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零资金创业凭的是一身胆
零资金创业,最先决的条件之一就是胆识,敢于尝试,敢于坚持,提高见识,所谓穷则思变,变化之道在于改变自己。创业最初,什么都没有,如果再没有了胆识做支撑,确实很难创造性解决很多创业难题。不管做什么,只要有胆去做,就会有实现的可能。
胆识非凡,事业才能非凡
没有超人的胆识,就没有超凡的事业。作为创业者,有些事情,一旦想好了,就应该大胆去做。在没有资金或者资金不够的情况下,敢想、敢说、敢干也是一种资本。只要你拥有超人的胆识,在资金短缺的原始积累初期,它也能发挥出难以想象的“资本”威力。
李光前先生是颇具经营才干的新加坡企业家。但是,在他独立创业的初期,他的经营理念并不被别人所认同。然而,李光前先生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见解,终以他超人的胆识赢取了财富的青睐。
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福建省南安县梅山芙蓉乡,原名李玉昆。由于家境贫困,1903年秋天,年仅10岁的李光前不得不随父亲李国专南渡新加坡谋生。开船不久,气温骤降,船上多是来自穷乡僻壤的福建人,衣衫单薄,个个冻得直打哆嗦。就是这样一个来自乡下的贫穷孩子后来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有敢想、敢干的超人胆识。
在李光前先生独立创业的早期,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次,他想购买橡胶园,恰巧有一个准备回国的商人想把麻坡1 000英亩的橡胶园以10万元出售。可是,他的岳父陈嘉庚先生极力反对,理由是那个橡胶园时常有猛虎伤人的事情发生,因为工人不敢去割胶,胶园再便宜也会赔钱的。
陈嘉庚先生是商界经验丰富的老前辈,他的话几乎是真理,许多人都佩服他的远见,纷纷劝阻李光前不要轻易买下那块橡胶园。对于李光前来说,自己从一个苦孩子成为名门之后,当然和陈老先生的指点与帮助是离不开的,这一点,李光前永远感激。但是,他更不想让老先生失望,他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于是,李光前开始围绕那块橡胶园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市场调查,之后他得出了一个大胆的见解:政府已经准备在麻坡修建公路,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原来空旷的公路上施工人员和车辆都会增多,修好公路后,来往的行人车辆会更多。这么热闹的公路,老虎会因害怕而另择他处,那时胶园的价格也会成倍地增长。再说,正是因为现在有老虎侵扰,那位商人才急于出手,售价才这么低,如此大好的机会怎能错过?
虽然他的理由很充分,但是毕竟是独立创业,陈嘉庚老先生对他还是不放心。他担心一旦买下来,事情不会像李光前想象的那么好,不但赔钱还会打击他创业的积极性,因此,并没有马上答应他借款的请求。
因为李光前是初次独立创业,资金还是要依靠老先生的,所以他暂时等了两天。
几天后,他见老先生丝毫没有同意的意思,想到机不可失,他作出了大胆的决定,擅自行动,预付橡胶园的定金,最终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把胶园买下了。
不久,李光前的预言实现了,政府在麻坡修建的公路,使他的胶园价格暴涨了3倍。1928年,李光前把买下仅1年的胶园以40万元的高价出售。前后不到1年,李光前净赚了30万元。1928年8月31日,李光前用这笔钱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南益树胶公司。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发展成为东南亚橡胶大王。
在创业初期,当事情进展得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么顺利时,许多人难免瞻前顾后,左思右想,或者没有自己的主见。要成功创业,胆识是其中关键的要素。民间流传的成功之道是:一胆二力三工夫。即第一是胆量,第二是力量,第三才是工夫(科学管理或专业技术)。有胆识才会有勇气,才会坚持到底。
无所畏惧定成大事
对于初次创业的人来说,心存恐惧和疑虑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果处处谨小慎微,不敢去做前人未做过的事,不敢去攀登前人未曾攀登过的高峰,未免显得懦弱无能。因为在目前这个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心存疑虑就延缓了前进的脚步,当然更难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只有勇敢地抛弃那些制约自己的胆怯,无所畏惧,迈出行动的第一步,才能敲开财富的大门。
