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Wikipedia在新新媒介(第二版)中的重要性

Wikipedia在新新媒介(第二版)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Wikipedia我们来自这样一个传统:知识必须得到专家的保证、授权和批准,然后才能送到我们的手里。威尔斯在Wikipedia的管理中继续发挥主要的作用。截止到2009 年2月,Wikipedia上用英语撰写的文章已经超过了275万篇。于是,Wikipedia就颠覆了哲人一国王专家的统治。实际上,Wikipedia上进行着一场永不停息的战争,努力使词条真实者为一方,出于各种原因图谋破坏这一过程的人为另一方,两军对垒。但Wikipedia上的战场之复杂远远不止于此。

Wikipedia在新新媒介(第二版)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 Wikipedia

我们来自这样一个传统:知识必须得到专家的保证、授权和批准,然后才能送到我们的手里。无论这样的专家是教士、教授或报纸编辑,结果是一样的:知识必须要由专业人士来恩赐,必须是他们觉得可以接受的知识。当然,任何人、每个人都可能看见、听见或发现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事实和谬误。但我们的传统都深深地扎根于古代世界,这是西方、东方与一切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共同的传统。这个传统要求,知识必须要得到专家的许可或批准,然后才能被认为是值得学习和进一步传播的。

我们应该先了解这一传统的逻辑,然后才能嘲笑其谬误。须知,杜撰和扩散谬误与创建和传播真理一样容易。倘若没有守门人仔细调控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我们就有可能被谬误的洪水淹没。

另一方面,我们把真理与谬误、谎言与编造的故事区别开来,在枝蔓丛生的现象中辨认真理,难道这不是理性吗?1644年,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的讲演中主张,我们要允许真理和谬误在思想的市场上去决定胜负。他确信,人们会辨认真理,除非审查制度使有些思想不能进入这个战场,因而使结果受到扭曲。托马斯·杰斐逊完全同意弥尔顿的主张,所以他和来自弗吉尼亚的思想相近的建国之父们都坚持联邦宪法的《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下列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关于理性的理论,又见Percival,2012)

Wikipedia之前,决定百科全书内容的专家编审委员会肯定不是政府审查员,也没有在任何意义上违背《第一修正案》。然而,他们还是体现并实施了某种审查或把关,以免让普通人决定事实的真假或复杂问题的相对重要性。

Wikipedia的创始人是吉米·威尔斯(Jimmy Wales)和拉里·桑格(Larry Sanger)。威尔斯在Wikipedia的管理中继续发挥主要的作用。截止到2009 年2月,Wikipedia上用英语撰写的文章已经超过了275万篇。于是,Wikipedia就颠覆了哲人一国王专家的统治。没有一篇文章是由受委任命的专家撰写的。决定文章取舍和寿命的是体现在其中的知识,而不是靠官方的专家身份。

5.1 泡菜与伯里克利

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在Wikipedia上撰写词条(我说“几乎”任何人,因为有人被禁止;详见本章第五节“一切Wikipedia用户都平等,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享受平等”)。在这里,年龄、学历、住地、性别都没有关系,或者被认为是没有区别的。起初,帮助撰写词条的意图与故意搞破坏的意图都不会受到区别对待。所以,Wikipedia的词条里充满恶作剧,有人故意塞进一些错误。但读者/编辑(他们在Wikipedia上身份相同)很快就会纠正这些恶搞。实际上,Wikipedia上进行着一场永不停息的战争,努力使词条真实者为一方,出于各种原因图谋破坏这一过程的人为另一方,两军对垒。

我喜欢一个例子,因为它微不足道,却又给人教益。几年前,关于伯里克利(Pericles)的词条上了首页(由读者/编辑组成的小组选择上首页的词条)。该词条的第一行提供了两种拼写:Pericles和Perikles。我一登录首页就发现,一位匿名的捣蛋鬼把伯里克利的名字改写成“pickles”(泡菜),于是我把pickles改回Perikles(那时,我还没有Wikipedia的账号,所以我也是匿名的用户,只有一个IP地址)。另一位捣蛋鬼(至少其IP地址不同于第一位捣蛋鬼的人)很快又把Perikles改成pickles。这一场Perikles和pickles的拉锯战至少进行了几个小时,卷入的人不在少数。

当然,还有远比这种拉锯战严重得多的战斗每日每时都在Wikipedia上发生:对公众人物和名流的人格诋毁、对政治候选人的诽谤(18世纪流行的词是calumny)以及其他误导人的信息。2008年,Wikipedia上的文章误传巴拉克·奥巴马穆斯林,这是那一年Wikipedia最常见的错误之一。无论如何,小摩擦也好,重大的较量也好,动态关系是一样的:一边是光明大军、免疫系统、精干的警察——无论用什么吸引你的隐喻,另一边是黑暗的大军、感染Wikipedia的传染病菌、真理的掠夺者。

但Wikipedia上的战场之复杂远远不止于此。

5.2 包容主义者vs.排他主义者:Wikipedia上英雄的厮杀

如果英雄与歹徒之争是这个世界遭遇的唯一的斗争,生活就简单多了。然而事实上,在捍卫真理的阵营里,战斗至少意见纷争也常常爆发。

在Wikipedia上,在尽力使Wikipedia变得完美无缺的队伍中,常常会爆发一种战斗,两种读者/编辑持不同的意见。双方都竭力根除恶搞,一发现就立即铲除。但他们争论的主要不是恶搞,而是围绕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允许什么真实的信息上Wikipedia。他们的战斗不是围绕真理,而是围绕收录的信息是否切题,是否有价值。

