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消费与消费文化
2.1 定义与相关概念
2.1.1 消费与大众消费
1)消费的含义及其变迁
“消费”(Consumption)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卷四中的定义是“指物品和劳务的最终耗费”[1]。其含义在最初含有浪费、过度使用、奢侈花费或耗费等的意思,具有较明显的贬义。然而随着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往往表述为一种购买、占有并使用或享用物品和劳务的行为,并逐渐成为与“生产”相对应的一个中性概念(表2-1)。《辞海》对它的解释就是“人们消耗物质资料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是人们生存和恢复劳动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人们劳动力的恢复,又是保证生产过程得以继续进行的前提。生产决定消费,它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的方式,并引起人们新的消费需要;而消费又反过来影响生产,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广义的消费还包括属于生产本身的生产消费”[2]。可见,消费与生产已作为马克思所言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一对主要形式而被大家所熟知。
表2-1 消费含义的变迁
正因为人们习惯性地将消费与生产对应起来,“生产”是商品流通的起点,而“消费”常常被理解为商品流通或市场生产过程的终结,因而,消费被视为第二位的、易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或派生的[3]。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生产主义的研究范式长期占主导地位,消费由于被认为是一种非生产性和非决定性的琐碎活动,其相关研究受到了长期的忽视。
然而进入20世纪,尤其是60年代以来,西方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消费已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社会的日益丰盛,“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一种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富的现象。……1998年以来,全球市场上新增了两亿多种商品种类。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4]。物与商品的丰盛,使人们摆脱了对物的生存性需求的束缚,消费不再意味着满足基本的生理和生活上的要求,而且还意味着消费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愉悦和满足感甚至品位、身份与地位的确认。这样,消费的内涵也愈发地广泛,商品的实物消费(即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变得不再重要,而其携带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的意义却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例如:为了基本需求而使用某种物品不一定称为消费,但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或地位而使用某个名牌产品就是充分意义上的消费。从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再到布迪厄的“消费趣味学”和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详见第1章),对消费的研究逐步地跨出了以往单纯的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而迈向了社会学、文化学、政治经济学等更广阔更综合的领域。因此,消费时代,消费的含义也发生了转变。消费被定义为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纵行为或总体性的观念实践,这一定义将消费从简单的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拓展到社会、历史、文化等其他领域[5]。
从消费含义的变迁,可以折射出消费的三个层次(表2-2):一是消费最初的层次,即
纯粹的物的消费,只看重物品的实用价值。二是交换价值的消费,通过消费证明自身的消费能力,炫耀自己的金钱和地位。三是符号价值的消费,注重商品携带的品牌、风格等文化内涵,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品位[6]。以住房购买为例,实用性消费一般选择紧凑经济的住房,而住房的造型与居住区的内外环境可能并不重要;炫耀性消费则以贵重奢华为标准,房大价高、造型突出、环境优良成为其关注的重点,而是否实用成为次要;而符号的消费,不仅仅关注套型、造型、环境等,这些要素所反映出的风格与居住理念等是否与自己的品位和爱好相符才是关注的重点,甚至著名开发商或设计师的品牌效应也可能促成消费者的购买。如今,菜肴、服装、工艺品、电子产品、汽车甚至旅游休闲等各方面,我们都可以深刻体会到商品的形象、品牌、风格等符号意义日益与我们对偏好、品位、身份等个性化的要求结合在了一起,符号的消费正在成为社会消费的主要对象。这正是因为商
表2-2 消费的三个层次
品正按照符号的逻辑进行运作,在广告等媒体的宣传和鼓吹下,不断地制造和培养着新的消费范式,使得消费者也被社会符号化了,并按照符号逻辑进行思维,在引导下购买特定的符合个人品位与风格要求的、确定他们社会地位的商品,从而使得人们在消费中参与了资本的增值,参与了社会观念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
因此,消费决不是被动的和次要的,它同样具有多方面的生产性和社会建构的作用。让·波德里亚指出“消费不是主动性的生产方式相对立的一种被动性的摄取和占有方式,以及朴素的行为(和异化)概念。我们从一开始就必须表明,消费是一种主动性的相互关联的方式(不仅对物是如此,对于集合体和世界而言亦然),是一种系统化的行为方式和总体反应,我们的整个文化系统就建基于其上”[7]。国内学者王宁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消费首先是“社会参与体验”的生产活动。消费直接影响到自我认同及社会的认同,影响到我们对自我和全体或社会的关系的定义和态度。消费活动也是一种社会语言、一种特定的社会成员身份感的确认方式。其次,消费也是一种“社会合法性”的生产活动。什么是可以或不可以的消费(消费的合法和禁忌)、什么是恰当或不恰当的消费(消费的规范和伦理),总是遵循了某种社会合法性的逻辑。消费不但受到社会合法性的制约,人们也可以通过新的或激进的消费来挑战旧有的合法性,同时也有可能创造新的合法性。第三,消费是一种“社会地位”的生产活动。消费成为各阶层竞相争夺的一个符号资源。上层阶层通过奢侈消费抬高地位门槛,并与其他阶层保持距离。中、下阶层则试图通过对上层阶层消费的模仿和“学习”而创造高于自身实际阶层的“地位假象”。最后,消费更是一种“社会整合”的生产活动。通过聚餐、礼物交换、集体消费等等方式,消费者生产和再生产了友谊、团结和忠诚感等,从而导致社会的整合。同样的,不当的消费也可以造成社会的断裂[8]。
总之,消费并不是简单的购物,也不等同于浪费。当代的消费不仅仅是一种购买、占有并使用或享用物品和劳务的行为,更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纵行为,它所具有的生产性和建构的作用对当代社会影响巨大。
2)大众消费
大众消费顾名思义,就是大众参与的消费。它出现于工业社会并随之发展。工业革命也意味着消费革命的到来,人们开始更多地到市场上去购买东西,而之前社会的人们更多地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而较少地依靠市场。工业革命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扩张,产品日益丰盛起来,人们的金钱和闲暇时间也变得更多,即使最贫穷的家庭能够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也变得越来越多,而且通过构建新的市场、通过广告及其他媒介的持续宣传,社会大众逐渐被培养成了消费者。与此同时,以节俭为核心的传统伦理观念开始衰落,消费在大众人群中逐渐普及开来,使得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牵涉进来,成为了消费者。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认为大众消费出现在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社会,生产流水线的运用造成了产品的丰盛,市场营销的发展使得消费日益深入人心,而分期付款的广泛使用使得人们摆脱了支付能力的限制,刺激了消费欲望的扩张,并最终促成了大众消费的成型和发展[9]。可以看出,大众消费是上世纪初以来的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无论从社会的广度还是深度来看,消费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消费社会与消费时代
在界定消费社会产生的时间和标志等问题上,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多数学者以是否进入大众规模消费阶段作为消费社会出现的标志,认为20世纪20年代左右,伴随着大众消费的普及和发展,社会总体的消费渐渐超越了满足日常所需范围,西方国家开始陆续进入了消费社会,也意味着消费时代的到来。理论家赫尔曼·卡恩(Herman Kahn)根据人均收入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其中当人均收入超过1 500美元时,就意味着社会进入了大规模消费的阶段(表2-3)。
表2-3 社会阶段与人均收入
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消费社会的国家是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其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与此同时,“福特制”的标准化生产流水线的广泛运用、市场营销与广告业的发展以及分期付款与信贷等制度的完善,再加上工资与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刺激了时装、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业的发展,而分期付款、赊购等新的消费方式的产生,使得“先消费后挣钱”的消费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种种因素的不断刺激下,普通大众的消费欲望持续地膨胀,一个崇尚享乐与休闲、充满消费欲望的社会也开始逐步成形。20世纪20~50年代,大众消费不断刺激着美国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总体消费量的不断攀升,美国率先进入了消费社会。紧接着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陆续迈进了消费社会。消费时代从此来临,相对于以农牧业为主要特征的农耕时代和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时代而言,在这个时代,大众参与消费及符号消费成为其最显著的标志。
可以说,消费社会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激发消费欲求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各种消费欲求在某种程度上已脱离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被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所刺激着并不断地膨胀和扩张,最终被纳入资本增值的轨道中。在市场的逻辑下,一方面各种欲求被不断有意识地激发着,另一方面新的消费品和消费方式也在有意识地被不断创造和更新着,甚至与消费者自身的个性要求、价值观乃至生活方式发生了联系,使得消费不再仅仅是物的消耗,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价值和意义的建构与实现。因此,对于消费社会来说,欲求的不断产生和满足不但是资本和市场持续扩张的过程,也是消费者个体价值得以实现、社会得以整合的重要过程。
消费社会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呢?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森(Fredric Jameson)认为文化是消费社会最基本的特征,还没有一个社会像消费社会这样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符号和概念[10]。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尤其在消费文化的主导作用下,消费者的个性和态度充斥着这个社会。那么什么是消费文化呢?
