近,或是城市中的区位较好以及最具商业价值的地方。近年来,南京的许多能观水望山的高档景观楼盘,成为新贵一族竞相购买的目标,楼盘所象征的身份与地位是购买者考量的决定性因素。例如,南京莫愁湖东畔的万科金色家园,由于其优越的观景区位和开发公司知名的品牌效应,曾创下南京的商品住宅“天价”,其在地位与财富上的象征作用,是其他普通楼盘所不能比拟的(图5-7)。
图5-7 南京莫愁东畔的万科金色家园——社会地位的象征
另外,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与企业同样看重空间商品所具有的身份与地位意义。他们的办公总部往往选择处于世界城市体系顶部的城市,例如象征着财富与科技的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金融中心,而且会在这些城市中建造或选择入驻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与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上海与北京已成为国内外公司与企业竞相入驻的城市。《2008上海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指出,截至2008年11月底,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总部经济机构671家,其中地区总部223家、投资性公司178家、研发中心270家,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内地省市中外国著名公司总部入驻最多的城市[13]。而位处浦东陆家嘴黄金地价地区的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作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图5-8),也是入驻公司实力与财富的象征。从这点看来,标志性建筑物与城市本身也成了带有浓厚符号意义的消费品。
图5-8 上海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入驻公司实力与财富的象征
3)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象征意义是空间商品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让·波德里亚认为,符号价值使商品成为某种特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象征,拥有某种商品就是拥有了某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意义和文化价值。空间商品也不例外,早在19世纪末法国巴黎的邦·马尔奇商厦(The Bon Marche)[14]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许多研究学者认为它作为当时一种开创性的商业空间,吸引人们的并不仅仅是其中陈列的精美商品,而是空间所体现的一种代表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美国社会学家迈克尔·米勒(Michael Miller)指出,“邦·马尔奇商店向所有那些过着和想要过中产阶级生活的人们出售物品”[15]。如今各式各样的空间商品更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例如,去星巴克喝杯咖啡,去“新天地”休闲和交往,去上海大剧院欣赏歌剧无疑体现了中产阶层带有小资情调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购物在休闲商业街,游乐在主题乐园,居住在酒店式小公寓,体现的则是一种青春时尚的生活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代表的工业复兴地段,成为文化艺术等创意人群生活聚集的场所,代表的是一种时髦的将生活、工作与艺术融合在一起的LOFT[16]式的生活方式;而上海以外滩18号为代表的豪华概念店,销售的绝不仅是昂贵的奢侈品,更是向人们炫耀并兜售着贵族或富豪阶层的奢华生活方式(图5-9)。商品的魅力实际上在于对某种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展示和销售[17],如今的空间商品无疑更具有这种魅力。(www.xing528.com)
4)自我价值实现
最后,空间商品的消费还能满足人们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事实上,许多研究已经指出当代消费的内在动力是消费者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通过前文论述,可以看出空间的消费可以实现个性品位和生活方式的表达、身份和地位的区分以及获得社会的认可,最终还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图5-9 空间——生活方式的消费
5.3 城市本身成为商品
5.3.1 城市的商品化
1)城市资源的商品化
一方面是城市中各种物质空间成为消费品,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除了土地与空间之外,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无形资产等其他资源也在日益的商品化。尤其近年来,在“城市经营”[18]理念的影响下,中国城市在竞争加剧和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建设资金长期短缺的问题,更加快了城市各种配套设施与资源的商品化进程。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情况下,公私合营或私营性质的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与经营之中,城市土地、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无形资产以及城市其他资源作为商品,重新进行组织和优化配置后推向了市场。例如,通过转让开发建设权和经营权,城市交通、供水、煤气、热力和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商品已推向了市场,其收费标准可以根据市场供求进行适当的价格波动;另外,对城市的开发权、使用权、广告权、冠名权、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进行招标拍卖,发挥了无形资产的商品效益。由于在筹措资金、发挥社会力量、提高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如今蕴含商品逻辑的城市经营理念已越来越多地融合到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
2)政府职能的商品化
