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发展新图景—研究背景与缘起

城市发展新图景—研究背景与缘起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与扩张,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图1-2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消费化现象当前,对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尤其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城市发展新图景—研究背景与缘起

1 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1.1.1 西方消费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进入稳步而快速的发展阶段,各种技术、管理体制和运营方式的不断革新,尤其是近年来信息技术方面的革命性突破以及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为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而20世纪中叶开始的各种社会运动文化思潮尤其是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为西方社会的变革提供了思想上的基础。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的持续繁荣,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革,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的转变……针对这些西方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富裕社会、信息社会、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奇观社会、消费社会等种种说法和理论,试图概括20世纪中叶至今西方社会发展的特点,并以此区别于之前的工业社会。虽然说法众多,但是大家比较公认的事实是,社会正在转型,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全面卷进消费狂潮的后工业社会,不再是以生产为主导特色的工业社会,而变成了消费社会。由于物资匮乏的消除,西方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心逐渐由生产转向消费,消费逐渐成为生活重心。连锁店、品牌专营店、购物中心、超级商场、主题公园、娱乐休闲中心等各种消费空间的不断出现,信用卡、分期付款、电视购物、网购等新消费手段的不断推出,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娱乐休闲业、信息服务业等迅猛发展,通俗小说、电视剧电影流行歌曲、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等大众文化产品的普及和流行,广播与电视广告、电话推销、网络广告、手机短信广告等广告媒体的不断鼓噪……这一切再加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既激发和诱导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又使得消费变得越发简单和便捷。人们日益卷入一个充满商品和消费的社会。与此同时,当代的消费也表现出新的特征,它不再停留在生理需求满足的层面上,而是具有了更多的社会文化色彩,成为了身份区分、情感体验、自我价值建构的文化活动。随着西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根源于消费活动的消费文化也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并伴随全球化的发展扩张到世界各地。如今,随处可见的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迪士尼等产品和商品符号成为西方消费文化全球扩张的有力佐证。

1.1.2 消费文化在中国的扩散

图1-1 消费文化是当前中国不得不面对的话题

当前,以西方为代表的消费文化既作为一种大众化和流行化的文化态势,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而呈快速蔓延的态势,并逐渐渗透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目前,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融合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呈现出一种多元文化并存的复杂文化特质,其中新型的消费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作用日益凸显出来。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社会姿态,以及加入WTO之后日益融入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使得中国的文化姿态开始与西方社会趋同发展。在这种趋势下,社会文化变迁的动因由曾经狂热的崇高精神与理想主义的感召,转变为更加务实而世俗的实利驱动,这为消费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精神上的力量;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物资日趋丰盛,使得人们消费的层次和范围以及方式不断地提升,这为消费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最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电视、电影、通信互联网等信息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广告媒体的不断宣传及营销手段的渗透,为 消费文化在中国的快速扩张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与此同时,传统的制度、法规、价值观、习俗和生活方式等本土化的文化因素,对西方消费文化起到了主要的抵制作用。在这种文化冲突融合的过程中,涂抹上全球化和地方适应双重印记的消费文化正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之一(图1-1)。

1.1.3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消费化现象

当前,中国正处在快速的城市化阶段,城市及其空间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产物,避免不了社会文化尤其是凸显出来的文化形态——消费文化的影响。沃尔玛家乐福百安居、苏宁电器等国内外大型连锁卖场在各个城市的不断开业,上海正大广场和南京德基广场等大型高档综合性商业娱乐空间的不断出现,上海“新天地”和宁波天一”广场等新型休闲商业空间的不断涌现,博览会、主题园与欢庆节日和活动在各个城市的竞相举办,巨型广告牌霓虹灯在城市中的不断竖立,以北京“天子大酒店”为代表的艳俗建筑的出现,“长城脚下的公社”的热炒,明星建筑师的作品展和相关研讨热潮……这些现象似乎预示着城市生活与城市发展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图1-2)。如果细细琢磨,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消费文化作用的痕迹。

1.1.4 从消费文化的维度研究城市空间

那么消费文化是如何影响中国城市空间的呢?建筑理论学家阿摩斯·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认为社会文化是城市空间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之一[1]。从广义来看,城市建设也是一种人类的文化活动,因此,正逐渐成为主流文化之一的消费文化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有关空间认知、理解、实践的一系列活动。城市空间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已烙上了消费文化的印记。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与扩张,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消费空间的拓展,消费空间类型的增加,城市功能的转变,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等等,这一系列现象的背后势必蕴藏着新的文化驱动机制。因此,弄清楚消费文化如何作用于城市空间,并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如何营造出品质优良的城市空间,便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中国经济与城市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研究,揭示消费文化对城市空间实践的内在影响规律,为消费时代的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提供切实可行和相对合理的发展建议,以实现城市的优化发展,这正是本书研究的目的。