2.1.2 消费文化
1)消费文化的定义
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但与价格、使用价值有关,而且也与商品的意义和符号价值有关,通过消费也可以折射出一个消费者的品位与爱好甚至其文化背景和身份地位。另一方面,消费者通过消费可以生产和建构社会认同、规范、地位等等。因此,从广义上说,消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什么是消费文化呢?国内外学者对其的定义和研究角度也是不尽相同。其中,西方学者对于消费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视角。
视角一——关注消费的生产。把消费文化看成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结果,或者说是以物质消费品和服务形式出现的物质消费文化。指出正是由于资本不断地扩张,使得市场扩大和消费不断增长,并带动了消费商品以及为购买和消费而设的场所设施等物质文化的大量积累。为了达到消费不断增长的目的,利用广告媒体等的狂轰滥炸,生产商有意识地将消费品的形象、品牌、风格等符号意义转变为引导消费的主要力量,使得人们不再关注商品使用价值所带来的实际效用,而是从琳琅满目的商品形象中去不断获取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视角二——关注消费方式。通过对人们消费方式、行为等研究,可以看出一种反映社会结构的潜在的“消费的逻辑”,即当人们消费商品时,社会关系也同时显现出来。换句话说,人们为了建立社会联系或社会区别,会以不同方式去消费商品。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和经济学家巴伦·伊舍伍德(Baron Isherwood)提出以商品的消费和使用来划分社会的阶层关系,指出不同阶层的人的主要消费对象在种类和层次上也是不相同的。皮埃尔·布迪厄则认为消费的品位具有分类作用,将消费者区分成不同的阶层和团体。上流阶层人为地重建起与下层的社会距离,下层的人热衷于向上层攀爬,人们不得不通过不断的攀比和“学习”,使得消费不断地发展。
视角三——关注消费的梦想与快感。通过对消费情感、快乐及梦想与欲求等相关问题的探讨,认为消费是相对自愿的、自我决策的、创造性的过程。人们通过礼物、供祭、消费竞赛、狂欢、炫耀型消费等方式进行放纵式的享乐,不但满足了自身快感和欲求,也促进了商品的消耗以及消费的不断增长。当代的人们不但注重感官上的享受和刺激,而且更加渴望在现实中经历那些在臆想中创造或享受的快乐。狂欢节、商品交易会和节日盛会等,以及各种炫目的仿真影像(以迪士尼乐园为代表),通过梦幻场景和狂欢氛围的体验,满足了人们对臆想中快乐的追求以及对“官方文明”的象征性颠覆的意愿。
综合上述三种观点之后,国内学者一般认为消费文化就是人们在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即文化中那些影响人类消费行为的部分,或文化在消费领域中的具体存在形式,包括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消费的价值取向以及消费的方式和规范等(杨魁、董雅丽,2003)。具体地说,消费文化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表层的物质文化,即各种消费品和劳务所承载的文化;二是观念层面的消费指导思想、价值取向、消费目标追求、道德观念等,也是消费文化的核心;三是制度层面的消费环境、消费的组织架构、消费方式以及消费的规范力量等[11]。但是,这一定义只是消费文化广义上的界定,它适用于各个时代的消费文化,却没有凸显当代消费文化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因为封建社会以达观贵族为代表的消费文化与工业革命之后以新兴资产阶级为代表的消费文化以及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消费文化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西瑞亚·卢瑞坚持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消费文化视为出现在欧美社会的物质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这样可以把传统的“消费”或“消耗”,转移到更广义的“物的使用”上来,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身份地位、品位、快感、梦想、欲望等种种个性化的要求)“转化和使用”商品及其携带的符号信息的各种方式成为当代消费文化的重点[12]。迈克·费瑟斯通认为当代的消费文化“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认为大众消费运动伴随着符号的生产、日常体验和实践活动的重新组织”[13]。王宁也指出“所谓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14]。以上的定义将当代消费文化与以前的区分开来,突出了当代消费文化是有关符号和意义消费的特点。本书研究的相关探讨正是围绕着这种狭义层面消费文化的定义而展开的。
2)消费文化≠消费主义
社会上有部分学者认为,所谓消费文化即消费主义文化。那么什么是消费主义呢?一般认为消费主义是一种最初流行于西方国家,近年来有扩展到全球趋势的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其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符号象征意义的消费,并追求被制造和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不断满足。英国学者莱斯理·斯克莱尔(Leslie Sklair)在《全球体系的社会学》(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一书中把当前全球性的消费文化视为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他认为资本主义体系的全球化实践过程中,决定消费者欲望需求的已经不再是经济领域里的因素,而是由文化或意识形态领域所控制。这种意识形态,我们不妨称之为“观念上的消费主义”,它是指,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现在还不能消费,但已经在极力追求或模仿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甚至常常超出实际经济能力或压抑基本需要的满足而去追求心理上或观念上的消费[15]。
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消费主义不仅是为了满足需要,而在于不懈追求难于彻底满足的不断增长的欲望。它代表了一种缺少价值理性制约的意义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个人欲望和消费激情。从这点上说,“消费主义”是消费文化中的一种相对极端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发展趋势,或者说是一种消费至上的文化态度。但是消费文化绝不等同于消费主义,也不能反过来说消费文化就是消费主义[16]。针对消费主义在财富和自然资源上的无节制的消耗,以及对传统和地方文化和价值理念的破坏性冲击,国内外学者绝大多数对其持批评的态度,甚至有人认为其是一种非文化甚至反文化的表现。而“消费文化”是消费社会的人们在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它应是一种中性含义的词汇,由于评判主体、标准的不同,因此,很难对一种消费文化现象进行好坏或高低的判断,或者贴上“非文化”或“反文化”的标签。例如,日光浴在西方作为十分普遍并深受欢迎的旅游或休闲产品,其蕴含的消费文化,在以“白”为美的中国就是不易接受的。
3)消费文化≠文化消费
文化是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今社会,艺术品越来越多地成为商品,书籍报刊、音像等文化制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文化活动与展出日趋丰富,各种设计与创意行业不断壮大,这一切都表明文化本身也日益成为消费品。另一方面,通过形象的设计、包装与宣传等手段,文化也成为商品的附加价值,例如“罗马情怀”、“巴洛克式风格”、“东方情调”等等诸如此类的文化情调往往成为商品形象和品牌的象征,而诱导着向往这些文化体验的人们去购买和消费。
但是,通常所说的“消费文化”不应与“文化消费”混为一谈。前者是在消费活动中以特定方式存在的文化。而后者是指“文化的消费”,即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特征的消费,是当代人在物质生活得到丰富的同时进行精神状态的自我调整、充实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方面,它是通过文化产品的消费体现出来的,例如,书籍报刊、音像制品、艺术展出、文娱演出等等的消费使消费者得到精神上的调整和充实。另一方面,即便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物质产品消费,人们也开始更多地追求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即符号价值),例如商品的审美情趣、个性创造、风格情调、时尚或前卫等等文化和心理的因素。可以看出,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文化与精神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商品所附加的文化价值日益增大,使得文化消费成为消费社会的普遍现象,这进一步促进了有关形象、特色、设计、创意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并逐渐成为当今各个国家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4)消费文化≠大众文化
如今,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是否是一回事呢?两者的区别和之间的关系如何呢?