为了缓解政府资金上的困窘并提高效率,现今城市的管理运行也越来越需要遵循商品消费的逻辑。首先表现为政府职能的产品化,“产品化指把程式化的那套政府职能转化为可包装的单元(packageable units),然后像私人商品那样进行销售和买卖。当‘用户付费’的理念变得适合于公共服务,且服务收费已变得简单易行时,产品化便畅通无阻了(具体到规划的服务,包括统计数据、交通与市场分布的调查、评估,等等)。由于要收回成本,展示公共服务的效率,这使得由国家出资发起的产品化策略得到迅猛发展。人们现在已普遍接受这样一种事实,即花钱从政府那里买服务是生意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且政府正日益以合同的形式把它们的服务发包出去”[19]。目前中国,由政府出资的各种咨询、统计、评估、测量、设计、策划等任务层出不穷,而且社会要享用这些产品化成果往往要向政府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此外,在许多城市中,以城市市政、园林、环卫等为代表的养护与管理职能已经从政府职能中脱离出来成为商品,并通过公开招标和企业承包的办法被推向了市场。其次,购物消费的战略和原则甚至成为城市管理运行的有效方式。例如,在荷兰的蒂尔堡(Tilburg),政府将城市按照商品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来运作:政府工作人员被训练将市民看成“消费顾客”,并将城市中传统的服务项目(例如结婚许可、公共停车甚至地方博物馆等文化机构)都看成“产品”。在这种方式下,城市不但正常运作,而且使得消费者——市民对作为经营者和生产者的政府满意度颇高。这种成功的模式,被称为“蒂尔堡模式”[20]。虽然,这种模式在中国尚未出现,而且“经营城市”在中国不可避免的具有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的两面性,但是,商品和市场的一些原则确实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一些城市的管理运行之中。“经营城市意味着城市政府正在由传统的‘福利型’角色向‘企业型’角色转变;由消极的公共财产‘守夜人’的资产管理者向负有国有资产和公共资源升值的资本运作者转变”[21]。
3)城市成为旅游商品
大众旅游的兴起,城市逐渐成为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对于旅游观光者来说,从为旅游服务配套的商业休闲空间(购物中心、休闲商业街、酒吧街等)到特色旅游场所(自然景观、历史建筑与街区、工业复兴地段等),从城市的历史文化(历史名人、传说、传统民俗、民间工艺等)到城市大事件(赛事、节庆、会展等),都成为可供旅游消费的项目。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旅游商品正在促使“空间消费”进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并最终导致了城市本身的商品化。
4)小结:城市即商品
总之,在城市经营理念的推动下,城市中空间、设施、资源与政府职能的不断商品化,在都市旅游的带动下,各种城市物质和非物质特色要素的商品化,证明商品消费的原则已经渗透到了城市的方方面面。再加上城市活动和景观的消费化、城市消费功能的不断加强以及城市消费空间的不断扩张,城市正日益遵循商品生产—消费的逻辑在发展,甚至可以说,城市本身正在成为商品(图5-10)。
图5-10 城市本身成为商品
5.3.2 销售城市
1)城市符号价值的销售
在区域一体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开始将自身包装成商品,并努力地“推销”自己,以应对城市之间不断加剧的竞争。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商品呢?按照消费文化理论,商品不但要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更要有出众的符号价值。正如德波拉·史蒂文森所说的,“在全球化的市场中,都市空间、宜人的环境和都市文化已成为颇有价值的商品”[22]。因此,城市首先应注重使用价值的提升,例如工作和生活的方便舒适,出行便利,各项服务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等是城市具有吸引力的基础;其次,城市更需要符号价值的消费,例如对城市品牌的认知与文化内涵的认同等。
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进行全面的都市发展计划,而这些计划的重点在于对城市形象、文化、特色、意向等进行再评估并制定出强化的措施。这不仅根据人们对这个地方的反应和解读,而且还要考虑意义、感觉和期待等涉及城市感知的要素。“当销售城市时,商品不仅是城市和城市物质空间本身,还包括城市的象征空间。出售和定义空间是一个复杂的事务,它需要销售城市意味着什么,它感觉如何以及它看上去像什么。这些特质必须被认定和包装,不仅对于投资者和游客,而且对本地的居民和团体的利益也是一样”[23]。目前,城市软环境的建设与改善(城市形象的包装、城市特质的塑造、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延续等等),强化城市在文化符号方面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并与其他城市错位竞争的发展策略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共识。大卫·哈维认为:“场所的特质由此在日益增强的空间的抽象之中处于被突出的地位。积极地创造具有空间特质的各种场所,成了地方、城市、地区和国家之间在空间竞争方面的重要标志。……更好地促使城市塑造独特的形象、创造一种场所和传统氛围,这种氛围将起到吸引资本和‘恰当的’人们(即有钱的和有影响力的人们)的作用”[24]。追求空间特质,注重形象建设,打造自身品牌,进行各种“促销”宣传,从这些行动来看,城市无疑正在按照商品的逻辑来运行。
2)销售城市
正像第3章所论述的,美国和欧洲在“销售城市”方面无疑走在世界的前面。美国主要采用了结合内城复兴创造城市消费节庆场所及奇观的策略,将城市包装成吸引全世界的旅游消费的商品。德波拉·史蒂文森认为,“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城市的地位与城市的象征系统紧密相连,而且这些象征系统来源于与大都市中心以及全球地位密切相关的印象和物质形式,而包括节庆市场的特定建筑结构正是显示这些象征系统的重要方式”[25]。在欧洲,文化规划的兴起则突出了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培育城市和地区的创新性、促进都市生活的“品质”成为地区经济复兴、赋予地方象征系统和“差异性(即地方特色)”、延续城市认同的基本战略。
目前,中国发达地区的一些城市,在注重城市硬件建设(城市功能的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交通的优化、城市景观的强化、生态环境的改善)的同时,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开始更加关注城市符号体系的建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表5-1)。一是开始重点打造与城市形象、特色以及象征体系密切相关的物质形式——特质空间。通过城市历史遗迹和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城市标志性空间和建筑的构筑、城市重点旅游区的打造等方式来提升城市形象和增加城市的吸引点。以上海为例,“新天地”石库门街区与外滩历史建筑、浦东商业金融区及高楼大厦群、购物型旅游区——南京路商业街,这些特质空间无疑提升了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形象和地位。二是常常通过举办节庆会展活动和大力发展都市旅游,并在现代化媒体的帮助下来打造与宣传城市特色与品牌。例如,前文所提到的洛阳“牡丹花会”,不但促进城市经济和都市旅游的发展[26],而且使得“牡丹之城、中华古都”的城市品牌为世人所熟知。三是受欧美文化规划和创意城市发展思路的影响,越来越重视对地方文化产业和城市创新性的扶持和鼓励。例如北京的“798”艺术区,结合工业的功能置换,大力扶持文化艺术和创意产业,吸引了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以及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的入驻。2006年至今,入驻的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类机构已达400余家。同时,通过举办“798”艺术节、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展览、学术交流、交易与拍卖等),保证了地方文化及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798”吸引国内外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并在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下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与旅游的新地标以及文化产业中心。这最终提升了北京的城市文化品质和艺术气息。