克里曼·斯通年纪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过世了,所以由母亲抚养长大。童年时,斯通曾去一家餐馆卖报纸,结果他被连续赶出来好几次,而且屁股还被踢得很疼。但他还是一再地溜进去,因为他实在需要钱。那些客人见他这样勇气非凡,便劝阻餐馆的人不要再踢他出去。由此,斯通的报纸很快便卖光了。
斯通刚满16岁的那年暑假,在征得母亲的同意后,他试着出去推销保险。曾经推销过保险的母亲指导他去一栋大楼,并从头到尾向他交代了一遍,但是他犯怵了。此时,当年卖报纸被人踢出去的情景又重现在他眼前,于是他站在那栋大楼外的人行道上,不断地发抖。这时,母亲鼓励他说:“不用担心,那里的人都很有礼貌,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还可能有大收获。但是,如果你不做,那你永远也别想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母亲正反两方面的激励下,斯通硬着头皮像当年卖报纸那样壮着胆子走进了大楼。很幸运,第一间办公室的人虽然拒绝他但没有把他踢出来。斯通于是壮大了胆子,每一间办公室都去了。那天,果然有了收获,有两个人向他买了保险。虽然斯通只赚了几美元佣金,但是锻炼了他的胆量。什么事情,只要去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知道自己已经具备了克服恐惧的那种勇气,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不用母亲催促,也不再需要母亲的鼓励,他每天都会提前走出家门,自告奋勇地去卖保险。尽管也遇到过一些难缠和野蛮的客户,但是斯通首先使自己保持镇静,毫不退缩,然后再想办法将保险推销出去。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自那个假期开始,斯通继续替母亲推销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他居然创造了一天10份的好成绩,后来发展到一天15份、20份。连母亲都感到意外,也替他高兴,因为母亲一辈子也没有卖出过这么多的保险。斯通也在想:为什么我能行?为什么我成功了?他终于想明白了,因为自己有了“胆量”这个法宝,胆量使他无所畏惧,想办法去克服一切困难,从而变得强大起来。
正是依靠着这种积极进取、无所畏惧的胆量,克里曼·斯通最后走到了美国联合保险公司董事长的位置,成为在全美乃至整个欧美商业界都享有盛名的大商家。之后,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向世人传播了成功的秘密及由此所带来的幸福生活的意义。
无所畏惧的勇气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创业也是如此,因为畏惧失败和风险而不敢行动,只能永远没有作为,甚至被时代所抛弃。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失败吗?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后,你就会发现:成功其实并不难。
风险里面淘黄金
就像美丽的玫瑰花总带刺一样,开创性的事情总是充满着风险。在当今商场中,冒险和成功常常是相伴在一起的,没有胆量就不敢冒险,不敢冒险就没有机会。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能在风险面前毫不畏惧,进而抓住成功的机会。
小刘在做了5年的建筑工后终于决定自己开公司了。刚开始他想开个砖瓦厂,因为他看到建筑行业砖的用量很大,而自己老家的砖窑还闲置着,正好用上。砖瓦厂开工后利润很可观,很多人羡慕他选对了项目。
可是不久,去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建筑工地拖欠他的砖款,后来,就连一些大的建筑商也想先拉货,后付款。这样,小刘前期赚到的钱反而赔进去不少。看到形势的严峻,于是他想到了二次创业,想重新寻找合适的项目。
夏季,他来到大城市考察了一个新的高科技产品——畜禽绿色养殖仪,可以利用红外线的作用减少动物感染病菌。小刘想到了家乡是个大的肉鸡养殖基地,觉得市场前景比较好,就想做家乡地级市的总代理。但是,当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后,全家人一致反对,大家都觉得不合适,因为这种新产品价格比较贵,而且全国都没有开始销售,第一只螃蟹还没有人吃。最关键的是,做总代理,至少需有上百万元钱买产品,还要租办公楼,支付员工工资,还有广告费用,这些钱一时到哪里借?如果代理没做起来,投入的钱就打水漂了。所以他们都劝小刘不要轻易再创业,等形势好转了再说。
小刘调查市场后,养殖户的意见是从来未听说鸡不吃药靠仪器可以控制感染病。但是小刘觉得全市区的肉鸡养殖场很多,鸡的传染病影响养殖户的收入,他们苦于无计可施,这种新产品正好可以解决他们担心的问题,市场空间应该还是很好的,于是就大胆提出要做这个代理商。而且他理直气壮地说:我做好了,就好;做不好,不就是房子没有了,车子没有了,年轻呢,还可以再来!