两派都自豪地标榜自己的牌号。一派叫“排他主义者”或“删除主义者”,主张限制词条,另一派叫“包容主义者”,主张维持并拓展词条。什么都不收录是一个极端(当然排他主义者也不想要这个极端);无论多么微不足道,任何人撰写的有关任何东西的任何真实情况都应该收录,这是另一个极端(包容主义者也并非真想要这一极端);两极之间其实有很大的余地。“删除主义者”强调的重点是将其认为不够格的文章整个删除,而“排他主义者”更注意删除文章里不切题、不主要的部分,因为其余部分是可以接受的。“合并派”是删除派里的分支,想要把两篇以上的文章合并成一篇,因为一些文章分量不够,站不住脚,不够格。

如果这几派听上去几乎就像宗教派别或政治派别,那你的感觉是对的。他们的争论不一定是政治题材或宗教题材,却可能是任何题材。使他们变得像政治派别或宗教派别的不是争论的题材,而是编辑方针精细和具体到什么程度。

专家驱动的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2012年不再印制纸媒版(最后编辑的一版是2010年)是排他主义的;由于纸少字多的限制,这种百科全书别无选择。毕竟,谁愿意花钱购买1 000卷或10 000的百科全书呢?《不列颠百科全书》不仅限制词条的数量,而且删除或删节编辑认为重要性已不如前的词条。我在科幻小说《拯救苏格拉底》的前言里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更有价值,因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版本删节了古代史的词条,以便腾出一些空间,以纳入科学知识如DNA增长的新情况。《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纸媒版消亡了,数字版继续发行,但数字版也执行同样的严格挑选的编辑方针(见Pepitone,2012)。

包容主义者指出,网上百科全书不会在严酷的纸张“主子”的重压下挣扎。

Wikipedia上最频繁争论的问题是可能入选的题材的“知名度”——不论古今,所述人物的分量是否够资格收录?读者/编辑的诸多指导方针之一是,“知名度不是继承的”。比如你发现,伟大哲学家勒内·笛卡尔[1]的女儿弗朗辛·笛卡尔(Francine Descartes)就没有收录。相反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的儿子约翰·斯图亚特·穆勒[2]就是分量很重的词条,因为他也是重要的哲学家(虽然老子不如儿子著名)。重要的是,即使他爹只是马夫,儿子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也应该有一个词条。

顺便指出,你或任何读者都可以在任何时候为弗朗辛·笛卡尔写一个词条,并将其贴在Wikipedia上。不过,它可能立即就被人删除了(关于删除的程序,详见本章5.5节“一切Wikipedia用户都平等,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享受平等”)。

围绕弗朗辛·笛卡尔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知名度不是继承的”原理不存在任何争议,操作起来也不难。但在其他许多情况下,争论却是很激烈的。

以巴拉克·奥巴马的印度尼西亚继父罗洛·苏托洛(Soetoro,Lolo)为例,他与奥巴马的关系短暂,奥巴马的母亲安·邓纳姆(Ann Dunham)与奥巴马的生父老奥巴马离婚后嫁给了苏托洛。后来的参议员和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从六岁到十岁在印度尼西亚生活了四年。他离开母亲和继父回到夏威夷与祖父母同住,直到中学毕业。

罗洛·苏托洛够资格进Wikipedia吗?无论承继关系是上溯还是下行,“知名度不是继承的”的原理表示,他不合格。但在2008年美国的总统竞选中,这个问题引起了争议;争论的原因与传统的排他主义者/包容主义者的分歧没有关系。支持奥巴马的选民认为,主张收录苏托洛的读者/编者想要使人注意奥巴马成长时的穆斯林背景,有人会把奥巴马描绘为不适合的非美候选人。于是,一些自认为包容主义者的人就反对那一词条,删除、合并或转移(比如放在奥巴马的母亲安·邓纳姆的词条下就顺理成章了)。

起初,罗洛·苏托洛的词条被删掉了,转移到了更一般的“巴拉克·奥巴马家庭”的词条下,成为其一部分。(所以从技术上说,文章没有被删除,只是合并到“家庭”里了。)但2008年,苏托洛那个词条被人恢复,至少扛住了另一个试图删除且合并它的人。(围绕苏托洛词条的斗争,详见Wellman,2008。在这些讨论中,我的妻子蒂娜·沃齐克是“合并派”,她偏离平常的“包容主义”视角,她参与编辑了Wikipedia的“Tvoz”词条。)

排他主义者和包容主义者争论的非政治问题的一个例子是围绕“虚构犹太人”的“分类”。Wikipedia上的一个范畴是把多样文章放在一起的链接。链接出现在文章的末尾,或者集中在展示文章或主题名称的编辑网页上。并非一切分类都有争议。比如,“虚构侦探”就被排他主义者接受,这个类别就出现在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大侦探”波罗(Hercule Poirot)、萨姆·斯佩得(Sam Spade)、迈克·哈默(Mike Hammer)等大侦探的网页上。但“虚构犹太人 ”的类别则是另一种情况。它出现的网页有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詹姆斯·乔伊斯 (James Joyce)笔下的利奥波德·布卢姆(Leopold Bloom)、电视剧《法律与秩序》(Law and Order)里的约翰·蒙奇(John Munch),以及我的小说里小有名气的菲尔·达马托博士(Dr.Phil D’Amato)。2008年3月,这个类别被删除了,同时被删除的还有“宗教虚构人物”,其下的小范畴有“虚构犹太人”。然而,一个题名“虚构犹太人名录”的词条却被保留下来了。Wikipedia里的“名录”(list)不如“类别”(category)那样富有活力,名录里的人物不出现在相关人物文章的末尾。