大众文化是一种由大工业化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它以通俗文化或流行文化为代表,包括电视电影、通俗小说、畅销书、时尚杂志与报纸、流行歌曲、时尚服装、酒吧与歌舞厅、电子游戏等各种形式。大众文化是当代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的复合体(宋小梅,1995),其实质是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大众化现象。而消费文化更多的是指一种消费生活方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运作体制,从两者的含义就可以看出,消费文化并不等同于大众文化,但是两者关系十分复杂而密切。
首先,大众文化不一定都是消费文化,它还包括与消费活动无关的各种文化形态。其次,随着大众文化与资本、市场等日趋紧密地结合,消费性的取向已成为其发展的明显特征,特别是各种文化的消费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国内学者肖云儒认为由文化陶冶到文化消费的转变是大众文化发展的走势之一,以往社会更多地以精神的提升为目的进行文化陶冶,而当代社会则以消遣和享受为目的进行各种文化消费,文化职能的这种改变,意味着消费文化逐渐成为大众文化中最为突出的一种文化表征。第三,大部分的消费文化可以说是大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少数消费文化,例如上层社会的一些消费方式和态度由于其局限性,并没有在大众社会普及或流行,因此不能称之为大众文化。但是它们也有可能通过随后的中、下层人群的摹仿而流行开来,并成为大众文化。例如,对古董工艺品的购买和收藏曾经是达观贵族的爱好,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收藏热已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文化现象。因此,只有消费文化中那些被社会大众所认同和实践的部分,才可以成为大众文化。第四,大众化或者大众流行也是消费文化的重要发展趋势。通过新的信息媒体技术的运用,以及广告等媒介的鼓吹,各种新的消费文化从创新、发展到普及等过程变得越来越容易,更新的频率也在不断地加快,大众越来越深入地与各种消费文化纠葛在了一起。最后,大众文化又是消费文化观念最积极、最有效的推广机制[17],通过大众文化的传播,消费观念和态度不断地更新和扩张。例如,正是电影、流行音乐、电玩、街舞等等青年流行文化的传播,使得年轻人的时尚和新奇消费成为当代消费的主要特征之一。
2.2 当代消费文化的逻辑
当今,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消费及其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产生的冲击作用,勤俭与节约、理性与克制不再是人们所信奉的教条,自我满足、“及时行乐”成为当代不少人的行动准则,消费也成为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消费文化对社会结构、地理景观、经济与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各种因消费爱好相同而形成的团体和阶层层出不穷(例如各种俱乐部、同好会、协会等),商业街、购物中心、博览会、主题乐园等消费空间类型不断地出现和更新,消费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以及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等等,这一切都与消费文化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为什么消费文化会成为当代文化中一个凸显出来的文化表征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消费的动机、客体、主体、环境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消费文化的逻辑进行解析。
2.2.1 消费的动机——为何消费?
在消费社会中,人们消费的动机以及消费欲求与渴望不断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一般有三种不同的解释。
1)生产者主导
第一种解释认为消费者是被动的,是被符号和意义所操纵的群体,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不断扩张的陷阱之中。在利润的驱动下,商品的生产者和营销者正是通过符号的逻辑运作,努力将产品附加的符号价值(即文化价值)与消费者个人的风格、品位甚至生活方式挂上钩,通过再现、模拟等手段,掩盖了物品的使用价值和真实情况,并“欺骗性”地提供了“模仿的真实”(例如主题公园等)。另外,利用广告等媒体的狂轰滥炸,将消费者培养成相应的“解码者”,并按灌输的消费范式进行消费甚至生活。为了达到资本和市场的不断扩张,生产者和营销者必须不断地制造和培养新的消费范式。
2)消费者主导
第二种看法则截然相反,认为消费者完全是主动和独立的,消费的多样化选择是民主自由的表现。科利斯·坎贝尔(Colins Campbell)就认为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独立追求快乐的愿望,这种愿望是不需要外力操纵的,虽然社会结构以及人们追求快乐或享乐主义的方式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消费是自愿、自我决策、创造性的过程,它包含了共同的文化价值和理想,不过这一过程也经历了历史的变迁[18]。还有不少学者认为,消费文化的发展,使得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日趋模糊,使得中、下层的消费者在物品和文化的享用或消费上的权利扩大了,从而体现了当代社会民主的推进。
3)折中的解释
最后一种则是前两种解释的折中,认为消费既是被动也是主动的过程,既是一种资本增值的过程,也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西瑞亚·卢瑞在《消费文化》一书中就明确反对所谓的生产者主导理论或消费者主导理论的提法。笔者也比较赞同第三种解释,为了自身的利益,生产者与营销者确实不断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激发着消费的欲求,但是同时,社会的进步,人们有金钱和更多的闲暇时间去享乐和休闲,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的消费,对精神和文化的需求与日增长,身份地位、个性表达、社会认可等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而当代的商品被当作“一种风格、声望、奢华以及权力等等表达和标志”而被消费,这也正好契合了消费者自身的需求。当然,生产者与营销者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有意识地刺激着消费的欲求。让·波德里亚认为消费者进行消费不是需要某种物品,而是某种差异,人们正是通过这种差异而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意义。由于人们的区分彼此的意识是持续不断的,因此人们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这也造成了消费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和增长的[19]。
总之,当代消费的内在动力是消费者物质追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而外因则是资本与市场努力确保人们积极地和以各种方式参与到消费活动中去。但是两者并不能简单地区分开来,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图2-1)。
2.2.2 消费的客体——消费什么?
1)符号的价值
消费时代,商品消费不仅是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消费,更是符号价值的消费。一般来说,商品的符号具有两个层次:第一是商品的独特性符号,即通过设计、造型、口号、品牌与形象等等而显示与其他商品不同的独特性;第二是商品本身的社会象征性,商品成为指称某种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生活品位和社会认同等等的符号。[20]让·波德里亚认为,商品符号的消费才是当今消费的主要目的,因为,如今任何一种物(商品)都不会在没有反映其背景的情况下,被单独地提供出来——消费者与物的关系因而出现了变化:他不会再从特别用途上去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即对成套的品牌商品所象征的地位、声望、个性偏好、生活态度的向往。消费者购买商品除了使用它们还希望获得附加的身份象征或生活情调等方面的符号价值。因此,消费者在消费时不再仅仅注重物质产品本身,而是对被其所承担的象征符号更感兴趣。符号价值的诱惑力,在于这种符号的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标志出人们拥有的或想获得的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并可以用它来强化或建构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即我们购买一件商品,如时装、住房或汽车等,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符合我所“扮演”或预期的社会身份,是否能凸显出我的身份、个性和品位,或周围的人将会通过这些我所购买的商品或购买行为本身来怎样看待我,或者说通过消费,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并得到其他人认同的人。
因此商品日益成为文化符号,携带相应的附加信息,商品的形象、品牌、风格、情调、地位象征等显性或隐性的符号成为消费者主要的消费对象。而当今各种消费的符号象征意义的直观表达形式就是各种图像和音像。20世纪以来,由于印刷、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的普及,加速了音像信息的传播,音像的数码传播方式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商业广告与各种传播领域的结合,使得各种图像和音像成为帮助商品传递其附加文化信息的符码。随着影音符码的不断复制与泛滥,视听成为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主要手段,世界日益成为图像化的世界。让·波德里亚指出这些充斥我们周围的影音符码已不再反映真实,而是通过“拟像”制造了一个仿真世界,一种“超级真实”(Hyperreality)的世界[21]。在这个世界里,真实与意象之间的差异被消解,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理性判断,并且可以更直观、更便捷地暗示消费者去积极地消费并创造新的消费欲求。
2)符号的生产与消费
当今,消费的发展使商品的符号价值愈发凌驾于使用价值之上,但是,商品符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生产与消费是生产者、营销者、传媒与消费者共同创造的结果(图2-2)。
图2-2 商品符号的生产与消费过程图示
从生产者和营销者的角度出发,为了追逐利润,其生产的商品绝不能仅仅具有使用价值,必须更多地考虑人们精神上的需要,通过不断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即制造可供消费的商品符号,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这样才能获得更加充盈的利润。首先,他们通过扩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或降低成本等策略,降低消费门槛,从而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加丰盛和多样的商品。其次,为商品设计并塑造一定的形象,使商品成为一种塑造消费者个性与风格的工具,成为一种价值理念或生活方式的象征,成为某一阶层标示身份的符号,再通过商品精心的展示与陈列以及广告等大众传媒反复的宣传,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商品的实物和一整套的意义。再次,他们积极地进行商品品牌的建构、产品文化[22]的塑造、信誉体系的建设与维护以及企业文化的宣传(包括企业奋斗史、价值观和理念以及梦想等的宣扬),使得企业本身也成为消费的符号,通过努力争取特定消费者的共鸣和认同,从而获得他们的拥护和信赖。例如,大众汽车是以大众化和实用性为企业的生产理念而赢得了相当数量普通阶层的消费者,而奔驰汽车则是以豪华舒适的生产理念得到了上层人士的喜爱。事实上企业文化已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符号。最后,为了加速商品的流通和新陈代谢,他们必须不断地提供各种商品及其意义和符号,并且不断推陈出新,营造各种“时尚”。这一系列的过程离不开广告和传媒的宣传作用,特别是电视等影音媒体的强化更能全方位地激发人们对商品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欲望。商品的符号日益成为时尚,与人们的爱好、价值观乃至生活方式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对符号价值消费的渴望成为大众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以购买或使用某些物品来实现身份的证明和自我的建构,使得所消费的重点自然而然地成为商品所携带的象征符号。消费者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时刻保持对商品时尚[23]的关注和敏感。然而,正像齐美尔所说的,“时尚总是只被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运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一旦一种时尚被广泛地接受,我们就不再把它叫做时尚了”[24]。一种时尚过时了,大家只好再寻找新的时尚。很快,新的时尚产生,继而过时,周而复始,人们也不得不加快了跟紧时尚潮流的步伐,否则在自我实现方面将面临着“过时”的危险。这实际上进一步推动了符号生产与消费,加速了商品符号的新陈代谢。国内学者郑也夫认为,“时尚是商人打造的‘候选’中蒙受大众青睐的商品、风格、消费方式,因此可以说它是厂商和顾客的‘共谋’”[25]。
以上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符号生产与消费的运作逻辑,事实上也是整个消费社会运转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消费社会是一个以符号消费为主要特征的社会。
2.2.3 消费的主体——谁在消费?
