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费文化下城市发展新图景

消费文化下城市发展新图景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消费时代中国城市空间的发展图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居民消费观念和模式来看,中国发达地区城市都已经接近或达到西方消费社会的状态:消费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追求;这些城市的居民与世界上的其他人一起,关注着同样的国际大事、地区热点新闻,购买同样品牌的服装、化妆品、电器、汽车,欣赏着同样的电影、电视剧、音乐、网络视频,品尝着同样的食品与饮料……

消费文化下城市发展新图景

4 消费时代中国城市空间的发展图景

全球化的影响下,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居民消费观念和模式来看,中国发达

地区城市都已经接近或达到西方消费社会的状态:消费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追求;这些城市的居民与世界上的其他人一起,关注着同样的国际大事、地区热点新闻,购买同样品牌的服装化妆品电器汽车,欣赏着同样的电影电视剧音乐、网络视频,品尝着同样的食品与饮料……可以说这些城市已经或正在进入现代消费社会。在这一过程中,消费空间及其活动与城市之间的紧密关系也日益凸显出来。这主要表现在消费活动在城市社会生活中的渗透、消费空间类型上的推陈出新、消费空间规模上的扩充、消费空间形式上的包装四方面。在这些新的城市现象背后,其实体现的是中国城市空间日趋商业化和消费化的发展态势:从城市活动来看,呈现复合化和商业化的态势;从城市功能来看,正由生产中心向消费中心转型;从城市结构来看,消费空间推动空间结构调整与扩张;从城市景观来看,呈现风格化与媒体化的态势。总之,消费已经从一种城市中的活动转变为一种包裹城市的现象[1]

4.1 消费活动的转变与渗透

4.1.1 当代消费活动的特征

1)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的转变

随着中国消费者主动性和个性消费意识的增强,购物的便利和乐趣成为消费过程中被关注的重点。他们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资讯,希望消费活动成为一个愉悦、惊奇和充满体验的过程,从而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因此,消费活动由单一的购物行为逐渐成为一种多元的、舒适的、开放的社会活动。按照消费的定义,凡是购买、占有并使用或享用物品和劳务的行为都称为消费活动。当代的消费活动早已超越了简单的以购买和占有为特征的购物行为,并延伸到休闲、娱乐、旅游、文艺健身教育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以享用劳务(他人所提供的服务)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为主要特征。这意味着,体验、服务等非物质商品已成为当代人们消费的重要对象。戴维·哈维认为当代消费有一种趋势,“一种脱离商品消费、向着服务消费的转变——不仅是个人、企业、教育和健康服务,而且也进入了娱乐、表演、即兴表演和消遣”[2]。当前,中国商业与娱乐休闲空间日趋综合化和多样化,尤其是商业中心、购物中心、主题乐园等大型综合建筑和设施的出现,验证了这种消费转变的趋势。这些空间通过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和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使得购物与吃、喝、玩、乐各种活动环环相扣,将传统的物质性消费扩展到更广阔的非物质性消费领域,这不仅改变了人们“在商场买衣服、在菜场买菜、在公园游乐”的传统消费观念和模式,而且通过连锁反应有效地刺激了消费欲求的扩大。

2)消费活动的休闲化

伴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科技进步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人类正开始进入一个休闲时代。从休闲的特点来看,休闲以情感满足、自我实现为主要目的,是一种享受和获取自由、愉悦的体验过程。现代社会的休闲活动已成为人们在工作以外愉悦身心、培养兴趣、提高素质、促进社会交往与整合的重要途径,它正逐渐取代工作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和主要价值旨趣。休闲理念的确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休闲已成为基本的社会需求,这一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据统计,1990年,美国人有1/3的时间用于休闲,1/3的收入用于休闲,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3]

中国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休闲的需求日益旺盛,休闲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反映和必然结果。目前,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已达一百多天,如果再加上带薪度假,那么人们有1/3以上的时间可以用于休闲。此外,休闲娱乐业、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繁荣的“假日经济”更是我国拉动内需、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北京为例,据统计(2006年)市民一年有13.5%(49.3天)的时间用于休闲,市民平时的休闲消费支出大约为738.4元/月,大约占月收入的24.2%[4];平时假日的主要休闲方式是文化娱乐、购物、健身活动等,而长假期间的主要休闲方式是观光旅游、文化娱乐和社会活动等(表4-1);有80%以上的市民认为休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并在没有生活压力的情况下,愿意从事更多的休闲消费活动(表4-2)。这些不但说明休闲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而且说明中国休闲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

表4-1 2006年北京市民平时和长假期间经常从事的休闲消费方式

续表4-1

注:此调查为多选,所以加和不是100%。

表4-2 2006年北京市民对休闲观点的评价(%)

实际上,休闲的发展与消费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城市)逐步进入消费社会后,大众休闲方式发生了商业化的转变,并形成了庞大多元的休闲娱乐业。为此,休闲娱乐方式也从乡村模式向城市模式转化,导致人们的休闲方式从室外的非商业性的活动更多地转变为营业性休闲娱乐场所的活动,这为将休闲娱乐业纳入当代消费活动之中创造了条件,当代大部分的休闲活动也逐渐成为一种消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过程。正像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尔诺所说的:“我们越来越少地拥有一件东西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取而代之的是休闲时间,而它却是由使用各种商品和服务构成的,它支撑着的是休闲业。这一过程被称为‘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原本是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却日益成为一个由商品和专业服务来中介的关系。”[5]经济学角度分析,闲暇作为时间的组成部分是客观存在的,应看做一种稀缺资源。而休闲则是利用闲暇这种稀缺性资源,借助市场、资金、物品与环境,引导出家庭或社会所需的产品——自我实现、爱好发展、家庭幸福、健康等终极目标[6]。一方面,各式各样的消费为人们的休闲提供了便利,消费过程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满足和身心上的愉悦,其实也达到了一种休闲的目的。当前,购物已成为当代人一项重要的休闲方式。另一方面生活方式的休闲化和休闲价值观的确立,又极大地激发了消费的欲望。到底是“休闲的消费化”还是“消费的休闲化”,其实很难厘清。但是可以说,当前的消费文化与休闲文化、消费活动与休闲活动是密不可分并相互促进发展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休闲是一种消费活动,消费也是一种休闲的过程。

当前中国的商场、购物中心等商业空间的休闲功能正在得到强化,各种休闲娱乐活动与购物并列交织在了一起,购物的过程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休闲乐趣。相应的,商场和购物中心也成为中国城市居民休闲的重要场所之一。从北京市民的休闲消费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逛街购物在北京市民平时进行休闲的重要方式中位居第二(详见表4-1)。此外,娱乐消遣、观光旅游、美食品尝、情感体验、养生保健美容健身、学习培训等新休闲方式越来越普及与流行。事实上,不论是休闲消费的发展,还是消费活动的休闲化趋势,都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必然反映,也体现了大众从关注物质追求向关注精神追求的转变。如果按照波德里亚的说法,这也反映了人们开始从注重物质消费阶段逐渐向情感消费和符号消费阶段过渡,开始更加关注休闲消费中的身份象征、生活格调、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的因素。

3)消费活动层次的转变

丹麦城市设计专家扬·盖尔(Jan Gehl)在他所著的《户外空间的场所行为——公共空间使用之研究》一书中根据人们的需求层次、参与度与主动性从低到高将户外活动分为三种层次:一是必要性活动,二是选择性活动,三是社交性活动[7]。借用这一理论,消费作为一种活动也可以类似地分为必要性、选择性和社会性三种层次。

必要性消费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不同程度上必须参与的消费活动,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简单物质性消费为主,例如购买日用品、吃快餐等。这一类型活动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追求快捷方便和注重性价比。

选择性消费则更加注重精神上的满足,物质消费并非其主要目的,人们的意愿和适宜的时间与地点是它发生的前提条件。在舒适的消费空间中进行各种消费,不仅是购物,一般还伴有休闲、娱乐等其他活动。其特点是注重商品的符号意义和消费空间的环境品质,强调活动过程的舒适和愉悦、品位和情调。

社交性消费是指在消费活动中,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认同为主要目的而发生的社会交往活动。虽说上述两种层次的消费活动中,也有可能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社交行为的发生,但往往是被动的和无意识的。而在社交性消费中,人们的社交行为往往是主动的和目的明确的。一方面,和亲朋好友一起去商场购物、去影城看电影、去卡拉OK唱歌、去饭店茶室吃饭或聊天等等已逐渐成为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对于消费人群而言,消费的品位和爱好可以成为划分他们的标准,当其消费方式与所处的空间形态及其归属的社会群体需要相吻合时,个体即确立了其作为“自我”的社会角色,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种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与相同或相近品位、地位或爱好的人

图4-1 当代中国城市消费活动的转变

在一起进行消费和交往活动。其特点是注重地位的象征和自我的认同,强调消费环境的归属感和领域感。

在过去,我国由于经济不发达,大部分的消费活动以必要性活动为主。但是,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商品经济的繁荣,选择性消费已成为消费活动的主要内容,而消费活动的社交性倾向也日益明显起来(图4-1)。以北京为例,受访市民中有7.3%认为交新朋友、排解孤独是休闲消费的主要动机,而3.0%的人认为提高交际能力是休闲消费的主要动机。可以看出,人们对社会性消费活动的日益重视[8]

4)复合型消费活动——“逛”

如今,“逛街”、“逛商场”已成为消费活动的代名词,“逛”这一独特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当代消费活动的种种特征:它包含着行走、休憩、感受、交往、购买、娱乐等多重行为的组合,这些行为通常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它并不一定有明确的目的和周密的计划安排,它更多的是一种选择性和社交性活动;在“随心所欲地逛”的过程中,因外界环境的刺激和本人情绪的影响,而决定了是否消费和怎样消费。针对“逛”的特性,现今许多消费空间通过营造优质的环境和氛围,通过提供便利的多种消费选择和优良的服务,并精心组织“逛”的游线,试图愉悦消费者并最大可能地激发其消费的欲求。王宁指出,“逛”的过程中,即使不买任何东西,它也是一种消费活动——对形象、符号和景观的一种视觉消费;同时也是一种时间的消费,即体验、休闲和快乐时光的消费[9]。另外,“逛”也是一种将各种活动有效组织起来的消费活动。买衣服、欣赏各种商品、品尝小吃、看场电影在一次“逛”的过程中完全成为可能,而且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愉快经历。再者,“逛”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和亲朋好友去逛街、逛商场,分享购物经验,已经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了。从这点来看,“逛”更是一种将选择性与社会性消费融合为一体的消费行为。

4.1.2 消费活动的渗透与扩张

1)传统消费空间中消费活动的多样化

由于当代消费活动的种种转变,它在城市中的渗透与扩展变得更加畅通无阻了。首先,消费空间呈现出多样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现在新建或改造过的商场不再是过去单一的购物场所,其格局一般为地下层设置超市、餐饮空间等,中间几层为购物,最上面几层往往设置餐饮、电影院儿童游乐场等,从而形成一种以购物为依托,通过“逛”将各式消费活动整合在一起的“消费天堂”(图4-2)。不仅如此,一些商场为了促销和提高文化品位,时常举办艺术展览或文化演出,这样商场也承担了文化中心的部分功能(图4-3)。过去的电影院最多在门厅处有销售饮料和零食的小卖部和柜台,而如今KTV歌房、电子游艺室、销售电影相关产品的柜台和店铺几乎出现在大部分的电影院中。以出租场地和设施盈利的体育场馆,如今除了小卖部外,运动服饰和体育产品的专卖店、咖啡吧与茶室,甚至舞厅、桑拿洗浴中心、理疗美容中心等的出现也已是习以为常的现象了。在一些餐厅中,提供美味可口的食物和优良的就餐环境不再是吸引顾客的唯一手段了,在餐厅加入表演和演出的舞台,并在顾客就餐时上演精彩的歌舞或其他形式的演出,已成为招揽顾客的有效手段。例如,全国连锁的“巴国布衣川菜餐厅,采取了中国传统风格的室内装修,并请来了川剧的变脸大师进行现场表演,在消费者品尝香辣的四川菜肴的同时,也身临其境般地体验了一回巴蜀文化(图4-4)。这种消费空间功能复合化的趋势,表明通过便利的消费条件以及各种活动的联动效应,消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拓展和强化。

图4-3 南京水游城购物中 心中庭内的文艺演出

图4-4 上海巴国布衣定西店川剧变脸的表演

2)消费活动对其他空间的渗透

由于政府不再能够或愿意支持一些公众和市民的非商业机构,例如博物馆、机场、教堂学校等,财政上的支持正在由政府职责向私人职责转变。而且这些机构和空间也面临着与许多商店或商场一样的难题:市场的不稳定、缺乏吸引力以及被废弃的威胁。这些迫使它们不得不像商场一样行事,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购物、娱乐等消费活动正是增加收入和吸引人流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种消费活动成为一种及时的“良药”,公开地或私下地借助于消费活动,这些机构和空间获得了全新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具体表现为消费活动及其空间越来越多地“入侵”到各种非消费型机构和空间中。消费功能的出现和强化正成为这些机构和空间“多功能化”的主旋律。在美国,“目前,购物已经渗透到我们可以想象的任何空间中:机场、教堂、火车站、博物馆、军事基地、赌场、主题乐园、图书馆、学校、大学、医院。机场和购物中心正在变得难于区分。现在,博物馆给人的体验越来越像逛百货商店。甚至,城市越来越需要通过购物中心来辨认,购物中心也正在成为郊区生活的回忆”[10]

在中国,我们同样可以明显地体会到这种渗透过程。首先,各种购物、休闲服务空间与设施不但出现在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而且出现在汽车站、火车站、机场、加油站高速公路休息处、地铁站点等交通空间和设施中,甚至在医院、学校等与商业消费很难联系起来的公益性空间中也出现了它们的身影。依托于医院的花店与礼品店以及医疗和住院用品商店,成为许多出入医院的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消费空间。近年来,学生生活街[11]和校园超市等新消费空间类型,在方便了师生的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意味着各种以赢利为目的消费空间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校园空间。

其次,在消费活动的渗透下,传统的文化空间也正在逐渐向消费空间转变。一方面,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光靠门票和纪念品的销售不足以维持其生存,必须通过举办商业性的表演、展览和其他活动,或者针对社会上的热点需求开设外语、计算机、美容、保健、舞蹈等培训班,或者通过礼堂或活动空间的出租,或者出售部分用房和用地等方式来维持运营和维护。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些正统的文化空间逐渐转变为提供购物、休闲、娱乐、教育等的消费场所。另一方面,一些文化馆和博物馆开始利用其收藏的珍贵藏品,借助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型展示或演示技术,通过一些娱乐和益智游戏活动的安排,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尽可能地取悦和吸引更多的参观者。此外,通过对艺术品和文化消费的营销,文化馆和博物馆成为了文化商品消费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再者,消费活动也渗透进入了宗教空间。传统宗教一般都提倡禁欲主义,这与商业消费所追求的财富与享乐是明显相矛盾的。历史上,宗教也确实限制了商业与消费的发展,而且当代消费文化的发展对人们宗教信仰的冲击和削弱也是巨大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宗教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争与冲击,如何生存和发展也是它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在美国,各种教堂为了维持和吸引教区的居民,发展出了一种结合购物活动的“购物教堂”,在礼拜的同时提供环境良好的休闲和购物空间。在中国,宗教寺庙同样面临着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但是与根植于日常生活的美国教堂不同,它们如今更多地成为城市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景点。寺庙周围特别是入口处的空间往往是购物商店和饭店云集的地方。虽然几乎所有的寺庙中都设有募捐箱,但是“法物流通处”常常是寺庙的必备空间。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小卖部,销售宗教用品、书籍或纪念品,与寺庙外的其他购物商店相比较,其价格并不一定便宜。而一些寺庙设置的对外开放的素斋馆,以颇具特色的素面和素菜来吸引游客,实际上也是一种经营性的餐饮消费场所。与商业闹市区相融合的上海静安寺可以说是当代消费与宗教共生的典型代表(图4-5)。

图4-5 消费与宗教的融合

最后,借助于新的科技和设施,消费活动也轻易地渗透到了大街小巷和居住、办公、生产等各种场所之中。电梯特别是扶手电梯的发明和在消费空间的应用,克服了垂直交通的限制,大量的人流在不同楼层之间可以便捷地传送,按照“最大的流通=最大的销售量(maximum circulation=maximum sales volume)”[12]的商业定律,扶手电梯无疑极大地促进了消费的发展。“自动扶梯的成功和快速的普及,在20世纪初有效地促进了百货公司的产生与发展,这归功于它通过轻松的传输方式将实在的空间转变成了零售空间”[13]。(中央)空调系统在消费空间的应用,则彻底模糊了室内外空间的区别,促使消费活动摆脱了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如今,在电梯和空调的帮助下,各种消费空间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依托于轨道系统的地下商业街到地面的商业街区、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等都可能方便地“无缝”衔接起来,消费活动在城市中顺畅地扩展着领土。近年来,自动贩卖机陆续设置在街道、广场和各类型建筑中,更使得消费活动变得无孔不入。电脑与网络科技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得网上消费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轻松进行网上购物,付费观看或下载电影与音乐,或者参与网络游戏。网络空间与技术破除了物质空间上的障碍和距离,极大地拓展了消费活动的范围。

3)消费活动与城市大型活动事件的结合

在消费时代,“不仅是购物活动里融入了各种事件成分,且各种事件最终也都融汇成了购物活动”[14]。消费活动与城市的大型活动和事件(表4-3)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并成为刺激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所举办的节庆、会展[15]、文化展演、体育赛事等各种大型公共活动,对于城市来说,不但是弘扬城市历史文化、提高城市知名度、培育城市良好形象的重大事件,而且这些事件的发生可以极大地促进购物与消费,尤其是与旅游业和休闲娱乐业的结合,可以快速提振经济,因此能够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动效益。在中国,据统计,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在竞相举办各种大型城市活动,每年定期举办的大型节庆和会展活动已有数千个,而且数量正在持续增长。1999—2000年在中国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对于昆明市和云南省来说就是一次难得的大事件。在整个举办期间吸引近4 000万游客到云南旅游与消费,从而带动了云南整体经济的发展。