全家人看看实在无法说服他,就积极想办法帮助他筹款。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公司开张了。
公司开张初期,小刘整天忙着投放电视广告、报纸广告,在最繁华的地段、汽车站投放广告。但是,对于看重实惠和收效的农民来说,单靠广告宣传并不能说服他们掏钱买一种新产品。为了打消用户的疑虑,他免费让用户使用3个月。在这3个月里,有等着看他失败的,也有同情他的,但是小刘不理会这些,专心辅导用户们怎样使用。经过3个月的推广,市场逐渐打开。当第一个用户反馈说他的肉鸡没有传染到病菌,毛色发亮而且产蛋率高时,小刘兴奋得跳了起来。自己没有看错产品,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公司的订货电话也接二连三打来。于是,小刘白天忙着开车送货,晚上有时候下半夜才能睡觉。现在,每天的销售业绩都非常不错。不到半年,小刘在养殖户集中的地方又开了几个代理连锁店。
之后,小刘又在养兔、养牛等其他养殖场推广畜禽养殖仪。在使用的过程中再将用户的意见反馈给厂家,使其得以改进,厂家看到小刘的经营业绩后很满意,又把临近地级市的代理权也给了他。
不到1年,小刘的经营收入已经达到了他开砖瓦厂一半的收入。他深深体会到了高科技项目利润的可观。现在,他不仅买了新车,而且还建立了大商场销售渠道。看到小刘二次创业成功的人们也佩服起他的胆量来。
如果当初小刘畏首畏尾,听从大家的劝说,就不会有今天如此成功的事业;如果他没有创业的勇气和胆量,不坚持自己的主见并且毅然下决心去做,现在就少了一个出色的商人!虽然,他的成功不能仅仅归于胆量。
时代飞速变化,旧的模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经营上的逆境,随时都会出现,要经营制胜,就必须敢于冒险,有冒险才能创新,否则就会寸步难行。当然,冒险不等于一意孤行,在冒险中需要有谨慎的态度。有了谨慎的态度,摔的跤就会少一些。
不惜生命创大业
创业就是干事业,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特别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业环境不成熟的情况下,创业者面临的风险和艰辛更大。因为那时的许多创业者大多是生活所逼,而且没有太多文化知识,仅凭自己求生存的胆量和勇气。所以,对他们来说,创业也是生命的挑战。
臧健和是山东青岛的一个普通医生,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命运会和亿万女富豪联系在一起,是生活把她逼到了不搏不行的地步。1974年,臧健和的丈夫办好了去泰国定居的手续。3年后,丈夫要她带着两个女儿去泰国。没想到,命运从此将她推入了深渊。丈夫家嫌她生了两个女儿,不能延续香火,因此丈夫早已瞒着她另娶了第二个妻子。只希望能有一个和睦家庭的她眼前顿时一片黑暗。
丈夫家是一个富裕的家庭,在泰国是有名的丝绸商贾。他们以为这样对臧健和已经仁至义尽,她只要安心做这个家庭的附属品就行了。但是臧健和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女子,她绝不肯过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于是,她一手牵着一个女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夫家。她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要让他们对我刮目相看。
可是,这样失魂落魄地回国也会给家里人增添烦恼,于是臧健和辗转来到举目无亲的香港。在这里,她除了一股永不低头的精神外,身无分文。
很快,生活的压力就向她袭来。由于她既不会英语,也不会粤语,找工作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两个女儿有时饿坏了,只能啃自己的手指头。臧健和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劳工处的工作人员问她:“你能干什么?”她小声说:“现在我已经没有权利选择工作,而是工作在选我,做什么我都愿意。”那位工作人员帮她找了一份洗毛巾、洗厕所的工作。后来,她又兼职给一位老太太打针,晚上去洗电车。一天打三份工,经常累得两眼发黑。
一天,她正蹲在街边洗碗,突然,一辆运货车失控,将她撞倒在地。邻居送她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腰骨挫裂伤,还伴有严重的糖尿病。伤愈后,她不能再做重体力劳动,这样的饭碗也丢掉了,难道自己真的没有用了吗?这时又有人劝她回国,因为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病,需要安心静养。可是,面临巨大生活压力的臧健和哪里能有这种条件?臧健和坚决不答应,她一定要靠自己在香港闯出一条生路。不服输的她在想着自己还有什么一技之长是可以发挥的。有位朋友得知她会包饺子,就建议她去卖水饺。
虽然会包水饺,但是臧健和以前做的是令人羡慕的医生职业,从来没有干过服务业。此时,由不得她多想,臧健和第一次手忙脚乱地生着了火。8岁的大女儿帮助包水饺,4岁的小女儿帮助洗碗。从此,拖着自己带病的身体,臧健和开始在湾仔码头卖水饺。
生意虽然很顺利,但最担心的是政府不给发熟食牌照。一天,小女儿忘记了放哨,结果她们被警察抓了。小女儿一把抓住警察的衣角:“叔叔,这不是妈妈的错,是我没有看到你。”臧健和听了泪流不止,警察见状,眼圈也红了,小声说:“你做生意吧。”(www.xing528.com)