“虚构人物”被删除的情况可以用作教学的素材,我们用它来介绍包容主义者和排他主义者的辩论。以排他主义者的立场来看,这一类别里显然没有多少人物是必须收录的,夏洛克、布卢姆等人物都不会收录。但站在包容主义者一边看,这个类别提供了另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另一种链接和学习的方法。与纸短字多的印刷媒介相比,Wikipedia的储量和带宽是无限的,既然如此,容纳“虚构人物”这个类别有什么害处呢?也许,排他主义者担心的是伦理老框框的偏见的。

5.3 编辑的中立与利益的冲突

我写了一些以侦探菲尔·达马托博士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如“The Silk Code”,1999),我有一种专业的兴趣,想知道他长期在Wikipedia上出现的类别。它被删除以后,我发现它曾经被放进“虚构犹太人”的范畴。我没有参加网上论其长短的讨论。在Wikipedia上,理想的编辑/作者是在被编辑的文章或网页里没有既得利益的人。也就是说,编辑个人与网上的文字没有个人的或专业的利害关系。Wikipedia关于利益冲突指针有助于我们了解,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不会是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写词条的最佳人选。

但Wikipedia上日常的情况并不会那么一清二楚。支持奥巴马的某人应不应该避免编辑有关奥巴马及其工作的网页呢?一旦发现编者认识奥巴马,别人应不应该叫他住手呢?这些网页的网管应不应该警告他呢?我觉得那太极端,如果你也觉得那太极端,如果争论的问题是围绕萨拉·佩林的网页,你会有同样的感觉吗?

继续谈政治领域,沿着可能的利益冲突的阶梯往上看,民主党的领导成员能参与编辑奥巴马的网页吗?大卫·阿克塞尔(David Axelrod)(白宫高级顾问)、霍华德·迪恩(前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能参与吗?米歇尔·奥巴马(Michelle Obama)又如何呢?她应不应该编辑奥巴马总统的网页呢?

如果最后这三个人编辑奥巴马Wikipedia的网页,实际上就是自找麻烦,会引起冲突。但如果他们被禁止,那是否公平呢?

2012年,纽特·金里奇在总统初选时的通讯主管乔·桑提斯(Joe de Santis)用实名编辑了金里奇Wikipedia词条2011年至2012年的相关内容。有人提醒他注意利益冲突规定,他不再参与编辑,而是仅限于在“评论”页上发表一些意见,编辑们在这里进行公开讨论:这样的意见对Wikipedia 或国民有 害吗?

最后,执行Wikipedia中立原则的唯一客观办法最好仅限于评估页上的语词,而不是写这些文字的人。文学批评家I·A·理查兹[3]1929年就告诫我们,作者的意图常常是不可捉摸的,而且与文本的影响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写道,在文本分析和批评中,应该考虑的一切只能是文本本身。

再者,由于在Wikipedia申请匿名账户很容易,审视编者身份、评估其中立性的问题就更加复杂了。

5.4 身份问题

用户(读者、作者和论者)身份的真实性是一个问题,在新媒介和新新媒介的世界里,这个问题无处不在,因为登记一个假身份就像在谷歌邮件服务器(Gmail)和雅虎邮件服务器(Yahoo!)里申请邮箱一样容易,你可以用你挑选的任何名字,又把它用作Facebook、Twitter等地方验证身份的名字,无处不行。

在Wikipedia上,这个问题尤其尖锐,这是因为Wikipedia的运行起初靠的是读者/编者的意见一致(所谓“起初”是指问题未送交网管看之前,关于这一点,见本章第五节“一切Wikipedia用户都平等,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享受平等”)。为了拉拢人支持自己的立场,有人在寻求共识的讨论中还专门为此而开一些账户。Wikipedia人把这样的账户称为“马甲”(sock puppets)。

实际上,在Wikipedia上开户比在Facebook和大多数网络系统上开户更容易,它不要求申请人用电子邮件验证Gmail账户或其他的账户。事实上,没有户头也可以在Wikipedia上编辑文章,此时,编者用IP地址确认自己的身份。Wikipedia致力于鼓励参与,使参与最大化。正如一切参与性和民主性的事务一样,参与者越多,运行的过程就越好。

但开户容易的后果是,设置“马甲”也容易。设置“马甲”的聪明人难以查出来。假冒的账户容易在不同的电脑上设置;只要用不同的IP地址,这些假户头就可以蛰伏几个月,也可以在Wikipedia上参与和“马甲”真实动机无关的讨论。当这个聪明人突然跳出来行动,为自己亲近的人写东西,敦促保留或删除某些词条时,谁也没有理由认为,他在那篇讨论的文章里有什么既得利益。用得最聪明和有效时,新新媒介里的“马甲”就相当于一个休眠的细胞。目光锐利的人可能会怀疑有什么东西不对劲,“马甲”的写作风格怪异时尤其令人怀疑,但仅仅基于风格的相似性就怀疑人家,那是难以得到证实的。

有一个词很有趣,是用逆生词方式从sock puppet派生出来的,这就是meat puppet(“肉偶”),其账户是真的,人也是真的,他们参与讨论的目的是支持朋友或同事的工程。然而,把“肉偶”和“马甲”画等号有可能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任何一位大活人的动机都可能是不清楚的。如果我支持一位朋友删除或保留某一词条的立场,除了我本人清楚之外,谁真的知道,我是否真正支持朋友的立场呢?如果我这位朋友不存在,我是否会发表同样的意见呢?我是否仅仅是受朋友之托来参加讨论,其实我对这场讨论根本就不在乎呢?或者我参加讨论的真实情况是两者皆而有之:既相信这个问题,又受到朋友的鼓动呢?

