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现象面面观
网络出现短短30年来,在世界60多亿人口中,造就了16亿人的网民。据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北京)发布的消息,截至2008年6月30日,全世界网民数量为14.6亿,占世界总人口66.8亿的21.9%,比2000年底增加了305.5%。[1]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厦门)开幕式上说,“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3.6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在信息形态、应用领域、服务模式、传播手段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有了新的发展”。[2]这些情况表明,世界网民人口,正在以每2.5年至少增加一倍的速度迅速发展。这种科技成果的普及速度,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网民”是随着网络建立而产生的新名词。这个名词来源于英语“Netizen”,源自“互联网”(Internet)及“市民”(citizen)两个概念。“Netizen”在英语里没有流行。现在常用来表达此词义的英语词汇是“web user”即“网络用户”。网络使用者(net user)是一个最为宽泛的概念,即指所有将其计算机连接上互联网进行网络活动的人。从传统的眼光看,网络使用者,一般来说是网络受众(net audience),但这一词只是强调了网络使用者的被动状态,即相当一部分上网者的信息查询行为,它难以磨灭其在传统媒介研究中所继承的单向传播特性和主体被动接受的影响,不能表达网络用户在网上的主动状态、互动状态,所以,很快被人们淘汰了。有鉴于此,国外有研究者认为,用网民(Netizens)这个词才能更好地突出网络对人们社会活动的巨大影响。
我们之所以关注这一词语,原因在于:一般来说,对人们群体、团体确定一个名称,总是与职业、社会身份相关联的,它表明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比如工人、农民、蓝领、白领……,而网民一词,由于是与计算机网络对应的,你很难界定网民是什么社会角色。从现象上来看,目前,尽管一个人作为网民的一员,他可能每天都要花上数个小时在网上。在这些上网的时间段里,他可能在工作,也可能在阅读电子邮件,也可能在聊天室或留言板与其他人交谈。对于那些经常呆在网上的人,人们则称之为“网虫”。这些网虫很可能已经把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工作,例如:安排会议、记事等各种功能都搬到网上的门户网站去。另外,再加上现时各种各样的移动通信设备,使网民即使离开了办公室及家居,仍然可以随时随地的上网。从社会学视角看,家庭有电脑的人,只要连接了网络,大人小孩总要抽空上一阵网。不仅如此,网络聊天,网络通信,网络会议,网络书刊,网络搜索,网络视频,网络朋友,甚至网络情人……,林林总总,实用者有之,实名者有之,化名者有之,匿名者有之,高雅者有之,低俗者有之。
这些现象,目前难以论是非,但至少表明:网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人们的一种无可争议的便捷的、多功能的信息传递工具了。虽说如此,但网络又不是单纯的如镰刀、斧头、汽车、机床、电视、广播、电话那样的工具。网络引发了许多社会现象,一般来说,网民都经常光顾各个网络论坛,并对某一事件或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网络上,由于其真实身份被屏障了,人们可以获得相对更多的舆论自由,因此网民的观点经常被看成是民意的真实反映。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一些合法或非法的游行、抗议,就是由网民联合策动的。互联网使网民的力量更容易聚合,组成社会中的一种新力量,有人称它为“第五权”。可以说,网络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一时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是需要科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哲学工作者给予认真关注的。(www.xing528.com)
对网络的关注点或者切入点在哪儿?是什么?
在世界上,在宇宙间,一切生物,都生存在时空之中,人类作为生物中独有思维的高级动物,又同时有精神生存层面,正因为如此,又同时生存在精神层面。所以人类具有认识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自我超越能力。人类所具有的这几方面的能力,促使人类不断地认识世界,创造发明,改变环境,经历了不同的时代。
时代,既反映了人类的进步结果,又是人类所处的生存状态。因此,哲学作为探究世界与人的关系的学说,也必然要追寻人的意义的问题,所以,哲学关注或切入网络的“点”,就是剥开社会现象的表层,解读当代人类所处的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