为了感谢顾客,也为了感谢那些支持自己的人,臧健和决心把水饺当成事业来干。她用的肉、菜、面都是最好的,她的宗旨很简单:使顾客吃着就像在家里做的一样,让每个食客都满意。慕名前来的食客要排一个半小时的队。后来,政府取缔小贩,她便改在家里做生意,许多顾客都会找上门来,生意并未受到影响。
久而久之,一传十、十传百,臧健和的水饺卖出了名气,报纸、电台等大小媒体也争相报道。一天,经亲戚介绍,日本大丸百货公司的老板找来,想与她合作,出资建厂,日方负责,条件是要用他们的包装;办牌照,臧健和来负责。臧健和想,这样一来,中国水饺不就变成了日本水饺了吗? 她的水饺事业能发展到今天,是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啊!怎么能看着别人把自己辛辛苦苦干出来的事业抢走?那样,她这么多年含辛茹苦的付出岂不付诸东流?于是她据理力争用自己的包装。关于价格,她说零售价是11块,但拿到商场上出售就要12块半。在场的人都笑了,哪有批发价比零售价还高的?臧健和不卑不亢地列举理由:到超级市场的产品要改良包装,增加成本,价钱自然要贵,否则就不合作。最后,日商破例答应了她的条件。
周围的人很吃惊:“一个在家里做水饺的家庭妇女,竟然能让精明的日本人唯命是从。”而臧健和认为:只要产品好,不愁找不到合作商。你不据理力争,就会被别人欺诈、被算计。最重要的是不能丧失一个中国人的骨气。
之后,臧健和与日商的合作非常成功。不但她的“湾仔码头”水饺在北京获得嘉宾的一致好评,而且她的产品也成功地进入了八佰伴等世界著名百货商场。她由手工作坊实现了现代化生产,只不过为了保持中国水饺的传统,臧健和固执地坚持最后一道工序用手包。
香港回归祖国时,臧健和百感交集,她在上海浦东金桥区购买土地,与美国合资兴建了一间大型现代化工厂。臧健和有一个梦想,在世界各地开分厂,让中国水饺像美国的汉堡一样,在全世界都能看到。
一个曾经被人遗弃的女子,终于用自己的勇气站了起来,而且满带荣誉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一个女人在被丈夫抛弃而且还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的情况下能够开拓自己的一番事业,肯定付出了超出常人的代价。事业的成功是她用自己全部的心血换来的,事业就是她的命,她怎能不全力以赴去发展自己的事业呢?
人们常常说:商场如战场。战场上是以生命换来胜利的,虽然商场上不必流血牺牲,但是干事业也需要全身心付出,因为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辛苦和风险是无法估计的。尽管有些人的创业可能比较顺利,不会经过什么大的挫折和磨难,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任何财富的获取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
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影视剧《蒙古王》中,扎木合问铁木真:“蒙古人都害怕闪电,为什么你不害怕?”铁木真说:“因为我无处躲藏,所以我不惧怕。”年幼的铁木真在茫茫无边大草原的夜晚要独自面对闪电时,他曾经惶恐过,但是当他知道这些胆怯并不能阻止闪电时,他反而变得无所畏惧了。创业者也需要有这种放胆一搏的勇气,方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俞敏洪最初创业时的确是一无所有。在卢跃刚的《东方马车》一书中生动地描述了这段经历: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正式成立。
来了两个学生,看“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却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干干净净,人影都没有,学生满脸狐疑。俞敏洪见状,赶紧推销自己,像是江湖术士,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活说死说,让两个学生留下钱。夫妻俩正高兴着呢,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把钱又要回了。
就是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人目前在中国30多个城市建立起自己的学校和学习中心。新东方还在纽约证交所敲响了上市的钟声,作为中国首家教育概念股,股价上涨强劲,较15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价上涨了3.5倍多。而持股31.18%的“新东方”掌门人俞敏洪,如今已是20多亿身家的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俞敏洪取得的这一切靠的是自己的坚韧和顽强。
1991年年底,俞敏洪即将迈向而立之年,可是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他却“连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买不起,连为老婆买条像样的裙子都做不到,整个家庭无处栖身,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为了攒够自己的出国学费,俞敏洪在北大做外语老师时兼职在外做培训。这种做法惹怒了学校,当时北大给了他一个处分。经济上的困境,再加上名誉上的打击,他突然萌生了辞职的决心。