图1-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消费化现象

当前,对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尤其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书立足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文化维度,以“消费文化对空间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的探讨与研究为出发点,结合消费符号学、消费社会学、后现代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城市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发挥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优势,试图较全面地认识消费文化作用下的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态势、影响因素与机制,并促进城市规划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1.2 消费文化及相关理论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不可否认,消费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社会针对消费及其文化的研究从来就没有间断过。由于相关研究众多,表1-1只对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及其理论进行简要的梳理。

表1-1 国外有关消费社会及消费文化的主要理论

① 马克思的有关研究是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揭露,由于当时社会的主要任务还是生产和积累,因此他认为生产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处于主导作用。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消费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甚至取代生产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详见下文)。

② 自由市场经济供求均衡的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增长理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和李嘉图“储蓄自动等于投资”的理论。

续表1-1

① 时尚,英文为fashion,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预认为后来将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简单地说,顾名思义,时尚就是“时间”与“崇尚”的相加,即短时间里一些人所崇尚的生活(包括这种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甚至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

② 法兰克福学派: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学派,因其主要成员就职于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而得名。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多诺弗洛姆哈贝马斯本雅明、洛文塔尔等。所谓批判,是对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分析和批判。其哲学基础是否定,主要功能是批判,是围绕文化这一主题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续表1-1

① 消费社会学是研究个人、群体和社会的生活消费行为、消费模式及消费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因素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② 转引自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2-63

续表1-1

① 景观(Spectacle):是指一种被展示出来的可视的客观景色、景象,也意指一种主体的、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居伊·德波认为,“景观”是当代资本主义新特质,即当代社会存在的主导性本质主要体现为一种被展现的图景性,它也是一种“少数人演出,多数人默默观赏的某种表演。景观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手段,它既不是暴力性的政治意识形态,也不是商业过程中看得到的强买强卖,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控制着当代社会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② 异化(alienation):哲学和社会学的概念。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

③ 波德里亚认为从前现代社会到后现代社会(消费社会),符号(影像)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前现代社会,它是一种某种基本现实的反映;现代社会(古典时期),它掩饰和扭曲某种基本的现实;现代社会(工业时期),它对某种基本现实的缺席进行了掩饰;后现代社会,它不再与任何现实发生关联,它纯粹是它自身的仿像。参见Jean Baudrillard.Simulacra and simulation[M].translated by Sheila Faria Glaser.Michige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en Press,1994

20世纪60年代之后,西方学者对消费文化及其相关话题的研究和探讨的重点从最初的经济学角度逐渐过渡到社会学和文化符号学的角度,并扩展到美学、地理学、城市文化学、政治经济学、营销学、传媒学等更广泛的领域(图1-3)。在这一过程中,消费符号学和消费社会学始终是当代消费文化研究的基础。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当代学者对消费文化或消费社会的研究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但是从论题背景来看这些相关的理论都有着以下共同的特征(图1-4)。

图1-3 当代消费文化的研究涉及多领域学科

图1-4 当代消费文化研究的三个主要的论题背景

首先,对消费文化的研究脱离不了后现代思潮这一背景。一般认为20世纪中叶以来的消费及其文化现象明显有别于之前的工业社会或生产型社会,因此这一点常被认为是后现代社会最突出的文化现象。波德里亚认为后现代社会就是消费社会,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认为现代社会与工作相对应,而后现代社会与消费相对应[2]。大卫·莱昂(David Lyon)认为消费社会隐含着理解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关键线索[3]。一方面,后现代思潮所提供的语境和思想理论,为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研究和批判提供了思想上的动力。另一方面,消费现象和消费文化也是后现代思想家和学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而且,消费文化对个性和爱好的宣扬,对风格、情调和日常生活的关注以及它所造成的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界限的模糊,这些从精神上与后现代主义所宣扬的去中心化、民主与人性、反智性主义、风格的折中杂糅等有一定的契合。这一切使得消费文化(或消费社会)与后现代(或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社会)的话题总是相互紧密地纠葛在一起

其次,在针对资本主义及其文化的研究与批判中,总是离不开对消费现象的研究以及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批判。因为,消费及消费文化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是分不开的,许多左派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一种可供剥削的‘消费大众’”[4],从某种意义上讲,消费已成为资本社会进入后现代社会后得以发展和稳定的关键性工具。由于一些学者是从批判的角度出发,因此其相关理论思想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往往过分强调了符号和经济的权力控制,却忽视同时存在的文化、政治权力的作用,也忽视了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大众在商品面前不是被动的,大众不仅在消费文化商品,也在利用和改换它[5]

再次,在跨国公司和信息网络技术等的帮助下,消费文化随着西方政治经济在全球的扩张而蔓延开来,它在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如何与地方文化冲突和融合,成为全球化问题探讨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认为,消费文化景观是全球化进程最突出的文化现象。因此,对消费文化的研究也同样离不开全球化这一宏观背景。

1.2.2 国内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消费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日渐突出和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关于“消费文化”的研究在国内逐渐成为热点。大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表1-2):一是对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和梳理;二是在吸收、借鉴这些西方理论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见解或对中国的社会现实进行分析;三是国内消费文化和消费现象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四是经典消费理论在社会学、文学、艺术、传媒学等方面的具体运用。