表4-3 事先经过策划的城市事件的类型

4.2 消费空间类型上的拓展

4.2.1 空间类型拓展的特征

过去,购物去商场,休闲娱乐去公园,反映了消费空间的单一和种类的匮乏。然而随着城市消费活动的渗透和扩展以及人们消费能力和需求的增长,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下,新的消费空间孕育而生,其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拓展趋势。

1)商业购物空间

从空间类型上看,国内的商业购物空间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见表4-4)。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具有计划经济特色的大中型百货商场加“小百货”一统天下的格局;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大型百货商店经历了大规模扩张、销售额快速增长以及逐渐衰退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受国外商业企业、资本及其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的影响,商业的业态与空间也更趋多元化,包括购物中心、大型综合性商业娱乐中心、便利店、超市、时尚精品店、专卖店、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等等。

表4-4 商业购物空间的两极化发展趋势

从业态和规模来看,中国新型的商业空间正面临着两极化发展的态势。一方面,是向巨型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综合商业建筑或建筑群,它们采取综合化模式向顾客尽可能多地提供各式丰富的商品与文化娱乐设施,并通过完善的服务,从而使购买与娱乐、休闲等活动在相互促进中带动消费的整体增长。例如,上海的正大广场、新街口正洪街广场商业建筑群等。另一种是位于城市外围地区或郊区,基于“汽车一次集中购物”[16]的理念,集中客流、对市场需求能做出快速反应的超级购物中心,服务对象是集中购物的客源。它类似于国外市郊购物中心的形态,地价较低又可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它包括大型仓储式超市(例如家乐福、沃尔玛等)和以批发为主导兼顾零售的专业大卖场(例如家具市场、建材市场、汽车市场等)。它们一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商品的展示、销售与仓储往往集中在一个大空间内。另一方面,一些商业形态和空间则向小而精、便利型和社区化的方向发展。包括基于信息网络化与经营连锁化的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满足人们追逐个性化和差异性需求,针对特定人群经营的时尚精品店和品牌专卖店;还有满足人们对于社区认同的需求,不仅提供丰富商品和服务,而且提供社交场所的社区型商业中心或超市。这些商业空间一般依托周边居住社区,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经营模式灵活,服务定向化,在经营理念上强调便利性和人性化。

2)休闲娱乐空间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享乐休闲、益智休闲、健身休闲等方面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各式娱乐休闲空间的新类型也在不断地出现。包括:饮食休闲类,如餐饮店、快餐店、咖啡吧、茶室、酒吧等;娱乐类,如棋牌室、歌舞厅、电影院、KTV、电子游艺室、网吧、夜总会等;体育健身类,如健身房、保龄球馆、桌球厅、游泳馆、室内外球场等;益智类,如书吧、陶吧等;休闲服务类,如洗浴桑拿中心、足疗、水疗、美容中心、康复理疗中心等。国内外经济学研究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休闲娱乐场所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且呈现出从追求物质刺激向享乐、益智和自我提高的转变(见表4-5)。

表4-5 休闲娱乐场所的发展趋势

3)都市旅游空间

图4-6 都市旅游消费空间的三大圈层

随着都市旅游的发展,假日经济的不断升温,城市中的旅游景点正呈现出与商业购物空间和文化娱乐场所融合发展的态势。这些空间不但吸引着外地游客前来观光与消费,也是本地市民节假日消费的重要场所。王宁认为,从消费空间的社会发生来看,消费空间发生了三次明显的分化:第一次是消费空间与生产空间的分化,即生产空间从原始的作为唯一消费空间的家庭空间中分离出来;第二次是城市空间的分化,即随着城市的消费化和后工业化,城市成为消费、服务与市场中心;第三次分化是消费空间与居住区域的分化,即非日常消费空间(即旅游地点)从日常消费和生活空间中分离[17]。从旅游空间结构和消费特点来看,城市旅游空间分为三大圈层(图4-6):城市中心购物观光区,以购物观光和体验城市风情为主;城郊游憩区,以观光与游玩为主;城市远郊度假观光区,以度假和享乐型消费为主[18]。到底是观光旅游还是消费,其实已经越来越难以区分。

4)大事件与消费城市

另外,博览会、狂欢节、各种展销会或节庆的出现,如广州的广交会、昆明的绿博园、洛阳牡丹花会、潍坊的风筝节、青岛的啤酒节等等,则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以商贸洽谈、商品展示、文化宣传为口号,以旅游和休闲娱乐为依托,将各种主题活动项目与会展中心、公园、街道、广场等城市空间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体验与狂欢的新型消费空间。在城市的“大事件”过程中,整个城市本身都成了消费空间。

4.2.2 新型消费空间

1)大型购物娱乐中心——全套消费的“圣殿”

目前,我国主力商业空间和业态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其中以巨型化、综合化为特征的大型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Center)或城市娱乐中心(Urban Entertainment Center)为代表,它们以其规模效应、众多的商品、齐全的功能和优良的环境,正在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商场,成为城市消费的核心空间,其中也包括一些商场的购物中心化的改造。

(1)大型购物中心

大型购物中心是指由专业集团开发经营并拥有的商业设施的综合体,能达到一定的商圈范围和规模,并拥有足够的停车场,使相关商店匹配协调,从而得以开展整体服务。面积一般从几万平方米到几十万平方米不等。它是一种包括百货店、大卖场以及众多专业连锁零售店、休闲娱乐设施、文化设施在内的超级商业中心,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型业态,能够满足各种客流的一站式购物消费和享受。上一章所提到的明尼苏达州的美国广场就是一座典型的购物中心。作为郊区化发展的重要结果,购物中心在西方国家经历了从起步到兴盛,再到逐渐衰退的发展过程。至2002年年底,美国由于空置率高、客流量低、功能单一、建筑风格过时等原因导致关闭或用途改变的郊区购物中心(又称作“Dead Mall”)已超过80家[19]

国内通常所指的购物中心实际上是新型百货店的另一种称呼,这与国外的含义不尽相同。近年来,在城市中心区,通过购物中心的新建和原有大型商场的升级改造,形成了众多新的大型购物中心;同时,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城市郊区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大型购物中心。总之,购物中心在中国的出现是中国商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业业态优化组合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心区还未出现像欧美城市那样的“空心化”现象。虽然我国的人口、制造业在逐渐向外迁移,但城市大部分居民依然集中在中心城区。因此,我国购物中心的区位选择并不同于欧美国家。据统计,全国有77%的购物中心分布在城市中心区,郊区购物中心只占购物中心总量的5%,且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20]。但是,随着中心城区商业竞争的加剧和城市的郊区化发展,以及小汽车的普及,郊区购物中心的比例将有所上升。

上海正大广场(图4-7)是目前国内较为著名的购物中心,它位于上海陆家嘴黄金地段,由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是一个建筑总面积24万m2,占地3万m2,地下3层,地上10层,总高53.4m的巨大建筑体。它定位于“服务于当地所有的季节和所有的人们”(The mall is positioned to serve all the people in all four seasons)[21]。内部的各种消费空间通过一系列变化多样的中庭串联起来,并给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复杂多变、眼花缭乱、具有强烈震撼力的购物空间体验。它的功能与业态极其多样化,不亚于一座运行的城市。其空间理念和设计手法为后来的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启发。

(2)城市娱乐中心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工作之余对休闲娱乐的日益追求,还有一种典型的大规模开发项目——城市娱乐中心(Urban Entertainment Center),即所谓的UEC是一种典型的娱乐、零售和休闲混合物,并经常与“主题公园”的方式结合起来[22]。最为成功的案例就是美国90年代建成的洛杉矶环球影城步行街和日本福冈的博多运河城。这类项目由私人资本投资,与综合性的购物中心相比,其特点是虽然也有不少的购物项目,但整个项目的娱乐休闲功能更为突出,并且有相对鲜明的主题游乐项目和情境化的消费空间。这类城市娱乐中心一般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是模仿城市的结构布局,它们采取了一种景观与活动凝缩的方式,将街道、广场、商店、酒吧、餐馆和休闲娱乐设施囊括进来,仿造出了过去的真正的市中心;其二是将主要娱乐项目与其后的松弛活动在空间上结合起来,“唤起兴奋”与“消除紧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紧密安排和衔接,在满足感官需求的过程中创造了极强的经历性[23]

图4-7 上海正大广场

2008年秋开张的南京水游城,可谓是一座小型的城市娱乐购物中心(图4-8),以“水”为主题,通过一条“S”形水街(地下1层至5层为贯穿空间)组织整个购物中心的空间布局并试图模仿城市的结构布局,将室内外空间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其中包括若干国际品牌的主力店及次主力店和一流的院线影城与电玩城;餐饮包括异国风情美食街,大型特色餐饮,咖啡座、甜品屋、面包坊、茶餐厅以及地方风味小吃,根据不同消费群体分设于各个楼面;还设有一个圆形中庭广场,用于歌舞、魔术、杂技等节目的观演。

(3)全套消费的“圣殿”

在购物中心、娱乐中心这些巨大的人工环境中,时空和气候都受到了控制,功能的多样化和完善囊括了各种消遣、休闲和娱乐设施。可以说是能够提供从购物、休闲、娱乐到旅游度假一系列全套消费的“圣殿”,将原本简单的购物提升为一个追求全方位梦想与欲望满足的旅程。用迈克·费瑟斯通的话来说,“在这些场所中,购物不仅仅是一种为追求最大效用的、纯粹的理性算计的经济交易,而主要是一种闲暇时间的消遣活动”[24]。这些大型综合消费空间不仅激发了消费的革新,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使得“吃喝玩乐一条龙”的休闲购物模式逐渐为大家所接受,也带动了休闲式消费文化的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其空间功能和设施过于全面,势必对许多传统的零售空间和休闲空间造成冲击。库哈斯就不无担忧地认为购物中心是传统消费方式与空间的“杀手”。

图4-8 南京水游城

2)从大型超市到便利店与时尚小店——城市便利的消费网络

超市(Supermarket,也可称之为“卖场”),这一新型业态自从20世纪末进入中国以来,由于环境优良、种类相对齐全、购物快捷方便,大有取代传统零售业态的趋势,并出现了综合超市、便利店(小型超市)、仓储式超市、专业性超市等各种形式。它们一般采用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连锁店形式,实行敞开式售货、顾客自助服务、离开时一次结账的运作方式。随着各种商业业态之间的激烈竞争,各类超市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表4-6):以居民住家为原点,0.5km左右的邻里消费圈,对应的是便利店;2km左右的社区消费圈,对应的是综合超市、社区超市;2~8km范围以内是同城消费圈,对应的是仓储式超市或专业性大卖场[25]。目前,江苏的苏果集团按此理念在南京等城市已基本形成了完善的超市网络(表4-7)。

表4-6 各类超市及其特点

表4-7 苏果集团各种服务级别的超市

续表4-7

(1)便利店

便利店,实际上是一种小型的超市,面积从几十平方米到数百平方米不等,主要销售副食和一些小型的日用品,营业时间较长,有的可达24小时,可以满足人们应急性消费和便捷式消费的需求。“它是现代城市商业发展逐步细化,以人为本的服务型经济深入到城市每个细胞——街区,自我完善的经济形态”[26]。由大规模的商业经营转化成灵活方便的小型便利店,由于营业时间长、小型化和便捷化的空间和经营模式,使得它在深入城市与居住区的过程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填补了都市消费的孔隙。在日本,便利店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消费空间,并影响着城市的“新陈代谢”(详见第3章)。目前,中国主要有外资的“7-ELEVEN”便利店,上海的可德便利,南京的苏果便利等便利店,其在城市中扩充速度十分迅速。

(2)综合超市和社区超市

综合超市作为超市业态的主体,其营业面积一般在4 000~6 000m2,也可以说是小型化的大卖场,满足消费者对食品、日杂、快速消费品和一般家庭用品一次性购足的需求。综合超市相对于大卖场在规模上缩小较多,在商品结构上缩减家用电器和服装等百货类商品,扩大食品尤其是生鲜食品[27]。此外,在当前日益重视居住社区服务配套的背景下,综合性超市正好成为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完善的重要设施,呈现出一种社区化的发展趋势:以周边居民为固定顾客群,强调社区服务的功能,以平价为诱导,以充分满足日常生活用品消费为主要目标;一般囊括了传统的农贸市场、副食店、杂货店、小百货店乃至小吃店等多种业态的功能,甚至与银行、邮局、公共浴室、理发店、餐饮店、图书室、派出所、社区服务等生活配套设施结合在一起建设和经营。目前,社区化综合超市在郊区住区和新城的建设中已被广泛采用。这样,以社区超市为主体的空间不再是单纯的消费场所,而是逐渐转变成一个居民社会交流与联系的公共场所,日益承担起社区活动中心的作用。以南京的“苏果”为例,通过优先建设“社区店”的经营模式,并强化社区服务的功能,尤其是加大生鲜食品的经营,在激烈的超市竞争中占得了先机,建立了覆盖南京主城区及其外围重要社区的超市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南京市民。

(3)仓储式超市(Warehouse Store)

仓储式超市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荷兰,它是以超市为载体的新型零售业经营模式,其主要特点是货场即卖场。一般超市的营业面积与加工、冷藏、贮存面积的比例要各占一半,而仓储式超市营业与贮存面积的比率可以达到8∶2[28]。室内空间一般十分简单,以行列式货架为主要布局模式。货架下部为商品和展示,上层为商品储存之用,并配有机械升降设施或车辆以便迅速完成补货的工作。因此,建筑一般以大空间、大体量的简单形式出现,室内净高较高,建筑一般为1~2层。由于占地面积较大,并需要较大的停车场,为了节约资金和方便运输,仓储型超市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或相对市中心的外围地区,结合城市快速交通进行设置。购物出行方式主要依托小汽车。在中国,仓储型超市最初出现于90年代初,主要以外资的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等为代表,在中国的各城市中迅速扩张,并已经出现向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城市扩张的趋势。

(4)专业性大卖场

专业性大卖场或大市场采取定牌生产、定型号规格商品独家销售等方法,以整个商场来卖某一类商品,且品牌齐全、品种规格花色齐全,对普通大卖场和百货商店具有价格优势和品种齐全的优势[29]。常位于交通和运输便利之处,占地面积大,并且有较大的仓储面积,空间模式有以商业街形式组成的街区型和大型建筑综合体两种。在服务对象上,定位于吸引全城范围甚至都市圈范围的顾客来此购物。中国目前专业性大卖场主要有家电、建材装潢材料、家具家居、电子科技产品、小商品等类型。对传统的小型专业商家冲击很大。在区位选址上,建材装潢材料、家具家居、小商品等大卖场由于品种繁多,所需空间面积较大,常位于城市郊区,而电子科技产品或家电大卖场,所需空间较小,具有产品时尚化的特点,因此往往位于中心城区。

(5)时尚小店

时尚小店是指城市中临街开设的,以销售服装、饰品、家居用品、玩具、糕点等时尚化商品为主的充满个性的私营小店铺。店铺面积一般在十余平方米到数十平方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商业街或生活性道路的临街面,以及公交车站、地铁与轻轨的集散空间附近。这些时尚小店是城市消费空间中虽然细小但却异常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具有开店门槛低、投资量小、收效快、转变经营项目方便的特点;而且营业时间较为自由,一般时间较长,可以开到晚上10点甚至更晚;经营商品不必太多,一般存货较少,因此风险较小。不同于零售副食、百货、五金的传统的小商店,这些时尚小店一般装修较好,具有一定的品位和情调;销售的商品价格并不一定便宜,但特别注重商品的时尚和个性;主要针对的人群为青年和社会的中间阶层,尤其是白领女性。因为这一人群,一般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稳定的收入,对时尚比较敏感,又追求个性,购物的随意性较大。光顾者往往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既可以在下班的路上,也可以在饭后散步的路上,进去逛逛和看看。这种轻松便捷和个性化的购物场所对都市的购物活动是一种有利的补充,尤其可以弥补超市类零售空间在服装、家具饰品等商品方面无法满足人们对时尚和个性化的需求所带来的不足,而且还可以化解逛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太费时间的问题。近年来,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时尚小店由于其种种优势,成为许多下岗人员再次创业的选择。因此,时尚小店在城市中的发展相当迅猛,成为城市消费景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城市便利的消费网络

从便利店和时尚小店到各种超市和大卖场,这些零售空间主要针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充分利用其在商品种类、空间规模、区位布点、运营与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优势,构筑出行便利、服务与环境优良、灵活高效的“商品—供求信息—个人—城市”消费网络。在中国,它们深受群众的喜爱,发展势头迅猛,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消费空间之一(表4-8),并促使新型的日常消费空间体系建立。许多大中城市实际上已建起了“仓储式超市与大卖场—社区综合超市—便利店、时尚小店”为主的日常消费空间构架。以南京为例,“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金润发以及各种专业大卖场—苏果、华诚等社区超市—苏果便利、华诚24小时、时尚小店”的消费体系已建立起来,随着这一体系的发展,传统繁琐的购买生活用品的方式——去菜场买菜,去食品店买零食,去文具店买文具,去五金店买配件……渐渐被取代了,日常消费空间随之被简化了。由于便捷就意味着人们可以更加轻易和方便地进行购物消费,因此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消费。