当前的消费已日趋成为全社会参与的活动。那么社会各阶层或者各类型的人群在消费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呢?
1)消费与社会阶层
玛丽·道格拉斯和经济学家巴伦·伊舍伍德提出以商品的消费和使用来划分社会的阶层关系。指出消费者的阶级定义与三类商品的消费有关。商品可以分为三种等级:第一产业相应的主类消费品(如食物);与第二产业相关的技术类消费(如旅游与消费者的资本装备);与第三产业相应的信息类消费(如信息商品、教育、艺术与闲暇消遣)。上层人不但有较高的收入,还有一种判断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信息类消费品成为其主要的消费对象;而下层人群由于在资金、知识上的差距,其消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以“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品为主要消费对象[26]。
2)中产阶级与新型文化媒介人
一般认为中产阶级在消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消费文化的代言人。西瑞亚·卢瑞认为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在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极力维护其对于其他阶层群落的特殊身份,追求注重感情、自由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工作实践和自我宣传,不断地确认这种身份;另一方面,他们在生活和消费活动中采取了学习的模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独特的品位、风格和生活方式。迈克·费瑟斯通则认为,新兴中产阶级坚定地介入流行,非常迷恋迅速的、戏谑式的变化风格,并对先锋文化、新鲜事物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好奇心,因此,为风格更快地从流行转变为先锋派、再从先锋派转为流行创造了条件[27]。
皮埃尔·布迪厄在研究消费的品位、习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新型文化媒介人的概念。所谓的新型文化媒介人,即新型小资产者,他们是新兴的知识普及化过程中最好的接收者与传播者。他们在追求富于表意性的、自由的生活方式时,流露出对最为淳朴的贵族式的品质(风格、别出心裁、教养)的神往,这使他们与旧式的小资产阶级、劳动阶级划清了界限。他们是“伪装者”,采取向生活学习的策略。他们有意识地在品位、风格、生活方式等领域中教育自己,对表达和自我表达的探索,对身份地位的迷恋,其表征和自然呈现使新型小资产者成了“自然”消费者。他们与知识分子具有某种亲和性与相似性,他们也是新资产阶级的同盟者。他们通过自我实现、自我表达的生活方式的产生,浮华消费风格和风格化的自我呈现,推动着消费新理念、新模式以及新生活方式的传播与发展[28]。
3)其他社会群体
从性别来看,女性成为带动消费的“主力军”。根据国际购物中心协会的统计,女性消费占了世界零售业总销售额的70%,女性客流则占到总量的2/3[29]。这是因为当代社会的家务活动已从生产转向消费,消费成为女性从事家务活动的重要内容。“购物本身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和重要的活动,使女人获得了家庭管理员的新角色,通过选择商品和服务而指导消费。这样女人卷入了消费文化的发展中”[30]。另外,随着女权意识的增长,消费成为女性表达身份、实现自我甚至成为一种妇女解放的替代形式。贾尼丝·温希普(Janice Winship)认为“消费文化发展的这个方面在某种意义上可被看做试图满足女权运动的早期需求,以及日益增多的参加有偿工作取得某种程度的经济独立地位的妇女的愿望”[31]。
从年龄来看,青年同样在消费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他们年纪与生活经历的特殊性,青年带有明显的逆反性和青春性。他们更关心休闲的而非工作的文化,尤其关注流行时尚。青春服装、流行音乐、偶像明星、电玩、动漫等等往往是他们主要的消费对象。由于他们对新奇和创造性事物所具有的强烈好奇心,对时尚、流行、特立独行的风格的不懈追逐,迫使市场不断地去寻求新鲜事物,不断地创造着新的“青春”符号,这无形中加快了文化经济的发展节奏。一方面,青春消费文化将高雅或世俗的各种只要是符合“新奇”标准的东西都纳入其中,例如,立体主义的画作与艳俗的美女图案,都作为一种装饰符号而经常被印在青春服装上。这模糊了高雅与世俗文化的界限,青年成了消费文化和流行文化积极传播的中介。另一方面,借助于青春文化的快速扩散,青年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断向外传播,快节奏、充满活力、动感、喜新厌旧的消费景象和消费态度对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具有不小的吸引力。最终,“青春”本身也被利用来作为一种市场的象征,成为一个面对各个年龄段人群的消费景象,青春不再意味着年龄,而是一种消费的态度[32]。
2.2.4 消费的环境——在哪消费?
1)城市及其消费空间
毫无疑问,城市成为消费文化传播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人群成为推动消费文化发展的主力军。首先,都市化的发展,使得“新兴中产阶级”不断壮大,而他们正是消费文化的代言人和推介者。其次,由于城市在人流、物流、信息流方面的聚集效应,使得商业成为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消费活动也自然而然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由于城市分工的细致以及第三产业的发达,使得人们更加便利地依赖于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第四,城市中的各种空间,例如市场、百货商店、餐饮店、商业街、超市、时尚精品店、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及游泳馆等体育场所等等,从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健身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消费的场所。第五,城市人口的高密度以及在信息传播技术和资源上的优势,为消费文化的快速和广泛的传播提供了基础。第六,都市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的相似性,使个人保持个性比较困难,因而要寻求自我确认就必须采取刺激、新奇或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有意识地通过商品的消费(尤其是符号的消费)来获得自我的确认便成为最重要的手段。最后,从城市景观来看,城市也日益成为商标与符号的“海洋”。当今的城市被越来越多的广告牌、电子显示屏、标语牌、霓虹灯、灯箱、雕像等所装饰,商品、商标、模特、明星偶像等的图像竖立在大街小巷上,充斥着大众的眼球。让·波德里亚认为“我们已经从城市/工业社会走向了一种以‘符号的狂欢’为特征的社会和城市”[33]。
2)不断扩展的消费环境
另外,随着社会休闲需求的增长,一些城市以外的旅游地,包括自然风景区、乡村、旅游度假村等也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热点。近年来,互联网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飞速发展,参与网上购物和网络游戏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是否意味着无限扩展的信息网络已成为新的消费空间呢?