“马甲”对“肉偶”的问题以及辨认和防止它们的问题说明,网上生活绝不可能幸免于真实生活的复杂和纠缠。两种生活都免不了遭遇到恶搞者和捣蛋鬼,网上对付这些人可能会更加困难。聊以慰藉的是,网上的破坏性东西本身并不带来真实世界里肉体上的伤害;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不依其行事,让错误的信息指引我们真实世界里的行为,那是不会造成伤害的。这就是我们应对网络生活的态度,对Facebook上遭遇网络欺凌也好,对Wikipedia上的知识恶搞也好,我们都应该持这样的态度。

我们还可以补充一条信息说明真实世界里的担心是有原因的。美国政府外包的“软件有可能造成众多的虚假的社交媒介个人网页,以便在富有争议的问 题上操纵和影响公共舆论”(Storm,2011)。“马甲”问题不再仅限于Wikipedia了。

5.5 一切Wikipedia用户都平等,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享受平等

Wikipedia是互联网上最彻底的、自始至终由用户驱动的系统。它使消费者成为生产者,至少在这个首要的、革命性的特点上,它是新新媒介里的精华。诚然,所有的读者都可能成为Wikipedia的编辑,但初步的检测报告显示,Wikipedia 90%的编辑工作是由15%的最活跃的编者完成的(转引自Heil& Piskorski所编文集里的Piskorski& Gorbatai所做的工作报告)。这是一切民主程序固有的不足:能参与(如投票选举)只能算一定程度上实际的参与。一般地说,编辑们通过讨论和达成一致来决定:这篇文章或文章的一部分是否够资格上Wikipedia。但编辑们意见不一致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位编辑恶搞或设置“马甲”来支持自已的立场,那又怎么办呢?当一个词条极富有争议,不断上演删除和恢复的拉锯战时,每几分钟就来回折腾一次,那又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呢?

此刻就需要Wikipedia的网管登场了。这些网管是通过公开讨论、众多编辑意见一致的程序提名当选的(一位编辑可以提名一人包括自己)。一位特别超级的网管名曰“官僚”也是Wikipedia网民一致推选的。他的职责是判定,提拔一位普通编辑担任网管的意见是否已经达成一致,如果大家同意,他就宣布晋级的决定。一些网管还担任“核查员”的工作,他们有权检查用户的IP地址(见本章第6节“Wikipedia页上的透明度”)。

网管的两大权力之一是拦截犯错误编辑的户头。恶搞是一种错误,违背“三次恢复”的规定也是错误。按照这一规定,24小时内在一张网页上所做的删除和恢复不能超过三次。实际上,网管有权在不到三次反复时就拦截一个户头,但也不重申和遵守的是三次删除和恢复。

账户的拦截可能是一小时、一天、一周、一个月或无限期。被拦截者可以申述,其他网管可以推翻拦截的决定,也可以减轻处罚(拦截的时间)。拦截的目的是减少或避免“编辑战争”,不让两位编辑否决彼此的工作。网管还尽力不启动类似的内耗,不反复拦截和解除拦截一些编辑的工作,用Wikipedia的话说,那就是要防止“车轮战”。

网管的第二种权力是“保护”网页或词条,防止读者/编辑作进一步的编辑。正如拦截账户一样,保护的时间也有长有短,任何网管都可解除保护,打开网页以恢复编辑。由此可见,围绕推翻彼此工作的“车轮战”是一个陷阱,也应该避免。

Wikipedia每天的头版含有一篇“特写”(一篇长文的提要),由一位指定的网管挑选,总是“只读”文件,除了网管外,谁也不能编辑。在这个总是受保护的网页上,Wikipedia很接近《纽约时报》头版的结构。用这种直截了当的做法,Wikipedia赢得了可靠性,却伤害了民主程序。读者/编辑甚至网管所能做的无非就是对“今天的特写”提出建议。读者/编辑所能做的无非就是指出其中的错误,让网管自己去改。

然而,其他网页的保护可能是特别棘手的问题。比如某一天,政治观点对立的两邦编辑(读者/作者)忙着“纠正”和“再纠正”一位政治候选人的主页,这不是明火执仗的恶搞者,捣蛋鬼的恶搞可以反反复复纠正。“三次恢复”的规定也有重要的例外,明显的错误和恶搞纠正以后,就不能恢复。但在政治驱动的编辑战中,一张网页一个小时内就可能受到数以千计的意见,风险就比很普通“伯里克利/泡菜”式恶搞大得多。看到这样的争斗时,网管可能假定保护这一网页,给交战双方一点时间去冷静下来。但在此之前,除了这位网管外,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再去编辑。这就剥夺了纠正重要错误的机制。无论出于偶然的原因或其他的原因,万一这位网管在这个受保护的网页上的解释并不是大家一致认为的最好的解释,而是最适合他的政治观点的解释,那怎么办呢?实际上,2008年10 月30日,巴拉克·奥巴马、约翰·麦凯恩、乔·拜登和萨拉·佩林的网页就受到短暂的保护,因为大选投票前的五天里,编辑战和种族攻击轮番升级。2012年2月,里克·桑托罗姆的网页受保护的时间将近三天,那是有关避孕的编辑战。起初的规定是三天时间的“全面”保护,在编辑们的反对下后来改为“半保护”(详见Levinson,2012,“Rick Santorum”词条)。

实际上,对政界人士也好,对任何专题也好,Wikipedia“全面”保护其网页是很不常见的,但Wikipedia的头版总是处在保护之中,头版受保护是特殊的例外。但网页可能受到“半保护”,匿名者或新用户被阻,不能参与编辑;所谓新用户的注册是不出四天的人,参与编辑不到十次的人。半保护或阻拦的做法常见得多。自2007年以来,奥巴马的网页断断续续受到半保护。(关于奥巴马Wikipedia网页被恶搞的介绍,见Vargas,2007。)启用半保护措施通常是为了阻止恶搞,恶搞比政治谣言常见得多。但即使半保护也让自己捆住了手脚,那只灵活的手本来是要让用户匿名并开新账号以纠正错误的。当然,没有因半保护措施而受阻的编辑能纠错,但总体上参与纠错的人却减少了。不过,Wikipedia还有一种防恶搞的内嵌机制。(www.xing528.com)