表4-8 数据表——南京家庭消费在大卖场、超市和商场间的选择

3)从品牌专卖店到概念店——品牌消费的展示与纪念场所

(1)专卖店与品牌地带

“专卖”(monopoly)是指业主独占某商品的经营、生产、销售权,并通过宣传和营销使该品牌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从而垄断该品牌的销售。这种销售方式通常以专卖店、专卖柜的形式表现出来。专卖店的面积不大,从几十到几百平方米不等,一般采用连锁或加盟经营的方式。随着百姓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商品的认识和选购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注重商品质量、售后服务以及商品的文化内涵,品牌消费随之兴起。专卖店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按商品类型进行销售的专卖店,例如易事达文具店、苏宁电器等等;另一种是以某种品牌商品为销售对象的专卖店,是专卖店最主要的形式,例如真维丝、班尼路等休闲服装店,百丽、达芙妮等鞋店,通灵翠钻、周大生等珠宝店,资生堂、兰蔻等化妆品店等等。以品牌消费为特色的专卖店相对于传统的百货商店具有以下优势:规模一般不大,网络化的管理和营销模式,使其可以灵活地与其他的商业开发模式相结合,既可以设置于百货商店或大型商业综合体中,也可以沿街单独开店;对品牌的大力宣传,对商品的分类和定位,使消费者往往在购物前,已经对品牌有所了解,带有一定的购物目的性;销售的商品一般都含有高额的附加价值,其购物消费更多的是购物者身份的象征;专卖店通常都有较深厚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其购物行为也成为一种文化体验的过程[30]。目前大多数专卖店都有一套较完整的品牌文化体系,从商品的包装、宣传和店铺的设计和装潢都无不宣扬着自身的文化理念和形象特色,并从标志、字体、色彩、包装、产品本身等到购物环境中的店面招牌、室内空间分隔、家具款式、界面设计等都达到了规范统一,目的是制造强烈的品牌印象。莱姆·库哈斯认为,专卖店和品牌地带成为城市中充满欲望和戏剧的场所,努力用各种技术手段(如独特的店铺装潢、优美的背景音乐、芳香的气味)来刺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从而增加购买的欲望[31]。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符号消费尤其是品牌消费已深入人心,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全球的各种品牌店数量发展迅猛,如LV公司1995年在品牌店销售的营业额大于70亿法郎,年平均增长几乎有27%,可以说它的成功多半依靠了其精美华贵的品牌店[32]。近年来,品牌消费在中国已深入人心,品牌忠诚群体在大中城市消费者中已占到28%[33],在这一背景下,品牌专卖店已成为城市中最常见的消费空间类型之一。

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各种品牌专卖店开始在城市特定的区域汇集成了品牌地带,通过规模效应来强化品牌消费的吸引力。例如,纽约的麦迪逊大街(Madison Avenue)、东京的银座(Ginza)、伦敦的邦德街(Bond Street)等已成为中高档和奢侈品牌汇集的国际性品牌地带,每年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顾客前来购物与旅游。在品牌消费的促进下,这些品牌地带甚至成为这些城市的代言者和象征。在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中已相继出现了专卖店相对聚集的商业街或地区——“品牌地带”,如南京市的湖南路、武汉市的江汉路等,以大众休闲和运动品牌为主;而上海的南京西路近年来逐渐成为国际高档品牌专卖店云集的“品牌地带”(图4-9)。

图4-9 品牌地带——南京湖南路与上海南京西路

(2)品牌旗舰店与概念店

近年兴起的品牌旗舰店,实际上是一种更高级的品牌专卖店形式。相对于常见的专卖店,旗舰店空间一般相对独立,规模更大,销售商品更昂贵,空间环境更高档。旗舰店可以说是品牌的活名片,它在形象打造、与公众的关系、对品牌和商家的宣传方面均具有持久性的作用;它同时也是一种“可进入式广告”;许多旗舰店还竭力成为该公司或品牌在所在城市的信息楼或代表,成为一种在市民的日常生活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场所[34]。旗舰店的设置一般青睐于纽约、东京、伦敦、香港、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并位于区位显要、人流量大的闹市区。外观造型独特而醒目,内部装修豪华,在商品的体验和展示中常利用新型的科技(例如多媒体技术等),强调体验的互动性。店内员工的素质优良而专业,并提供周到的服务。这一切是为了时刻突出其时尚化、个性化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并为顾客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20世纪末开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由于消费品领域的高端品牌商品和奢侈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的一些高端品牌跨国公司争相花费巨资邀请明星建筑师打造自己的品牌旗舰店,这进一步强化了广告与品牌效应。例如,日本东京的由赫尔佐格和德穆隆设计的普拉达(Prada)青山店、伊东丰雄设计的Tod’s表参道店、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等设计的迪奥(Christian Dior)表参道店(图4-10)等等,在消费文化的主导下,以一种前卫建筑的姿态出现,风格与个性成为旗舰店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消费者的感官愉悦和由此被激发出的欲望则是其终极目的[35]。与东京的旗舰店不同,上海的旗舰店大都云集在南京西路和外滩附近,主要利用历史建筑,通过内部空间的精美奢华的装修和外部厚重的历史感来表达品牌的价值与地位。

图4-10 东京表参道与品牌旗舰店

随着商品符号价值重要性的与日俱增,专卖店已经不能满足商家发布产品提升品牌符号价值的目的,于是更彻底地宣传品牌文化的概念店诞生了,有时这些概念店更像是产品纪念馆,祭祀着“神圣”的品牌[36]。概念店展示商品并不仅仅为零售,它介绍商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精美的构造技术、时尚的理念,装扮成教授知识的课堂、陈列艺术品的博物馆、发布商品的展览馆,最终它的目的还是为了培养消费者长期性的认同,使品牌增值,获得更广泛长久的营销效益。2004年年初,改建后重新开业的上海外滩3号(格雷夫斯事务所负责改建设计)拥有阿玛尼中国首家旗舰店、依云水疗中心、沪中画廊四家著名餐厅和一间音乐沙龙。一层与二层的服装专卖店更像是商品艺术展示厅,玻璃镜墙、绚丽的照明、蚕茧般的试衣间、雕塑般的陈列架、特选的背景音乐、芬芳的气味,多重媒介的精致设计,很难让人不把它们和艺术品联系起来。随后外滩18号、外滩6号(图4-11)等历史建筑纷纷内部改建后,汇聚了世界级高档品牌服装、配饰及珠宝专卖店和餐厅,以高档的品牌、昂贵的商品、奢华的装修,使得外滩成为上海奢侈生活的象征。

图4-11 上海外滩3号、18号和6号——汇聚了世界级高档品牌旗舰店

图4-12 上海南京西路上的旗舰店与概念店

目前,旗舰店和概念店这种新型空间类型在中国尚处在起步阶段,其市场发展空间还很大。上海的南京西路以其显著的商圈优势,正在吸引国际时尚品牌的集聚。LV、西班牙時装品牌ZARA、法国的兰蔻等国际時尚大牌的旗舰店和概念店(图4-12)纷纷落户南京西路,上海静安区将成为国际化时尚商圈的标杆。

(3)符号化的消费空间

实际上,专卖店、旗舰店、概念店不仅是消费时尚品牌的空间,也是一种符号化的消费空间。随着各种品牌店的进一步发展,店铺本身(包括建筑造型、材质、色彩、展示装置以及内部空间的限定等)开始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用空间来营造某种情境甚至比商品本身传达的信息更加重要,店铺自身逐渐也成为了消费品。从其醒目的外部造型和形象来说,整个店铺本身就是宣传品牌的最佳广告牌,甚至成了城市时尚的地标。而在内部空间的装饰上,各种品牌店尤为注重空间体验,综合了展览馆、零售商店、剧院等空间的特征,通过精美甚至奢华的装修,或表达品牌商品本身的气质和企业文化,或形成某种差异性的主题,从而营造一种时尚而具有文化品位的体验消费氛围。与超市、快餐店相比,这些符号化的消费空间并不讲究效率,而是吸引顾客驻足停留,为他们提供舒适的感受和体验,并传达某种时尚观念或某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它们并不仅是销售商品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展示商品、体验品牌文化的场所,“是一种可进入式的、活动式的、可长时间逗留的生活时尚杂志”[37]。实际上,这些品牌企业正是通过体验来刺激欲求并培养忠实消费者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种品牌店更像是品牌符号的展示与纪念场所,也是诠释符号消费的绝佳之地。

4)从“新天地”到主题乐园——都市旅游与休闲消费的“出尘之所”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城市的转型,大力发展都市旅游业就成为许多西方城市的现实选择。旅游也已经越来越多地与休闲、娱乐、购物等各种消费活动融合在了一起。

由于旅游地的消费化的关键之一在于它有知名的吸引游客的吸引物。因此,为了强化城市的消费功能,城市变得越来越旅游化,即把自己变成一个吸引物,或一个拥有多种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和商业性的消费场所,如公园、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剧院、音乐厅、餐馆、咖啡厅、游乐场、购物中心等等,均可成为吸引居民前来进行消费的吸引物。另一方面,城市的文化与特色也是增加城市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传统或自然风貌、历史街区或遗迹、民俗民风甚至历史事件或传说等等都可成为一个城市吸引游客的亮点。一般来说,商业旅游与城市文化历史结合得越紧密,城市的吸引力就越强。欧美的内城复兴和文化规划都是充分利用这一点,才取得了成功(详见第3章)。总之,城市在整体上正经历着一个泛旅游化的过程。与此相联系,城市正成为一种超级商场似的消费中心和一种庞大的旅游消费景观[38]

(1)“出尘之所”

罗杰克(C.Rojek)在对后现代社会的旅游和消费空间的研究中,提出了“出尘之所”(Escape Area)的概念,他认为有以下四种典型的空间:①事故发生地——与名人或名人死亡有关的那些地点的商业发展;②遗迹——或者在发生地或者通过舞台造型,重现过去的情景;③文学景区——建立在著名文学人物的虚构世界上;④主题公园——休闲娱乐中心,通过特殊的体验模式获得一种叙述结构。由于这些空间通过表演、设计以及被保存等手段,可以构筑逼真的场景和体验,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体验日常生活界限之外的经历的机会,因此,罗杰克将它们称作“具有致命吸引力的后现代景观”[39]。“出尘之所”可以说形象地概括了当前城市旅游消费空间的最新类型和发展特色:依托于城市文史或虚幻世界的展示和“表演”,以遗迹或梦幻的重现来构筑集观光、游乐、购物活动为一体的旅游空间。

(2)中国的都市旅游空间

目前在中国,都市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城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其中,两种旅游空间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吸引物。一种是商业文娱型旅游空间,它依托于城市强大的商业和文化娱乐及服务功能,发展以购物、文化娱乐或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空间。以上海为例,到外滩去看看夜景,到南京路商业街或正大广场等商业空间去购物,到上海大剧院看场国际性的演出,到上海博物馆看看文物展,到衡山路去喝杯咖啡,已成为许多游客到上海必玩的游览项目。另一种是主要依托于城市文史体验的颇有“出尘之所”味道的遗迹型旅游空间(表4-9)。城市中的许多著名遗迹,包括历史街区、名人故居、传统民居、寺庙、园林、历史事件发生地、工业厂房等空间的整修或重建成为一种热潮,它们与购物消费结合

表4-9 中国典型的“出尘之所”

图4-13 南京及附近的旅游消费空间——“出尘之所”

在一起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商机和活力,并成为吸引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的旅游休闲场所。以南京为例,新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夫子庙,是一种传统民居风格的街区型商业旅游空间,以小商品零售、餐饮、文化展示、娱乐等功能为主。灰瓦白墙、小桥流水的复古建筑环境重现了往昔的秦淮风情,可以说是一种以舞台化的形式重现过去的典型“出尘之所”。经过数次扩建和整治,已经形成了南京最具活力的商业旅游空间和外地游客必到的景点。目前,南京许多遗迹的恢复重建实际上与历史原貌大相径庭,只是保留原有的韵味和风格,真正的意图是以历史文化的旗号来发展城市旅游和休闲产业。如总统府旁边的“1912”街区,只是保留少数几栋民国建筑,其他大部分都是按照商业街区的形式重新规划和建设的,打造了一个极富民国韵味的休闲餐饮空间,近期已成为一个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甚至历史上并不存在,而仅存在于传说或历史文献中的“景点”,也被挖掘出来成为发展旅游的素材。例如,南京狮子山的阅江楼由于明代的朱元璋和宋濂各自撰写过一篇《阅江楼记》而为世人所知[40],历史上因种种原因并未开工建设。然而,在下关区政府的主导下于2001年建成,现已成为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城北的标志性空间,并带动了相对落后的下关区的经济发展(图4-13)。

(3)上海“新天地”

上海的“新天地”就是一处典型的“出尘之所”(图4-14)。它位于上海市中心繁华的淮海中路南侧,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左右,改造前是有近百年历史的成片的石库门建筑街区,也是上海近现代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展示了殖民文化与本地文化冲突融合的历史印记。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上海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改造,部分石库门建筑被保留并改建,并且适当增加了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建筑。从整体上以新旧建筑对比、中西文化混合来表现时空跨度和文化差异的距离美感,从而营造出一处让中外游客体验上海风情的都市情境空间。建成后吸引了众多高品位的商家入驻,形成一个集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国际化休闲、文化、娱乐中心。其中包括酒吧、咖啡馆、西餐厅、时尚精品店、国际画廊、新概念电影中心及大型水疗中心等。如今,这种将历史街区的复兴改造和消费空间开发相结合的成功模式,迅速被其他城市所借鉴,例如南京的“1912”街区、杭州西子湖畔的“西湖天地”、宁波三江口的“老外滩”、嘉兴的梅湾历史街区等等,都是结合历史街区的复兴改造而形成的时尚消费空间(图4-15)。

图4-14 上海的“新天地”

(4)主题公园

图4-15 国内著名的“复兴改造+消费空间开发”的历史街区

多年来,主题公园或主题乐园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主题公园大致包括这样几个内容:“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具有多种吸引物;围绕一个或几个历史或其他内容的主题;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实行商业性经营,收取门票等。”[41]1955年,美国迪士尼公司在洛杉矶建成的迪士尼乐园,将动画和电影技术、新型娱乐科技与游乐园相结合,用主题情节贯穿各个游乐项目,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主题公园。随后,在世界各地都兴建了大量的主题公园,它们结合各自的自然环境与文化传统产生了许多新的类型。但是,大部分都采用象征性的、卡通化或符号化的、梦幻的、超现实的等设计手法来创造一种身处梦境的奇异体验。正因为如此,罗杰克认为主题公园是“出尘之所”的最典型代表。由于它在空间上具有的鲜明的主题与梦幻的情境,在游乐项目上强调的体验游乐与互动参与,可以说是兼具了当代消费发展的最新特点,因此对其他城市消费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主要设计手法和理念已经被主题购物中心、主题餐厅等消费空间所借鉴。甚至不少学者也在惊呼,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迪士尼化”了。

(5)深圳主题公园群

中国最早的主题公园为1989年诞生于河北正定县内的“西游记宫”,随后,深圳华侨城集团投资创建的“锦锈中华”的成功开业,正式揭开了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的序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数量繁多、类型各异的主题公园,在中国城市休闲娱乐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位于深圳湾畔的由华侨城集团投资的“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中国民俗文化村是中国20世纪末最成功的主题公园群。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陆续建成后,每年吸引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数百万人次。“世界之窗”占地48万m2,以“世界与您共欢乐”为主题,将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的微缩景观展示与民间歌舞表演和狂欢巡游汇集一园,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快速了解世界历史文化的窗口。“锦绣中华”占地30万m2,也是将反映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古代建筑和民族风情的微缩景区与官方典礼、民俗风情表演活动相结合,可以称作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之窗。中国民俗文化村占地20万m2,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居民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游览区,游客在村寨里可以了解各个民族的建筑风格,还可以欣赏和参与歌舞和艺术表演、工艺品制作,品尝民族风味食品,欢度民间喜庆节日,从而领略中国56个民族的风情。三者可谓是典型的集锦式、微缩景观主题公园,以领略世界或民族风情体验为主题,并配套休憩、餐饮、购物等空间和设施,虽然设置了一些互动性的活动,但是参与性不强。随着人们休闲和旅游方式的改变,其游客数量有所下降。

随后,深圳又陆续建设了“青青世界”和“欢乐谷”等新一代的主题公园。青青世界位于深圳大南山的月亮湾畔,占地20万m2,有度假区、园艺馆、果园、陶艺馆、侏罗纪公园、蝴蝶谷等主要景区,还设置了露营区、烧烤场、钓鱼池、民艺广场等活动空间。以自然风情与农家乐为主题,以休闲度假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力图将一种具有浓厚现代色彩的山林野趣突现出来。“欢乐谷”(图4-16),位于深圳华侨城杜鹃山,占地35万m2,是国内新一代集旅游度假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主题公园,设置了度假酒店,并运用了现代休闲理念和高新娱乐科技手段,注重充分满足人们参与、体验的需求。游乐区共分九大主题区,有100多个游乐项目,包括太空梭、悬挂式过山车、四维影院等新型刺激型游乐项目。这两者相对于第一代主题公园而言,明显弱化了观光,增加了休闲度假和一些参与性高和娱乐性强的项目。因此,开业以来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深圳新一代的旅游吸引物。

图4-16 深圳“世界之窗”和“欢乐谷”主题公园

(6)都市旅游与休闲消费的“出尘之所”

为了制造更多更好的城市吸引物,城市打造吸引物的过程中不但重视观光与商业消

费的整合,而且越来越强化这些空间在体验上的独特性和差异感,即通过构筑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的场景或梦幻般的场景——“出尘之所”来拉开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而通过这种时空上的反差来制造“致命吸引力”。从上海“新天地”到深圳的主题公园群,各类“出尘之所”的不断涌现,也见证了当代中国都市旅游与休闲消费的快速发展。