表1-2 国内有关消费社会及消费文化的主要研究成果

续表1-2

续表1-2

其实,国内有关消费社会、消费文化的期刊文章、书籍和研究成果数目众多,表1-2只对相对系统的研究简要地介绍一下,以便初步了解国内相关研究的概况和态势。

1.2.3 基本观念的澄清

1)相关偏见与谬论

事实上,国内外有关消费、消费文化、消费社会的论述众多,观点也不尽一致,对其进行批判或是颂扬也都大有人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受过去特殊的历史时期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久以来注重生产而忽视消费的状况,以及受国外相关批判理论的影响,使得国内不少人对消费及其文化存在着偏见。谬论一:“消费”相对于“生产”是次要的。谬论二:消费等于浪费,消费文化就是宣扬奢侈浪费的文化。谬论三:消费就是购物或是简单的买物品。谬论四:消费文化源于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不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予以抵制。

2)澄清一:消费不是次要的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是人们生存和恢复劳动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人们劳动力的恢复,又是保证生产过程得以继续进行的前提”[6]。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同样的,没有消费,生产也不可能进行,消费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进步。市场经济时代,抑制消费,必然会造成生产动力和积极性的缺乏。2008年以来,全球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而千方百计地扩大消费以刺激经济已成为各国面对危机的重要举措,这更凸显了消费的重要性。

3)澄清二:消费不等同于浪费

消费也不等同于浪费,事实证明适当的消费对于个人可以促成自我情感的满足以及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实现,对于国家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消费活动的发生,就有消费文化。它主要指人们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包括消费的物质文化消费观念、价值取向、消费模式和规范等,它应该是一个中性词而非贬义词。实际上中国或其他任何国家,消费文化都是自古就有的,杨魁与董雅丽等学者就对中国从古至今的消费观念和文化进行了梳理[7]。古时的“禁奢昭俭”的思想也是针对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所提出的相对合理的消费观念。而当代由于社会的进步,消费文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果仍然过分崇尚勤俭,将势必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面对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扩大内需,促进大众消费。

4)澄清三:消费不等同于购物

当代的消费并不是简单的购物,它不但包括购买并使用或享用物品和劳务的行为,还包括这一过程中所得到的内心和情感的体验。它不仅包括物品的消费,也包括劳务(他人所提供的服务)的消费。相对于过去注重使用价值的物品消费,当代消费愈发注重符号和意义的消费,以及情感的体验与满足。尤其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非购物的娱乐、旅游、休闲等都成为了重要的消费类型。

5)澄清四:消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有利有弊

当代消费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扩展确实与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强势扩张密不可分,也确实对各国的本土文化产生了冲击,中国也不例外。特别是加入WTO之后,西方消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扩大的趋势。但是,中国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着西方消费文化的侵蚀和冲击,而是呈现一种西方消费文化与地方传统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并存的态势。美国学者安东尼·奥罗姆(Anthony M.Orum)与陈向明在对北京、上海等地的消费文化景观进行考察和研究后认为,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消费文化呈现变革与适应并存的状态,地方文化景观将抹上全球消费主义和地方适应的双重印记[8]。另外,当代消费文化作为现代一种典型的社会文化形态,是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对一定社会条件的反映,也是对一定生活方式的文化表达,它的存在与传播有其根由与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中国从产品短缺时代逐渐过渡到产品丰盛时代,刺激消费需求,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之一。过去以崇尚节俭、抑制消费为主的消费文化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显然存在一定的矛盾。现代消费文化将消费作为体现生活质量、展示社会地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尺度,注重消费,关注情感体验,这对于改变中国居民过去那种囤积压抑型的生活方式,改被动消费为主动消费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消费文化对思想与个性的解放、自我意识的增强,对大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对商业、文化娱乐业及旅游业的发展等等,都是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不可否认,中国当代消费文化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消费结构不合理、地区消费差异大、消费心态不成熟、铺张浪费和高消费现象并不少见等,同时消费文化对自私人格的培养、对虚荣心的鼓励、对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助长以及对传统社会结构的瓦解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不能因为消费文化的消极一面或者其外来的因素,就否定它或消极地面对它。既然消费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态势,那么我们更应该正确对其进行引导,鼓励健康消费文化的发展,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轨道之中。

总之,我们应该摒弃对于消费文化的偏见,肯定其积极的方面,也要正视其消极的一面,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它,这也是本书研究的根基点。对消费、消费文化等相关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的详细论述请参见本书第2章。

1.3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城市空间研究动态

目前,相对于其他学科(例如地理学和社会学等),国内外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对消费活动和消费文化的关注有限,相关实践及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3.1 建筑设计方面