5.6 Wikipedia网页上的透明度

Wikipedia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每一个网页或词条的编辑工作的全部历史都 可以调阅,所以,即使最“勤快”的恶搞者也处于不利的地位。换句话说,任何读 者/编辑都可以在屏幕上调阅改变、增添、删除的全部历史,一切变化,无论大小,都可以再现。恶搞者可能会伪装一篇重要的肮脏东西,将其与许多明显的恶搞捆绑;于是,浏览历史的读者,如果不细心,就可能忽略某一点修改。不过,每一点修改都记录在案。Wikipedia还显示每一网页在每一次修改前后的样子。

Wikipedia透明的历史使之与大多数博客截然不同。其他博客顶多显示,网页曾有修改。Google的Blogspot(我的“无穷回溯”博客即为一例)根本就不显示网页是否曾被修改。与此相似,Facebook上的时间轴显示用户留在其上的一切记录,但用户很容易掩盖自己的行为,不让公众看见,还可以完全予以删除。Wikipedia上的网页允许很多人编辑,而博客只能由博主个人修改,Facebook只能由户主修改。Wikipedia编辑历史的超级透明度自有其道理。

但Wikipedia这种超常的透明度只见于网页,而不见于读者/编辑。如上所示,没有账户的人也可以参与编辑,其身份只由其IP认定。IP只限于电脑接入互联网的地址。如果你带笔记本到朋友家去无线上网,你用的就是朋友的IP(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类的移动媒介有自己的IP)。可见,IP不是能辨认读者/编辑的万无一失的办法。

在Wikipedia上免费开户以后,你的身份就凭账户认定,而不是由IP认定。但这使个人可以随意注册多个账户,成为“马甲”有机可乘的基础(虽然个人注册一个以上的户头可能是用于非破坏性的目的。只有特别任命的网管即“核查员”才能查看任何户头的IP。核查有助于根除“马甲”。不过,顽固的“马甲”操纵者可以为“马甲”设置不同的IP,比如在图书馆、苹果店和学校里用不同的IP上网;实际上,在任何无线上网的热点比如星巴克咖啡店、帕尼罗面包店或旅店大堂,“马甲”都可以上网。

5.7 Wikipedia vs.不列颠百科全书

于是我们看见,Wikipedia有很多潜在的犯错误机制,也有潜在的防卫机制;恶搞者与编辑、编辑与编辑、编辑与网管有时甚至网管与网管之间争斗不息,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Wikipedia的文章提供精确而切题的信息。那么,Wikipedia运行得如何呢?相比相关性和切题性,错误是比较容易认定的。如果读者撰写、随时变动的网页像杰出的专家驱动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一样容易免于错误,那就向我们透露了非常重要的讯息:与传统的、受信赖的参考文献相比,新新媒介的民主抗体是否非常有效。

正确的答案是,Wikipedia似乎站稳了脚跟,足以与《不列颠百科全书》抗衡,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不过,“评判团”尚未登场。

实际上两种领头的科学杂志之一的《自然》(另一种是《科学》)报道了2005年的一个研究成果,专家组检查Wikipedia和《不列颠百科全书》各42篇文章(Giles,2005)。专家们发现,Wikipedia平均每篇文章有四处欠准确,《不列颠百科全书》平均每篇文章有三处欠准确,换言之,两者的差异并不大。这一结果广为传播开来(美联社,2005),却激怒了《不列颠百科全书》,遭到它的抗议。其指责是,《科学》的调查人员把事实搞错了,他们提出的是意见,而不是专家判断(Orlowski,2006)。《不列颠百科全书》要求《科学》收回报告。《科学》以长篇的答复解释其研究方法和发现,其结论是,“我们不准备收回那篇文章”。三年以后,《科学》再次表态坚守那篇报告的发现(Giles,2008)。

这些专家的决斗给人最明显的教益也许是:专家的意见未必就像他们自己坚守的那样可靠,要么《科学》错了,要么《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科学》的批评错了,要么双方都错了。由此可见,专家的意见本身提供了有一个有力的证据,支持了Wikipedia编辑百科全书的民主途径;否则,正如《科学》杂志暗示,那就是专家、寡头式指令编纂的百科全书。关于一位公认的专家试图在Wik ipedia上编辑的心血,又见Messer-Kruse的文章(2012)。这个例子也说明专家编辑和民主编辑两种文化的冲突。

5.8 在报道蒂姆·拉瑟特死讯时的新旧媒介之争

Wikipedia不仅与《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的旧媒介竞争,而且与报纸、广播、电视等旧媒介的新闻报道展开竞争。2008年6月13日下午2:20,“与媒体见面”的主持人蒂姆·拉瑟特猝死。NBC等传统的新闻媒体都等到亲属得到通知 以后才向公众报道这一突发新闻,这是可以理解的。下午3:30,汤姆·布罗考(Tom Brokaw)中断NBC、CNBC和MSNBC这三大电视网的下午节目播发了拉瑟特去世的消息。ABC、CBS、CNN和福克斯新闻都等待布罗考公告以后才播发了自己的新闻和报道。