5)从星巴克到酒吧——体验西方情调的休闲与交往空间

自从快餐业的巨头麦当劳与肯德基登陆中国以来,由于集高效性、可计量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为一体的崭新服务方式,再加上充满卡通符号和欢乐气氛的空间环境,在中国引领着一种新兴的、时尚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在这些西方式的餐饮空间中,即便顾客不点任何食品,也可以坐下看书、和朋友聊天甚至工作,不会有人去驱赶你,这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特殊的体验,“是为了获得一份连接美国和外部世界的特殊经历。尽管消费者并不很喜欢巨无霸的味道,但是,他可能喜欢坐在纽约或巴黎餐厅的感觉。这也许可以称为一种形式的‘瞬间移民’,或一次前往遥远而迷人的国度的经济旅程。那些选择麦当劳的人们将快餐厅视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和朋友、同事以及商业伙伴交往、放松。这份经历使他们更有现代感,并成为其拥有更高社会地位的象征”[42]。在麦当劳与肯德基之后,必胜客(Pizza Hut)、星巴克(Starbucks)、各式酒吧等西方文化的休闲餐饮空间相继在中国出现并不断扩张,已成为一些人群体验西方文化和进行休闲交往的重要活力空间。

(1)星巴克

图4-17 故宫内的星巴克

目前,星巴克是唯一一个把店面开遍四大洲的世界性咖啡品牌,它在全球拥有超过1万家的分店。在中国,星巴克正在不断扩充分店,并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年轻人和白领阶层的欢迎,甚至有一家分店设在了北京故宫里,并由此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图4-17)。其实,星巴克最擅长的是咖啡之外的“体验”:如个性化的店内设计、暖色灯光、柔和音乐、自由随意的氛围等。在星巴克,人们在购买咖啡的同时,也买到了时下人们非常需要的一种东西:一种体验、一种生活方式、一种 生活态度。“中国人光顾星巴克不是为了喝咖啡,而是在公共背景下体现自己是新潮一族”[43]。另外,星巴克的顾客大多是白领和专业人士,由于店面的环境能够较好地体现他们的身份和品位,星巴克得到了这一阶层的认同,并成为他们进行时尚社交的场所,例如谈心、交友、商务会谈等。

(2)酒吧

在西方,酒吧[44]并不是简单的饮酒的场所,而是一种以社交和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消费场所,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正处在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传统的交际方式和聚会方式逐渐落伍,从90年代开始,具有休闲、文娱等消费行为特性的酒吧逐渐成为中国大城市中主要的夜间休闲消费空间之一。例如北京的三里屯、后海,上海的衡山路(图4-18)、新天地,广州的环市东和沿江路等街区,南京“1912”街区等都已形成酒吧街或酒吧聚集区。我国的酒吧在经营形态上可以分成音乐吧、的吧、主题吧和表演吧等几类,因此,酒吧可以说是以饮料和食品消费为基础的一种多元化的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唐卉与李立勋的研究发现,在光顾广州市酒吧的消费者中,以放松为目的去酒吧的占35.36%,其次是为了聚会和交友,分别占20.37%和17.06%[45];消费者选择酒吧的主要因素是氛围和音乐、表演,其次是装修和价格,而对于酒吧的实物消费酒水食品则考虑较少,这也是与传统餐饮空间之间的重大差别之一。这说明,酒吧在很大程度上是特定社会群体——白领和向往小资生活的人群的休闲消费空间,是其对自我身份获得认同和肯定的场所。因而他们更看重酒吧的氛围和情调,更注重消费过程中所带来的体验[46]。包亚明在对上海酒吧考察后指出:“上海酒吧,特别是衡山路酒吧因为成功地演绎了‘东方香榭丽舍’之梦,在短短的两三年里已经成为消费主义全方位地进驻日常生活的一个绝妙注脚”[47]

图4-18 上海的衡山路酒吧街

(3)体验西方文化的休闲与交往空间

其实,麦当劳的汉堡、星巴克的咖啡、酒吧的饮料并不一定特别美味,而且价格一般偏贵,那么为什么还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受到了欢迎呢?这主要是因为在此消费的人们注重的是一种体验式的符号消费:或是为了获得“瞬间移民”的快感,或是亲身实践西方的生活方式,或是表现自己的时尚或新潮,或是表达自身的品位和身份。而且,由于干净和优雅的环境,较大的自由度,这些场所也为时尚人群提供进行社会交往和获得身份认同的好去处。

6)从机场购物中心到地铁商铺——依托于交通集散的消费据点

如今,依托于交通节点和设施发展出来的商业消费空间,已成为购物中心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消费空间类型。依托大量人流集散所带来的优势,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客运港、城市轨道站点等往往会成为一个城市商业开发的重要触点,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圈。这种商业消费空间具有垄断市场、集中的人流、疲劳且易受影响的旅客以及购物流线与集散流线相整合等特点。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在这些空间中消费的进程可以被系统地引导、强化和加速,因而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这点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到,机场的购物中心化、交通商业设施的综合立体化,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引导城市开发(TOD模式)等现象出现在了许多的城市中。上一章所提到的依托城市轨道站点发展起来的日本百货商场,正是商业与交通成功结合的典范。

伴随着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依托于交通建筑和设施的新型商业突破了以往相对简单的小卖部的形式,出现了免税店、特色商店、餐饮店、咖啡吧、茶室,甚至大型的购物中心等多种形式的购物和休闲空间,交通空间与商业消费空间正在融合发展(图4-19)。

图4-19 南京禄口机场中的消费空间

(1)机场购物中心(airmall)

过去,好的机场被定义为效率——旅客快速到达和离开一个地方。而新的机场本质上则更像迷宫——通过流线的组织来减缓旅客,拖着旅客以迂回线路的方式经过商店门面,并“强迫”他们进行机场购物,从而创造了比任何购物形式都要高的收益。英国的希思莱机场(Heathrow)每平方英尺的销售额在2 500美元(图4-20),美国的匹兹堡机场(Pittsburgh)是1 200美元,而一家美国的购物中心的销售额平均在250美元[48]。英国机场管理公司(BAA)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机场商业发展范例:“世界上最大的机场商业经营者;60%的收入来源于零售活动;被大家认为是零售股更胜于交通股;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并且控制着8%的世界上的免税市场(130亿美元);在英国所有的香水购买中名列第五;销售出的书和劳力士表比英国其他任何一家零售商都多;在市场上销售其自主的酒精饮料品牌;发展出世界上第一个机场管理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通过自己拥有和管理的机场,掌握着每年1.88亿的旅客。”[49]如今,BAA的模式已成为有关机场和其他交通系统发展的标准。例如,纽约中央车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最近完成了1.75亿美元的改造,包括一个新购物广场。华盛顿车站的购物中心,是继斯密森航空博物馆(Smithsonian Air and Space Museum)之后成为华盛顿特区造访人流第二多的地点,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50]。因此,库哈斯认为,“机场购物如此有力地出现在零售景观中,看上去就像购物进化的重要的下一步,就像当时的百货商场或购物中心一样”[51]

图4-20 英国的希思莱机场的购物中心化

目前,中国机场的购物中心化趋势正日趋明显,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2006年,中国所有机场服务收入总和为228.5亿元,其中非航空业务收入所占比例不到40%。而在非航空业务收入中,机场零售业收入所占比重估计为三分之一,总的市场规模也就在30亿元左右。而与此同时,2006年全球机场零售市场总值预计达240亿美元[52]。首都机场新建成的T3航站楼内(图4-21),其规划的零售面积达到了45 200m2,相当于北京燕莎商场的两倍,主要包括:约12 600m2的国内零售区、约10 600m2国际免税品区、约15 000m2的餐饮区、近7 000m2的便利服务区(包含银行、外币兑换、酒店咨询、计时休息区、商务中心、网络服务,以及其他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的服务等)。目前,T3商业区建成后,商业面积和店铺数量是目前1、2号航站楼总和的两倍,旅客人均所拥有的商业面积等指标已接近或超过新加坡机场、香港机场等国际先进机场。浦东机场现有航站楼的纯商业面积只有8 000m2,但随着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的启用,其商业面积将达到2.8万m2。预计从2008年第二季度起,浦东机场的商业租赁收入将实现突飞猛进的增长,2008年全年的商业租赁收入将实现75%的同期增长[53]。目前,购物中心化的趋势在中国已经扩展到火车站等大型交通设施中。例如,正在建设的南京铁路南站中,其规划的商业消费面积达到2万m2左右。

图4-21 首都机场T3航站楼内的购物街

(2)轨道交通站点商业消费空间

图4-22 依托于轨道交通站点的商业开发模式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尤其是以TOD开发模式的广泛运用,结合轨道站点进行开发的商业娱乐空间,成为城市开发中的一种新型消费场所。在空间的开发模式上一般有以下两种模式(图4-22)。一种是节点型的开发模式,站点空间与上方的商业娱乐空间(有的还有办公、居住)等空间垂直叠加,形成一幢站点商业与地面商业空间一体化的大型综合体建筑。地上地下的多种功能分布在不同层面上,相互之间采用垂直联系。其优点是空间的集约化,能够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带动地区高强度 开发的能力。这种地铁站点上盖物业的模式,在中国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另一种是网络型的开发模式。轨道交通站点内商业开发,一般位于地下,它包括车站站厅层的商铺和地下商业街。在整体结构上,以站点为依托,以多条地下步行道或空中的步行廊道连接周边公共建筑,构成网络状的城市综合立体空间。站点周围往往建成商业、服务、娱乐和会议、办公、金融等功能空间。此类综合体往往是在节点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影响范围可以突破站点周边而扩展到更大的城市区域。这种模式在土地紧张的日本运用较多(图4-23)。目前,网络型开发模式也是我国城市中心区商业开发的主要模式。南京的新街口地下目前依托于地铁一号线的地铁商铺达到8 000m2,并通过16个地铁通道与周边的新街口百货、中央商场、东方商城以及德基广场、莱迪地下购物中心等商场的地下商业空间连成整体,最终形成了近5万m2的地下商城,有力地支撑了新街口商圈的繁荣(图4-24)。

图4-23 日本福冈市天神站地下商业街

图4-24 南京新街口地下商业街

(3)依托于集散人流的消费据点

这些依托于交通网络和站点而出现的消费空间,借助人流的聚集效应来刺激消费并获得经济发展,说明当代消费的发展已经找到了更加高效和便捷的生存方式。它们在方便来往人群的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了错觉,世界正在成为与由交通网络所连接的一个个跨越时空距离和文化差异的消费节点所组成。

7)从节庆会展到世博会——城市巨型的消费与狂欢场所

在城市的各种重大事件中,节庆会展活动可以说是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拉动的作用最为明显。以澳大利亚为例,节庆活动已融入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中。每年澳大利亚各地要举办数百个节庆活动,其中,澳大利亚最富盛名的国际化节庆——墨尔本赛马节,每年举办期间成为吸引世界游客的旅游目的地。而意大利米兰市是一个与各种节庆会展活动密不可分的城市,各种事件活动在不同季节举办不但保证了城市全年的活力,而且活动的地点正是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大部分的广场和街道、公园、主要的公共建筑都成为活动的场所(表4-10),这样,由于一年中持续不断的活动,整个城市都成为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消费与狂欢的场所[54]

表4-10 意大利米兰市的节庆活动及其场所

续表4-10

(1)中国的大型节庆和会展活动

目前,我国不少城市都在积极举办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以洛阳牡丹花会为例,自1983年起,已成功举办了二十多届。以花会为媒介,还精心安排了商贸洽谈会、信息技术及产品博览会、高科技成果交易会、房地产交易会,以及别具特色的洛阳牡丹灯会、洛阳民间艺术周、洛阳民俗文化庙会、洛阳牡丹书画摄影作品展等多种经贸、文体、旅游、休闲活动。实际是一个融赏花观灯、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整个节庆活动,不但打造了国际知名的洛阳牡丹品牌,促进了花卉产业和城市对外经贸活动的发展,并全面带动了消费服务业及旅游业的发展。类似的还有青岛国际啤酒节等。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青岛啤酒节已经从当年只有30万市民参加的地方性节日发展成为今天超过300万国内外游客参加的国际性东方啤酒盛会。目前,啤酒节已成为青岛市的“市民节”、“狂欢节”,并成为青岛市的重要旅游资源和城市品牌。

在会展活动方面,由于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近年来,以商务会议、产品展示与宣传、信息与文化交流、贸易咨询与洽谈、参观学习等为主要目的的博览会、会展、会议、论坛等活动在各个国家和城市频繁举办。会展业(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55]已成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热门产业之一。与节庆活动的举办一样,会展业的发展也可以提高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城市知名度,起到宣传城市形象和特色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会展业及其空间发展较快,从展销会、学术论坛或其他大型会议,到广交会、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海南的博鳌亚洲论坛、南宁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国际性会展,都给举办的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统计,中国现在已有数千个定期举办的大型节庆和会展活动(见表4-11)。这证明一种新型的有组织的社会各阶层都踊跃参与的大型狂欢和消费活动已开始成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器。

表4-11 中国著名大型城市节庆及会展活动

(2)世博会

世界博览会是在一定时段内,在较为明确空间里举办的世界性展览活动(以下简称世博会)。世博会依其出资性质、展览内容不同分为综合类世博会(如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和专业类世博会(如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两大类[56]。自1851年英国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一种新型的消费空间——博览会展空间就此诞生了。迈克·克朗对世博会如此评价,“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消费品,新通信技术的能量以及资本主义的力量汇集在一起,通过空间的精心组织和装点,呈现出多样化和壮观的场面,将一个貌似的全世界浓缩到了一个空间中,商品交易会的感召力几乎等同于宗教:现代社会新的一套膜拜仪式、新的膜拜地点、商业的礼拜仪式,以及商人牧师。沃尔特·本杰明将这些地方称为‘朝拜物神——商品之地’”。[57]如今,世博会已由当初以展示和炫耀产品、交易商品为目的,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全面交流的重要载体,并同奥运会一起成为当今世界的盛会。以2010年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为例(图4-25),它占地5.29km2的园区,以各国展馆和专题展馆为主体,并设置了庆典广场、各类表演场所、各国纪念品销售市场,以及各种休闲娱乐空间;历时184天,共吸引了游客超过7 300万,从而成为史上参观人数最多的世博会,它为上海所带来的巨大的消费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世博会也是一个以“会展与狂欢”为主题的公园。此外,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简称昆明世博园(图4-26),占地218hm2,包括6个专业类园和5个大室内展馆,以及相关的商业服务设施。据会后统计,博览会期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42万人,门票收入3.4亿元人民币。在博览会的强力拉动下,1999年云南全省吸引的海内外游客达3 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04亿元,增幅高达49%[58]。现在的世博园内由于保留了绝大部分展会期间的主要景点,仍然吸引着大量市民或游客前来游玩和消费。

图4-25 上海世博会

(3)城市巨型的消费与狂欢场所

图4-26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

实际上,这些城市的大事件或大型活动不管是商贸会务活动还是城市旅游的推介活动,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能激起大众狂欢式的消费。事实证明,在活动举办期间,通过联动效应和规模效应,商务人士、游客与市民的消费和狂欢的欲望将被放大。在举办活动空间的带动下,更多的城市空间甚至整个城市都可能成为一个巨型的消费与狂欢场所。

8)从网上商店到网游——无限拓展的消费世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和互联网进入大众生活,人们的视野由现实世界拓展到了一个新型的数字化虚拟世界。而电子商务[59]的广泛应用,意味着现代商业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经营手段上发生了一场崭新的技术革命。电子商务引来的网上消费、网上付费和网上结算等诸多的交易行为架构在整个广域网上,在时空上极大地削弱了“产—供—销”环节中的限制,在供求双方开通了一条高速公路,从而加快了商贸的流通,促进了经济繁荣。由于互联网连接世界的各个角落,网络消费在空间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广度,并且可以足不出户的进行一些消费活动,因此对传统的各种消费空间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正像许多学者所认为的,数字化虚拟空间并不能完全取代人们面对面进行交往的需求,也取代不了人们在真实世界进行消费体验的需求。

(1)网上商店

作为网络经济的产物和商业企业的一种新型经营形态,网上商店和网上购物,这些年在全球迅速扩张。虚拟商场打破时空限制,将商业企业通过Internet推向全世界,而且是24小时营业。商家可以通过Internet网上的虚拟商场向全球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宣传自己的商品和优良服务;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大大拓宽销售市场,扩大企业影响,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并伴随着订货和采购成本的大大降低,企业进一步获得更大的经营利润。虚拟商场实际上可以看成是网上超市,它在便利程度上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超市:它可使消费者通过网上的多媒体导购系统足不出户地挑选和购买商品;同时它也可以扩展购物眼界,提高和丰富消费者的购物知识,并扩大选购的机会。

网上商店在我国的发展也是异常快速,成功的网上购物已成为许多白领阶层和青少年的经历,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发展中心2006年2月公布的数据,中国有2 200万网民进行过网上购物[60]。现在,国内外的网上商店不计其数,几乎任何一种商品都可以通过网络买卖。淘宝网[61]与当当网[62]等可以算作国内最为成功的网上商城(图4-27)。淘宝网以方便的商品搜索和陈列系统、实用的聊天和商谈系统、相对安全的支付系统以及收货或收钱后的评价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买卖双方,并规避了部分风险),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商品买卖平台。

(2)网上娱乐空间

网络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而且创造出了新的消费模式,带动了新的商机。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以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在线影视娱乐等为主要形式的网上娱乐空间逐渐进入广大群众的生活。网络休闲娱乐正在打造一个新兴的巨大产业。伴随着各种网络娱乐模式的出现,以图铃、电影、MP3、flash、电子图书、游戏、软件、网络游戏装备和道具等为代表的网络虚拟产品也层出不穷。

近年来随着宽带在我国的快速普及,畅游游戏世界、联网对战可谓是一大潮流,并对传统游戏形成了冲击。大多网络游戏以计时收取费用,但现在将网络游戏中的服装、道具或经验值作为虚拟商品进行出售,已成为许多网络游戏的盈利工具。此外,随着电子邮件、资讯、BBS、软件下载等相继进入我们的生活视野,网络聊天也逐渐成为众多网民休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最初的BBS上轮流发帖子,到七嘴八舌的网上聊天室,再到QQ或MSN聊天,特别是最近开始普及的网上语音聊天与视频聊天,给人情淡薄的现代社会带来了一个相对自由畅谈的场所。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网速的不断提高,通过网络观看直播的球赛和新闻报道,或收看电视,或欣赏和下载影视和动漫作品,已逐渐成为了常见的娱乐方式,并大有取代电视、收音机、录音机、DVD播放机等家电产品的趋势。