1)消费与传统建筑学之间的隔阂

从历史上看,消费与传统建筑学之间存在较大的隔阂。消费购物追求利润、倚重销售技巧以及华而不实的姿态是商业主义的主要标志,因此相对于追求崇高理想的传统建筑学来说,消费购物往往受到了歧视。特别是参与设计商业购物建筑并不像参与博物馆、艺术馆、办公楼、住宅甚至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构想那样值得炫耀。“纵观正统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的实践。谁设计了购物中心?几乎没有一个人。沙利文设计了一个百货商店。赖特设计了一个专卖流行衣服的小商店。贝聿铭的第一个项目是商场。菲利浦·约翰逊设计了一些混合用途的项目。从这些,我们可以觉察到对购物建筑与空间的歧视”[9]

图1-5 三位消费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作

2)三位划时代的消费建筑设计师

但是在官方建筑学的歧视下,从19世纪末开始,前后有三位划时代的建筑设计师:丹尼尔·伯纳姆(Daniel Burnham)[10]、维克多·格伦(Victor Gruen)、乔恩·捷得(Jon Jerde),他们在商业购物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之间架设了桥梁(图1-5)。每一位建筑师都设计了大量的购物空间。“伯纳姆创造了一百五十万平方英尺的购物空间,占他全部作品面积的28%。格伦创造了四百五十万平方英尺的购物空间,占他全部作品面积的65%。捷得现在已经创造了二百五十万平方英尺的购物空间,占他迄今为止全部作品面积的88%”[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丹尼尔·伯纳姆,在芝加哥等地设计并实施了数座立方体式的百货商场与摩天大楼。这些建筑以空前的建筑高度和纯净的城市体块,可以说是孕育了现代新商业空间的雏形,特别是对后来的购物中心有着启示性的作用。

二战之后不久,购物中心在美国的郊区景观中大量涌现出来。其发明者维克多·格伦创造了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消费空间形态——购物中心——可以说是今天世界上主要的大型购物场所的原型:大空间、功能混合、室内外步行空间、配套大型停车场库等等,这些成为了大型购物场所的基本元素。战后美国有超过四百四十万平方英尺的购物中心与维克多·格伦的贡献有关。他认为购物中心在规划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保护周围的环境防止衰败;向最大的步行交通敞开零售设施;分离各种机械化的交通模式,并与步行交通相分离;为购物者和销售商创造最大化的舒适和便利;达到整洁、一致和优美。”[12]这些原则已成为各种新型消费空间规划建设时的基本准则。因此,可以说购物中心及格伦的理念对世界各国的消费空间发展的深远影响是无人可及的。

乔恩·捷得可以说是又一个对消费空间有着开创性影响的大师。“如果说格伦通过引入一种抽象的理念创造了购物的黎明,他的后继者捷得事务所可以说通过将购物环境带到了顶峰、通过抛弃建筑传统的剧目而以闹剧取而代之。”[13]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所领导的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The Jerde Partnership International),在世界各地完成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大型商业消费开发项目。他认为零售店和购物中心应该是具有城市经验和符合大众品位的一种公共设施,它们应该作为催化剂,吸引着一些曾经在那里经历过一种刺激性环境的人们。因此,他的作品特别强调空间的体验性、主题化与戏剧化。在建筑文化方面,他强调文化的多元和融合。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与现代、传统与高科技、地方与国际等种种风格的融合。他主持设计的日本博多运河城、美国圣迭戈的霍顿广场等已成为世界经典的消费建筑及空间案例。

3)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与消费文化

此外,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回应消费社会的发展,针对现代主义运动的种种弊病,提倡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注重对传统、文脉、大众文化等的关注。虽说后现代建筑思潮并没有“露骨”地指出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是无论从后现代建筑所呈现出来的外表景观还是其内在的文化思想,都无不折射出了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首先,由于当时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消费的盛行,促使迎合大众的兴趣和价值观成为后现代建筑在思想上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相区别的关键。建筑不再是高尚的艺术品,而是普通民众可以欣赏和使用的“商品”。其次,在消费文化的带动下,人们对视觉刺激和个性化风格的追求,使得建筑设计业也开始流行起个性化和创新的风格,建筑形式也出现了娱乐化与追求视觉刺激的倾向。而所有这些变化仍然建立在大众消费文化的基础之上。第三,后现代建筑从商业消费场景中积极吸取灵感,特别是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一书中鼓吹建筑设计应该向拉斯维加斯灯红酒绿的商业景观(包括商业街、商场、赌场、娱乐城、霓虹灯、广告牌等反映大众喜好的商业元素与场景)学习和借鉴。这使得建筑设计与商业消费景观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通过热闹场景、鲜艳色彩、醒目形式、通俗图像的呈现,不仅商业建筑,甚至办公、住宅、文化等其他类型的后现代建筑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城市中重要的商业化景观。从美国电话电报大楼、波特兰市政大楼到赌城拉斯维加斯(图1-6),传统、商业甚至卡通元素都成为建筑设计的素材,商业化的设计手法,个性化并符合大众品位的外表形象,这些最终促使后现代建筑成为了大众能够“消费”的“商品”。