表5-1 当代“销售城市”的主要内容与举措
【注释】
[1]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生产[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7
[2]转引自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9
[3]转引自包亚明.序——都市研究的发展脉络//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
[4]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0
[5]华霞虹.消融与转变——消费文化中的建筑[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7:227
[6]参见【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26
[7]陈兰.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2007(3):9
[8]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3-214
[9]阿尔文·托勒夫认为,商品设计已逐渐注重顾客的额外心理要求。制造商已开始把心理因素注入基本产品,而一般顾客也极乐意为这种看不见的利益付出代价。因此,商品的“品质”一词,已逐渐开始指向环境及地位方面的连带关系,而最终是指产品的心理内涵。参见【美】阿尔文·托勒夫.未来的冲击[M].蔡伸章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20-121
[10]参见王步云.商品房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南宁市商品房消费群体的调查[J].现代商业,2008 (2):176-178
[11]北京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面积60多万平方米。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并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聚合的文化消费空间。现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12]参见张鸿雁.城市空间的社会与“城市文化资本”论——城市公共空间市民属性研究[J].城市问题,2005 (5):2-8
[13]参见上海今年实到外资破百亿美元世界500强半数落沪.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cj/gncj/news/2008/12-29/1507494.shtml
[14]始创于1852年的邦·马尔奇商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百货商厦,对后来欧美的百货商场发展影响深远。
[15]Micheal Miller.The Bon Marché:Bourgeois Culture and the Department Store,1869-1920[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179
[16]LOFT在《牛津词典》上的解释是“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但现在所谓LOFT所指称的是那些“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这个含义诞生于纽约SOHO区。LOFT的内涵是高大而敞开的空间,具有流动性、开发性、透明性、艺术性等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LOFT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艺术时尚。如果说,LOFT的诞生是源于贫困潦倒的艺术家们变废为宝,那么今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时尚潮流的LOFT已经完全演变成一种炫耀性消费。
[17]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39-140
[18]城市经营实质上就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和人工作用资本及其他资本(如城市桥梁命名权)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营。一般地说,就是将城市的土地、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无形资产以及城市其他资源作为商品,重新进行组织和优化配置后推向市场,使城市建设达到市场化运作。参见周柏华.城市经营——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创新[J].规划师,2002(2)
[19]引自麦克尔·迪尔.解构城市规划//包亚明.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85
[20]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142
[21]王勇,李广斌,钱新强.国内城市经营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4(1):9
[22]Deborah Stevenson.Cities and Urban Culture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7
[23]Deborah Stevenson.Cities and Urban Culture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8
[24]【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70
[25]引自Deborah Stevenson.Cities and Urban Culture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3
[26]2008年第26届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共吸引国内外游客近1 500万人次,旅游创收超过60亿元。参见洛阳都市网,http://www.58hn.com/html/200805/12/160426994.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