图4-27 网上商城——淘宝网首页

(3)无限拓展的消费世界

网络消费空间的出现,不但突破了传统的商场、超市、商业街等物质空间的局限,将人们的消费空间推向了无限的虚拟空间,而且极大地弥补了因空间、时间、交通等条件所带来的不便,使消费者在任何时间足不出户地进行购物、休闲、娱乐成为可能。总之,增长势头迅猛的虚拟消费空间证明消费已借助信息网络技术获得了新的扩张途径。

4.3 消费空间规模上的扩张

图4-28 2003—2006年南京商业营业
用房施工面积(万m2

由于消费活动在城市生活中的全面渗透和拓展以及各种消费空间类型上的不断创新,再加上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消费需求,过去由居住区、工厂、企业占绝对主导的城市传统格局正在被打破。无论是在市中心,还是在郊区,城市可供购物、休闲、娱乐、旅游的空间与场所都在不断增加。美国有1/3的土地用于与消费有关的休闲活动。在中国,消费空间规模上的扩张已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在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上海,商业用房近10年来面积增长近5倍,截至2004年年底,上海商业(商场店铺)建筑面积已经达到2 857万m2[63]。2003年南京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110 万m2,2004年为236万m2,2005年达到280万m2,其中竣工面积超过32万m2,2006年施工面积更是达到了326万m2,其中竣工面积超过66万m2,比2005年分别增长16.4% 和106.2%(图4-28)[64]

总的看来,商业消费空间的不断扩张在城市空间格局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原有商业核心区的扩张与充实,消费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络化的转变,邻里、社区、同城三级消费圈的逐步完善,以及消费空间的内向与外向“中心地化”的同时演进。

4.3.1 原有商业核心区的扩充与优化

由于受当时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的限制,城市原有的商业核心区无论是在商场数量和规模上,还是在服务档次和经营项目上,都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由于老城区居住人口密度依然较大,而且小汽车发展起步不久,到市中心消费仍是中国大部分城市居民的选择。因此,现阶段内聚优化依然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中心地的聚集效应,许多城市的商业核心区得到了不断扩充与优化。

1)原有商业核心区的扩充

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消费需求,城市中的消费空间必须持续扩张。而聚集效应最强、配套相对完善、区位优良的城市原有的商业核心区无疑是消费空间聚集和扩充的最佳地点。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区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扩充。

图4-29 南京新街口商业中心区的不断扩充

以南京新街口地区为例(图4-29),最初只有新街口百货和中央商场两家大型百货商场,随着近二十几年的发展,出现了华联商厦、金陵百货、金鹰商城、南京商城、苏宁银河、东方商城、大洋百货、万达商城、德基广场、金轮广场等十数家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附近还聚集了万达购物广场、时尚莱迪购物中心、华新商厦等集中式商铺大卖场以及苏宁电器城、五星电器城、国美电器城、大众书局、新华书店等大型专业性商场(表4-12、表4-13)。加之地铁、地下商城及步行系统的建成,形成了地上与地下一体化的巨型消费空间群,并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新街口商圈在南京乃至区域消费中的核心地位。

表4-12 新街口主要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情况列表

表4-13 新街口主要集中型商铺情况列表

目前,南京的新街口商圈,紧随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之后,在全国10大“中国著名商业街”中排名第三。在1.6km2用地内(包括周边发展地区),新街口商圈聚集了众多消费商业空间,密集程度之高,在全国也不多见。2007年,新街口地区商业面积约达70万m2,娱乐面积约8万m2,金融面积10万m2,商务面积约37万m2,另外还有20万m2的地下商业设施。日均客流量30万~40万人次,双休日超过60万人次。在黄金周期间,新街口的日均客流量甚至达到100多万人次[65]

图4-30 城市原有商业核心区优化的主要内容

2)原有商业核心区的优化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大众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更趋个性化和多样化,这势必会对消费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加之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商品房政策的实施,在中心地的聚集效应下,为了土地和空间利用效益与效率的最大化,原有商业核心区的空间功能和环境质量的优化和提升成为必然(图4-30)。

首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用地布局发生了演替,核心区原有的居住区与单位企业用地以及低档商业用地(市场、小型零售等)被经济效益更高的高档商业用地(例如购物中心、大卖场等)所取代。

其次,在消费活动的全面渗透下,核心区 的用地和建筑在功能上也更加强调混合利用,过去相对单一的功能业态被更加多样化和综合化的功能所取代,零售与办公、商务、金融、文娱、餐饮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许多原有的大商场也都经历了购物中心化的改造过程,例如,南京新街口原有的两家国营大商场——新街口百货和中央商场,从90年代至今经过了数次扩充和改造,已经由过去单纯的零售商场转变成了综合性的购物娱乐中心。

再次,由于交通方式的改变,尤其在城市轨道交通的支撑下,为了提供更加安全和便捷的消费环境,以“人车分流”为原则的商业区步行化以及地上、地下综合立体化成为原有商业核心区的发展趋势之一。南京新街口正洪街步行广场(图4-31)以及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开通后所形成的大规模地下商城,通过广场和地下商业街及步行廊道,将地铁站周边数座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连成整体,形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适于“闲逛”的消费环境。不无夸张地说,如今的南京新街口更像一个巨型的购物中心。

图4-31 改造后的南京新街口正洪街步行广场

最后,由于顾客对消费空间环境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原有商业核心区室内外空间环境的改善和美化成为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形象优美、干净卫生、配套设施与服务齐全的空间环境,无疑更能激发消费者的欲求。南京新街口中央商场2006年对商场进行了大规模的装修改造,以提高购物环境的档次。重新开张之后,月营业额同比增长10%~ 20%,其中室内环境质量的提高可谓功不可没。

4.3.2 商业消费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络化的转变

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大,受出行距离的限制,城市原有的单中心商业结构已越来越无法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各级商业消费中心以及商业街或成规模聚集的沿街时尚小店的不断出现,使得消费空间在城市中的扩张正呈现出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态势。(www.xing528.com)

1)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图4-32 南京商业消费空间体系

随着消费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格局由过去的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演变,随之也出现了多个商业中心区。以南京为例,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由最初的单核心——新街口地区,发展到如今的两个市级商业中心——新街口与河西,第三个商业副中心——火车南站地区,五个市级商业副中心——湖南路、夫子庙、浦口、仙林、江宁东山已基本形成;另外,规划或已形成的地区级商业中心有二十余处(图4-32)。

2)网络化发展

另外,城市各级商业中心正由于各种中小型消费空间,特别是沿街而设的各种店铺和时尚小店的连接作用形成网络化的发展态势。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许多第一、二产业的劳动力向商业服务业转移。尤其是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破墙开店”和“底商上住”的开发模式使得大街小巷上遍布各式店铺,再加上超市和各种连锁店的普及,现在的消费空间像一张密布的蜘蛛网覆盖在城市中,人们可以越来越便捷地进行各种需求的消费了。这些沿街而设的中小型消费空间,对超市以及大商场是一种有力的补充。例如,南京新街口商业中心区,虽然大商场林立,但其周边依然有大量的沿街而设的各种小店铺,通过消费空间“点、面、线”的结合,最终完善了新街口商圈的功能(表4-14)。

表4-14 新街口临街小商铺情况列表

4.3.3 邻里、社区、同城三级消费圈的逐步完善

图4-33 日常三级消费圈模式

伴随着消费活动向日常生活的全面渗透,消费空间在城中的布局与设置也相应的与市民的行为习惯和消费需求愈发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一般来说,消费出行距离的远近决定了消费空间的规模和等级:近距离出行的消费需求趋向日常基本型,消费空间规模小、功能简单、服务等级也较低;远距离出行的消费需求则更趋向综合化和享乐型,消费空间规模大、功能齐全、服务等级较高。

1)三级消费圈的完善

随着便利店、超市、购物中心等新型消费空间的不断发展,从市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出行的结构来看,邻里、社区、同城三级消费圈已初步形成并在不断地完善。居家附近0.5~1km左右的便利店、农贸市场和时尚小店是购物的邻里消费圈,以步行为主;2~5km左右的综合超市、社区超市和中型商场是购物的社区消费圈,以自行车和公交出行为主;5km范围以外的购物中心、大型商场、仓储式超市、专业性大卖场则是同城消费圈,以公交和小汽车出行为主(图4-33)。2004年南京市编制了《南京市商业网点规划(2004—2010)》,在这一规划的指导下,南京已初步形成了三级消费圈的格局(表4-15)。

表4-15 南京商业零售网点与消费圈

与此同时,各种新兴的休闲娱乐空间在城市中的扩张也呈现出类似邻里、社区、同城三级消费圈的发展态势。相关研究指出,上海市区的娱乐休闲设施可分为市级、区域级和社区级(表4-16),其在空间上的发展特点为:规模大、实力强、品牌好的顶尖娱乐设施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数量少,档次高,服务全市,往往与商业购物空间相结合,市民的消费活动与目的比较多元化,呈现商业地型的特征;而大量普通的、需求量大的休闲娱乐设施则散布在城市新村与小区等居民集中地区,以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普通的文化娱乐需求,目的明确单一,就近原则起主导作用,呈现居民地型的特征;介于两者之间的娱乐休闲设施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区域中心,是商业地型向居民地型的过渡。由此构成了由三个层次组成的娱乐休闲设施的网络体系[66]。实际上,从出行范围和服务人群来看,市级的娱乐休闲设施——高级俱乐部、专业大型表演场所、大型综合娱乐城等以及大型购物中心

表4-16 上海市的娱乐休闲设施等级特征

中设置的相关娱乐休闲设施,对应的是同城消费圈;区域级的——歌舞厅、KTV、影剧院、文化馆、体育健身中心等,对应的是社区或若干社区的消费圈;而社区级的——游戏机房、网吧、棋牌室、茶室、饮食店等,对应的是社区或邻里消费圈。

2)社区和邻里消费圈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由于居民出行与交往范围的日益扩大,社区和邻里的界限变得淡化与模糊,出现了邻里社区化或社区邻里化的现象,这就要求公共服务和商业资源最好兼具规模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各种商业业态之间的竞争加剧,在商圈和服务范围上的互相入侵和重叠将体现得更加明显,这也会使得邻里与社区消费圈更加交错和难于区分。南京苏果超市在2003年开始的社区店战略,通过延长服务时间、扩充社区店数量等手段使社区店包容了便利店的原有小商圈,并对华诚24小时等其他品牌的便利店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因此,社区—邻里消费圈一体化的发展也许将成为未来趋势之一。

4.3.4 商业消费空间的内向聚集与外向扩散同时演进

随着城市新城建设与旧城更新的推进,中国城市家庭在消费出行结构上出现了内部聚集和外向扩散并存的趋势。内向聚集是指邻里—社区范围内的基本型日常消费空间和商业中心区中的享乐型消费空间的不断充实与完善;外向扩散则是指伴随城市新区建设和外围交通网络及设施的完善,不断出现的依托郊区住区和交通干道而形成的商业消费空间,包括主题乐园、度假村、郊区商业中心、仓储式超市、专业性大卖场或大市场等。从商业消费业态在城市空间的布局来看,一般位于市中心的消费环境成熟区以零售、休闲、娱乐等业态为主导,而城市外围的消费环境发育区则以批发、度假等业态为主导。

1)商业消费空间的内向聚集

由于受私人交通工具和公共交通工具的限制,以及一些旧有消费观念的束缚,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商业消费空间的内向聚集趋势仍将占主导地位,“这种内向的社区中心地化消费趋势,就是把原有分隔的邻里消费圈和社区消费圈集合在一个大的消费体系内,既可满足家庭日常消费和公共产品服务需求的‘一站式’要求,又能构建一个具有多层次社区成员共享的交往空间,强化社区的自组织能力”[67]。这包括原有商业核心区的扩张与充实、城市商业次级中心体系的建立,以及邻里与社区消费圈的完善与充实。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城市商业消费空间结构呈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

2)商业消费空间的外向扩散

从目前态势来看,商业消费空间的外向扩散将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道路表明,制造业的郊区化和居住的郊区化尚不能称为城市的郊区化,只有大型商业设施郊区化、郊区的大型商业中心和城市商业中心区的商业设施形成抗衡之势,家庭在郊区可以享受到原本只能在市中心可以享受到的综合商业服务后,城市才真正进入郊区化时代”[68]。很明显,目前中国的郊区化商业消费空间无论在功能、规模还是数量上,还不足以与城市内部的商业中心区相抗衡。据统计,全国有3/4左右的购物中心分布在城市中心区,而且城市郊区的主要商业业态以批发为主导。但是随着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的外向大扩展、便利的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体系的形成,以及消费观念的更新,中国城市的商业消费空间,将呈现出“郊区化”和“都市圈化”的发展态势。如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高速铁路的大力发展,必然进一步强化城市商业消费空间外向扩散的发展态势。

以南京为例,有三个城市级商业副中心位于主城以外:浦口新市区中心、仙林新市区中心、江宁新市区中心。其中,浦口副中心今后将承担为江北地区服务和辐射苏北和安徽的功能,并与金融、办公、休闲娱乐结合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的商业中心,商业设施的总建筑面积将达到40万m2左右。仙林副中心以服务仙林新市区为主,兼顾辐射新尧、龙潭和镇江西部等地区。江宁副中心主要功能是以服务江宁区为主,兼顾分担部分主城商业中心功能,为南京南部地区居民服务[69]。另外,南京规划或已形成的地区级商业中心有十余处位于主城以外。此外,2005年5月,南京市统计局与南京市商贸局联合进行的消费品市场吸引力调查结果显示,外地消费者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35.9%,大部分来自马鞍山、滁州、芜湖等南京都市圈范围内的城镇,外地消费者人均消费金额为1 599元,比本地人均消费高出51%[70]。这说明,南京的商业消费空间“郊区化”和“都市圈化”的发展态势已初步显现。

4.4 消费空间形式上的包装

消费时代是注重个性与形象的时代,社会中的各种物品也相应地日趋风格化和视觉化。与此同时,各种消费空间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吸引更多的顾客,对其空间环境与建筑形象的精心设计、装饰和包装,就成为了重要的手段之一。因为消费空间就像销售的商品一样,标新立异的形象就是其本身最大的宣传,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并留下过目不忘的印象。加之在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下,规划设计的重点开始由功能转向了形式。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波普、立体、构成、高技、西方古典、中国传统等各种风格的建筑形式粉墨登场,建筑本身的要素(体量、造型、风格、结构、材质、色彩等)和非建筑要素(商标、图案、广告牌、霓虹灯、显示屏等)都成为消费空间进行装扮的元素和符号,城市景观也由此更趋多元化。在形式化的包装下,城市与建筑艺术不再是高雅的艺术,形式或形象成为大众可以解读和消费的符号。当前,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日益开放的中国建筑市场,独特形象的塑造与建筑表皮的装饰已成为消费空间进行包装的重要策略,而且这一策略的运用正日益扩展到其他类型的建筑。其实,城市空间的风格化和表皮化的趋势也是规划与设计对消费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应对。

4.4.1 独特形象的塑造

一方面,由于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线变得日益模糊,尤其是广告、时装、流行歌曲等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世俗化、商业化、个性化的美学元素左右着大众的兴趣与爱好。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就必须以“新、奇、特”为原则,通过建筑与空间的独特形象的塑造,通过视觉冲击将消费者各种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呈现在眼前,以赢得消费者的关注或好感,这已成为当代许多建筑与空间设计的准绳,正像莱姆·库哈斯所认为的,由于当代城市中的建筑形式代表的正是消费的欲望,所以建筑师应该从满足大众消费愿望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创造新奇的形式从而顺应消费时代的城市本身的发展逻辑。他所参与创作的一系列奇观建筑正是对消费社会的回应。另一方面,一个拥有独特造型或风格的建筑,确实能够起到广告效应,从而带来经济效益。例如,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有可能成为历史上最具广告效应的建筑,与其说它是一栋文化建筑,还不如说它是一栋消费主义建筑或者干脆说它是一个吸引全球游客来此观光的“奇观”消费品。“毕尔巴鄂效应”无疑给建筑与空间的包装注入了一剂“强心剂”,独特形象的塑造成为当代规划设计的潮流。尤其是形体夸张、通俗具象、商业艳俗、复古怀旧、诙谐荒诞等几种风格化的空间造型制造了强烈的视觉效果。

1)形体夸张

各种结构、材料等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建筑在造型和体量上的设计更加自由。对巨大体量、奇特造型、夸张形体的追求,已成为建筑与空间自我推销和宣传的重要手段。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悉尼歌剧院等世界知名建筑就是典型的以巨大的体量、夸张的造型而取胜的建筑。类似的还有彼得·埃森曼设计的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的阿诺夫设计艺术中心,以“Z”形和“S”形空间系统经过复制、偏转和叠加,最终形成一个形态夸张且错综复杂的整体空间结构系统。1996年建成后引起了轰动,并迅速地成为旅游景点。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的德国维特拉家具公司消防站是解构建筑的经典之作。它虽然规模不大,但大胆采用了交叉的斜线与斜面以及建筑不常用的锐角空间,通过线性空间的交错穿插从而形成蕴含“速度与运动”的夸张形体,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此后她的一系列作品,更加自由和夸张,给人的视觉冲击犹如海啸袭来的感觉。而库哈斯设计的美国西雅图公共图书馆,通过虚实相间的夸张形体,创造了一种“新旧媒体共存、互动的场所,实现都市建筑空间与媒体虚拟空间的首次结盟”[71]。此外,他设计的葡萄牙波尔图的Casa da Musica音乐厅、海牙舞蹈剧院等等,都是吸引眼球的奇观建筑。