图1-6 后现代建筑——折射出了当代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

4)当前建筑设计应对消费文化的回应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消费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兴起,波普、戏谑等成为创作的态度,追求视觉刺激、表现时尚与前卫成为创作的目标,裂变、片断、符码成为时髦的话题。总的说来,建筑设计出现了风格化和表皮化的倾向(图1-7)。其中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个性张扬的建筑构成与艺术包装手法和赫佐格&德穆隆(Herzog &de Meuro)“含情脉脉”的建筑表皮设计手法成为最典型的代表。可以说他们的作品不但是建筑,更是吸引大量游客的著名消费景观。最近,伴随着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消费与广告媒体的日益整合,信息媒体和图像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强调人与空间及信息之间互动的“媒体建筑”正在成为西方消费社会最新的建筑类型。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让·努维尔(Jean Nouvel),他的许多建筑设计回应了消费社会对商品影像的消费需求,特别重视对建筑表皮的处理,制造了一种模糊、神秘的移动影像的效果,建筑呈现出图像化、媒体化、非物质化的特点[14]。另外,美国著名建筑师莱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对泛消费的都市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认为在消费社会只有不断的创造新奇的形式,领引时尚,才能满足城市更新的需求及大众的消费愿望。以此为出发点,他所领导的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创造了鹿特丹美术馆、西雅图公共图书馆、CCTV新总部大楼等一系列奇观建筑。

图1-7 应对消费文化,当代建筑设计的风格化与表皮化

5)国内相关建筑实践与研究

在国内的建筑实践方面,受国外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在资本运作和媒体的宣传和炒作下,建筑设计和创作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近年来,风格化和表皮化逐渐成为流行的趋势。其中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可谓是这股潮流的先行者,他们设计的宁波天一广场、宁波城建展览馆、无锡火车站站前商业步行街等项目,都创造了风格化或表皮化的建筑形象。与此同时,在商业化的运作下,一批国内外的明星建筑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建筑创作和空间实验。例如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图1-8)、南京佛手湖的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等,这些建筑实践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典型的消费文化现象。

图1-8 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中国建筑实践的消费化现象(www.xing528.com)

在研究方面,费菁、傅刚(2001)从大众传媒和通俗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消费时代艺术和建筑中波普化的现象。李姝、张玉坤(2003)则针对我国现状深入分析了波普建筑在我国的生存环境、表现形态与发展趋势,研究了在商品经济大潮及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下,我国波普建筑的表现与走势。贾晓元(2004)探讨了消费文化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影响,并介绍了建筑形式在此影响下的大众化、时尚化及流行化的表现。周琼宇(2005)从消费主义文化出发,评价了当代西方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产生的新建筑现象。廉毅锐(2005)初步探讨了消费文化对2003年的中国建筑创作的影响。李翔宁(2004)、陈海津(2005)通过对当代建筑的图像化和审美泛化等现象的分析,论述了消费文化对当代建筑的影响。王鲁民与姬向华(2005)从功能组织、环境营造、城市景观等层面对消费社会的综合性商业建筑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指出综合性商业设施也必将成为消费时代社会整合和建构价值的重要场所[15]。鲁政(2006)从功能空间的复合性、空间体验的意义、人性化与细节设计等方面介绍了基于体验式消费的当代都市商业空间设计。邹晓霞(2006)通过对品牌店的个案研究,探讨了消费社会建筑师的角色问题。

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以上的国内研究与实践大多停留在表面化和静态的层次上,缺乏理论深度和系统性。但是从2005年开始,一些研究较之前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卜骁骏与单军(2005)从视觉文化角度出发,对消费时代的建筑在受视觉符号消费的影响下的转向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建筑设计中出现了重视“图像”,由整体转向碎片、由深度转向表面、由理性转向体验的思潮;建筑成为视觉符号进入消费,帮助消费,甚至成为“社会奇观”[16]。王又佳与庄惟敏(2006)通过对当代中国建筑形式三个层次的分析阐释,明确指出在大众消费文化的冲击下,当代中国的建筑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宽容的体系,建筑形式实践的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形式符号意义的大规模生产、复制与消费,而这种大规模的形式意义消费给当代中国建筑学带来了新的历史观、批评观与价值观;并最终指出在符号意义日益成为建筑市场中的主导力量的今天,走向非意义复制的建筑学才是克服消费文化所带来弊端的现实出路[17]。华霞虹与郑时龄(2007)将全球性的消费文化视为当代建筑发展的背景,通过剖析消费文化原理来分析建筑实践并总结其发展规律;指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关于建筑的一切——建筑物、建筑师、建筑影像、建筑理论等都成为消费对象,成为符号资本,它们遵循消费逻辑而不是自律原则;确定的价值体系不再有效,建筑的目的不是满足功能而是制造差异,时尚更替成为新的伦理,消融与转变成为消费文化语境中当代建筑发展的趋向[18]