2.2.5 消费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从消费文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存在三个明显的特点:今天没有风格,有的只有种种时尚;没有规则,只有选择;每个个人都成为一个人物[34]。这精辟地指出了当代消费文化的趋势是:商品风格的快速多变,商品数量与种类的日益增长,以及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实现。西瑞亚·卢瑞在《消费文化》一书中,则通过列举了多条新出现的消费现象,从而使我们可以较全面地体会到消费文化的发展动向。这些现象包括:“商品数量与种类的日益增长,市场使人类的交换和交流朝着越来越广泛的方向发展,购物延伸为一种休闲的方式,不同购物形式的日益显现,由消费者组建的消费者政治团体、体育与休闲消费的日益增长,信用卡和信贷制度等解除了借钱的限制,购物和消费场所的增加,生产、陈列、购买的过程——包装和宣传的作用日益重要,广告的肆意渗透,注重商品的包装——款式、设计和外观,营造特殊的时空氛围来推销产品,出现一系列的消费犯罪,自我塑造或自我完善,消费疾病——购物癖等,对物质商品的收藏、分类和陈列的浓厚兴趣,等等”[35]。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消费文化的发展有以下新动向。
1)从消费活动本身看,消费的内容日趋综合化和多样化
一方面,高效快捷的消费的手段不断地出现和普及(如网购、赊购、竞拍等),刺激着
消费的不断扩张。生产率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社会可以提供更多、更好、更富创意的商品,消费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种类上都在持续地增长。另一方面,当代的消费已从传统的购物,向娱乐、休闲、体育活动等方面扩展,从而全面、广泛地激发了消费者更多的欲求。当代的大型综合商业建筑就采取综合化模式,向顾客尽可能多地提供各式各样丰富的商品与文化娱乐设施,并通过完善的服务,从而使购买与娱乐、休闲活动在相互促进中刺激消费。这也意味着当代的消费正在摆脱物质商品消费,向更广阔的服务消费转变。娱乐、表演、消遣甚至教育和健康服务等正成为消费的热点。
2)从消费的欲求看,对商品审美和文化意义的消费日益强化
消费文化快速的传播与发展,美学与艺术知识的普及,使得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高雅文化与世俗文化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们对文化的消费,对商品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审美内涵的关注,成为当代消费欲求的重点。各种生活方式与“气质与风格”、“性别”、“种族”、“青春”甚至“反文化”等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形态都成为了商品的符号,诱导着人们去消费,这样人们更多是选择消费什么,而不是去拒绝消费。
3)从消费的模式看,个性化、专业化成为趋势
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思想的开放和自我意识的增强,追逐个性化和差异性的欲求也随之膨胀。消费品的生产和营销者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也努力开发各种个性化的商品来刺激消费,并通过传媒扩大人们这种对差异性的需求程度,鼓吹着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不断向消费者灌输这样的认识,即产品也只有具备了与众不同的功能和文化内涵后才可成为优良的品牌商品。另一方面,企业在品牌的构建和产品的形象与文化内涵的定位上也越来越专业化,甚至只针对特定人群(而排斥其他人群)进行产品的生产、宣传和销售,并通过专业知识的宣传,以兴趣、身份的认同为纽带,培养相对应的消费团体,从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要求,并获得专业化的认同。如果仔细地观察琳琅满目的服装产品时,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服饰品牌都明确针对某一特定的社会人群进行运营。有体育爱好者喜欢的Nike(耐克)等品牌,有针对中上阶层女性的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等高档品牌,也有Jeanswest(真维斯)等适合年轻人的休闲品牌。
4)从消费的感官刺激来看,图像消费和体验式消费成为重点
视听时代的到来,使人们从文字阅读时代跨越到影音时代。广播、电视、电影的普及,听觉与视觉(尤其是视觉)成为人们主要的感官刺激。图像逐渐成为人们习惯和最乐意接受的信息形式。生产者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往往追求产品的形象包装以及宣传等方面的视觉冲击效果,通过产品外观与包装、产品商标与广告等等的精心设计,以达到吸引、刺激甚至震撼消费者的目的。因此,图像的消费成为商品消费的重点,消费者对商品视觉形象的好恶往往决定了消费与否。目前,随着服务业的发展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完善,体验式消费逐渐兴起。所谓“体验”就是针对商品的格调和风情的包装和宣传,结合消费空间氛围的营造,为消费者创造一种能够亲身体验某种文化或某种情调的消费经历,最终目的是创造一种难忘的经历。例如,迪士尼乐园就是体验消费的典型产物。
5)从消费的风格变化看,时尚的更新频率不断加快
在新技术的带动下,生产的周期不断加快。各种信息技术的优化和市场的完善,保证了商品的流动更快捷、更畅通。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生产者,可以不断压缩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周期,通过商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并利用广告等媒体宣扬一种快速多变的价值观。伴随着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欲求,各种商品从面市到流行再到退出市场,这一过程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暂,商品更新的频率也在不断加快。追求最新、最流行的“时尚”总在不间断地出现,而商品却换了一茬又一茬。以现今的服装业为例,各个品牌的服饰已基本按年度、季度甚至以月为时间单位进行服装款式的更新,规定时间内未销售完的衣服就成为了过期的款式。因此,人们尤其是女性为了跟上服装时尚,实现个性或身份的表达,也不得不加快了消费的步伐。戴维·哈维在对后现代状况的研究中指出“调动大众(与精英相对)市场的时尚,提供了加快消费速度的一种手段,不仅在服装、饰品、装潢等方面,而且也在整个生活风格和娱乐消遣活动的广泛领域中”[36]。这一切最终使得时尚、产品、生产技术、劳动过程、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态变得更加短暂和易变。如今,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物品,意味着人们对“即刻性”的认同,意味着价值观、生活方式等不再是稳定的关系,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消费欲求抛弃或改变它们。“没有最好,只有更时尚”成为消费社会的座右铭。
6)从消费文化的传播看,消费文化正走向全球与地方的冲突融合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在资本主义世界性的扩张以及跨国公司与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等的帮助下,消费文化从欧美发达社会向外扩散,呈现出跨越种族、跨越国家的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消费文化既呈现同一性的一面,也有差异性的一面。以麦当劳、肯德基等为代表的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设置连锁店,实行统一的店面包装和形象宣传,将统一的商标、服务理念以及消费观念和模式,以及美国式的速食消费文化散播到世界各地。如今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人们都可以方便快捷地品尝到与美国基本无异的可乐、炸薯条和汉堡包。这些跨国公司的入侵,也给本地传统的行业和文化造成了冲击。麦当劳与肯德基改变了许多儿童与年轻人的饮食喜好和消费习惯,并对中国传统的风味小吃和餐饮业造成了冲击。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地区和文化的差异,为了更顺利和更大幅度地取得利润,一些跨国公司将发展战略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实行本土化策略。麦当劳、肯德基针对中国人的传统喜好,推出诸如“米香板烧汉堡”、“老北京鸡肉卷”等食品。同时,中国出现了不少效仿麦当劳模式运营的以传统中餐为主的餐饮连锁店,西方成功的经营模式与理念也为本土企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安东尼·奥罗姆与陈向明在对消费文化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的考察中,认为“西式快餐(店)的‘入侵’激活了中国本土的和本地的品牌,并大大丰富了中国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的消费文化景观”[37]。因此,可以看出当代消费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是一个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现代文化相互冲突和融合的过程。
2.3 当代中国的消费文化发展态势
2.3.1 宏观背景
1)中国社会的转型
中国社会转型一般是指“文革”之后、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的整体性结构变迁。这一转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社会领域的转变:在经济方面即是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政治方面即是政治民主化,在文化方面则是单一、传统的文化向多元、现代文化的转变。总的说来,中国社会转型实质上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走向现代化的必经环节。从外因来看,目前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动力是社会改革。而从内因来看,社会转型的动力在于思想观念的变革,在于文化转型。因此,文化转型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转型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禁锢逐步解除,市场日益壮大,意识形态环境相对宽松,文化也在长久的压抑和畸变之后,迅速喷发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即由原先单一的、高度整合的、以政治话语为中心的“政治—文化”一体化的格局,而趋向多种“意义”话语共存、相互作用、具有结构动态性的社会文化格局(表2-4)。市场化进一步发展,大众文化及商品日益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从而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再加之西方意识形态与文化以及商品的入侵,此时的中国呈现出一幅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东方与西方,传统话语与后殖民话语,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高雅艺术文化与大众流行文化多元并置,错综复杂的局面。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物质优先”的价值诉求的深入人心,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欲望空前高涨,享乐型的生活期待日益膨胀。傅守样认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伴随着以下四个文化特征:“一是世俗的大众社会产生;二是‘中产阶级’(即所谓的‘成功人士’或‘白领阶层’)趣味成为社会审美的标准;三是科技与信息因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而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事业,经典艺术迅速边缘化,装潢艺术因与商业利润的密切关系而成为社会时尚的先锋;四是普遍的享乐情绪而很少考虑终极关怀”[38]。这一切,事实上也为消费文化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现实的文化基础,与消费活动和消费文化难以分离的商业文化、流行文化、大众文化的普及与扩展,从一个侧面既反映了消费文化的发展态势,也显现了消费文化的巨大作用。
表2-4 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前后
续表2-4
2)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过去的计划经济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不但市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相关体制还在不断地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2001年底加入WTO,中国经济与世界更加紧密地接轨,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平均在10%左右,2005年达到183 084.8亿元,是1978年的3 645.2亿元的50.2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1元/人,增长到2005年的14 040元/人,是1978年的36.9倍(表2-5)。第三产业增长最快,由1978的881.6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72 967.7亿元,即82.8倍,这不但反映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与零售业、休闲娱乐服务业、餐饮业、旅馆业等直接相关的消费活动的快速发展态势。
表2-5 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续表2-5
注:(1)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2)1980年以后国民总收入(原称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额为国外净要素收入。(3)2004年及以前年份第一产业不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包括电信业,但不包括城市公共交通业;批发与零售业包括餐饮业。