Wikipedia和电视网对拉瑟特死讯报道的差异突出说明,新新媒介与旧媒介和新媒介的运行方式分道扬镳,已经走得很远了。在NBC和一切广播网和有线电视网的经营中,一位主管即一位担任守门人的编辑电话通知播音间,什么时候播出那一条新闻。这是固定的程序,我们在广播网和有线电视网上看见的任何新闻和一切新闻,在电台上听见的、报上看见的任何新闻和一切新闻都要经过这样的程序。相比之下,没有任何Wikipedia的雇员做这样的决定,这不是Wikipedia工作的方式(Wikipedia基金会和Wikipedia的律师不会做任何发表信息的决定)。和Wikipedia毫无关系的另一家公司的雇员更新了拉瑟特在Wikipedia上的网页,另一个人也可能做这样的事情,你和我都可能。我们也可 能在Wikipedia上发布有关拉瑟特的一条完全错误的新闻,或者是有关任何人的报道。

这并不是因为Wikipedia没有为其在线的Wikipedia制定标准。它有标准。但用这些标准的人是你或我或任何阅读那篇文章的人。Wikiped ia的主要标准之一是,事实要得到其他媒体的确认以后才能上Wikipedia。因为3:01分时没有其他媒体的确认,所以Wikipedia报告拉瑟特死讯的新闻在30分钟以后被人删掉了(亦据《纽约时报》讯,有人用另一家互联网广播公司的电脑删除了那次更新)。当然,不久之后,这次更新又被恢复了。

但Wikipedia的新读者/编者是否知道有关这篇文章或其他文章的指针呢?Wikipedia上张贴着有关标准的详细描写、解释和小结。你有许多方式了解这些规定(比如你可以看见“分类:Wikipedia行为指针”)。当公民有容易获取法律的可靠途径时,民主制度才能运行。同理,在民主制度下,法律和指针常常处在辩论之中,也越来越精细了。

5.9 Wikipedia误报泰德·肯尼迪和罗伯特·伯德的死讯

2009年总统就职典礼那一天,Wikipedia误报泰德·肯尼迪(Ted Kennedy)和罗伯特·伯德(Robert Byrd)去世的消息,影响极坏,促使吉米·威尔斯敦促建立新的编审办法,“受信赖的编辑”需要他来审批,方能成为Wikipedia编写人物生平的匿名编辑(见Pershing,2009;Kells;2009)。实际上,泰德·肯尼迪只是心肌梗死,医生不让他参加典礼后的午餐会而已。罗伯特·伯德高龄91岁,他担心太累,所以自己决定不参加午餐会。肯尼迪康复了,而伯德本来就没有病。但在起初的混乱中,Wikipedia发布了两人去世的消息(泰德·肯尼迪8个月后去世,罗伯特·伯德第二年去世)。

偶然的意外也好,故意的恶搞也好,诸如此类错误的帖子使人怀疑Wikipedia的可靠性。这两则新闻不到五分钟就被删掉了——正好说明许多读者/编者形成的纠正错误的力量;然而,许多读者还是看到了这两篇错误的报道。设置编审这一层工作当然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但那会损害Wikipedia的根本方针:任何人可以在其网页上撰写、编辑和发表。截止到2009年2月,Wik ipedia对解决这个问题的几种建议展开了讨论。Wikipedia的德国区已经建立了这样的审查方针,无论什么题材的文章都要审查(详见Wales,2009)。Wales和Wikipedia网管拦截有关大卫·罗德(David Rohde)被绑架的消息,最终有助于他成功脱离险境(见Perez-Pena,2009)。

5.10 是百科全书还是报纸?

Wikipedia立即公告蒂姆·拉瑟特去世的消息,又错报肯尼迪和伯德的死 讯,凸显出另一个富有争议的问题:Wikipedia是百科全书还是报纸?毕竟,尽快发布新闻是报纸的功能。但Wikipedia和报纸毕竟是不同的媒介。

总体上说,报纸应该报道真实而重要的事件,而且应该迅速。百科全书无疑赞同前两条标准,其中的一切都必须真实而重要,但百科全书不追求速度,它需要发表的信息具有持久的适用性。持久的定义本身意味着,百科全书不能与迅速共栖,除非编纂者想要完成信仰上的飞跃,并预测和设想,昨天的一件事十年后对广大的读者还意义隽永。

有时,这样的预测很容易、有把握: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我们都相信选举结果将会具有比较持久的历史意义。但著名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比如拉瑟特的猝死又怎么样呢?

在2008年6月拉瑟特去世后的日子里,不仅Wikipedia上已有的网页更新了几百次,而且Wikipedia还增设了网页,报道名人对蒂姆·拉瑟特去世的缅怀和其他信息。Wikipedia编入这些词条后,它发挥的是百科全书的作用还是报纸的作用?

当然,报纸不仅报道刚刚发生的事情和突发新闻,而且报道后续新闻并进行回顾性报道。阅读Wikipedia上持久文章的人和看报纸新闻稿的一样多——我们假定,报纸的新闻稿是做过研究的。此时,Wikipedia上的文章和报纸的后续报道的区别就不太明显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Wikipedia的指针是,文章必须要注明文献,虽然它没有坚持给信息源进行明确的排序(一些信息源比其他信息源更受欢迎),但旧媒介里的报纸比博客帖子更受人重视,世界著名的报纸如《纽约时报》比中学报纸更受人尊敬(详见Wikipedia,2012,“辨认可靠的信息源”)。这个例子又说明新旧媒介互相依存、爱恨交织的关系。我们在第二章“Facebook”里已经看到这样的关系,我们邂逅了Facebook上的一个小组,其宗旨是协助拯救报纸这种旧媒介。

Wikipedia是百科全书、报纸还是两者皆而有之?说到底,决定其性质的最重要的原理是:在人们如何看待和使用Wikipedia这个问题上,Wikipedia的编辑和网管实在没有多少发言权。真正重要的是人们如何实际使用它。倘若读者将其当作报纸,是《纽约时报》最新的版本,那么,Wikipedia公司的员工有什么办法阻止呢?