1.3.2 城市空间方面

1)维克多·格伦与购物—城市中心

国外,关注消费与城市空间的研究和实践较多。其中,维克多·格伦不但发明了购物中心,而且购物中心也成为一种工具来实现他的真实雄心:重新定义当代的城市。格伦倾向于购物商场应提供所有的与城市日常相关的功能,并坚持认为“购物中心正在快速地成为多用途的城镇中心”。在他的理念中,购物中心可以等同于城市中心,而且是城市规划的基本核心单元,并由此可以构成邻里、城镇、城市甚至大都市(图1-9)。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郊区购物中心的发展有所停滞,但是它确实成为北美郊区社会的核心公共空间和生活的象征。随着城市中心的持续衰败,格伦在郊区购物中心成功之后,开始探索治愈城市衰败和确保城市中心生存的道路[19]。他认为购物中心也是市区复兴的最佳解决办法。他的理念是将郊区购物中心如外科手术般地移植到都市原有的中心区。通过借鉴在孤立条件下的郊区购物中心中所培养和优化出来的传统都市的特质,并且将这些改进过的公众条件(购物者对更加宁静、安全和舒适环境的渴望)移植回到城市市区中,格伦希望能以此复兴正在死亡的城市中心[20]。总之,格伦的理论和相关实践对消费空间的发展以及西方城市复兴运动的影响深远。

图1-9 维克多·格伦的理念——购物中心可以等同于城市中心,而且是城市规划的基本核心单元

2)莱姆·库哈斯与城市购物

建筑师莱姆·库哈斯自1995年起开始主持一个名叫“哈佛都市项目”的系列研究计划。其中《研究计划2——哈佛设计学院购物指南》(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Project on the City 2)着眼于都市,从建筑学和社会学两方面,通过描绘发生购物活动空间的城市空间的历史、成因、特征、危机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当今城市消费空间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新媒介技术的介入以及时空观念变迁的背景下的三种倾向及其隐藏的危机。也可以说是从购物活动的角度对当代城市问题的一种思考。

3)后现代与消费文化语境中消费空间的相关探讨

在后现代话语和消费文化的相关探讨中,让·波德里亚、西瑞亚·卢瑞、迈克·费瑟斯通、戴维·哈维(David Harvey)、爱德华·索亚(Edward W.Soja)等众多社会学、地理学方面的学者都或多或少地对博览会、商场、连锁店、麦当劳、迪士尼、时尚店等城市消费空间进行了相关探讨,他们关注的重点是消费空间景象背后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和文化机制。

4)国内相关研究

在我国,相关研究集中在城市商业、娱乐等消费空间的实证研究方面,尤其以商业空间的布点、类型分析和设计思路的研究以及消费空间的社会学调查研究居多。李程骅在其著作《商业新业态:城市消费大变革》(2004)中,以南京城市为样本对消费时代引发的商业业态和城市空间的变革进行了研究。莫天伟、荆哲璐(2005)针对上海典型消费空间实例以及组成消费空间的元素,以典型实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评析消费时代在全球化趋势、新媒介技术介入和时空观变迁作用下的消费空间特征及其在城市更新中所扮演的角色[21]。杨晓俊与王兴中(2005)以居民消费行为的空间认知、偏好及日常生活方式的人本性规律为出发点,探讨了居民空间消费行为与城市休闲、娱乐场所的一般空间关系的理念模式。徐健与郑时龄(2006)以当代时尚品牌专卖店为研究对象,指出时尚品牌专卖店在当代消费文化的影响下,从作为城市界面和内部空间两个方面传达差异性的主题——“时尚”和“品牌”,进而通过提供空间(体验)消费和文化(品牌)消费而成为消费品;并初步探讨了当代消费文化影响下建筑被消费的本质,进而获得读取消费时代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解码[22]。唐雪静与袁逸倩(2007)以消费文化分析的角度来审视都市人的麦当劳消费习惯,试图透过对经营者的经营策略与消费者的消费模式的解读作分析,以探讨麦当劳以及同类建筑(迪士尼等)是如何使其商品的符号意义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中,进而借助这种消费模式的实践和被认同的形式,创造出新的都市消费空间[23]。刘集成与高静(2008)通过对以消费为先导的城市改造案例(杭州湖滨、宁波老外滩)的分析,阐述了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消费的逻辑与以往相比更多的表现为改变城市空间(物质形态与社会的空间)的作用上,以及消费具体是如何改变原有城市空间的[24]

1.3.3 都市文化方面

1)简·雅各布森与城市活力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社会学家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反思现代主义运动时,可以说是成为了一个不知情的为城市购物与消费活动说情的辩护者[25]。当她为冰冷机械的现代主义城市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而忧心忡忡时,参考欧洲传统城镇充满活力的商业街和市场,她发现购物消费活动是维持城市活力、保证生活多样性、促进社会交往的重要因素,“购物可以维持都市性并产生一种‘城市的解药’,可以成为一种复兴美国衰败市区的模式”[26]。她的研究为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之间架设了初步的桥梁。

