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礼仪教程:谈吐原则及艺术

现代礼仪教程:谈吐原则及艺术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幽默是在一定的语言条件下,通过语言反常组合来实现的,它与讽刺、否定性滑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所持的是温和与宽容的态度,而后者则是尖刻、辛辣的,不友好的。幽默和语言礼仪在目的和功能上是一致的。幽默多一分便成为油滑,少一分则成为做作。

现代礼仪教程:谈吐原则及艺术

一、谈吐原则及艺术

(一)与人保持适当距离

说话通常是为了与别人沟通思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注意说话的内容和声音的轻重,使对话者能够听明白。这样在说话时必须注意保持与对话者的距离。说话时与人保持适当距离也并不是仅考虑对方能否听清自己的说话,还要考虑一个怎样才更合乎礼貌的问题。从礼仪上说,说话时与对方离得过远,会使对话者误认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亲近,这显然是失礼的。然而如果在较近的距离和人交谈,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在别人脸上,这是最令人讨厌的。有些人,因为有凑近和别人交谈的习惯,又明知别人顾忌被自己的口沫溅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这样做形同“交头接耳”,样子难看也不够大方。因此从礼仪角度来讲一般保持一两个人的距离最为适合。这样做,既让对方感到有亲切的气氛,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让人在主观感受上,也会感觉是最舒服的。

(二)谈吐原则

言谈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文,才能使交谈达到理想的效果。

1.明确目的性原则

坚持“有意而言,意尽言止”、“话由旨遣”的原则,明确谈话目的,是取得成功交谈的前提条件。只有目的明确了,才知道应该准备什么话题和资料,采取何种谈话风格,运用哪些技巧,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临场应变。如果谈话目的不明确,漫无边际,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也是失礼的。所以谈话之前,预先想一想要获得的效果并为之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交谈成功的必备条件。

2.对象性和适应性原则

谈话要有强烈的对象意识,适应语言表达的环境:即适应语境,话因人异,根据谈话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文化知识水平及思想状况区别对待。《汉书·艺术志·邓析》中有文:“夫言有术,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贪者言,依于利;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说。”话讲得好不好,不仅要看话语是否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还要看谈话内容是不是符合谈话对象的需要,对方是否乐于接受。好朋友碰到了不顺心的事,正在烦恼之中,这时,即使开一个很小的玩笑,也可能引起不快,此刻宜表同情,多加劝导;与残疾人相处,更不宜说有伤对方自尊的话;喜庆场合,谈些天灾人祸,某人去世等倒霉话题不会受人欢迎;遇到正办丧事的人,只应讲些节哀的劝慰话。

总之,交谈中多谈些对方喜欢听的话总是相宜的,人喜则语言易入,包括提建议,提出批评更要讲究方式、讲究艺术,注意环境与场合,让对方心悦诚服地采纳、接受。

3.分寸性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谈话要有分寸,认清自己的身份,适当考虑措辞,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应该怎样说才能获得更好的交谈目的,是讲究谈话礼仪应注意的。同时还要注意讲话尽量客观,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不断章取义。讲话尽量真诚,要有善意,尽量不说刻薄挖苦别人的话,不说刺激伤害别人的话。

4.忌谈话题不谈不问

人家不打听的消息,别随口乱提,人家不提的问题,别信口分析,这也是谈吐礼仪要遵循的原则。交谈时,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灾祸等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对方主动谈起,应诚意地表示关心、同情,说些有节制的劝慰语。不谈那些荒诞离奇、黄色淫秽的传闻。年龄、婚姻、住址、收入、经历、信仰等属于个人隐私的问题,交谈中一般不该径直深入询问。对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不刨根问底,不经意之间一旦提出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交谈时还应注意不直接批评长辈和身份高的人,注意亲疏有度,“交浅”不“言深”是一种交际艺术。

(三)交谈艺术(www.xing528.com)