我们再次看到,新新媒介的基本原理是:新新媒介不仅使消费者成为生产者,而且消费者(未必是相同的消费者,而是泛指的消费者)总是决定新新媒介被使用的方式。这就赋予使用者一层新的意思:使用者不仅是消费或使用媒介的人,而且在使用一种媒介的过程中,他们决定该媒介会成为什么媒介。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1925)会赞同我们这个意见。他认为,真理最好是在使用和经验的过程中去感知到的和达成的,真理不是预先存在的思想和分析。

5.11 Wikipedia使图书馆不再是必需的吗?

即使Wikipedia尚未成为一种报纸,但它有可能成为报纸,如此,这部词条原则上无限量的网络百科全书与书籍和图书馆比较,其命运又如何呢?

小布什第一届政府(2001—2005)的国务卿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欣赏Wikipedia,较一般人略早。2008年12月24日,在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主持的CNN《全球定位系统》(GPS)访谈节目中,他告诉主持人,2001年到国务院时,他劝告下属“扔掉办公室里的书。只要你有几个搜索引擎和Wikipedia,你就不再需要这些书。于是,我要求每个人上Wikipedia去跟踪各国的变化”。

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夕,鲍威尔在联大的讲演中称,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来证明却没有。无论历史如何评价他的讲话,他对Wikipedia的重要性及其对旧媒介的优势,还是很敏锐的,算是先知先觉吧。书架上的书有一个严重的不足,有错完全不能纠正,内容根本无从更新。同理,语词和纸张联姻的一切印刷媒介也难以改变;在这个方面,印刷媒介与镌刻在金字塔上的象形文字没有什么区别(详见Levinson,1997)。

在这个僵化的范围内,报纸尽力做得最好;报纸每天出,而且,在20世纪中叶电子媒介胜出的前夜,报纸甚至不仅每天出,而且还作后续报道,更新报道内容,进行勘误。但上个月的报纸和去年的书不同,旧报纸很可能是被用来填充包装箱,而不是提供缺失的信息了。

再说图书馆里的藏书,连网上图书或只读形式的数字图书都承载着参考文献的重负。然而,就像印在百科全书里的事实一样,这类书籍和图书馆里的信息很可能已经过时;早在2001年,科林·鲍威尔就如是说。

这是偏重Wikipedia的观点,认为它胜过图书馆里的藏书。然而,鲍威尔说我们“不再需要”图书时,无论他说话的对象是国务院的下属还是公众,他都走得太远了。即使在2012年,这样的言论也太过分了。

与2009年的图书相比,Wikipedia有两个缺点。首先,它无疑缺乏书籍里的一些信息,无论国际政治、地理和任何主题的信息,它都有一些缺失。这是我所谓的“毛毛虫批评”(caterpillar criticism)的典型例子(Levinson,1988),评估一种媒介在特定时刻所不具备的功能时,将其视为永远缺乏的功能,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变化过程,就像我们只看到毛毛虫不会飞的问题一样。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在未来的岁月里,书架上图书里的知识在Wikipedia里找不到。实际上,科林·鲍威尔关于不再需要图书的意见今天看来还是不正确,尽管如此,由于Wikipedia的不断完善,到2012年,这一说法正确性肯定超过200 1年了。而且我们预期,其正确性将逐渐增加,每年、每日、每时都会与时俱进。

然而,与书籍相比,Wikipedia还有另一个缺点,这个不足还将延续很长的时间,目前尚不见解决的迹象。我们在“YouTube”那一章里已经看到,网上可以检索到的任何东西,任何依靠统一资源定位器(URL)链接的东西都缺少书籍所具有的“可靠定位”。如果你正在读我的这些文字,任何一页比如第33、36页上的文字,由于书页是装订在一起的,那些语词就固定在同样的页码上,明天、明年甚至一百年或更多年以后,还在那里,只要妥善安全保存这本书就不会变。只要将其放在书架上,一般就足以保证其安全,语词就会在那里,等你下次去看,在同一页上,同一本书里,同一个地方。

然而,互联网上的任何东西连你完全掌控的网站都不可靠,你可以任何时候假定关闭网站。连下载存入你Kindle阅读器的电子书也不可靠,比如,2009年,由于担心版权纠纷,Amazon就决定在其美国网站上删除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本书写的就是对信息控制的担心,它担心未来噩梦般的社会完全控制信息,这样的社会和Amazon拿掉这部书的决定是吻合的(详见Levinson,2009)。

超乎期待的唯一例外是,书有时被蛀虫吃掉几页,或遭遇其他难以预料的损毁。即使书架上的藏书也可能遭遇损毁(关于书架的历史与影响,见Petroski,1999)。藏书可能被撕毁、弄脏,虽然有可靠的定位,绝对安然无恙的保证是不具备的。但印刷词与纸张的联姻是持久的,这使之比Kindle阅读器之类任何电子媒介更加可靠。这就意味着,读者更有把握看到白纸黑字的印刷词,而不是网上的语词和图像。读者更有把握期待、记忆、标记或引用印刷在纸上的语词。

无疑,Wikipedia也许是互联网上定位最可靠的信息。其读者/编者众多,他们精心工作,以确保众多文章的一切链接包括不同的路径、人名拼写和文章题名能自动调整。已如上述,Wikipedia完整保存每一页、每一次修改的历史,所有的变化均能调阅。尽管如此,其系统仍然不够完美。比如,完全删除的文章大概只有网管才能调阅,一般的公众则无法看到。如果有人想要删除什么,Wikipedia上的任何东西都是容易删掉的,如此,网上任何牢靠的记录都不如旧书的内容牢靠。实际上,Wikipedia认识到,与书籍和其他旧媒介的信息源相比,网上资料来源固有的不足是容易消失。所以,它在文章末尾不仅注明文献的网页日期,而且注明引入Wikipedia的日期。有鉴于此,我在本书的文献里注明,网络链接截止到2012年2月。