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地增长。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一个以恩格尔系数判断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37.7%,已经低于40%,开始接近富裕阶段;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7.2%,已进入小康水平。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意味着,生活必需品支出的下降,随之与享受和发展有关的休闲、教育、健康、住房、通信、旅游等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人们已能够将更多的收入用于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表2-6)。
表2-6 中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1978—2004年)
3)全球化的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约翰·汤姆林森(John Tomlinson)指出“全球化(Globalization)处于现代文化的中心地位,文化实践(Cultural Pratice)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文化也是全球化的一个维度”[39]。“全球化从根本上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与我们的文化实践、体验和认同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型”[40]。从汤姆林森的观点上看,全球化不仅是指不断发展的交通、通信技术将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不仅是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方面的一体化发展,而且更是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过程,并且文化实践是其核心。其特征就是当代文化呈现出以西方为主体的消费文化的全球扩散,以及地区文化的多元化、混杂化和去地域化的发展态势。
中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就意味着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必然要面对西方话语对我国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中国正迅速改变以往与世隔绝的状态而处于较为开放的状态,大量西方文化和思潮随之涌入中国。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大都是随着消费品进行传播的。日本电器、德国汽车、法国西餐、美国快餐、欧美电影、日韩电视剧,这些国家的文化都是随着他们的消费品首先进入我们的消费市场,进而通过消费市场进入我们的文化领域。牛仔裤热、迪斯科热、摇滚热、麦当劳热等等消费热潮在中国的兴起,既反映了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状态,也反映了大家在长期的文化禁锢解除之后,抱着补偿、猎奇、崇洋等心理状况对外来文化的接纳与吸收。一些源于西方社会的品牌消费、快乐消费、身份消费、“先消费后挣钱”、追逐时尚等消费态度、观念和方式也随着外来商品的涌入和消费而进入中国社会。尤其是国际性的跨国公司,在广告、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帮助下,他们生产的商品和倡导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迅速地在中国传播,对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政治或社会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认同的问题”[41]。在大量的西方或异域文化随着这些国家消费品涌进中国市场的时候,我们也开始渐渐地改变自身的文化取向。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步伐随之加快。“WTO,一方面使得中国成了全球化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使得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的日常生活中获得了主导性的地位”[42]。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文化发展已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文化现象。
4)快速城市化
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9月26日发布的《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七: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国城市总数达661个,城镇人口5.7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3.9%。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时期,这一点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进程中,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结构与形态必将会有一次大飞跃。根据江苏省1978—1999年历年的商业GDP和城市化率,两者相关性高达0.921 7,城市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商业GDP增加49.68亿元(何世贸,2001)。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以商业和其他服务业为依托的消费活动和消费空间的快速发展。同时,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中出现新的功能空间和新的土地利用模式,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大,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压力增强,城市就会向外扩张生长,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多中心、多核、多组团”的出现必然带动新商业、休闲娱乐等消费空间和新的商业中心在“新”的城市空间中出现,并促使传统的城市消费空间进行功能和空间的重组[43]。(www.xing528.com)
2.3.2 消费文化在中国的显现与扩张
1)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资本与市场运作体制逐渐建立并不断完善,当代中国社会正由一个消费受到严重压制的生产型社会向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消费型社会发展。
卢汉龙认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引进市场的作用之后,市场化和商品化的发展完
全改变了产品经济的运作方式,社会上最大的改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生产者的利益增加;二是消费者的自主性增强。这意味着市场对生产的主导作用开始显现,消费者成为商品的投票者、市场的“上帝”[44]。由此中国人的消费意识正在不断增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表2-7),按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消费指数为基数100,1998年全国居民的消费指数为393.1,而到了2004年则增长到585.4。即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几乎翻了六倍,消费绝对金额增加了24.7倍。中国正在向以消费者起主导作用的买方市场过渡。
表2-7 中国居民消费水平(1978—2004年)
随着买方市场的不断完善,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统计数据显示,1978—2004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长幅度接近15%,2005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6.7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相比上一年增长12%[45]。中国社会已逐渐建立起一个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快速运转机制,并不断通过消费领域的拓展来刺激和扩展生产。2005年一季度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3%,而投资的贡献率为35.2%,比去年同期提高3.3%;消费拉动GDP增长4.6%,而投资拉动GDP增长为3.3%;这是自2000年以来,中国消费对GDP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对GDP的贡献率[46]。中国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已成为必然。
另外,中国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对消费市场的发展也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由北京社科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组成的‘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研究’课题组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的工作日每日平均制度内实际工作(学习)时间为5小时11分。该次调查结果与双休日前的1990年7小时19分相比减少了2小时8分”[47]。从1998年开始实行的国庆、春节、五一三个七天长假,更是引发了国内旅游、度假、休闲热潮,大大刺激了“假日经济”的发展,消费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2)消费结构的改变
与此同时,中国的商品消费结构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消费革命。从最初的自行
车、缝纫机、手表到80年代的冰箱、电视、洗衣机,再到今天的电脑、手机、商品房、汽车等,以及泡吧、旅游、健身等的兴起,在这20多年的时间内,人们的消费结构在不断更新。食品、能源等基本消费品的消费比重在持续下降,而高科技和昂贵的商品消费在城镇居民耐用品的消费中的比重在不断攀升(表2-8)。
表2-8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续表2-8
与此同时,化妆品、装饰品、工艺品、古玩与艺术收藏品等奢侈品的消费也与日俱增。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之一。各种高端或奢侈商品的消费需求的增大,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的消费已开始追求舒适的享受,追求消费带来的身份认同、成就感和自我的表达。从零点调查对消费行为的调查数据(表2-9)中可以看出,中国城市人群中品牌忠诚群体已占28%,奢侈消费群体(实际上是崇尚符号消费的群体)占23%,这说明作为新兴经济国家的中国,其城市消费群体中,品牌消费者和追求时髦新潮消费者出现双高状态,也反映出人们对品牌、档次、身份、地位等商品符号的注重和认同[48]。另外,零点调查对生日消费和旅游消费的兴起,SOHO[49]与新SOHO生活方式的出现,中高收入人群生活形态等热点消费现象也进行了统计调查和研究[50],我们可以从消费结构的变化中深刻体会到消费文化在不断地扩张并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表2-9 中国消费行为群体分布(零点调查)
3)新消费支付方式的日益普及
新的支付方式,例如刷卡支付、赊购、贷购,购买商品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品时的分期付款等的普及,尤其是各种银行卡[51]的普及,使得花钱消费变得更加方便,而“先花钱后挣钱”的观念也逐渐有了一定的“市场”。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借记卡发卡量10.8亿张,占全国银行卡发卡总量的95.6%。信用卡发展迅速,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的信用卡发卡量近5 000万张,比上年同比增长22.7%。2006年,我国银行卡支付的消费交易额为1.89万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97%,剔除批发性的大宗交易和房地产交易,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7%,比上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这一比例达到了30%,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发达国家一般为30%~50%)[52]。另外,我国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近年也发展迅速,电子支付交易量不断增加,正在不断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支付服务市场细分的需求,这意味着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消费和花钱,消费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4)消费文化在主流文化中的凸显