此时的俞敏洪丢掉了令多少人羡慕的名校的铁饭碗,生活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地步。当时,俞敏洪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外人很难想象,更无法体会得到。尽管成功后的他看起来波澜不惊,但当时他的心中肯定掀起了巨大的惊涛骇浪。怎么能够就这样屈服于命运的摆布呢?毫无退路的俞敏洪决定破釜沉舟了。
后来,当俞敏洪向别人谈起这件事时说道:“北大踹了我一脚,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充满了感激。”为什么充满感激,因为他走出了自己独立创业的第一步。“如果一直混下去,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 正是这些磨难使他找到了新的机会。显然,走出北大成了他人生的分水岭。
尽管因为没有面子在北大待下去,尽管没有攒够出国的学费,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对培训行业越来越熟悉。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学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费。尽管困难重重,但拼死拼活干了一段时间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
眼看着培训班越来越火,俞敏洪渐渐萌生了自己办班的念头。就是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早日攒够出国的学费。就这样,1993年,在一间10平方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截至2014年5月,新东方已经在全国50座城市设立了56所学校、31家书店以及703家学习中心。自成立以来,新东方累计教授学员2000万人次。新东方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94位,品牌价值已达64.23亿元。外语培训和考试辅导课程在新东方营收中所占比例高达89%,是该公司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和增长动力。
虽然俞敏洪曾说过:“新东方走到今天,不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最初只是为了糊口,招几个学生办个小小的补习班而已。”虽然俞敏洪开始并没有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事实上他做到了。俞敏洪今日之成就是从昔日苦难、失败中锻炼出来的,在苦难的历练中造就了自己百万富翁的素质。
“岁寒知松柏”,他注定是大器晚成的人。高考数次落榜,他不气馁,复读时他还要务农、代课,终于在第三次高考一举考取北大西文系;毕业后,同学们纷纷出国,他却失败了几次;迟到的爱情,病魇的耽误,拖沓三年半出国未果,还有学校的处分。一切的酸甜苦辣他几乎尝遍了,也锻炼了自己的抗风险能力。所以,才有了现在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新东方学校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
对此,俞敏洪曾谦虚地说:“任何一个人办了新东方都情有可原,但我就不能原谅,因为我在同学眼里是最没出息的人。我的成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结果他们就回来了。”所谓的没出息实在是生活所迫。因为他是全班唯一一个出身于贫困农村的孩子,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和背景,因为生活所迫,还背负了处分。正是因为他“扎根原在破岩中”,历经艰难困苦才出深山,所以,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顶住各种风浪的袭击,在成千上万的创业者中胜出。
1995年年底,积累了一小笔财富的俞敏洪飞到北美,这里曾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在加拿大,曾经同为北大教师的徐小平听了俞敏洪的创业经历后怦然心动,毅然决定回国和俞敏洪一起创业。在美国,看到那么多中国留学生叫“俞老师”,许多海归也终于下定决心回国。对此,俞敏洪笑言自己是“一只土鳖带着一群海龟奋斗”。这批从世界各地汇聚到新东方的桀骜不驯的人,把世界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教学方法带进了新东方。因此,俞敏洪也就有了更多的期待,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为中国学生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教育做更多的事,为中国未来做更多的事。
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在那种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焦虑和巨大的压力之下,才能使自己绝处逢生。并且,一旦重生,就犹如生长在岩缝中的树木,生命力会更加强劲。
大胆作为,草根也能成富豪