2)沙朗·佐京与城市文化

有关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的一些重要研究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兴起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沙朗·佐京(Sharon Zukin)。她以都市文化为切入点,关注城市的象征形式、人们的消费方式、城市文化的主题、城市的意义、居民的生活方式等方面,通过对当代美国城市(尤其是纽约)的分析,深入发掘了空间纬度的文化意义,特别强调城市文化或城市象征的重要性。指出美国城市发展越来越依赖的文化经济,并指出文化已成为控制城市的有利手段和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而依赖于消费文化的象征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并把后现代城市描绘成日益商业化和消费化的场所。她的《阁楼生活》(Loft Living,1982)和《城市文化》(The Cultures of Cities,1995)等书,已成为都市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3)国内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包亚明是较为系统介绍西方有关后现代与都市文化相关理论的学者之一,他主编的“都市与文化”丛书,对后现代的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和都市文化等理论进行了介绍和梳理,为国内学者研究都市文化与消费文化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背景。在此基础上,《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2004)一书以“游荡者”的眼光,对消费时代的上海空间、生活、文化等进行了观察和体验。认为全球化与消费主义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侵袭,是通过兼具市场和观念两大特征的大众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的。趣味和格调正是在此语境中,衍变成消费主义的美学经验[27]。《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2001,合著)一书则以上海酒吧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消费文化对上海都市文化的影响。

1.3.4 国内相关研究小结

可以看出,国内相关学者对消费文化与当代建筑及城市空间的关注大部分出现在新世纪。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与世界的日益接轨,使得西方的消费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渐明显,当代城市和建筑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消费文化”的烙印,这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关注。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由于消费文化相关研究在中国的升温,以及商业和消费主义色彩浓厚的新建筑现象的不断出现,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对消费文化现象也愈发地关注起来,这两年相继出现了一些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和创新性的系统研究。但是从总体看,目前大部分国内研究的论述的主题主要是“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建筑形式与风格”或“都市文化现象”或“建筑价值观”,而关键性的问题——“消费文化对中国城市空间和建筑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却较少进行深入探讨。

1.4 研究的立意、对象和目标

1.4.1 研究的基本立意

本书选择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四点考虑。第一,在后现代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影响下,社会日趋多元化,影响城市空间的发展的因素也呈现多元、复杂的态势。莱姆·库哈斯认为,当代消费社会中都市的密度、尺度和速度正在抛弃正统的建筑艺术形式。只有承认建筑学以外的这种更宏大的力量,才能从各种限制中寻求新的建筑学机会[28]。目前,日益凸显的消费文化影响当代社会的巨大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从消费文化的视角出发,正是探究城市空间发展的一种极富意义的新思路。第二,总体看来,中国学者对文化与空间研究不太活跃,加之由于商业消费与传统建筑学之间较深的隔阂,使得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研究更是少见。虽然现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当前,中国正处在消费文化扩张发展以及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迫切需要我们厘清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以及消费文化是如何影响城市空间的。第三,本文从消费文化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实际上是从文化角度出发来研究和探讨空间,而以往本学科的研究,一般是从空间的角度来探讨文化,由于缺乏深厚和系统的理论支持,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往往有所欠缺。而立足于文化的纬度,从“文化到空间”的思路进行研究,并结合符号学、社会学、地理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成熟和系统的理论,将便于发挥跨学科的优势对城市空间进行系统的解析。第四,从实践上看,对消费文化如何影响城市空间进行研究,是消费时代中国城市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新需要。从理论上看,也可以丰富中国城市空间的发展理论,对城市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顺利转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4.2 研究对象的界定

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表1-3)。

首先,“消费文化”这一概念的界定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详见第2章)。为了更好地反映当代消费文化的发展态势,本书论述的“消费文化”这一概念主要是指狭义层面的概念,即指消费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其特点是大众参与消费以及符号的生产和消费。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消费文化进入中国并迅速扩散,虽然与本土文化冲突融合后发生了“本土化”的转变,但其重视符号消费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西方消费文化的经典理论基本上仍然适用。

其次,本书对消费文化的论述,是从客观中立的角度来探讨问题,因此本书并没有将学术界中带有明显贬义和批判色彩的“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在概念上与消费文化相混淆,而是对二者的定义和关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详见第2章)。

第三,本书论述的“城市空间”主要包括城市中建筑、场所、建成环境等物质要素,也包括城市的结构与功能、文化与意向、社会空间等非物质要素。由于中国尚未全面进入消费社会,因此本书论述的有关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空间,主要是指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它们在社会经济水平、消费状况和文化发展状态上,可以说已达到或接近西方消费社会的水平,一些学者将这些城市界定为“局部消费社会”。

第四,本书主要是从消费文化的视野来探讨城市空间,特别是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即消费文化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态势、因素和机制是本书关注的重点。

表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3 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以让·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为核心,同时结合消费社会学、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消费美学、后现代地理学、图像消费学、体验经济学等理论从价值诉求、审美取向、时空体验、社会分化四个层面对消费文化影响城市空间的规律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此外,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理论、后现代相关理论、西方新马克思学派的政治经济学、城市文化学等也是支撑本书研究的重要理论。