在国内,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对外开放,许多世界知名建筑师也在中国一展身手,他们以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的形式满足着大众对奇观的消费需求,为此许多人不禁惊呼:中国成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广州歌剧院国际招标方案,可以看成是国际明星建筑师设计的奇观建筑的大比拼,最后的实施方案是扎哈·哈迪德的“圆润双砾”的方案,同样是以夸张的形态取胜。法国建筑师安德鲁(Paul Andreu)设计的国家大剧院的国际竞标中,以一个超大型的蛋型体量而赢得了设计权。而库哈斯中标的CCTV新总部方案,设计了一个体量庞大、造型奇特的“大门式”摩天楼,整座建筑就像一件抽象的雕塑品。另外,北京奥运会的“鸟巢”、“水立方”,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中标方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楼等同样通过夸张形体或新颖造型吸引了世界人民的目光(图4-34)。这些城市巨型工程已成为城市进行营销和彰显中国发展的重要工具[72]

图4-34 形体夸张的建筑

2)通俗具象

在消费文化的推动下,大众趣味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采用具象语汇的手法,以某些通俗易懂的具象物作为造型或装饰的建筑其实早已屡见不鲜了。最著名的应该是迪士尼乐园以卡通人物和童话世界为造型的游乐建筑群了。拉斯维加斯同样是一座充斥着此类建筑的城市,以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为造型的赌场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建筑。弗兰克·盖里所设计的鱼舞餐厅,以一条跃起的鱼为造型,其通俗易懂的形象使该建筑为大众所熟知。采取同样的手法,盖里在舍雅特总部设计中采用了望远镜的造型,这一设计满足了业主寻求大胆设计以引起社会关注的愿望。总之,他的“建筑艺术包装”的形式创作手法是对激烈竞争下商品经济社会的大众消费需求的回应,正像他所说的,“我热爱民众,也许我的作品中有迎合民众的倾向”[73]。罗伯特·文丘里设计的“BASCO”展室,将硕大的英文字母B-A-S-C-O以建筑物为背景在立面上一字排开,整个建筑更像耸立在路边的地标性广告。日本建筑师山下和正设计的人面宅,完全按照人脸的造型设计建造完成。充当窗的“眼睛”、充当风道的“鼻子”、充当入口的“嘴”都是非常实用的建筑要素。这栋位于街边的建筑就像一个巨型的“观察者”,以同样生动的表情回望着人们投来的惊奇目光。此外,还有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为迪士尼中心设计的天鹅和海豚饭店。这些都成为通俗具象型的建筑的经典之作。

目前,我国也出现了类似的建筑。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北京天子大酒店,其外形就是一座放大版的彩塑福禄寿三星像,建筑共9层,高41.6m,福禄寿三星好似一件外衣一样,罩在板式高层上,其先由铁丝网定型,然后在上面加灰,贴面砖,整体形象极其逼真,气势恢弘,建成后已吸引了大批好奇的游客和媒体记者。此外,台湾建筑师李祖源设计的沈阳方圆大厦,以具象的中国铜钱的造型同样取得了夸张的视觉效果。安徽淮南钢琴加大提琴造型的规划展示馆以及“球拍大厦”的设计方案引起了大众媒体的关注(图4-35)。这些建筑的出现说明世俗化品位已经开始影响中国当代建筑创作了。

图4-35 通俗具象的建筑

3)商业艳俗

由于消费活力、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世俗大众化的口味,商业景观在消费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一书就大力鼓吹商业景观对建筑设计的借鉴价值。拉斯维加斯可以说是最具商业味的都市景观了,在那里建筑完全被热闹繁杂的商业景观所吞噬。为了让建筑与商业环境更好地融合,鲜艳色彩的运用、商业元素和非建筑构建(广告、标牌、旗帜、显示屏等)的装饰、新奇夸张的造型、多种风格形式的拼贴等等,已成为许多当代建筑设计的常见手法。以设计大型商业消费建筑而闻名的捷得事务所最擅长将商业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他们大部分的作品可以形容为一幅幅色彩斑斓、风格杂糅的拼贴画。

以日本福冈博多运河城为例,捷得事务所利用曲线的步行内街和象征运河的水景来组织整个建筑群体,并在其中穿插形形色色的建筑元素。消费者可以看到红、黄、蓝、绿各种艳丽色彩在建筑中的大胆对比运用,也可看到各式材质的对比,更可以看到小品、卡通人物造型、抽象雕塑、植物、旗帜、商标、霓虹灯、水面等各种或冲突或融合的元素在商业空间中的并置,这一切创造了一个超级“热闹”的消费乐土。由于作品过于商业化和世俗化,捷得事务所难免受到一些人的批判——“包装的”、“表演的”、“夸张的”、“图像化的”、“布景的”、“拼贴的”、“假的”、“不真实的”等等是捷得受到批评中最常见的字眼[74]。但这些评论也正好反映了商业艳俗的建筑在包装与设计上的惯用手法。

如今,国内的一些新型的购物中心已突破了以往大型商场的传统建筑形式,更注重将建筑打造成鲜艳世俗的商业景观:上海正大广场、南京水游城、深圳铜锣湾广场等以鲜艳的色彩和碎片化而富有动感的立面设计,渲染出了一种喧哗热闹的商业气氛。而以商业步行街为代表的城市商业中心区如今在各式各样的旗帜、商标、广告、霓虹灯等的装点和覆盖下,充斥视野更多的是艳俗的商业元素和景观,而建筑本身的立面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例如,上海南京路步行商业街、武汉江汉路步行商业街、南京湖南路商业步行街等都是如此(图4-36)。商业景观的喧嚣和纷杂已成为人们感知城市空间的主要内容。

图4-36 商业艳俗的建筑

4)复古怀旧

人们总有一种怀旧的情结,“保存过去的冲动是保存自我之冲动的一部分”[75]。而且,消费时代大众需要的是对历史的体验,而不再是历史的警示与借鉴功能。既然有这种需求,传统的样式、复古的情结必然也会被利用来进行建筑与空间的包装。一种是按照传统的样式进行复原或复制,如拉斯维加斯的巴黎大酒店、威尼斯大酒店、卢克索酒店等等,原样复制的埃菲尔铁塔、圣马可广场、金字塔成为人们体验历史风情的商品;另一种则是从传统建筑中汲取灵感之后进行提炼与抽象,并与现代设计手法相融合,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强调与传统样式的“神似”。后现代建筑思潮特别强调从传统中汲取灵感,一系列后现代建筑代表作,如美国电报电话大楼、温哥华图书馆(摩西·萨沃迪设计)等等,通过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透露出一股复古怀旧的气息。上世纪末兴起的新城市主义,同样是从历史与传统村镇空间中汲取灵感,通过类型学的设计手法,将美国人梦想中的传统小镇再现于人们的面前。

在中国,以北京西客站、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西安大唐芙蓉园等为代表的按中国传统风格来建设的建筑、街区或主题乐园,在国内大有市场。当然,也有中国美院象山校园、苏州董氏义庄茶室等等强调“神似”的蕴涵传统味道的建筑。此外,在崇洋心理和复古情绪共同需求下,中国也出现了大量仿西洋古典风格的建筑,从商业建筑、住宅、办公楼甚至到行政中心,例如南京的雨花区政府大楼被戏称为“小白宫”。近年来,上海“新天地”在国内引起的轰动效应,使人们认识到在商业化的包装下,地方的历史文化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之后,对历史街区、旧建筑、工业厂房进行复兴改造并开发成商业消费空间的案例在各大中城市中更是不断出现(图4-37)。这些蕴含复古怀旧气息的建筑与空间不但迎合了大众怀旧的心理,而且通过提供历史文化的体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众由于地方传统特色丧失而产生的焦虑。

5)诙谐荒诞

在这个追求个性、时尚的时代,放纵不羁、标新立异、逐怪猎奇等不和谐、不统一的元素更能让人们从诙谐荒诞中去领略那种刻骨铭心的奇趣。例如,美国的塞特事务所(SITE)[76]为BEST连锁超市所设计的某购物中心,整个体型十分简洁,只在其入口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处理,入口是一个破损的墙脚,而墙角被挪到一边,从而形成一个诙谐幽默的场景。甘特·杜麦尼格(Gunther Domenig)设计的维也纳中央银行采用了一个抽象怪物的形象,每天进出的人流就像被怪物张开的大嘴所吞噬,同样取得了诙谐的效果。

现在,这种设计在我国还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尚没有被普遍接受。其主要表现在一些小型前卫建筑的室内和店面装饰上,如酒吧、特色餐厅、专卖店、售楼处等。位于北京北四环中华民族园西边的“恐龙谷”酒吧就是一座诙谐荒诞的建筑,整座建筑变形为一座巨大的“火山”造型,在洞穴般入口上方的巨型恐龙骨架成为又一大猎奇卖点(图4-38)。

图4-37 复古怀旧的建筑

图4-38 诙谐荒诞的建筑

6)形象=焦点

综上所述,城市空间通过独特形象的塑造,不但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而且还可能拉动城市的(旅游)消费并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这是因为在追求个性和视觉刺激的消费时代,视觉焦点和舆论焦点的汇集则意味着能够产生潜在的消费动力。此外,在迫切实现现代化和赶超欧美心态的影响下,焦点汇集的“城市奇观”还蕴含着“前卫”、“开放”、“先进”、“领先”等象征意义,它们已经和城市发展水平与形象、政府领导的政绩以及大众的认同挂上了钩,并成为一个城市获得知名度和肯定的象征物。因此,为了追求形象焦点所带来的消费效应和象征意义,从领导到大众,从设计师到开发商,都开始热衷于打造城市的奇观建筑。追求“高、大、独特、新奇、震撼”甚至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

4.4.2 建筑表皮的装饰

在传统的建筑学中,建筑表皮通常被理解为建筑内外空间的围护,而如今,由于场地条件和周边建筑环境的限制,消费建筑的形体和造型在设计上往往受到制约。尤其是在高密度开发的商业中心区内,各种消费建筑与城市的关系被挤压为一层二维的面——建筑空间的室外表皮。因此,建筑所要传达的消费信息大都汇聚其上,消费建筑的表皮成为其表达个性和文化内涵的重要媒介。此外,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商品花哨包装的启发下,建筑表皮已逐渐成为消费商业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表皮以装饰的方式取得了与建筑的造型体量和功能空间对等的地位。当前,表皮化策略的应用已扩展到其他各种类型的建筑与空间中,并且呈现出图案化、材质化、肌理化及影像化的趋势。在各种表皮化的装饰下,建筑的外表最终成为取悦大众的视觉产品。

1)表皮的图案化

受商品包装和商业景观的影响,如今建筑的表皮不再是简单的围护结构和形式单调、色彩均匀的表面,而呈现出色彩斑斓、图案丰富的视觉效果,它更像是建筑设计师作画的画板。文丘里设计的BEST购物中心,简单的建筑形体表皮上装点了白色和红色的花瓣图案,就像裹着一层包装纸一样,通过醒目的图案化表皮向消费者明确传达了该建筑的商业功能和意义。采用同样的手法,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LV(Louis Vuitton)旗舰店,在日本设计师村上隆的设计下,放眼看过去就像用LV包装纸包裹起来的巨大礼盒,尤其夜晚在内部灯光的映衬下,整个旗舰店会呈现出发光糖果盒子的奇妙效果。伊东丰雄设计的Tod’s表参道店,其设计灵感则来自表参道旁的景观绿化,建筑的表皮是由剪影般的树状结构与透明玻璃两种材质构成,两者之间的对比和组合产生了戏剧化的图案效果——整个建筑看上去就像一个披上了树的剪影的不存在的玻璃盒。库哈斯在伊利诺工学院麦可考米克论坛学生活动中心项目设计中,干脆将建筑大师密斯本人的头像图片作为建筑的立面,隐喻了密斯对学校的巨大贡献。

20世纪90年代早期,深圳“世界之窗”等主题公园旁边的数个高层居住楼盘也采用了图案化的表皮——海景花园的几何图形、桂花苑的世界地图、湖滨花园的海洋图案——整个建筑群就像是华侨城主题公园群的广告牌一样,给当时单调的建筑外墙设计带来一丝新意。南京水游城的表皮图案则采用了花纹图样与鲜艳色块相组合的方式,进一步渲染出了热闹纷杂的商业气氛。如今这种图案化的建筑表皮已成为国内不少新型商业消费建筑的重要特征(图4-39)。

图4-39 表皮的图案化

此外,在涂鸦[77]文化与艺术的影响下,国外许多建筑的表皮成为涂鸦的重要界面。从文化上看,涂鸦建筑折射出的是波普文化、街头文化和青春文化的活力;从效果上看,涂鸦建筑创造的是一种独特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案化表皮。建筑表皮的涂鸦,使得建筑具有了与户外广告牌一样的威力,并成为了波普艺术的最佳展示媒介。受国外相关案例的启发,在四川美院师生、艺术家、当地民众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建成了“世界第一涂鸦街”(图4-40)。在长达1.25km的黄桷坪沿街的老楼外墙面上进行涂鸦艺术创作;线条、文字、符号、卡通形象、色块等各种涂鸦元素在一栋栋楼房间自由转换与跳跃,最终形成了一幅色彩绚丽、图案纷杂、动感十足的波普长卷,原先破旧的建筑群就像套上了一件时髦的外衣。黄桷坪的涂鸦街可谓是一种极端的表皮图案化的案例,但是它在社会上引起的轰动和随后由于旅游观光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正是消费时代建筑表皮化的根本动力之一。

图4-40 涂鸦建筑——表皮的图案化

2)表皮的材质化

由于各种新材质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筑的表皮早就突破了砖、石、木、混凝土、钢、玻璃等常见材料。众多新型材料,如不锈钢、穿孔铝板、金属丝网、液晶显示玻璃、合成薄膜、纺织纤维、木板、竹片、藤条等的应用极大地丰富着建筑表皮的创作并改变着建筑的形象。表皮的材质处理也成为建筑表达个性的重要因素。因为,材料的不同颜色和质感将赋予建筑不同的风格,而不同材料的不同组合又为建筑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多种的可能。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以善于通过各种材质的处理来创造新颖的建筑表皮而著称,他们设计的东京普拉达青山店,是一座由菱形框架和数百块的玻璃构成的“玻璃之塔”。凹凸不平的表皮在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下,营造了水晶般的感官效果。在伦敦拉班现代舞中心的设计中,他们采用了半透明的彩色聚碳酸酯板和少量透明的无色玻璃共同构成了美妙的建筑表皮:聚碳酸酯板上瑰丽的色彩,随着自然光线波动,如同彩虹般炫目;呈环抱状的“凹”形平面,也令建筑因观察角度不同而效果各异;而且,投影在建筑表皮之上的室内舞者的曼妙身姿,产生了一种魔幻般的效果也成为了表皮的一部分[78]。此外,一些材料本身还承载着丰富的符号价值。各种光鲜亮丽的新材质,例如不锈钢、镀膜玻璃、穿孔铝板、液晶显示玻璃、合成薄膜等等象征着前卫时尚,是新型商业消费建筑常用的材料。日本表参道上的一系列由明星建筑师设计的表皮建筑(旗舰店)大多采用了这些新型材料。而一些传统或自然材料,例如砖、石、木、竹片、藤条等,则蕴含着历史和文化的信息,是文化型表皮建筑常用的材料。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多明莱斯葡萄酒厂,他们设计一种金属丝编织的“笼子”,把形状不规则的小块石材(取自当地的火山岩)装填起来形成“砌块”,把它砌筑在混凝土外墙和钢构架上,从而构成了独特的建筑表皮。这种表皮既能通风、平衡昼夜温差,还使得整个建筑与当地的景色融为一体,从而与地方文脉产生了呼应。由于奇特的表皮和设计师的明星效应,该酒厂已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之一。

目前国内,许多设计师都将建筑设计的重点放在了材质化表皮的装饰上。例如,马达思班设计的宁波天一广场,设计的焦点放在了如何通过表皮的处理来营造浓郁的商业气氛。据统计,一共设计有一百多种不同的立面,立面材料形式做法有十多种,包括水泥、面砖、铝板、玻璃砖、玻璃、钢丝网、百叶等等。“这个体系将整个建筑的复杂的立面逻辑弱化并使之退后成为一种肌理背景。在其之上二次立面即商业广告和标识系统,以灯箱、织物、显示屏、LED投影等形式出现,将构成建筑物的最终外表状态。这样,建筑的使用者将参与到设计的过程中来。他们可以按照自身的要求灵活地调整广告牌的角度”[79]。最终,整个广场建筑群创造了一个与商业信息互动的灵活可变的表皮,并保证了购物体验的多样化。他在宁波城建展览馆的设计中同样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表皮上,通过彩色玻璃砖和玻璃幕墙构筑了一个图案化的表皮,给人以新颖时尚的感觉。刘家琨设计的成都市“红色年代”娱乐中心是一栋烂尾楼改造而成的娱乐建筑,表皮策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通过横向编织的红色喷塑铝合金百叶覆盖在整座楼的表面,不但大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与难度,而且创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形象。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建筑形体虽然极其简单,但是由黄色木板和青砖组成的表皮却抽象地表达了中国传统砖木建筑的韵味(图4-41)。

图4-41 表皮的材质化

3)表皮的肌理化

另外,通过同一种材料的不同铺砌方式,或图案的重复使用,或不同材质之间的对比,以及表皮上的构件(梁柱、幕墙框、窗洞、窗间墙等)及其所产生的光影效果,可以产生新奇质感和肌理效果的表皮。伊东丰雄设计的日本Mikimoto珠宝旗舰店,别出心裁地在白色光洁的外墙上布置了不规则的窗户,外墙既是表皮又是支撑结构,模糊了墙和窗的界限,形成的醒目肌理在表现手法极具时尚的韵味。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在德国埃伯斯沃德技工学院图书馆的设计中,挑选了德国艺术家托马斯·鲁夫收集的旧报纸上的历史照片作为题材,运用丝网印刷术连续地印制在建筑的外立面上,产生趣味性的表皮肌理。不同的材料(混凝土和玻璃)被印上相同的图案,从而具有了统一性,不但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而且整个建筑远看就像被套上了一件时髦的外衣一样。