从草根到富豪是多大的距离,对于许多谨小慎微的人来说,永远都可望而不可即,可是,对于敢想,敢做,敢冲破束缚、打破限制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可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许多人都看好互助基金这一行。互助基金一般由股东提供,股东将这笔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投资股票, 相对于自己玩股票来说,要保险得多。就个人来说,谁能看透变化莫测、瞬息万变的股市呢? 但是,如果投资互助基金,因为有“职业性财务专家”代为经营,所以,小额投资人通过基金就能买到更多种类的股票,相比较而言,比自己炒股风险要小。
随着这种行业的兴旺,他们也到处搜罗推销员,招来后,加以短期培训,就出去推销基金股票了。身无分文的孔菲德就是新招来的推销员中的一位。
因为推销员的佣金是从投资人资金中提取的,而且无论股票行情如何变化,即便是顾客们赔本,对于推销员来说并没有什么大关系,所以孔菲德每天都卖命地推销着,争取多一份投资,多一份佣金。
但是,互助基金犹如一座“金字塔”,最底层是推销员,高高在上的是经理们。居塔尖的人拿到的佣金最多,他可以从所有的下层中提成。爬上那座“金字塔”顶,在工作中,孔菲德的野心开始萌发,一名小小的推销员再也无法满足他的愿望。
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自己羽翼渐丰,应该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闯一闯,便自费去了巴黎。当时欧洲许多国家禁止本国公民购买美国的互助基金股票,以免本国资本流向美国。但是,孔菲德却发现了这个禁区中的“新大陆”——美国的侨民市场。比如欧洲各国的美国驻军、外交人员和商人。这些美侨有很多余钱, 想要融入即将崛起的华尔街,但由于远居异国,没有一条合适的渠道让他们把资金投于美国股票市场。
孔菲德看到了这个空白而富足的市场,于是,他四处游说,卖了很多投资者计划公司的股票,为公司和他本人赢得了巨额利润。这次成功,激起了他干事业的雄心,他要在巴黎之外,去开拓更广阔的潜在的市场。当然,他已不再满足于从前的公司了,他注意到了一家新的基金公司。当时这家公司的基金股票销路很好,比投资者计划公司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于是他毅然决定加入这家更有名气的基金公司,大展自己的宏图。随后,孔菲德写信给该基金公司,谈论了他发现的欧洲市场情况,并提出一个迅速开发的统计报告,要求公司高层委派他担任欧洲总代理。
这一建议很快受到了该公司高层的重视,他们反复研究讨论之后,答应了孔菲德的要求。不久,孔菲德成立了自己的销售公司,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投资者海外服务公司,并招聘了许多推销员。现在,孔菲德可以从每一个推销员的每笔交易中提取1/5的佣金。
随着推销员队伍的继续扩大,孔菲德来自佣金提成的收入逐步高升。
到20世纪50年代末,他已拥有100个推销员,业务范围遍布世界许多国家。于是原来的推销员被提升为推销主任,他们也有权从推销员的佣金中提成。而当推销员越来越多、业绩也越来越突出时,他又在推销主任和推销员之间设了一个中间机构——超级推销员,以便满足那些优秀推销员的要求。就这样,孔菲德一级级建立着金字塔般的组织,一层层地从每一个属下身上提取他应得的那部分佣金,他距离“金字塔”塔尖也越来越近了。到1960年,孔菲德已净赚了100万美元,而他自己从未投入过一分资金。
拥有了雄厚的资本,孔菲德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立了自己的互助基金公司——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简称IIT)。公司在卢森堡登记,通信地址和总部设在瑞士。他那些熟练而有冲劲的推销员们,使IIT股票像销售热门股票一般节节蹿升。12个月以后,该公司已获得350万美元的投资,直到最后增长到将近7.5亿美元。
但是,长期以来,孔菲德只能向欧洲的美国公民推销,这大大妨碍了他的业务。他采取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行动——破除这个限制。
于是,他去拜访每一个国家的财政当局,对他们说:“你们现在担心资金流出贵国,我可以帮助你们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新基金IIT,将投入一部分资金购买贵国企业股票。但你们要准许我向贵国人民推销基金股票,作为交换条件。”对方感到他的办法可行,购买自己国家企业的股票不就推动了经济发展吗?于是,答应了他的条件。之后,他又用这种模式去说服其他国家。就这样,孔菲德打开了欧洲基金的大门。
之后,孔菲德又在加拿大注册登记了“基金的基金”公司,财路进一步得到拓展。
他就是这样一步步使自己从推销员、推销主任,到老板的地位,直至登上了互助基金的“金字塔”塔尖, 实现了白手创富。
成为百万富翁的路有千万条,哪条路最快,什么方法最适合自己,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时代的发展来选择。但是,有一点不能缺少的是——胆识。许多草根成就为富豪的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启迪:白手起家不是梦,只要你敢于冲破命运的束缚,有一天,也能攀上财富的顶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