底线是,书架上的纸媒书更可靠,你需要的是在原地的可靠性更大,互联网上最可靠的网站Wikipedia也不能和纸媒书比。2012年1月18日,Wikipedia就关闭一天,抗议“防止网络侵权法案”,彼时,美国国会正在审议这个法案。原因是,该法案违背《第一修正案》(见Levinson,2012)。对珍视和渴望互联网更可靠定位的人而言,Wikipedia自愿关闭这一课还是令人不安。任何机构的决定都不可能使你书架上的书“黑”一天,Wikipedia上的共同决策、传统公司的命令也办不到。我们在“Facebook”那一章结尾时看到,虽然用户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关于新新媒介的最重大的决定不在用户手中。各种决定,生还是死的也好,开关一天的也好,都握在媒介自己的手里(当然政府的决定也是潜在的)在这方面,新新媒介和最古老的媒介并无不同。

由此可见,在眼前,Wikipedia和其他新新媒介并没有对旧式的书籍和图书馆构成完全的威胁。不过,离线媒介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参考作用在逐渐下降。在娱乐领域,在线电影租赁公司(Net ix)采用网上供应的方式,而不是用邮寄服务的租赁形式。固然,历史上有图书被禁、被焚毁的事件,但图书一旦印行流通,完全被消灭就不可能了,所以政府、商界或宗教指令不能使图书禁绝。相反,网上的任何东西包括Wikipedia却是另一番景象。我们在本章最后一节里将看到另一个原因。

5.12 英国vs.Wikipedia

百科全书是最不可能被禁止的图书。其名字本身就带有难以消解的味道,尤其在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是19世纪70年代在苏格兰出版的。另一方面,百科全书曾经给一些政权带来政治上的麻烦。不过,在2008年12月,Wikipedia在联合王国遭遇的并不是政治问题(Kirk,2008)。

问题是Wikipedia上一个专辑的封面,那是蝎子乐队(The Scorpions)1976年发行的《处女杀手》。这一封面引起了英国“互联网观察基金会”(Internet Watch Foundation)的关切。由于封面上的裸体女郎(敏感部位已作了裂纹处理使之模糊),基金会将其放进了黑名单。虽然基金会不是英国政府的附属机构,英国政府期待互联网供应商认真地对待这一黑名单,维护英国政府提出的风化标准。结果:95%的英国互联网用户连续三天不能使用Wikipedia,三天以后才解禁(Raphael,2008;Collins,2008)。情况就是这样:由于一张封面,英国的互联网用户就不能使用Wikipedia的一切网页。虽然禁令的意图是封杀那一页封面,但“作为英国互联网内容看门狗的互联网观察基金会上星期五的禁令意味着这样的结果:有人看不到Wikipedia的任何网页,有人不能在这一由众多用户生成的百科全书里编辑网页”(Arthur,2008)。

和2008年2月巴基斯坦禁用了几个小时的YouTube一样,英国封堵Wikipedia一张有问题的网页充分说明,虽然新新媒介赋予我们强大的力量,它们并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虽然它们目前可能不在联邦通讯委员会的管辖范围内,但在世界许多地方,它们受到控制和禁止。对Wikipedia来说,这样的控制和禁止特别容易造成伤害,这是因为不能登录Wikipedia的读者就不能参与编辑,不能撰写,也不能一道工作以达成编务的一致意见,而这种达成一致意见的程序正是它的生命线。据柯林斯报告,这次禁令“使数以百万计的英国人不能在Wikipedia上参与编辑工作”(Collins,2008)。新新媒介的一切成分是相互联系的,Wikipedia的一切网页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意味着,禁止其中一页就会使整部百科全书离线;英国执行这一禁令,所有的英国人就不能上Wikipedia。这一禁令的后果是:为了不让公众接触其中一本书,就把书店和图书馆的大门锁上了。实际上,巴基斯坦禁止YouTube时,不仅本国人民受到影响,而且全世界的人上YouTube都受到了影响。不仅一家书店被封,全世界的书店都贴上封条了。

也许终有一天,数字式“外科技术”能删除那有问题的某一页,切除审查员断定的肿瘤,以便不让公众接触,而不是关闭极其重要的整个新新媒介器官吧。但根本问题依然存在:新新媒介目前的构架和管道使其很容易被集中制的权威禁止。数字化工程使新新媒介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民主化的媒介,同时又使政府和其他权威拥有更大的权力来禁止新新媒介,其权力胜过教会400年前禁止伽利略著作的权力。这真是对新新媒介极大的讽刺。

从抗拒审查的视角看,地球村的问题是,大街上出售信息的商贩被禁时,全世界都可能被查禁了。倘若《防止网络侵权法案》(SOPA)通过了,倘若政府关闭互联网网站的潜在可能性获得立法上的成功,全世界互联的神经系统就处在危险之中。下一章讲blogging(博客);和一切新新媒介活动相比,博客成了新闻自由辩论的核心舞台。

【注释】

[1]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86—1650),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将哲学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人,黑格尔称他为近代哲学之父。代表作为《方法谈》(1637)和《哲学原理》(1644)。

[2]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又译密尔,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代表作有《逻辑体系》、《政治经济学原理》、《论自由》、《功利主义》等。

[3]理查兹(A. Richards,1893—1979),英国文学评论家和诗人,新批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意义的意义》、《实用批评》、《内心的对话》、《科学与诗》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