目前,表皮的肌理化在国内也相当时髦。例如张雷设计的南京规划局改建工程,通过立面竖条凹窗的上下错位排列构筑了一个肌理化的建筑表皮。而他设计的南京“W”住宅,极其简单的形体外表虽然只采用了红砖一种材质,但是通过不同的红砖砌筑方式,却产生了丰富质感的表皮。童明在苏州董氏义庄茶室的保护改造设计中,则通过灰砖的特殊砌筑方式,形成与苏州历史街区氛围相协调的表皮。保罗·安德鲁设计的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其主体墙壁采用了新型金属穿孔板制作,由混乱曲线构成的表皮肌理,在意韵上与富有苏州传统文化特色的花格窗、冰花瓷器相印合,从而用新的技术新材料完美地诠释了苏州的地方特色(图4-42)。实际上,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是一座将“表皮”和“建构”融为一体的新建筑,独特的结构构件及其光影效果形成了极富肌理感的表皮。

图4-42 表皮的肌理化

4)表皮的影像化

如今,新科技和新材料的突破,使得建筑的表皮从固定的物质走向了变换的影像。由于流动变换的影像无疑比固定的图像更加有视觉上的冲击力,表皮的影像化使得建筑与空间变得更加具有媒体感染力,并成为传播时尚信息的重要媒介。举办过2006年世界杯的慕尼黑安联大球场通过表皮和灯光的组合创造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视觉效果。在巨大曲面形体上采用了数千块菱形半透明的ETFE充气嵌板包裹,并通过发光装置的嵌入,从而可以发出白色、蓝色、红色或浅蓝色光,同时发光状态(强度、闪烁频率、持续时间)都可以通过仪器控制。“视觉效果,光,顶尖的球员,戏剧性,都是足球演出的一部分”,设计者赫尔佐格宣称,作为建筑师,他们的任务即是为这演出提供合适的舞台和布景,“建筑必须是一种感官和智能化的媒介,否则,它就太无趣了”[80]。位于东京的作为某社区标志的“风之卵(Egg of Wind)”是伊东丰雄设计的影像化表皮建筑之一。这个小型建筑是一个仅由数根极细的钢管支撑而飘浮在4m高的空中的鹅卵形体,其表皮由穿孔铝片和液晶显示屏以及射灯组成,充分体现了建筑临时性的概念。其表皮通过不断地变换形象和角色,从而打破了建筑的固定性,并成为与时尚互动的“传感器”:在白天,它是个反射阳光的金属蛋;到了晚间,它则失去了金属性,一会儿,在内射灯的照射下,变成了一个全透明的发光水珠;一会儿,表皮又成了大屏幕,投射着即时新闻和商业广告[81]。而让·努维尔则更擅于通过表皮的光影效果来表达建筑的影像化特征。他设计的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就是这样一栋电影化的建筑。它的建造使用了前卫的技术以及现代的材料,用类似于照相机光圈的控光装置来组织和使用光线,“表皮”的每一个控光单元都是复杂的,有生命力的。通过开启与关闭,以及连续扩张和收缩的空间运动,为参观者创造了一系列连续的、运动的、时间的空间场景,以至于它似乎介于建筑与电影之间。

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最著名的影像化表皮建筑了,简单的方盒子形体由气泡状的表皮所包裹。这种独特的表皮是采用了先进的ETFE气枕结构,也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功能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系统。加上出色的灯光设计,每个气泡可以变幻各种颜色,并可以组合成各种图案。在夜晚,形成了变幻莫测、流光溢彩的“水立方”。此外,位于南京中山东路与太平南路交叉口处的长发国际中心(CFC),运用最新技术的表皮处理,使得两座高层塔楼的外皮组成一个巨大的显示屏,上演不停变幻的图案和广告图像,通过震撼新奇的视觉冲击,成为传播商业广告信息的巨大媒体(图4-43)。

图4-43 表皮的影像化

5)表皮=时装

国内外建筑师们不约而同地选择表皮这一“策略”大做文章,这是因为在消费文化和视觉消费的驱动下,表皮成为体现建筑个性与符号意义最直观的空间元素。表皮制造出的令人过目难忘的形象,不但成为企业和品牌最好的广告,而且由此而引起的消费者感官愉悦与体验和消费欲望才是最终的目的。爱美的人需要漂亮的时装来打扮,漂亮的时装也能引起人们的消费欲望,消费时代的建筑和空间也是如此,它们需要图案化、材质化、肌理化、影像化的表皮来装点,拥有漂亮“外衣”的建筑同样能激发消费欲望。从这层意义来讲,建筑表皮等同于时装。总之,时装性的建筑表皮一方面可以拓展设计创作的视野,并通过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法丰富建筑的形式与内涵,从而应对消费社会追求时尚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哗众取宠的危险,即不顾及结构与功能的真实需求而片面追求表面的光鲜或趣味。

4.5 消费时代中国城市的发展态势

4.5.1 城市活动——呈现复合化和商业化的态势

由于消费活动及其空间在中国城市中的不断渗透和扩展,城市的日常生活和公共活动都日益显现出复合化和商业化的态势(图4-44)。城市活动的这种变化无疑将影响城市空间的运行与发展。

图4-44 中国城市活动呈现出复合化和商业化的态势

1)消费活动向日常生活的全面渗透

在城市中,不但购物、游憩、娱乐等各种消费性活动日益纠葛在一起,难以区分,而且过去相对单纯和简单的居住、工作、交通、社交、文化等各种城市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活动的影响和渗透。当前,小区和社区开发中强调超市等商业服务空间与设施的配套,使得人们一出门就可以更加便利地购物、休闲、娱乐和享受到有偿服务。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商务经济、会务经济、创意经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工作与会议服务、金融和信息服务、商贸咨询、创意与策划等新型服务性消费和文化消费的紧密关系。城市交通空间和设施中出现的广告牌和显示屏,出售报刊、礼品、饮食品、服装等的小型店铺,意味着人们在匆匆的赶路过程中也可以轻松地消费和接受各种消费资讯。过去的社交活动中往往是简单的面对面交谈或结伴去公园游玩,而今天,和朋友一起逛街和分享购物快乐,在茶室和餐厅里边品尝食品和饮品边聊天、组织集体旅游等等这些带有群体消费性质的文娱活动已成为当代人进行社交活动的重要方式。原本高雅自律的文化活动如今也往往掺杂了更多的商业性因素,商业赞助、商品销售、宣传与炒作似乎已成为艺术创作与展览必不可少的内容。总之,当今消费活动已经盘根错节地融入城市的日常生活中,其复合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必然,这也必将进一步促进空间类型和开发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2)消费活动与城市公共活动的整合

“无孔不入”的消费活动,一方面满足了市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方便和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促进了城市活动的复合性和多样性发展,激发了城市的活力。库哈斯将商业消费空间看做是建筑奉献于城市公共活动的第一块阵地,其实已经意识到当代的公共活动回避不了购物、娱乐等消费活动的影响。但是,消费活动对其他城市公共活动是否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呢?部分学者从批判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消费活动的冲击,弱化了以往公共活动相对单纯的社会交往与整合功能,是造成当代社会人情冷漠现实状况的重要原因。

在现实中,人们的交往行动主要发生在工作场所、居住社区以及被称为“第三地”的其他场所,包括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等消费活动发生的场所。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在“第三地”——消费空间中发生交往行为的几率日益增加,甚至成为社会交往的主要场所。因此,当代的消费活动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整合的过程。李程骅认为当代商业的新业态正悄然打造着“社会交换”的新时空:“新业态”的消费空间,不仅仅具有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经济交换的显性功能,还具有促进以社会需要、精神需要满足为目的的社会交换的功能,这种功能作为隐性功能,具体又体现在三个层面上:消费者之间的社会交换、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社会交换以及对一个全新的“市民社会空间”的营造[82]

首先,在当今社会中,与亲朋好友一起通过各种消费活动进行交流和增进感情已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社会交往活动了,随着情感消费和符号消费的兴起,消费也逐渐成为人们突破传统社交范围和阶层界限的公众接触与交往的重要方式。在开放、自选的新型消费空间中,由于消费心理上的趋同性和认同感,使得爱好、品位以及在生活方式可能成为团结或区分顾客的重要标准,顾客可以围绕购物技巧、商品的功能、文化意义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无形中造就一个个消费共同体,并结成兴趣一致的休闲、娱乐的小组织或团体,强化自身价值观的认同感。这样看来,消费活动已成为一种打破原有社会结构,扩大交往范围的重要途径。

其次,在各种消费活动中,消费者与服务人员、商业企业在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模拟的人际关系的世界,并建立起一种象征性的交换关系,这不仅仅只是服务和金钱之间的有限交换,还有像情感、感觉、经验、知识、洞见等等之类的交流,同时还包括诚信、信用、归属感等情感关系的建立。消费者对商品品牌的追逐和钟爱,以及商品会员俱乐部的出现和流行,就反映了消费者与商业企业之间的一种社会交换。注重品牌符号消费的各种品牌专卖店无疑就是这种社会交换发生的重要场所。

再次,如今的一些新型综合化消费空间,例如购物中心等,由于将文化展演、社会交流等功能融入消费活动之中,从而起到了新型的“市民广场”的作用。通过各种城市活动的多向互动,对于需要摆脱人情淡漠的孤独感、渴望扩大社会交往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满足[83]。在日本,“百货商场已经成为日本公共生活的中心,它早就超越一个购物的场所,购物场所也是社会交流、消遣和娱乐的场所。它也是一个新的行为规范产生和锻炼的竞技场”[84]。与日本社会文化相似的中国,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大型消费空间也完全有可能成为城市居民公共生活的中心。此外,社会交往的休闲化趋势,使得茶室、咖啡屋、酒吧等休闲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为城市居民提供新型的公共活动与交往的空间,有助于拓展新时代的市民社会空间。

事实上,具有社会交往功能的消费活动一方面使得城市中的各种新型消费空间在人们的日常和公共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城市社会整合的活动。王宁认为“消费是一种社会整合的重要生产活动”[85]。以上三个层面正当的社会交换,可以使消费者生产和再生产友谊、诚信、团结、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导致社会的整合。当然,消费活动并不能完全替代城市的公共生活,因为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情感交流也可以不通过任何消费活动而完成。其次,大部分的消费活动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商业、经济、利益的因素确实会对城市的公共生活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也是不少学者对消费进行批评的重点。再者,适当的消费有着整合社会的作用,同样的,不适当的消费活动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例如,奢侈消费会败坏社会风气和加剧社会阶层的分裂,假冒伪劣产品的消费会加剧社会的不信任度。

4.5.2 城市功能——正由生产中心向消费中心转型

在西方发达国家步入了后现代社会(消费社会)的过程中,这些国家的城市也由工业中心、生产中心向文化中心、消费中心转变(表4-17)。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一些城市掀起了内城复兴的热潮,这更加速了城市功能的转型。其特点是房地产开发、消费活动与地方文化复兴相整合的城市更新方式。巴尔的摩(Baltimore)内港复兴的成功理念——“创造良好的商业氛围,将市中心改造成企业中心、发达的服务和旅游业中心”[86],已成为欧美国家历史城市复兴的主要原则。德波拉·史蒂文森(Deborah Stevenson)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景观变得快速地全球化,生产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转变,以及后现代取代现代成为文化表现的主要形式。结果在城市中,物质与符号方面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注意力从生产及其空间上集中到了消费、自然和潜在的都市文化、多样化和创新性以及代表这些属性的空间上。与生活方式和旅游有关的都市特性和都市体验,成为新服务经济的主要中心”[87]。当前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型带来了波及全球的影响——全球城市体系的建立和跨国经济体的运行,使得西方制造业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而金融与信息服务功能则向区域中心城市集中。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新兴体,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了这一转型过程中,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城市也正在发生类似的转型。

表4-17 城市功能转型

续表4-17

1)城市生产方式的转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取得长足进步,工业生产一度是许多城市的重要职能,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产业布局调整在城市、区域甚至全球层次上深化展开。一方面,由于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快速向外扩张,使得许多原先位于市区边缘的工业、仓储、运输等用地很快被城市扩展区所包裹,迫于土地价值最大化的压力以及城市景观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一些工业企业向城市外围迁移,部分落后工业则停产关门;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大量工业在布局上正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甚至由国内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在产业结构与技术升级方面,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正在向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工业发展,与此同时,发达地区的城市产业的重点正在由第二产业向更具创新性和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转移(图4-45)。另外,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各级政府为了减少财政压力,明显缩减了社会福利开支,许多原先靠国家财政支持的公共服务机构不得不走向市场开始自负盈亏,它们借用商场的生存之道,开始与各种商业活动相结合,提供各种服务或文化商品。加之社会进步带来的文化和服务性商品消费需求的增长,文化商品、金融与信息服务、休闲服务、教育服务等非物质商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重点。

图4-46 2006年南京市市区生产总值解析(计量单位:亿元)

此外,生产方式由传统工业向服务业及商业的转变,造成中国发达地区城市旧城区大量生产、运输及仓储用地的闲置,再加上住房和土地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这为房地产开发和城市更新提供了空间和机会,也为城市功能的转型提供了现实基础。

2)城市消费方式的转型

消费文化的影响与社会的进步带来了大众消费模式和观念的极大变化。人们对购物、休闲、娱乐等需求与日俱增,这促使以零售业、娱乐业、服务业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迅速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满足这些功能的空间在需求上也随之增长。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和空间作为商品的消费随之不断兴起,这不但包括商品房或写字楼的购买,也包括形象化和表皮化建筑所带来的视觉消费,以及各种新型消费空间和“出尘之所”所带来的体验式消费。

由于人们消费欲求的不断增长和多元化发展,这对承载各种活动的消费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进了消费空间在城市中的不断扩张与类型的不断拓展。另一方面,一些建筑与空间成为商品后,其符号价值在消费中日显重要。建筑或空间的区位、环境、形象、体验及其所带来的品位、身份意义,成为许多城市居民空间消费的主要内容。例如,经常在小商品市场购物或是经常在普通商场购物或是经常在精品购物中心购物,这几种不同的消费场所不但得到的空间体验是不同的,而且也足以显示消费者的身份差异。正是从这层意义来讲,在今天的社会消费活动中,人们将逐渐从对空间中物品的关注转向对空间本身的关注(第5章将详细进行论述)。

3)都市旅游的兴起

随着工作时间的缩短和长假制度的实施,加上城市中文化与服务消费的兴起以及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依托于购物消费和城市观光的都市旅游开始兴起(表4-18、表4-19)。居伊·德波在《奇观社会》一书中指出,现代城市通过美化和装饰后,以城市景观、文化或生活方式的打造或展示来供居住者和旅游者消费,从而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88]。在我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旅游业也担当了刺激经济持续增长的重任:原有的旅游景区加强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宣传,并针对城市居民强化了度假、休闲及娱乐功能;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益已经衰退的城市工业区或历史建筑和文化建筑,通过改造、整治及文化包装后成为休闲购物和旅游观光的场所;各种大型的节庆赛事活动在各个城市中争相举办。可以说,现代都市旅游的发展促使“空间消费”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所有的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空间都有可能转变为消费对象。英国学者戴维·钱尼(David Chaney)认为,“游客的参观也是一种生产,旅游业的前提是文化差异可以作为旅游文化的资源被占用。游客关心的主要是那些构成‘一个地点’之独特性的符号或标牌”[89]。因此,除了城市中的特色空间或景观,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特色也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城市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城市“软件”的建设上——复兴地方文化、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城市包装宣传的力度等等,这些措施使得城市本身也越来越像旅游商品。总之,都市旅游的兴起增强了城市的消费功能。

表4-18 2006年南京市旅游经济主要指标

表4-19 2006年上海市旅游经济主要指标

4)生产中心向消费中心的转型

综上所述,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规律来看,随着城市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以及“退二进三”战略实施的深入,城市的生产功能正在弱化,而城市的购物、休闲、娱乐和旅游等消费性功能正在逐渐地凸显出来。正在步入消费社会的中国发达地区城市由生产中心向消费中心转变的态势表现得尤为明显(图4-46)。这一功能转型既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为消费空间的拓展和消费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了条件。

图4-46 中国城市的功能转型——由生产中心向消费中心转变

4.5.3 城市结构——消费空间推动城市调整与扩张

从城市发展的历程来看,消费空间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演替密不可分。迈克·费瑟斯通认为,“由于工业化过程已经远去,城市变成了消费中心,七八十年代的城市发展趋势就变成了对购物中心的重新设计和扩张”[90]。这一观点虽显片面,但却反映了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商业消费空间在当前欧美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正像前文所说的,欧美国家从二战之后的大规模郊区化到七十年代能源危机之后的内城复兴,郊区购物中心和节庆消费场所在这两个城市发展阶段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消费与城市空间的建设(或改造)相结合是保证成功的秘诀。因此,欧美城市商业消费空间从市区到郊区然后再返回市区的过程也是推动城市空间演替与发展的关键。“过去的半个世纪,购物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已经由购物作为城市的重要因素转变为城市化的必要条件”[91]

不同于西方城市的发展经历,中国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空间呈现出内向调整优化与外向扩张并存的态势,即旧城更新与郊区建设同时进行。但是,消费空间同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图4-47)。由于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消费模式的变革,特别是由过去“对消费的抑制”到“充分满足人民生活所需”这一观念上的根本转变,人们对各种消费空间的需求成为推动城市空间演替的重要推力。尤其是1990年以来,中国城市土地市场和商品房市场的逐渐形成和完善,孕育了新的城市空间生长机制。