由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分配制度的转变,过去被压制的消费欲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伴随着商品的日益丰盛,人们的消费热情不断高涨,各种消费活动成为社会生活中突出的文化景观,这也为消费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与世界的接轨,以及社会文化由宏大叙事向生活叙事的转型,使得自我价值实现成为文化实践的突出特征,正像乔治·瑞泽尔(George Ritzer)所说的“社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以商品生产为主导转向以服务为主导。经济领域是效率、政治领域是平等、文化领域是自我实现(或自我满足)”[53]。这为关注自我和享乐的消费活动及消费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因为各种消费活动,尤其是符号价值的消费,正是“自我实现”重要的现实途径。而与此同时,消费活动及消费文化的发展,不但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制的完善,而且弱化了国家及政治对社会生活的垄断,提升了民间力量;而且在弱化政治意识的同时,促进了社会对自我的关注,对世俗和大众文化的关注。这样,消费活动及消费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加速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戴慧思与卢汉龙认为“中国经历了并正在经历着一场消费革命。这种高速的商业化进程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而且打破了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垄断。这种垄断在过去曾使城市消费者一直在商品消费上依附于政府。通过改革减少了党政官员对商品流通的控制,也就意味着党政机构大规模地从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中退出。当市场规则被赋予新的合法性来协调经济运行之后,政府也就越来越不去留意公民如何去使用他们的商业自由。从而,在监控更为宽松的领域中,城市居民开始创建起一系列他们个人的信任、互惠和偏好的社会网络”[54]。社会网络的发展,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特别是相对于过去供给式的被压抑的消费,新的消费活动可以看做是“自愿的、自我决策的创造性过程”[55],从这一点上看,消费活动成为人们实现民主自由的重要“途径”。因此,消费文化可以迅速在中国发展和扩张,并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思想仍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但由于“西方消费文化的扩张,通过各国的大众传媒传播扩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造成了剧烈的影响和冲击,这种影响和冲击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精神内核,让诸如‘勤俭持家’这样的消费观念受到了重创。在不断宣扬西方消费文化的优越性、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跨国公司纷纷建立,他们生产的商品和倡导的生活方式首先以广告和文艺节目等形式通过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得到广泛的传播,在现代大众媒体的不断轰炸之下,消费文化已经逐渐取代传统文化而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意识”[56]。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宿命般的社会经济与社会文化错位的困境”[57]——中国既有生产社会的特点,又有消费社会特点:从经济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依然处于生产社会;而从文化发展态势来看,社会消费心理与生活方式出现了明显的消费文化倾向。
罗宏认为,主流文化即意识形态,不仅是我们最基本的文化生态语境,也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主要承担者和推动者;探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主流文化是我们必须首先关注的最主要的本土文化基因[58]。这意味着,不但在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问题时,必须关注日益凸显在我们眼前的消费文化,而且消费文化与本土或传统文化冲突融合后,也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文化生态语境和文化基因之一。
2.3.3 中国是否已进入消费社会?
1)生产社会特点与消费社会特点并存
虽然消费文化在中国主流文化形态中逐渐凸显出来,但是中国是否已进入消费社会呢?西方消费文化理论和观念是否在中国也适用?在国内这些仍是颇具争议的问题。普遍认为,消费社会的显现与社会迈入后现代社会或后工业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当前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并存的国家,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都现实地存在于当代社会。与西方典型的消费社会相比,中国的经济水平和发展阶段说明中国依然处于生产型社会,但是由于受到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中国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又在追随消费型社会而出现各种明显的消费文化现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和奢侈品市场,消费和生活方式与身份地位的挂钩,对品牌的认同和追逐,休闲娱乐业的兴起,广告与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这一切说明中国消费文化的发展不但是我们回避不了的现象,而且也出现了西方消费文化理论所提及的部分发展态势和特点。
2)部分地区与社会阶层接近消费社会水平
从中国部分地区和社会阶层来看,已接近进入消费社会的标准。按国家统计局的
统计,2004年,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数已达8 472.20元[59],已超过1 000美元,但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内地与沿海地区的收入差距较大。实际上,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个省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1 500美元,而天津、福建、江苏等省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接近1 500美元,如果按照赫尔曼·卡恩有关人均收入区分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由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与世界的日益接轨,这些省市的城镇已经或正在步入消费社会(表2-10)。
表2-10 2003年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家庭人均总收入统计
从阶层上看,如果按“人均”来计算各种发展指标,中国经济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但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在社会中不断壮大的中间阶层人群,即“中产阶级”[60],包括白领阶层、中小规模企业的商业精英阶层(企业家)、一定层次的政府官员(政治精英)、专业人士(智力精英)、新型文化人等,他们收入较高,受教育水平较高,思想相对开放、活跃。正是他们,既是符号消费的实践者,也是消费文化传播的主体;既是跨国财团及其代理进行市场营销和商业宣传的目标,也是身体力行追求时尚的“消费先驱”。根据相关统计(图2-3),按照消费水平来划分,2001年全国属于中层(与中上层)的人群占到33.40%左右,而在城镇居民中这个比例则达到了47.70%[61]。他们的消费总量可能并不一定最大,却引领着消费市场的潮流。消费品的美学感受、心理愉悦、文化品位越来越受到他们的重视,并开始在消费举止和方式中得到体现,继而影响着其他阶层的人。
图2-3 2001年左右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
3)局部消费社会或逐步进入消费社会
从中国的现实发展状态来看,笔者认为中国还未完全进入消费社会,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历了并正在经历着消费革命,尤其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日益与世界接轨,其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已经非常接近西方消费世界的状况,因此,也有学者将这一现象较灵活地解释为“局部的消费社会”或“不完全的消费社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西方消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本土消费文化正经历着一个去传统化过程,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特定阶段产物的新型消费文化正在冲突、包容与互动中孕育生长。随着经济发展,在现代大众媒体的助推之下,中国社会有着明显的逐步进入消费社会的倾向,而消费文化正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意识,这就是目前我国消费文化的基本发展态势。
2.3.4 中国式消费文化的特点
1)我国消费文化的特点
我国目前的消费文化发展脱离不了传统和现实国情。“与西方典型的消费社会相比,我们既有与生产社会相适应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又受到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使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呈现了一定的消费主义文化的倾向。在我国,既有适应传统社会的种种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的记号,也有着经受西方现代消费主义消费文化影响的痕迹”[62]。
首先,我国的消费文化的流行主要出现在一些大中城市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并逐步向其他地区扩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正在同世界上其他地区一样,充分享受现代技术文明的成果,消费着世界各地生产的各种物质商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提升,市场的不断拓展,以及各种信息传媒系统的发展,中国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消费品的数量种类不断增多,消费的观念和模式也在逐步地更新,并逐渐融入消费文化发展的潮流中。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等家电消费品已基本普及,而购买汽车、到城市购买商品房,也已成为许多富裕农民的消费新时尚。
其次,“求高、求异、求变”的消费观念成为当前中国消费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日益接轨,在一些发达地区以城市新贵阶层、白领阶层和青年为主体的消费人群,对时尚的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使得“高级或高档、新奇或独特、变化的或充满动感”成为他们消费追求的标准。这种商品附加文化价值的消费或者说符号的消费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向社会的其他阶层和其他地区蔓延。
第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求实”的消费观念依然在大众消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提倡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自力更生,反对奢侈浪费。而“知足常乐”的社会心态仍是社会大众所抱有的心态。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和社会尚待进一步的发展,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依然处在自给自足的半农耕时代。这一切都对中国消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讲究实惠的“求实”消费观念成为广大消费者尤其是社会中下阶层的现实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而是在价廉和实用的基础上追求“物美”和适当而谨慎的享乐。
第四,补偿性消费心理在中国大众消费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一方面,我国由于经济的落后、物质长期处于短缺状态,不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过去一段时期政治的高压状态,使得消费欲求被极大地压制和扭曲。而当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特别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后,部分消费者开始通过大量的消费以弥补过去消费不足的缺憾。改革开放后,我国几次出现的抢购风潮正是这一心态的体现。而这两年在旅游、服装、教育(如各种学习班、培训班、老年大学)等方面兴起的中老年人的消费热,就是“经历过苦日子”的一代人抱着补偿的心态投身于消费浪潮中的结果。
最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新的消费理念开始在中国彰显。从过去的强调物质上的享乐,向以文化的消费为主的精神提升进行转变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文化产品的日益丰富、旅游休闲业的蓬勃发展、教育培训产业的快速拓展等等,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趋势。近年来出现的“营养性、保健性、环保性”等消费新理念,使得文娱健身、休闲理疗、营养品、保健品以及各种环保产品逐渐成为新的消费时尚。
2)我国消费文化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消费文化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消费结构尚需改善。虽然食物的消费不再是日常生活的首要考虑,但是用于休闲、旅游和提高精神文化修养及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比重仍相对较低。其次,消费在地域和社会阶层中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城市与乡村、东部沿海地区与内地及西部地区、大城市与中小城市、新贵和白领阶层与工人等劳动阶层、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等等,在消费的能力、结构和观念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第三,消费心态不够成熟。在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文化快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消费者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日新月异的消费方式和观念,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对自身的消费欲求并没有清楚的认识,“你买我也买”的“随众跟风”现象较为普遍,往往消费一件商品的理由是“大家都买了”。第四,消费观念有待健康引导。受到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相结合之后,出现了不顾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片面追求高消费的消费行为。以“无度攀比”为消费心态,以“讲面子、讲排场”为消费原则,使得社会上铺张浪费的现象并不少见。第五,由于环保意识薄弱,粗放型消费和污染消费等现象经常出现。总之,正因为这些消费问题的存在,使得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和消费的健康引导变得更加紧迫。
2.4 消费文化、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
2.4.1 城市与城市文化