在一切使人喜悦的艺术中,说话的艺术占第一位,只有通过它才能使被钝化的感官获得新的乐趣。谈吐礼仪是通过优化语言来提高表达效果的,这就是谈吐艺术。优化语言的具体方法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其主要方法有:委婉法、幽默法、模糊法和暗示法。

1.委婉法

委婉是一种既温和婉转又能清晰明确地表达思想的谈话艺术。其显著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能够诱导对方去领会你的话,去寻找那言外之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委婉含蓄的话,不论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还是向对方劝说,都能比较适应对方心理上的自尊感,使对方容易赞同,接受你的说法。有些话,意思差不多,说法稍有不同,给人感觉却大不一样,如:谁——哪一位?不来——对不起,不能来。我不干——对不起,我不能做。什么事——请问你有什么事?如果不行就算了——如果觉得有困难的话,那就不麻烦你了。前者太直白,后者委婉动听了许多,让人容易接受。

2.幽默法

“幽默”一词是英语humour的译音,起源于古罗马人的拉丁文,形成了古法文,最初是一个医学术语,指人的体液。这个词演变为美学范畴的一种特定含义是16世纪以后的事情。幽默是在一定的语言条件下,通过语言反常组合来实现的,它与讽刺、否定性滑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所持的是温和与宽容的态度,而后者则是尖刻、辛辣的,不友好的。幽默和语言礼仪在目的和功能上是一致的。说到笑,人们自然会想到幽默,幽默是笑的精华,而幽默又不仅仅在于博人一笑,它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也充满着敏锐、机智、友善和诙谐,幽默有折射与引申,有喻世的针砭和讽刺,在会心的笑声中启人心智,让人在笑声中反省自己,感悟真谛。幽默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幽默本身与智慧密切相关,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度是智慧的闪现。”有幽默感的人大都是知识修养高、机智、聪慧的人。要成为一个富有幽默感的人不是很容易,要有自信、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性格,要有真诚善良、成人之美的品质和丰富渊博的知识。但要记住:幽默是生活中的调味品而非食物。幽默多一分便成为油滑,少一分则成为做作。

案 例 风趣的陈毅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毅任上海市长。有一次对工商界人士演讲,讲台上摆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陈毅一上台就说:“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这个供给制的市长,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支持会议主持人,还是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会场上的人们立刻发出了轻松的笑声。

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会议上,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够经过了几十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顶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说到这里,陈毅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子代表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这真挚的感情和恰到好处的幽默,使与会者为之动容。

陈毅讲话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常常以机敏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在一次会议上,有人看见他拿着一份稿纸,还不时地低下头看看,后来竟发现那是一张白纸。“陈总,您怎么用张空白的发言稿啊?”会后有人问他。他回答说:“不用稿子,人家会讲我不严肃,信口开河。”

3.模糊法

模糊,是自然界中物体类别之间的一种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导致了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情态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自然语言中,句子所使用的词大部分是模糊词,如汉语中的概数词上下、左右、前后、多少、多日、多次等,副词马上、非常、刚刚、永远、略微等。时间名词拂晓、白天、黄昏、深夜、现在、过去等等都是模糊词。模糊法是运用不确定的或不精确的语气进行交际的办法。波兰语文学家沙夫在《语文学引论》一书中说:“交际需要词语的模糊性,这听起来似乎是很奇怪的,但是假如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词语的模糊性……那么人们的语言变成如此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和表达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其结果就是摧毁语言的目的,人们交际就很难进行,使用以交往的工具遭到了损害。

4.暗示法

暗示是一种信号化的刺激,表示“不公开地隐蔽地给人以启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法是通过语言或其他非语言行为、符号把自己的意向传递给他人,并引起反应的方法。如某处挂一标牌:此处放自行车将被放气拔气门芯。用幽默的语言暗示人们此处不能存放自行车。暗示法可以通过人的语言形式、表情来施授,也可以通过情境(视觉符号、声音符号)施授。暗示法是交际语言中很有效的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