图4-47 消费空间推动中国城市的调整与扩张

1)消费空间促进城市内向优化

土地有偿使用和商品房像商品一样买卖之后,提高土地容积率、置换土地功能、追求土地利用的效益与效率就成为驱动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更新的主要动力。零售商业和其他第三产业用地与空间在经济效益上的高回报率,使得城市核心区原有的居住和工业用地被置换出去,城区工厂企业和居住大批外迁。“退二进三”成为许多城市建设的主旋律,证明“金融投资已开始从大量生产的地点和空间向都市的消费空间转移”[92],这更加剧了城市消费空间的重整和扩张。此外,随着城市财力的积累,以及政府和市民对城市功能、环境品质和形象特色的重视,许多城市开始对工业用地、历史街区、商业中心、滨水区等城市衰败区进行复兴改造,这些空间为消费空间的建设开发提供了舞台。例如,上海苏州河两岸的改造、南京新街口正洪街广场改造以及湖南路步行商业街的整治和改造、嘉兴环城河沿线的整治等等,这些地区的复兴都借鉴了西方城市的经验,各种消费空间的开发和整治是最主要的内容。与此同时,不同商业用地与空间之间也发生着演替。由于商业用地对土地等级分异的反应最为敏感,受地租和回报率的影响,不同等级和业态的商业空间势必不断地进行分化重组。原来市中心的低级商业设施的部分将转移到城市边缘地区,取而代之的是经过改造或新建的中高档购物中心和专卖店,这些中高档商业空间向中心区聚集,并伴随着空间结构的优化与环境品质的提升。此外,市区多级商业中心体系和消费圈的建立,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2)消费空间引导城市外向扩张

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城市正在步入“小汽车时代”和“快速公交时代”,尤其是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居住与商业资源向郊区扩散正成为新的浪潮。虽然像美国那样无节制的高度郊区化在中国是不可能的,但是城市郊区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以北京为例,2000年近郊区总人口比1991年增加了239.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4.2%,高出全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1.8个百分点[93]。其他大中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如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南京江宁新市区等的快速发展,应该说都是我国城市快速外向扩张的明证。一方面,居住的郊区化,尤其在郊区购买“第二居所”的观念成为市民新的置业倾向,导致购买力大规模外移,这需要增添相应的商业设施,并可能形成诸多功能独立于市商业中心的商业功能区。另一方面,由于仓储大卖场、家居超市、专业市场、主题乐园等占地面积大的商业消费设施,在低廉的地价和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吸引下,纷纷选择在城市郊区的交通干道附近落户,从而进一步引导和加剧了城市外向扩张发展的态势。“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国城市家庭开车去郊区大卖场购物消费,将会演化为群体的社会性运动”[94]。另外,“自驾车出游”等新旅游方式的流行,以及郊区旅游景点与度假区的兴起,伴随着各种配套消费空间与游客和服务性人员的聚集,城市郊区的建设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契机。例如,距南京市区28km的汤山镇,依托温泉度假,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如今已发展成具有相当规模、设施齐全的旅游度假小城。

4.5.4 城市建筑——呈现风格化与媒体化的态势

中国在西方消费文化的冲击下,城市变成了建筑表现个性的舞台,城市景观也日趋多元和时尚。尤其是在国内外明星建筑师的参与下,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成为奇观建筑的实验田。在这种“追逐视觉奇观”的潮流的推动下,我们可以用风格化与媒体化来形容城市建筑的最新发展态势(图4-48)。

图4-48 中国城市建筑呈现风格化与媒体化的态势

1)建筑的风格化

当代中国城市建筑尤其是消费建筑对形式和表皮的注重,表明建筑变得越来越像商品一样需要包装,而建筑的形式取代空间本身和功能成为被关注重点。这是由于:一方面,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图像日益成为媒介的主导,视觉表现成为展现建筑最为直观的方式。另一方面,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建筑形式在消费文化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内在动力。大众消费欲望的膨胀、多元化的价值诉求,使建筑设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技术与观念的突破,使得建筑师的设计可以轻易地突破重力、功能和结构的制约。以传统的观念看来,今天的建筑形式变得如此五花八门,甚至怪诞不经。对于形式的重视与突出,使得形式与功能之间关系的讨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失去了以往的意义,“形式至上”逐渐成为消费社会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但是仅有光鲜精致的形象和外表并不够,在消费社会中,差异意味着消费的卖点。在经历了单调的现代主义建筑景观之后,人们更渴望个性与自由的建筑景观。建筑形式与其他建筑相比的差异越大,就越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城市中的消费建筑更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导致城市建筑日趋风格化,通过独特形象的塑造和建筑表皮的装饰,建筑获得了自身的“风格”——个性和特色。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建筑设计与包装的手法层出不穷,或触发猎奇的心理,或勾起怀旧的情调,或世俗地献媚一下,或幽默地调侃一下,或夸张地震撼一下,都是为了创造建筑的个性和特色并拉开与日常生活场景的差距,同时也可以满足大众多样化的口味。与此同时,大众对建筑风格化形式从感知到欣赏再到体验,使得形式与功能相对脱离之后,成为一种可供消费的商品。“风格化的建成环境是个性消费和差异消费的主要内容,它们与种类丰富、形式各异的其他商品一起构成了多样化的城市生活方式及各种独特的知觉和情感体验”[95]

总之,风格化的趋势证明中国当代建筑正从功能的生产消费转向形式与趣味的生产消费,形象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取代空间使用功能成为建筑的主导价值。这带来的结果是城市景观由过去的单调统一向异质多元的转变——各种形式与风格的空间和建筑在我们居住的城市中不断地出现,如同一幅拼贴画汇入我们的生活,城市也由此步入了众声喧哗的时代。

2)建筑的媒体化

中国当代建筑的风格化,一方面弱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建筑的社会文化功能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时下流行的奇特造型与表皮策略,使得建筑的形体和表皮不再仅仅是物质性的建筑元素,其意义已超越了传统建筑学范畴,进入了当代社会更加多元与复杂的消费文化语境,并开始成为建筑与城市、消费与生活交流的媒介。“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96]。通过建筑,社会中的一些人可以向另一些人传播生活方式、审美方式以及各种文化特征,甚至还可以传播包含具体事件的信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统一社会思想、建立社会关系的作用。可见,建筑既是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一种实体,又是一种媒介和信息的载体。当前,随着建筑的市场化和商品化,建筑及其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商品。因此,它们也要遵循消费品的运作规则,不但要通过风格化的包装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还要向消费者传达诸如格调、风格、地位、审美甚至某种生活方式等符号意义。因此,建筑与空间就成为承载和传播当代中国社会多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

一方面,如果我们仔细品味各种风格化的建筑,其实可以不难体会到它们通过视觉刺激所要表现和传达的文化意义。形体夸张的建筑是对前卫时尚的追求,折射出的是对中国摆脱落后面貌的急切需求和融入全球化的强烈愿望,这在城市形象工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通俗具象和商业艳俗的建筑是对商业、世俗和平民爱好的响应,商业建筑为了赢得更多普通市民的喜爱,其建筑设计的关注点理所当然地放在了形象化或世俗化的表达上;复古怀旧的建筑是反映了在快速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对历史与传统的缅怀,为了与现代化城市建成环境拉开差距,具有稀缺性和情感价值的复古怀旧的形式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诙谐荒诞的建筑则是对正统严肃文化的反叛,这是休闲娱乐建筑为了博得大众一笑的常用手段。事实上,这些文化意义正在日益成为大众消费(欣赏、光顾到体验)这些建筑的真正对象。

另一方面,建筑的表皮化使得建筑越来越像商品标识或广告牌一样可以传达更加丰富和醒目的商业与文化信息。特别是一些设计通过新型材料、灯控技术、多媒体技术或电子显像技术的应用,使建筑的表皮像显示屏一样成为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一个交流、感知、反应和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上文所提到的南京长发国际中心,就是一组典型的媒体化建筑,其表皮就是传播商业和时尚信息的“显示屏”。像努维尔、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伊东丰雄等著名建筑师,在实践和理论中都对建筑的媒体化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但他们的作品并不仅仅意味着一种能由外界的环境而改变折射或者颜色的“电子玻璃”的革命,也不是简单在建筑物外表面上覆盖一层显示屏,而是指使建筑内涵的“媒体化”,把电子媒介的流动性和非实体性从技术层面转到认识论的层面——将消费社会的建筑看做是反映都市生活与时尚的“传感器”。因此,表皮化的建筑媒体特性关键在于要借助表皮的可变性、流动性和非实体性特征,建筑才能够更加自由和轻松地进行“变装”并传达信息,从而跟上时尚的潮流。

总之,建筑的媒体化既是消费文化发展的结果,也使得城市中的建筑与空间成为消费文化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媒介。

4.5.5 小结:中国城市与消费正日益融合发展

本章以消费活动及其空间为主要切入点进行全面的考察。从各种现象和发展态势来看,当代中国城市与消费正日益融合在一起,无论是城市活动与城市功能,还是城市结构与城市建筑等方面都在日益商业化,在这一过程中,消费文化的逻辑正在不可避免地渗透进城市发展之中。

【注释】

[1]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194

[2]【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56

[3]马惠娣.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5):32

[4]王惠.迎接休闲时代你做好准备了吗——北京市民休闲消费状况调查[J].数据,2006(7):34

[5]转引自【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77

[6]【法】罗歇·苏.我知道什么?休闲[M].姜依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5-72

[7]Jan Gehl.户外空间的场所行为——公共空间使用之研究[M].陈秋伶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23

[8]王惠.迎接休闲时代你做好准备了吗——北京市民休闲消费状况调查[J].数据,2006(7):33

[9]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62

[10]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134

[11]学生生活街:通过规划(也有自然形成的)将餐饮店、茶室、书店、超市、理发店、礼品店、网吧等各种商业服务店面集中在校园或“大学城”特定的区域或者某条街道上,从而形成为师生服务的商业街。

[12]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347

[13]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337

[14]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129

[15]节庆是“节日庆典”的简称,是指某地区或某城市以其特有的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竞技、体育、风俗习惯、风情风貌、地理优势、气候优势、遗址、胜地、古迹等为主题,自发而周期性举行的大型庆祝活动,其形式包括各种传统节日以及在新时期创新的各种节日。会展活动,是一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商务活动、展览或展销,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型活动。

[16]又称为一站式消费,英文为ONE STOP SHOPPING。

[17]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43-244

[18]段兆雯,王兴中.城市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空间结构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6(9):91

[19]任冬丽.由“Dead Mall”看中国郊区购物中心的发展[J].建筑创作,2004(9):30

[20]任冬丽.由“Dead Mall”看中国郊区购物中心的发展[J].建筑创作,2004(9):32

[21]郭俊倩,李元佩,夏崴.购物乐趣——上海正大广场设计理念[J].时代建筑,2003(1):106

[22]杨宇振.疯狂消费城市中的脉脉温情——美国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大型商业项目解读[J].城市建筑,2005(8):29

[23]【奥】克里斯蒂安·米昆达.体验和创意营销——打造“第三地”[M].周新建,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11-113

[24]【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50

[25]李程骅.商业新业态:城市消费大革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94

[26]武扬.购物者心理与行为在商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建筑学报,2007(1):74

[27]管驰明.中国城市新商业空间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系,2004:27

[28]管驰明.中国城市新商业空间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系,2004:27

[29]管驰明.中国城市新商业空间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系,2004:28

[30]武扬.购物者心理与行为在商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建筑学报,2007(1):74

[31]参见荆哲璐.城市消费空间的生与死——《哈佛设计学院购物指南》评述[J].时代建筑,2005(02):66

[32]荆哲璐.消费时代的都市空间图景——上海消费空间的评析[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5:60

[33]参见零点调查.中国消费文化调查报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6-17

[34]【奥】克里斯蒂安·米昆达.体验和创意营销——打造“第三地”[M].周新建,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56

[35]樊可.消费世界的都市奇观——简析旗舰店建筑现象[J].建筑学报,2006(8):76-78

[36]荆哲璐.消费时代的都市空间图景——上海消费空间的评析[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5:95

[37]【奥】克里斯蒂安·米昆达.体验和创意营销——打造“第三地”[M].周新建,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68

[38]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45

[39]参见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M].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228-229

[40]据记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卢龙山以8万军队大败陈友谅40万人马。为纪念这一决定性的胜利,朱元璋于1374年再度登临此山,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在山顶建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

[41]李洁,路秉杰.世博会与主题公园发展的互动影响分析[J].旅游学刊,2006(11):31

[42]【美】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M].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4

[43]转引自赵颖.星巴克在中国成功的秘诀——营销制胜[J].管理科学文摘,2003(12):28

[44]酒吧(Bar):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是,在英国及其影响所及的地区供应酒精饮料的商店;也指出售酒品的柜台,最初出现在路边的小店、小客栈、小餐馆中。随后由于酒的独特魅力及酿酒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提高,酒吧便从客栈、餐馆中分离出来。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以社会交往和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消费场所,并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45]唐卉.以广州酒吧为代表的休闲消费空间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州:中山大学人文地理系,2005:44

[46]唐卉.以广州酒吧为代表的休闲消费空间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州:中山大学人文地理系,2005:44

[47]包亚明.上海酒吧:全球化、消费主义与生活政治.http://news.tom.com

[48]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180

[49]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182

[50]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184

[51]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175

[52]一座有待挖掘的“金矿”——中国机场零售业务.民航资源网http://news.carnoc.com/list/93/93991.html

[53]一座有待挖掘的“金矿”——中国机场零售业务.民航资源网http://news.carnoc.com/list/93/93991.html

[54]参见彭高峰.城市节庆空间与城市形象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2-63

[55]会展业,又称为会展经济,是一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销,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

[56]张浪,[荷兰]尼克·诺森,戴军,等.创造·展示和谐城市——上海世博公园实施方案解析[J].城市规划,2007(1):79

[57]【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7

[58]周常春,戴光全.大型活动的形象影响研究——以’99昆明世博会为例[J].人文地理,2005(2):39

[59]电子商务一般用EC(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商务或EB(Electronic Business)电子业务来表示。其中EC =Web+Business,即信息技术+Web+商业业务;而EB=电子市场+电子化交易+电子化服务。我们可以对电子商务作如下定义:电子商务就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或者说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在网上进行商业企业的业务活动。具体说就是在网上处理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业务活动。电子商务的基本作业流程是:消费者通过网络浏览商家商品,选中后与商家签订购货单,确定付款方式;认证中心对交易各方进行认证;银行系统在网上划拨货款;运输部门将货送给消费者。参见谭家玉.电子商务—虚拟商场—商业新业态[J].商业研究,2003(8)

[60]闫浩.消费新时代[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96

[61]网址:http://www.taobao.com.cn

[62]网址:http://www.dangdang.com

[63]未来上海商业地产郊区为发展重点.http://www.91office.com/news/news_2628.htm

[64]参见2003至2006年的南京市统计年鉴。

[65]2007年南京新街口商业地产项目报告.http://www.fangce.net/Article/yingxiao/fenxi/200711/1030.html

[66]柳英华,白光润.城市娱乐休闲设施的空间结构特征——以上海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6(5):8

[67]李程骅.商业新业态:城市消费大革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04

[68]李程骅.商业新业态:城市消费大革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06-207

[69]参见《南京市商业网点规划(2004-2010)》

[70]崇峻.外地消费者已成为我市商品市场重要的消费力量.南京市统计局相关统计分析.详见南京统计局网站http://www.njtj.gov.cn/_siteId/4/pageId/63/columnId/426/articleId/34338/DisplayInfo.aspy

[71]朱涛.信息消费时代的都市奇观——世纪之交的当代西方建筑思潮[J].建筑学报,2000(10):21

[72]参见王莉莉,张京祥.全球化语境中的城市巨型工程及其效应透视[J].国际城市规划,2008(6):53

[73]转引自薛恩伦.圣莫尼卡学派与建筑艺术包装[J].世界建筑,2001(4):81-86

[74]杨宇振.疯狂消费城市中的脉脉温情——美国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大型商业项目解读[J].城市建筑,2005 (08):30

[75]转引自【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17

[76]SITE事务所是英文“Scuplture in the Environment”(环境中的雕塑)的缩写,事务所的名称也宣告了建筑师的设计原则,即要将建筑作为环境中的一种雕塑艺术来设计。

[77]涂鸦起于上世纪,美国华盛顿的一个送货小子德米特里,他随处涂写自己的绰号“Taki183”,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达到表现自己的目的。这个举动不仅使他登上了1971年的《纽约时报》,也使涂鸦(Graffitti)——这个来自希腊文“书写”的词成了一个艺术名词,街头涂鸦就此开始。涂鸦内容包括文字、卡通人物、政治口号乃至宗教题材。

[78]李凌.关注表皮——浅析赫佐格与德默隆建筑创作中表皮的处理手法[J].城市问题,2006(3):83

[79]马清运,卜冰.都市巨构——宁波中心商业广场[J].时代建筑,2002(5):81

[80]转引自杨峰.表皮媒介科技——解读德国慕尼黑安联大球场[J].世界建筑,2005(04):91

[81]陈晞.表皮的“临时性”演绎——解读伊东丰雄的“透层化建筑”理念[J].建筑师,2004(08):95

[82]李程骅.论商业新业态的隐性功能[J].江海学刊,2006(3):104-106

[83]李程骅.论商业新业态的隐性功能[J].江海学刊,2006(3):106

[84]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749

[85]王宁.序二//【法】尼古拉·埃尔潘.消费社会学[M].孙沛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

[86]转引自华霞虹.消融与转变——消费文化中的建筑[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7:74

[87]Deborah Stevenson.Cities and Urban Culture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3-94

[88]【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9-127

[89]【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M].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91

[90]【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51

[91]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194

[92]Deborah Stevenson.Cities and Urban Culture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6

[93]刘秉镰,郑立波.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特点及动力机制[J].理论学刊,2004(10):69

[94]李程骅.新业态与南京都市圈消费的“中心地化”[J].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05(7):101

[95]华霞虹.消融与转变——消费文化中的建筑[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7:140

[96]【美】威尔泊·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