1.4.4 研究目标

研究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入手,以当前国内外的典型城市空间为基点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消费文化与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内在关系进行考察,努力建立起“消费文化—消费空间—空间消费—中国城市”的关联思考逻辑。以让·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研究国外的案例和分析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种种现象、特征和趋势的基础之上,结合社会学、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地理学、体验经济学、城市文化学等方面的理论剖析,从而揭示消费文化影响下作用于城市空间的各种因素,并进一步对消费文化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机制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对消费时代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特殊性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论述,并在对种种不良现象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图1-10)。

图1-10 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系统性的研究方法:以空间、社会、文化相整合的理念作为开展研究的思想基础,并贯穿整个过程,以期综合系统地探讨消费文化影响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各方面的因素和机制。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突破单一的学科框架,引入符号学、社会学、美学、地理学、政治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对消费文化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机制展开系统的研究,通过学科交叉形成新视野。

多种资料收集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文献资料、现场踏勘、网络信息筛选等方法,取得有关消费时代城市空间发展的资料和数据,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并展开理论探讨。

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的典型空间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其与消费文化的深层关系以及空间发展的趋势与机制。

1.5.2 研究框架

本书从消费文化的视角,对中国当代城市空间的发展从理论背景、社会现实背景、城市现象与发展态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全书共分为八个部分,按照“背景→概念和定义→案例解析和现象描述→空间发展的消费文化逻辑→影响因素解析→新机制揭示→展望与批判”的次序进行论述(图1-11)。

第1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以及相关理论和研究概况,并对研究的对象、目标、方法和框架进行了界定。

第2章,在梳理了“消费文化”、“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大众消费”等基本概念和消费文化的相关理论之后,进而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总结了中国社会尤其是发达地区城市的消费文化发展态势和特点,并指出以大众消费和符号消费为特征的新型消费文化已成为中国局部消费社会——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语境之一。

第3章,对消费时代欧美、新加坡、日本、阿联酋迪拜等国外城市的发展案例进行了解析,指出消费活动及其文化已成为促进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认识观层次上进一步确定了消费文化对当代城市空间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第4章,以中国城市的消费空间和消费活动为考察对象,对消费活动、消费空间类型、消费空间规模以及消费建筑外观等方面的现象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指出中国城市在活动、功能、结构以及景观等方面都出现了消费化的发展趋势。

第5章,在现象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城市空间发展中出现的消费逻辑进行了论述,这种消费逻辑具体表现主要为“由空间中的消费向空间的消费的转变”,“由空间使用价值消费向符号价值消费的转变”,以及“城市本身成为商品”三个方面。

图1-11 本书写作的框架

第6章,在确定了中国城市空间发展中出现的消费逻辑之后,将消费文化分解成价值诉求、审美取向、时空体验和社会分化四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并逐个解析消费文化是如何具体作用于城市空间并使其在发展中呈现出商品化的印记和消费逻辑。

第7章,在影响因素解析的基础上,揭示出了差异机制、视觉机制、体验机制、认同机制以及时尚机制五种作用规律,它们也是符号性空间商品生产—消费的根本性规律。正是在这些新机制的驱动下,中国城市表现出了不同以往的发展态势。

第8章,首先对消费时代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进行了展望;而后在理清了中国消费社会发展的现实特殊性的基础上,对城市发展中所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进行了批判。最后,对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提出初步的策略。

【注释】

[1]【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一种非语言表达方法[M].黄兰谷,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6

[2]参见【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25

[3]参见【加】大卫·莱昂.后现代性[M].第二版.郭为桂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17

[4]【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13

[5]姜继红,郑红娥.消费社会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05(11):26-30

[6]辞海对“消费”的定义。引自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118

[7]参见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美】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M].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2-127

[9]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745

[10]丹尼尔·伯纳姆(1846—1912):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大师。其作品主要在芝加哥,包括哥伦比亚博览会工程(1893年)和几个早期摩天大楼与百货商场的设计。

[11]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745

[12]Victor Gruen,Larry Smith.Shopping Towns USA:the Planning of Shopping Centers.New York:Reinhold,1960:75

[13]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403

[14]参见Jean Baudrillard,Jean Nouvel.The Singular Objects of Architecture.translated by Robert Bononno.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2

[15]参见姬向华.消费社会下的综合性商业建筑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建筑系,2004

[16]参见卜骁骏.视觉文化介入当代建筑的阐述——视觉技术、大众与消费[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5

[17]参见王又佳.建筑形式的符号消费——论消费社会中当代中国的建筑形式[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6

[18]参见华霞虹.消融与转变——消费文化中的建筑[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7

[19]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386

[20]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387

[21]参见荆哲璐.消费时代的都市空间图景——上海消费空间的评析[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5

[22]参见徐健.作为消费品的建筑——消费时代的当代时尚品牌专卖店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6

[23]参见唐雪静.消费文化的建筑美景——麦当劳及其他[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7

[24]参见刘集成.消费改造空间——以杭州湖滨、宁波老外滩街区改造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8

[25]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371

[26]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371

[27]参见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6

[28]参见Rem Koolhas,Bruce Mau.S,M,L,XL[M].New York:Monacelli Press,19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