城市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长期的物质环境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过程。它既是人们文化创造活动的产物,又是一种城市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城市的不断演进与更替过程中,各种有形的物质形态载体(如城市格局、建筑物、街道、广场、雕塑等)和无形的意识形态载体(如城市精神、制度、风俗等)共同形成了被称为“城市灵魂”的城市文化。同时,城市文化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城市文化在城市形象提升和城市特色的凸显,促进旅游业、商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以及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近年来,城市文化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些城市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例如欧洲兴起的文化规划(cultural planning)。目前,中国的一些城市也意识到城市文化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城市文化、城市特色和形象的挖掘、宣传和建设,并鼓励艺术创作、影视制作、设计咨询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城市从工业中心、生产中心正逐渐转变为文化中心和消费中心。以大众文化为主导的城市文化形态,也日益与消费文化整合在了一起。从沙朗·佐京的《城市文化》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出烙印上消费文化痕迹的城市文化越来越显著地作用于城市空间和居民的城市生活,并成为城市的经济基础和组织空间的重要手段。由于城市文化对整个城市的空间、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有着越来越明显的影响作用,因此已成为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消费文化应该并且已经成为城市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2.4.2 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
如今,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欲求的增长和多样化,消费活动成为城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消费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可以说,消费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的环境和各项物质设施为消费文化的快速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消费文化也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向外扩展的。城市中的消费空间尤其是商业空间是消费活动发生的主要空间,城市居民不但是消费者,也是消费文化传播的主要人群,城市的各种信息媒体系统是消费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再者,随着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空间生产”理论的诞生和传播,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空间既是一种先决条件,又是社会关系和财富与权利得以生成的场所。随着国际金融资本由生产性空间向零售、休闲业和房地产业的转移,空间本身也成为商品,可以与其他商品一样被消费。近年来,我国土地的有偿使用、住房的商品化、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城市购物观光旅游的兴起,说明中国城市的空间正成为消费品,并且出现了针对其使用价值的消费,例如经济适用房的购买等,也出现了针对其符号价值的消费,例如标识身份的高档别墅的购买等。从这点来看,作为消费品的城市空间本身也成为消费文化发生与传播的载体。
另一方面,中国城市中不断扩张的消费空间,向其他城市空间不断渗透的消费活动,不断出现的城市象征性建筑和空间,日益充斥商品橱窗、广告、标语的街道景象……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消费文化对城市空间作用的痕迹。如果遵循文化对空间的作用过程和机制:“文化→意识形态→空间实践→空间”,我们可以看出,消费文化通过对价值观、审美观、时空观、社会观的改变,影响着人们有关城市空间认知和实践的方式,从而使得城市的空间在景观、形象特色、功能布局、空间类型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与此同时,城市空间的这些新变化也进一步强化了居民的消费文化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进而不断提升着消费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总之,当代文化与城市、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正是本书研究的出发点。下面将从现象、特征、因素和机制等方面对消费文化如何影响城市空间发展作具体的解析和探讨。
【注释】
[1]转引自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118
[3]Celia Lury.Consumer Culture.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6:2
[4]【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
[5]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0
[6]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8
[7]转引自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9
[8]王宁.序二//【法】尼古拉·埃尔潘.消费社会学[M].孙沛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4
[9]【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M].周晓虹,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3-175
[10]参见【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44-257
[11]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3-24
[12]【英】西瑞亚·卢瑞.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
[13]【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65
[14]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44
[15]Leslie Sklair.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1:163-164
[16]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45
[17]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
[18]参见【英】西瑞亚·卢瑞.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67-69
[19]参见【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12-113
[20]参见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
[21]参见Jean Baudrillard.Simulacra and Simulation[M].translated by Sheila Faria Glaser.Michige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en Press,1994
[22]所谓产品文化,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
[23]时尚(fashion):意味着个性化的表达,时尚既指对潮流的追随,并经历流行到不流行的过程,也指一种设计或一种方式。
[24]转引自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5
[25]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
[26]Mary Douglas,Baron Isherwood.The World of Goods[M].Harmodsworth:Penguim,1980:176
[27]【英】西瑞亚·卢瑞.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89-93
[2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31-133
[29]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506-524
[30]【英】西瑞亚·卢瑞.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3
[31]转引自【英】西瑞亚·卢瑞.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4
[32]转引自包亚明.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03
[33]转引自【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63
[34]参见【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21
[35]【英】西瑞亚·卢瑞.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5-30
[36]【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56
[37]【美】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M].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5
[38]傅守样.世俗化的文化: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消费性取向[J].理论与创作,2005(03):15
[39]【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4
[40]【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0
[41]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42]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43]管驰明.中国城市新商业空间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系,2004:73-74
[44]中文版序.//戴慧思,卢汉龙译著.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7-9
[45]闫浩.消费新时代[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007
[46]转引自范佳凤,冯伟伦.供给结构的调整与我国消费型社会的形成[J].集团经济研究,2006(13):64
[47]转引自马建业.北京市城市日常闲暇行为及其环境研究[J].华中建筑,2000(4):87
[48]零点调查编著.中国消费文化调查报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6-17.
[49]SOHO,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头一个字母的拼写,就是“小型办公、家里办公”的意思。SOHO也是人们对自由职业者的另一种称谓,同时亦代表一种自由、弹性的新型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50]参见零点调查编著.中国消费文化调查报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51]银行卡是我国个人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包括借记卡、贷记卡和准贷记卡。
[52]苏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2006年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J].金卡工程,2007(5):22
[53]【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43
[54]戴慧思,卢汉龙译著.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
[55]引用科利斯·坎贝尔(Colins Campbell)的观点。他认为消费应该看成自主的、独立的源泉。参见【英】西瑞亚·卢瑞.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67
[56]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66
[57]转引自管宁.突破传统学术疆域的理论探险——近年消费文化研究述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2):37
[58]罗宏.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主流文化意志[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
[59]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yb2004-c/indexch.htm
[60]“中产阶级”这个名称在中国无论是官方和学术研究主流均未获得承认。目前普遍所采用的是框定在经济范畴的模糊名称“中等收入阶层”。
[61]消费分层的比例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于2001年11~12月在全国12个省及直辖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黑龙江、河北、河南、江西、四川、贵州、内蒙古)73个区县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按照家庭耐用品指数统计换算后得出的结果。参见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J].湖南社会科学,2005(2):73-76
[62]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